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系的發展,興趣培養開始成為教學重要組成,同學們可以帶著快樂的情緒學習和思考,放松日益繁重的高中學習壓力,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給學生帶來生動的學習氛圍。教育不應局限于固有的教學模式,應當以學生為核心展開教學。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是,如何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帶給學生舒適的學習感受,并讓孩子沉浸到課堂的學習中,這也是課堂興趣培養的主要思路。本文就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思路探究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興趣培養;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33-092-03
【本文著錄格式】查慧峰.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思路探究[J].課外語文,2021,20(33):92-94.
語文教師應加強對現有教學模式的教學鉆研,語文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感受為第一教學要素,把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學生依靠教師每日重復性的傳授很難在記憶中留下很深的印象,造成學習欲望低,效率也很難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應該帶給學生生動、形象的學習畫面和多元化的學習路徑,給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從而激勵學生不斷的自我開拓,并進行一定的探析式學習。同時教師通過精心地互動指導,有針對性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興趣培養的教學要點
(一)以符合學生興趣為基礎設計教學內容
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的發展已經不再拘束于教材上內容的教學,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學生需要做到邊學邊思考,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在思考中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寬度,獲得更好的學習感受,使得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的立體化。目前很多教師依舊無法改變老舊的教學理念,以一種復制化的教學方式,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模式化的授課,缺少活力。枯燥沉悶的學習氣氛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足,學習效率不高,缺乏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不但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同時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新時代要求培養能夠主動思考、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的學習型人才。興趣培養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內心需求做出深度調查,融入趣味教學活動,開發更多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科目蘊藏的樂趣,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進行充滿活力的思考,增強對學生課堂感受的重視程度,結合合適的手段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想象,構建符合自己思維的語文知識體系。
(二)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
高中階段的語文可以說涉及整個文化領域的內容,所以學習過程中的難度是比較大的,教師需要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深度分析,挖掘更多有效的教學資源來優化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路徑。隨著現代化教學資源的融入,學生在閱讀、掌握文章內容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文章中描寫的畫面和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新穎的教學素材與課堂教學體系進行融合,讓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參與思考,所以現代教學資源和設施是所有語文教師需要去進行開發利用的。此外,教師在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掌握適度原則,過度地引用現代教學技術,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變得渙散,反而起到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發揮出現代教學設備的多元化教學用途,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也能把更多教學內容集合到課堂教學里,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促使學生拓展自身的學習寬度。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構建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教學課堂,教師可對教學架構進行優化,不斷地補充有效的教學資源,開發出更多的應用模式,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文化視野,并完成深度學習和自主探析。
(三)加強教學互動溝通
當前大部分教師都在采用以傳授為主的方法,教與學之間缺少充分的交流,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無法完全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并且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聆聽狀態,這會使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缺少體驗感和融入感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重要原因,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都是以一種形式化的應付來完成,思考方式和教師的教學內容并不相符,做不到學習與思考相結合,也很難領會教師教學中的要點。教師也難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模式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并且很多語文教師只強調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要注重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內涵,增強對學生課堂感受的關注程度,并且利用有效的溝通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可塑性非常強,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這一時期內,結合學生特點和興趣,通過豐富的情感溝通,和學生積極互動,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學習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在離開學校后也能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地進行自我提升,鍛煉學生的應用實踐技巧,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二、興趣培養的教學策略
