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鑒泓
摘 要:我國山水畫經過了上千年的發展,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點景在山水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主要指用點綴的方式裝飾景色與景物,使畫面更加生動。這一概念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對于整個畫面的呈現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不是通過簡單的描繪就能夠提升畫面的境界。點景雖小,但是卻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山水畫的關鍵所在,對于整個畫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使畫面意境升華。在現代山水畫中,通過點景能夠實現造境的效果,而要充分發揮點景的作用,就必須對其展開深入研究。通過闡述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相關內容,列舉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特點與境界美,研究現代山水畫中點景造境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山水畫;點景;造境
山水畫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點景受到了畫家的廣泛重視。在傳統山水畫作品中,畫家大多非常重視點景。而在現代社會,因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山水畫中點景的應用也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點景在山水畫中的應用能夠充分表達畫家的情感,起到升華畫面的作用。現代畫家會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融入山水畫,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但許多情況下山水畫的點景僅僅是進行畫面構成,沒有產生造境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畫家雖然了解點景的作用,但是沒有對深層次的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無法形成自身風格。為了實現山水畫中的“點景”之妙,畫家需要對我國山水畫的哲學理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感悟其中的人文內涵與文化價值。
一、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概述
(一)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種類
現代山水畫中的點景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建筑類,現代建筑的種類非常多樣,畫家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建筑也是最能夠體現時代變化的題材。在現代山水畫中經常能夠看到現代建筑或者是具有當前時代特點的標志物。第二類是交通類,例如船、公路、汽車等[1]。經濟發展促進了交通發展,在現代繪畫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汽車、快艇等事物,這些交通工具的出現,體現出了時代的變化。第三類是人物類,例如農民、領袖、軍人、科研工作者等。通過人物的刻畫,可以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展現出作品的時代魅力。第四類是動物類,除了傳統的動物類題材外,繪畫作品中有時也會出現不太常見的動物,如熊貓、牦牛、駱駝等。第五類是其他種類,例如風力發電、電力運輸等場景,這些大多出現在新時期的山水點景之中,表現出當前社會的各種情況,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進入到畫面之中。
(二)現代山水畫中點景造境的方法
意境在山水畫中被稱為“畫之靈魂”,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畫家對于意境的理解各不相同,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設計。第一點是虛實結合,在山水畫點景中,畫家需要通過合理布局,實現虛實結合。例如畫面中并沒有房屋、橋梁等,但是通過合適的造景,也能夠讓人感受到這些事物的存在[2]。在山水畫中,部分事物雖然沒有直接的寓意,但是卻能夠營造出更深層次的意境,這是意境創造的最主要方式。第二點是取之自然,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在山水畫中,通過觀察找到不同的景象是最常見的方式,而在創作中,畫家需要在景象的基礎上進行升華,使其能夠體現出自身的思想感情[3]。第三點是天人合一、源于自然。在實際創作中,畫家可以通過具體內容表現出不同的場景,借助自然景觀完成創作。
二、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特點與境界美
(一)山水畫中點景的發展
我國山水畫在誕生初期長期作為背景附屬于人物畫,后來在發展的過程中從人物畫中脫離出來,逐漸發展成熟,再經過轉變直至發展成為現代山水畫。點景在傳統山水畫中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隋朝之前,這一時期的山水畫主要是壁畫的形式,伴隨人物畫的成熟,山水畫也逐漸發展。但是在初始階段,點景表現出平面效果,表達相對稚嫩,在繪畫中大多只是作為藝術裝飾進行展現,并沒有較高層次的藝術追求[4]。第二階段是隋唐至宋朝,這一時期山水畫不再附屬于人物畫,而是變成了單獨的畫種,在景觀設計方面擁有非常和諧的關系,山水畫點景本身擁有復雜性和寫實性的特點,各個部分的比例極為和諧。第三階段是元朝至清末,元代繪畫以山水畫成就最高,元代的點景不再注重客觀,對形的準確掌握比較放松,更多地融入了畫家自身的主觀因素,把畫中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造境特征
首先是點景的地域特征,由于我國疆域廣闊,不同地區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國山水畫的發展。不同地區的地理面貌各不相同,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南方的秀麗多姿與北方的雄偉壯闊。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畫家更重視深層境界,關注社會生活的變遷,尋找著獨有的繪畫風格,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特點[5]。其次是時代文化對點景的影響。在不同時代,藝術會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而有所差別,不同時代下的審美趣味也相差甚遠。伴隨現代社會的發展,西方文化也對山水畫的點景產生了一定影響。最后是個人素質的體現,在創作山水畫時,不同時期的畫家對于自身的藝術修養普遍非常重視,而作品中也能夠體現出個人素養,除了展現畫家的技術手法外,也會展現出作者的文學功底與詩詞創作水平等。
