鄭海瓊
(湛江市第十七中學,廣東 湛江 524044)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給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很多便利,特別是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中,為了讓學生產生更好的活動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積極情緒,就可以將信息技術引入進來。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關注學生親身生活經歷的調動和真實情感的喚醒,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創設的較為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經歷,能有效促進學生豐富寫作內容,梳理寫作思路,掌握寫作方法,進一步參與寫作實踐,能逐步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寫作教學質量。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提供給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很多便利。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相融合,具有必要性,表現在:
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服務語文教學,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趣味、多樣的活動中體驗和經歷”。可見,信息技術的運用是非常必要的,它符合時代發展的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而且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參與活動體驗,能讓學生在活動的親身經歷中,收獲經驗,激發情感,提升學習質量。
信息化2.0的引領。“互聯網+”迅速發展,當今課堂已是通過信息技術變革和改進課堂教學環境,實現全過程應用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活動體驗式寫作課堂相融合,對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具有實用性和現代性。
當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情況屬于一般,教師都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便利和優勢,但是不知道如何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大多只是展示一些圖片和文字,展示寫作主題和要求,其他方面的運用較少。信息技術有圖文并茂、聲像合一的優勢,且能人機互動,還能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在課上、課下運用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組織學生參與活動體驗學習,依托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模式,優化寫作教學質量。
真實、有趣或深刻的經歷,是學生寫作的重要素材,為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想寫,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依托活動體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創設的真實情境下,調動生活經驗與真實情感,喚醒記憶,親身經歷活動過程,收獲活動經驗與真實的情感、經歷,成為寫作的重要內容。
如“××,讓生活更美好”半命題寫作教學主題下,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視頻畫面一:“火車站,你和媽媽拎著很重的行李箱在艱難地行走著……”畫面二:“半夜里,很多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在焦急地等待救治……”師:“即將發生什么呢?發生的事情會讓你覺得生活很美好嗎?”生活情境下,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聯想和想象,并參與角色表演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先討論再參與角色表演,演出了生活中的互幫互助、相互關愛,“關愛,讓生活更美好”,“奉獻,讓生活更美好”……一系列思路涌然而出。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參與趣味的貼近生活的活動體驗過程,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
參與趣味、貼近生活的活動體驗,能豐富學生的經歷與情感,在讓學生依托活動體驗參與寫作實踐之前,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寫作方向與目標。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呈現明確的寫作方向與目標。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文字、圖片或視頻展示的方式,視頻可以分割為前面部分、結束部分、中間部分幾個片段,引領學生逐步梳理出寫作方向與目標,也明確活動參與的要求、步驟。
如“南國熱帶花園研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設計一些帶有STEAM特點的南國熱帶花園考察探究項目活動,讓學生利用相關APP軟件實地觀察、調查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獲取資訊,帶著問題進行開放式研究,將學習的過程由被動接受轉化成主動探索,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寫出相關的紀實作文、研究報告等。信息技術運用下,提示了學生活動體驗式寫作的目標與方向,也啟發了學生一些活動與寫作思路。
在真實的活動情境下,需要進一步組織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參與活動的過程。學生參與活動過程,有助于收獲真實的經歷和體驗,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也讓學生產生真切的情感,這些情感有助于激勵學生在寫作中寫出真情實感。信息技術運用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輔助一些背景音樂等。這個環節主要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經歷,應重點放在學生線下生生、師生參與活動互動上。
如組織了“木偶戲研學活動”,教師運用“問卷星”“麥客”等調查軟件制作調查報告,利用“PPT”“希沃”設計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資料、策劃研學路線。在信息技術運用的基礎上,學生參與了真實的活動體驗,在生活中實踐考察,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淵源,培養學生探究歷史的學習能力,獲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素材。基于興趣與搜集的資料,學生參與應用文、調查報告的寫作。
學生參與趣味的學習活動,體驗了活動過程后,親身經歷了活動過程,教師可以進一步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分享,討論活動的過程、方法、收獲,自己的感受與經驗等。組織活動分享,生生、師生互動交流與探討,信息技術融合運用,幫助學生梳理活動過程、收獲,喚醒情感,能有效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多彩的活動”寫作主題下,教師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分享,借助信息技術提示了學生分享的一些注意事項:“活動時間、活動過程、活動結果,要注意在作文中加入自己參與活動的情感。活動過程要根據時間順序來寫,先發生了什么,再發生了什么,寫作時加入情感、環境描寫、人物的外貌與動作描寫等細節描寫會更好”。學生參與活動分享,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呈現學生分享的要點,幫助學生梳理活動的幾個要素及學生提到的情感、環境、人物動作與細節關鍵詞,逐步幫助學生梳理了寫作思路,奠定了學生寫作的基礎。
分享后,進一步需要學生參與寫作實踐。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寫作出有質量的作文。所以,參與寫作實踐是非常重要,也是核心的一個環節。這個部分花費的時間比較多,教師要在學生寫作完成后,組織學生參與互動分享、點評,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呈現質量好的作文,哪個部分寫得好,細節描寫好,還是環境描寫好,加入了豐富且真實的情感,還是結構設計得當等。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針對性點評與肯定、鼓勵,能培養寫作信心。
寫作完成后,學生通過PPT、美篇、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提升學生參與寫作的興趣。在“雙融雙創”建立課題研究展示平臺,開辟教學論文、案例及教學設計、美文薦讀、學生優秀習作等欄目,以便教師、學生網上學習交流。
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融合,學生在每次參與寫作訓練時,都有了親身體驗和經歷的機會,趣味而多樣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經歷,也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情感。學生更加喜歡寫作了,樂于將活動中的經歷與情感書寫出來,而且對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寫作思路、方法逐步掌握了,寫作能力逐步提升了。總而言之,寫作教學質量逐步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