(一)結合合作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模式一直都是我們對教師提出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強化對教學創新的力度,并進行對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和經驗總結,尋找到其中的不足。高中語文教師要全力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體驗作為教學創新中最主要的元素。現在許多新穎的教學策略已經在高中課堂中有效地運用。合作教學就是一種突出學生地位的重要教學模式,可以把教師和學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通過不斷地交流獲得新鮮的思考靈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教學活動,也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學安排。這樣學生就變成了課堂的主人,內心中也會產生更多的積極性,并幫助教師更加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態,并進行隨時的教學修正,課堂教學工作效率就會不斷提升。教師要發揮出合作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利用自身的情緒作為指引去閱讀文章,并根據新穎的互動設計指導,解析文章中的句子,整個段落的內容布置,以及文章的描述核心,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可以將一些趣味的問題結合到板書中,給學生指明閱讀和思考的方向,并調動學生以更好的情緒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做到邊讀邊思考,邊學邊理解。例如:在進行《鴻門宴》的閱讀時,教師應針對高中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刻板,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要突破傳統模式教學的束縛,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圍繞文章核心進行板書設計,例如閱讀方式的導讀,從略讀到精讀或者一點三線式的課內課外結合閱讀的板書指導,給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方向。教師可以在板書上列出相關的人物關系,并在板書中向學生提出趣味問題:“同學們,有沒有誰知道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啊?”可以讓知道的同學先講一講故事的大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然后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自己根據板書設計的指引去體會文章,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項羽、劉邦、樊噲等人的個性和特點。在課堂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檢測,也可以在板書上進行一些總結,提高合作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習體驗
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內心狀態做出詳細考究,這樣就可以設身處地地進行教學創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培養。比如利用創設教學情境來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同時也能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這樣就能更好地與教學內容產生情感互通。如果教學氛圍缺少應變,學生會變成機械化的學習模式,并不能完成基于自身情緒的課文理解。所以教師必須對教學氛圍作出一些布置,根據課文中的描述內容或者文章背景,給學生一種沉浸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輕松的氛圍,就會獲得一些新穎的學習思路。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沉浸到語文課堂中,從而形成多元化的學習路徑,并從自身角度建立對文章的理解,仿佛走進語文文章的情境中。普通的課堂教學對教學情境不夠重視,也造成學生的融入感不是很強烈,尤其在一些古詩詞學習中。舉例來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是我們都熟悉的一代名句,由此可見作者的寫作功力。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把美麗的情境給學生進行展示,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課文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到學習的切入點。其中王維筆下的寫作對象滕王閣,毫無疑問是名勝古跡之一,是中國古代華麗建筑的代表。教師需要挖掘相似的教學資源,比如一些古街、古鎮、古跡,或者有仿古建筑的公園。學生對于新鮮的教學環境無疑充滿喜愛,而且相對于在課堂里面讀書,戶外環境所帶來的輕松感和自由感也是校園所無法比擬的,學生可以一邊觀察一邊結合文章思考,把自己想象成當年的王勃,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同時教師要給出學生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避免學生分心或者溜號。在情境實踐課堂的基礎下,學生會享受語文學習的過程,并且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拓展,或者探析任務,這樣能夠在情境化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深度學習的空間,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融入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興趣是人生道路上的敲門磚,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應該具備豐富的課堂內容,同時對于學生來講,快樂放松的學習氛圍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自由的擴散,把死記硬背的學習變成有創造性的學習,通過對構思方式,詞匯句子的運用進行著重鍛煉,拓展學生的頭腦思路,鍛煉學生的文化欣賞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更多來自于視覺,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內容無疑是提高學生對文化理解的首要途徑。例如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就可以為高中語文課堂提供鮮活的教學素材,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模式。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代表著先人智慧的結晶,課堂教學應具有多彩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應當全方位加強對教學指導的規劃,開辟有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去分析和思考。并通過這種結合方式來構建立體化的課堂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舉例來說,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這首詞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所作,主要描繪了秋的意境,同時從詩詞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建立強盛的祖國和實現民族獨立的遠大抱負。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點在于語文是一門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工具,是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將這首詞融合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借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帶來動態的畫面,將優秀的教學內容以新穎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了解到詩詞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們可以迅速在心中建立起一個秋天描寫的大致印象,同時通過生動的情景與詩詞中氣勢磅礴的句子進行結合,感受到《沁園春·長沙》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偉人的心境,并激勵學生奮發圖強,在學生心中樹立民族自豪感。此外,朗讀是培養學生詩詞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教師要進一步提升教學深度,要讓學生打破舒適圈,和學生一起大聲地朗誦這首詩詞,通過慷慨激昂的生動朗誦,來提高學生的愛國之情,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并利用古詩詞朗讀來突出文學作品中傳遞的思想,強化學生的詩歌解析能力,從而以此來實現融入興趣培養的語文教學的整體統一性,促進學生個性和品質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教育應在創新中不斷前行,高中語文教學需注重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對于文化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知識學習,這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一生受益,語文教師需要考慮到高中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站在學生的角度展開教學工作,創新教學路徑,合理設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匹配,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守忠. 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思路探究[J]. 中外交流,2021(5).
[2]吳子琦. 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1(2).
[3]鐘浩. 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語文學習的興趣[J]. 魅力中國,2020(41).
[4]席頔. 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 散文百家,2020(27).
[5]李偉. 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思路探究[J]. 學周刊,2020(27).
作者簡介:查慧峰,女,1986年生,江蘇高郵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