(三)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造境境界
首先是營造意境氛圍,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使得文化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山水畫創作方面開始創作一些順應新時期發展方向的作品,以滿足社會發展要求。通過一些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內容,展現出當時的發展狀況,社會背景得以體現[6]。其次是境由心生的心境。在繪畫過程中,畫家的情感非常重要,其能夠幫助畫家創作出更好的作品。點景的作用在于傳遞思想,表達畫家的內心情感,其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此,點景可以裝飾、襯托主題,達到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使畫面意境升華。
三、現代山水畫中點景造境發展
(一)現代山水畫中點景造境的發展
現代山水畫的發展主要是從20世紀末開始,伴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畫家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在現代山水畫中,畫家需要放慢自身的思考速度,觀察身邊的事物,追求精神上的審美。對于山水畫來講,其并不需要完全表達最新的事物,而是要注重精神的表達。在繪畫的過程中,除了重視繪畫技巧外,畫家還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7]。社會的發展使人文環境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也促進了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在幾十年的發展中,部分自然環境已經變成人為環境。在現代科技不斷進步的社會背景下,山水畫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否和諧,在業內也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伴隨著時代的變化,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新農村建設。農村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應重視自身的獨特性。在這一背景下,在時代變化進程中,畫家要融合自然景觀與人造景觀,充分感受自然之美,以實現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山水畫的進一步發展。
(二)現代山水畫中點景造境的現代應用
現代山水畫的變化體現出了畫家個人功底的深厚與否,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山水畫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藝術發展趨勢。伴隨著現代山水畫點景方面研究的深入,畫家的創作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意境表達方面,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畫家在學習繪畫時,需要從傳統作品出發,通過研究傳統作品,優化自身的技能,并實現創新,從而獲得進步。當代畫家早期作品中,大多通過傳統構圖方式和點景方式呈現畫面,利用傳統的山水呈現出不同的變化,使其具有創新意義,例如當代山水畫家王鏞的山水畫中,山的結構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展現出了西北地區的特點,營造出了不同的場景。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等都發生了變化,人們的心理狀態已經不同于古代人的平淡天真,而是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現代山水畫中點景的運用在當代畫面中有非常多的呈現[8]。例如將高科技產品融入山水畫,體現出不同的審美特色,或者在山水畫中加入高鐵的元素,以水墨的形式表現飛機與航母等。畫家不再受到傳統思想的限制,繪畫題材更加多元,繪畫內容更加豐富。
四、結語
藝術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藝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山水畫的發展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其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中,山水畫本身具有一定的特色。點景對于山水畫有非常大的影響,伴隨山水畫的進步,點景的方式會實現多樣化發展,而其在現代山水畫中的恰當應用,能夠使畫面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如果要使點景能夠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畫家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其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使其滿足現代山水畫的發展要求,最終實現點景造境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白曉偉.以道觀物:生態美學視域下山水畫的“道”與“物”[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21(4):88-93.
[2]董水榮.當代主題性山水畫創作的四種途徑: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山水畫作品為例[J].藝術百家,2021(3):123-128.
[3]呂美姍.且與河山共無窮:錢松喦新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J].藝術市場,2021(5):56-60.
[4]樊俊嬌.林紓晚期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分析:以福建博物院藏林紓作品為中心[J].福建文博,2020(4):44-49.
[5]郭良實.山水畫點景人物的特征與類型:以“江山如畫:12-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為例[J].藝術品,2020(12):70-75.
[6]胡娟.咫尺千里 山水再續:關于《富春山居圖》的教學之旅[J].美術教育研究,2020(21):118-119.
[7]湯正庚,喻國忠.解讀自然山水是山水畫臨摹課程的重要環節[J].書畫世界,2020(10):76-77.
[8]劉曉曼,寧兵.筆精墨妙的山水畫史學習國畫的“紅寶書”:評《中國歷代山水畫經典范本》[J].山東藝術,2020(5):107-111.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