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康 李新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101-01
摘? 要? 在“教會、勤練、常賽”體育教學背景下,比賽教學法融入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教學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戰能力,而且更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賽精神,使學生更好參與到游泳比賽之中,脫離傳統教學的模式,最終達到以賽促學,提升學生技能水平以及提高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比賽教學法? 游泳運動技能? 實訓課
一、相關概念界定
比賽教學法是指在模擬或者真實、嚴格的比賽條件之下,按照比賽的規則與方式進行的訓練方法[1]。比賽訓練法是根據人類先天性的表現與競爭意識、競技能力形成過程的規律和原理以及現代競技運動的比賽規則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種訓練的方法。在體育項目教學中運用比賽訓練法有助于提升學生專項比賽所需要的體能、技術、戰術、身心、智力等各種競技的能力。
二、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教學現狀
(一)上課學時較長,體力不支
目前,根據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程教學大綱的設置,一至十六周為教學周,一共一百二十八學時;一周授課兩次,一次課為四學時,每次課共一百八十分鐘,課間休息二十分鐘。從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程教學大綱可以清楚看出學生每次課要進行長達一百六十分鐘的游泳技能訓練,這樣大強度長時間的訓練勢必會造成學生身體疲勞以及體力透支現象。大運動量必然能提高學生游泳技能水平,但要注意循序漸進原則,可選擇短時多組的訓練方式。
(二)練習形式單一,枯燥乏味
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以大強度、大負荷訓練為主,在蛙泳、自由泳、仰泳以及蝶泳技能訓練時可通過長距離的耐力游、中長距離的恢復游、短距離的沖刺游的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成績。
(三)學生積極性不高,不自主
由于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的授課時間較長、運動強度較高、訓練負荷較大、訓練方式單一,導致學生積極性逐漸降低,且課中學生出現因身體乏累而不主動練習、頻繁去廁所偷懶現象。
(四)上課班級多,泳道得不到滿足
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館的泳池為標準的50m×25m的泳池,設有10條泳道。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共有七個班級,每班級大約二十多名學生,將近一百五十名學生,七個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行政班級同時進行授課,人多泳道少,導致各班級泳道分配不均勻,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采取減少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班級數量或避免同時上課的方法。
三、比賽教學法在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中的重要性
人類先天具有競爭意識,在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中運用比賽訓練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實戰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參與課堂練習中,全面并綜合地提升游泳競技能力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中進行教學比賽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實戰能力
比賽本身就具有競爭性,而競爭性是人類先天遺傳的天性。在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的教學之中,教師通過組織小型的課內游泳比賽為學生之間提供技術交流,如此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2],為今后參加更大型的游泳賽事積累經驗。
(二)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參與課堂
比賽教學存在一定的娛樂性與游戲性,在比賽中學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小,處于較為放松狀態參與其中。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的教學之中融入比賽教學,能夠非常有效激發學生之間的練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游泳運動的積極性,并且自動參與課堂的練習之中。
四、比賽教學法在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中的應用
在遵循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的教學大綱,完成教學進度的基礎上,每次課后留出十五分鐘進行組織游泳實訓課教學比賽,設置兩種教學比賽形式,一種為班級內的教學比賽,一種為班級間的教學比賽,以此達到測試學生游泳技能水平和以賽促學的目的。
(一)課后班級內一賽
每次課后留出時間,組織班級內學生進行與本節課所練習對應泳姿的教學比賽。例如,固定游距個人賽、固定游距接力賽、固定游距沖刺賽。通過組織教學比賽,一則測試學生在課堂中的練習效果,并且促進班級同學之間的技術交流;二則激發學生的斗志,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培養其競爭意識。
(二)周后班級間一賽
每周的第二次課,與各游泳實訓課行政班級的任課教師協調,組織實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游泳技能交流賽,安排其固定游距混合泳接力賽,使各班級內學生均能夠參與到接力比賽之中,班級內各學生按照其擅長的泳姿選擇對應的接力棒次進行排兵布陣。此比賽可培養各班級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樹立競賽精神,促進班級與班級同學之間的友情以及游泳技能水平的交流切磋,激發學生的競技水平,讓學生在競爭、娛樂的比賽氛圍中領悟游泳運動的技術與戰術,感受參與游泳運動帶來的樂趣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五、結語
將教學比賽融入沈陽體育學院游泳運動技能實訓課教學之中能夠提高學生參與游泳運動的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的游泳技能水平和實戰能力,培養學生參賽的競爭意識,更加有助于游泳實訓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喬誠,薛可.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03):108-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