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偉 李維耕 梁霄
中圖分類號:G861.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106-01
摘? 要? 本文通過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圖像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對里約奧運會男子200m仰泳前三名運動員的技戰術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冠軍瑞安·墨菲取勝的關鍵是戰術分配和劃頻、劃幅的實效性;第二名取勝的關鍵除了身高優勢外,游進過程中更加注重劃頻,戰術分配上更加合理;葉夫根尼·雷洛夫在分段成績上發現體力分配不夠合理,100~150m過程中成績下降較多,這也是落后前兩名的原因。
關鍵詞? 劃頻? 劃幅? 技戰術? 水下腿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通過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圖像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對里約奧運會男子200m仰泳前三名運動員瑞安·墨菲、米奇·拉爾金和葉夫根尼·雷洛夫進行技戰術的對比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里約奧運會前三名運動員全程水下腿對比分析
瑞安·墨菲的出發水下腿、第一個轉身水下腿、第二個轉身水下腿、第三個轉身水下腿次數分別為10次、8次、8次、8次,四個水下腿階段游距分別為13.7m、12.5m、13m、13m,四個階段單次打腿游距分別為1.37m、1.56m、1.62m、1.62m。米奇·拉爾金的出發水下腿、第一個轉身水下腿、第二個轉身水下腿、第三個轉身水下腿次數分別為9次、7次、6次、7次,四個水下腿階段游距分別為13.8m、13m、12m、11.5m,四個階段單次打腿游距分別為1.55m、1.85m、2m、1.64m。葉夫根尼·雷洛夫的出發水下腿、第一個轉身水下腿、第二個轉身水下腿、第三個轉身水下腿次數分別為11次、9次、8次、9次,四個水下腿階段游距分別為13.5m、12.5m、12.5m、12m,四個階段單次打腿游距分別為1.22、1.38m、1.56m、1.33m。
通過分析發現瑞安·墨菲的水下腿次數、水下距離、單次打腿距離比較平均。米奇·拉爾金的水下腿次數和水下距離較比另兩名運動員打腿次數少,水下距離不夠平,但是單次打腿距離的實效性要比另兩名運動員更好。葉夫根尼·雷洛夫的水下腿次數是最多的,水下距離照比米奇·拉爾金較好,但是單次打腿距離的時效性在三名運動員中最差。
(二)里約奧運會前三名運動員劃幅、劃頻分析
瑞安·墨菲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頻及全程平均劃頻分別為25、24次/min、26次/min、27次/min、25.5次/min,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幅及全程平均劃幅分別為2.4m/次、2.5m/次、2.3m/次、2.22m/次、2.35m/次。米奇·拉爾金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頻及全程平均劃頻分別為26次/min、25次/min、28次/min、30次/min、27.25次/min,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幅及全程平均劃幅分別為2.3m/次、2.4m/次、2.14m/次、2.0m/次、2.21m/次。葉夫根尼·雷洛夫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頻及全程平均劃頻分別為25次/min、24次/min、24次/min、27次/min、25次/min,15~45m、65~95m、115~145m、165~195m劃幅及全程平均劃幅分別為2.4m/次、2.5m/次、2.5m/次、2.22m/次、2.4m/次。
通過數據發現瑞安·墨菲有著途中游時穩定的技術和較強的沖刺能力。米奇·拉爾金平均劃頻最多,平均劃幅最低更加注重頻率。葉夫根尼·雷洛夫在前三名中劃頻最少,劃幅的實效性最好,但是在最后沖刺50m中沖刺頻率略慢。
(三)里約奧運會前三名運動員戰術分析
瑞安·墨菲的出發反應時50m、100m、150m、200m的成績分別為0.58s、27.10s、55.56s、1:24.53s、1:53.63s。米奇·拉爾金的出發反應時50m、100m、150m、200m的成績分別為0.69s、26.61s、55.57s、1:24.75s、1:53.96s。葉夫根尼·雷洛夫的出發反應時50m、100m、150m、200m的成績分別為0.58s、27.01s、55.85s、1:25.53s、1:53.97s。
通過數據夠看出瑞安·墨菲使用的戰術是后發制人,他0~50m落在第三名,在第一個轉身后開始明顯加速,50~100m過后追到第一名并一直保持到最后。米奇·拉爾金使用的戰術是先發制人,0~50排在第一位,但是到50~100m明顯成績下滑到第三名,最后150~200m沖刺階段表現不夠好最終排在第二名。葉夫根尼·雷洛夫0~100m排在第二位,150~200m沖刺非常出色,但是100~150m成績幅度下降較大,導致最終排在第三名。
三、結語
里約奧運會男子200m仰泳冠軍瑞安·墨菲在途中游的過程中劃幅和劃頻的穩定性優于另兩名運動員,然而出發反應時、水下腿次數、水下腿距離幾項數據綜合分析后發現瑞安·墨菲并不是排在第一名,說明200m仰泳取勝的關鍵是戰術分配和劃頻、劃幅的實效性。可見其奪冠除了身高優勢外,還與戰術的合理性以及體力分配是否合理有關。
參考文獻:
[1]王琳.孫楊與中外優秀1500米自由泳選手分段技術指標的對比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2]牛崢.男子游泳運動員100米仰泳劃手技術分析與推進力變化的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3.
[3]梅雪雄,賈玉瑞.形態、素質對短距離自由泳劃頻、劃幅的影響初探[J].體育科學,1989(04):21-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