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莉 萬燚
內容摘要:魏書生的教育教學思想主要體現在教學和管理兩大方面,要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管理中建立健全科學保障機制。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六步教學法”和“四遍八步法”等教學方法。
關鍵詞:魏書生 六步教學法 四遍八步法 民主 科學
魏書生是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改革家,其教育思想影響深遠。魏書生本著“民主”和“科學”兩大原則,探索出了“六步教學法”和“四遍八步法”等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教師過多注重灌輸知識教學方法,解決了教學中“滿堂灌”、“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一.堅持民主,培養自學能力
魏書生說“所謂民主,就是班級的事情大家辦,大家的事情大家說了算。就是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滿懷善良仁愛之心。平等善待班級每位同學,堅信每位同學心靈深處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盵1]魏書生認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需要建立師生平等觀念。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課堂,更是學生的課堂。他的學生更像是教師的“小助手”,使學生在課堂中從教師對立面轉化為教師的親密伙伴。
例如在《愛蓮說》的課堂中,就有這樣的片段:
師:誰來翻譯呢?
生:我們。
師:對。大家說憑自己的力量,文言文,你能翻譯百分之多少。
生:60%,40%,30%,50%,80%。
師:最少30%,最多80%。實際上這篇文章,自己分析,再加上教材翻譯。下面注釋,大家至少能翻譯85%。只有3句話14個字需要老師,別的我就不管了。大家現在開始,是先讀一讀再譯呢,還是直接譯呢?
生:讀一讀再譯。
師:好的。[2]
(一)從互助到自學
師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民主教學、相互進步的過程。它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形式,更要深入到學生和教師的思想觀念,從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進行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魏書生就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的措施。
魏書生倡導師生之間成立互助小組。魏書生讓倒數三名的學生直接分配到各自的授課老師或者班主任名下,從而進行一對一互助活動。這樣不僅將老師和學生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而且讓教師走進學生內心世界,以便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進行教學。其二,學生自己上課。首先需要在班級中選擇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陪同一起備課。此處魏書生表示“表達能力好”并不代表“學習成績好”,可多選擇中等生進行上課。顯而易見,這種方式不僅在講課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而且從學生角度出發,更好的捕捉他們喜愛的教學方式。其三,自己留作業。魏書生提出“定量作業”即:字數確定,內容不限的作業,每天每人必須寫夠500字。這500字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也包括“課堂筆記”和“課堂練習”。[3]字數可以商量,但一旦確定就不能隨意更改。最后作業的檢查以自檢為主,互檢為輔,教師定期抽查。[4]
(二)決策中多溝通
在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魏書生本著“遇事多商量”的原則,商量的對象就是班級中每一位學生。在商量的過程中,師生是平等的,同時也更愿意和學生們一起解決班級問題。
在處理問題時,與學生多商量。一方面,可以讓教師在做決定的時候不脫離學生本身,體察到學生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學時也盡可能地選擇學生喜愛的內容進行授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想要學習,這樣學習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魏書生在班級,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都會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從來不存在爭議。同時,采取商量的方式也消除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學生在做選擇的時候,也有利于教師觀察不同學生的不同選擇,簡單的一句“我們一起舉手表決一下吧”,其實在教學中可以解決存在的許多爭論。
(三)“自我精神充電法”
面對緊張的情緒,魏書生提出獨樹一幟的“自我精神充電法”即: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時,給自己的大腦充電,與偉人接通精神電源。[5]每個人在遇到問題或者需要在很多人面前說話的時候,都會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戰勝重重困難的信心?這是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魏書生使用“自我精神充電法”,簡單的一句話或者一首歌就可以驅散學生的自卑、緊張、膽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堅持不懈,這些壞的情緒都將逐漸消失殆盡。這種方法在魏書生的教學課堂中,隨處可見,例如:
師:大家緊張不緊張?我問時,要么回答“緊張”,要么回答“不緊張”。
生:(參差不齊地喊)不緊張!
