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大學品三和品六宿舍樓,有兩個朋輩小屋,每天晚上7點至11點,都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朋輩咨詢師,靜靜等候來訪者的到來。咨詢師從大學生中選拔出來,受過128學時的專業訓練,隨時準備好傾聽同齡人的煩惱。以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周莉老師為主的專業力量,從2010年引進斯坦福大學的朋輩心理咨詢師體系,在此項目深耕了10年。以下為朋輩咨詢師嚴小羽同學的講述。
篤篤篤…… 是輕微的敲門聲嗎?2020年10月的一個夜晚,我第一次上崗,坐在品園三樓宿舍樓的書桌前,一邊自習,一邊焦慮地傾聽門外的腳步聲、說話聲,尤其在意敲門聲。聽到有人在敲門,我有些激動,又不太確定,趕忙打理好自己的頭發、衣物,跑去開門。
門外空空蕩蕩,我左顧右盼,確定沒有人,又垂頭喪氣地回去自習,心想第一次上崗,不太容易接到來訪的。
幾分鐘后,我再次聽到敲門聲,比之前清晰許多。打開門,是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戴著口罩,很靦腆的樣子。我猜想,剛才敲門的應該就是他,也許剛才還沒有準備好,又離開了。也許是想要聊的話題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最后又回來了。我明白他的糾結,真希望我能幫上忙啊。
我請他坐到小屋的沙發上,在門外掛上“正在咨詢”
的牌子,坐到他對面,開始我的第一次咨詢。
我溫柔地詢問:“今天你有什么想要聊聊的嗎?”他一開始很尷尬,不太好意思說,但在我的鼓勵下,他表露了自己在戀愛關系上的困惑。我看著他的眼睛認真聆聽,不時點頭,詢問一些細節,慢慢明白目前困擾他的主要問題以及他在其中的感受。
我對他的故事和情緒進行了復述,詢問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什么情緒,和他一起探索他在這個情緒中的想法、身體反應,以及對他學習生活的影響。他慢慢意識到他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現在卻把問題全推到女朋友身上了。我們繼續探討緩解情緒的方法,他努力想出一些能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的方法,如聽音樂、玩游戲等。
處理完情緒后,他的狀態平靜下來,我們之間的交流也更加順暢了。我們接著討論他目前最想要解決的問題,并一起制訂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計劃。為了幫助他更理性地看待問題,我詢問他實施計劃可能存在的阻礙,以及處理阻礙的方法,并歡迎他以后遇到問題來朋輩小屋找我們。
他很滿意,起身時很真誠地對我說“謝謝”,我一下子覺得能夠成為一個朋輩咨詢師,真棒!
埋下心理咨詢的種子,是在高中。我的同桌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她課余閱讀了很多心理學書籍,常常在我情緒低落時傾聽我,從心理學的角度給我打開新的理解學習生活的視角。我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夠掌握一些心理知識,像同桌那樣幫助別人。在大一的心理健康通識課上,助教姐姐向我們介紹了朋輩心理中心(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校級學生組織,指導老師是人大心理咨詢中心的專職咨詢師)。我迅速投遞了簡歷,兩輪面試之后,終于成為一名朋輩學員,等待我的是大一下學期每周3小時的課程,2小時的咨詢實務訓練,以及課后近3小時和同學結對的模擬咨詢與反饋。
在結對模擬咨詢中,一個人扮演來訪者講述自己最近的困惑,另一個人扮演咨詢師幫助對方。作為來訪者,我在模擬咨詢中慢慢學會敞開心扉,在同學的幫助下處理了很多問題。有一陣子,我和爸媽鬧了矛盾,家里氣氛很僵。在那周做模擬咨詢時,我講述了爸媽管束我的苦惱,很希望自己能夠更自由一些。在咨詢中,我反思了和爸媽的交流方式。由于我對爸媽的管束很不耐煩,所以每次他們表露出關心時我都冷語相對,這會讓他們更加擔心我。咨詢之后,我平靜地向爸媽說出了我的想法,我渴望獨立,過度的關心在我看來或許是一種束縛,反而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坦誠溝通之后,我們的家庭關系更加和諧了,我的生活中也有了更多自由。
作為咨詢師,我在模擬咨詢中慢慢學會了不加評判地傾聽共情,學會克制住自己提建議的沖動,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幫助來訪者反思。有一次咨詢,同學說到自己在英語課上沒能很好地回答問題,非常懊悔。我們慢慢探索,發現來訪者在各方面對自己要求都很高。我很心疼她,又覺得這就是我曾經的模樣,很希望幫助她認識到自己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值得無條件被愛。但我克制住對自己經歷的闡述,也沒有進行說教,而是慢慢地傾聽,在朋輩咨詢體系的框架里進一步探索。最終,我的來訪者自己說出了方向,要放下對優秀的執念,寬容待己。咨詢結束時,她說,想不到今天能夠聊到這個程度,感覺對自己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心理咨詢,不是把咨詢師的想法強加到來訪者身上,而是幫助來訪者自主探索,自主選擇,聆聽真實自我的需求。
每天晚上7點到11點,我們都會在朋輩小屋門口掛上“歡迎咨詢”的木板。我和其他30多位小伙伴一起,以兩小時為單位輪流值班,在朋輩小屋靜靜守候。
大二上學期的11次值守中,我一共接待了5位來訪者。我慢慢體悟朋輩心理咨詢的邊界,看到來訪者和自己的力量,真誠地陪伴,努力成為一位更加稱職的咨詢師。在這里,我收獲了信任、陪伴與成長,收獲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不論是朋輩課程,還是咨詢實務小組和模擬咨詢,我們都遵循保密原則,因此可以安全地在團體里分享自己的秘密。我結識了很多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很多時候,表達出來,被看見,就已經足夠治愈了。
朋輩心理咨詢是一個樹洞,同齡人可以安心地在里面傾訴秘密。朋輩心理咨詢還是一道窗戶,讓同學們窺探專業心理咨詢的面貌。在朋輩小屋獲得了幫助之后,或許會更愿意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或服務。朋輩心理咨詢更是一道門,如果朋輩咨詢師識別出來訪者有抑郁、自殺等危機情況,會立即對其進行Q P R(提問、說服與轉診,是針對心理危機事件的干預技巧),并且留下來訪者的個人信息,與心理中心聯系,在后續為來訪者提供更多支持。
是的,你沒聽錯,朋輩咨詢師,我們是認真的。
//摘自《大學生》2021年第4期,本刊有刪節,攝圖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