師:要聲音大一些,充滿信心地喊。(學生聲音較上次大而飽滿)不緊張就好。我們上課。[6]
二.尊重科學,建立保障機制
上課既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技術。一堂好課必然有它獨特的閃光點與其科學性。魏書生的課堂就是科學性與系統性的統一體,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計劃執行系統”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亦是如此。魏書生所提出的“計劃執行系統”就是指語文的學習要建立有計劃、有系統、有目的的學習任務。有規劃的去學習會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有信心,例如在上課之前學生通過預習學習課文內容,在課堂上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讓教師來服務于自己,從而使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
其計劃執行系統又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時間上,主要是把每件事情和需要完成事情的時間結合起來。讓每個時間都有事情做,做事情也能更加有效率,將每件事情都落實到每分每秒。第二方面是空間上。主要體現在班級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具體到人,確保落實到人,精準到位。這樣的方法不僅適用于班級的管理,在年級、學校的層面亦可。第三方面是對偶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面對突發狀況,也有相對應的負責人安排事務,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計劃,有效的完成任務。
(二)“監督檢查系統”
“監督檢查系統”是魏書生提出的第二個科學保障機制,即:班級學生相互監督,發現問題自我檢查,教師輔助引導的過程。當一個學生犯錯時,魏書生選擇讓學生寫“說明書”。不同于以往的“檢討書”而言,“檢討書”只是單純地寫給老師看,并沒有從心底認識到錯誤。而“檢討書”則是寫給自己看的,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所犯錯誤以及具體問題去完成,沒有固定的模板。張天寶教授說:“在時間和空間的縱橫擴展中,每個人都以其獨立的個性存在著,都是作為無可替代的獨立個性存在著。”[7]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用同樣的模板去規范學生。魏書生真正的做到了讓學生在自省中發現錯誤,自我教育,不再重蹈覆轍。
(三)“總結反饋系統”
魏書生強調及時的總結和反饋在學習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其提出的“總結反饋系統”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學生個別反饋、班干部反饋、班集體反饋以及家長反饋。學生個別反饋主要指的是教師需要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任何教學行為學生都有自己的“滿意度”?!皾M意度”高了,教學自然進行的更加順暢。班干部反饋意見指的是當學生自己不方便直接和教師進行溝通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班干部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師生共同商量得出最終的解決方案。班集體反饋更多是體現在民主決策中,班級中大事小事學生都有權參與表決。若表決結果未超過半數,則此項決定將作罷。家長反饋是指教師為主體,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溝通方式不限。溝通詢問時,不僅關心學生在家學習的狀況,更希望家長可以提出更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
三.深入實踐,總結方法
(一)“六步教學法”
魏書生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套獨一無二的教學方法——“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和自結六個步驟。[8]課堂講究少講多讀,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容,哪是講了以后學生能記得住、能理解的內容。講的少學生才可能記住。讀得多,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的能力。
1.具體內容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9]魏書生提出的“六步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具體內容如下:首先是定向,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自行確定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如果在教師授課之前,學生自己找到學習目標,那么在課堂的教學中就會節省很多時間。其次是自學階段。此時,魏書生主張學生可以自行學習課文,對課文初步解讀。學習可以是學生憑借自己以往的經驗得出,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得出。只要學有所得,那么就是有意義的。緊接著是討論階段,在自學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可以采取小組的形式討論。這個過程既可以讓學生在團隊中思考,也可以培養學生團體協作能力。然后是答疑,經歷過前三個階段,一定還有未完成的任務或者解決不了的困難。此時教師全程參與,全班共同解決,也可以采取教師直接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方式。第五步學生自測,學生根據上課內容和所學知識,自我檢測。轉換學生角度,把知識點拎起來看,進而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邏輯。第六步:自結,即自我總結。課堂結束前,學生口頭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和掌握情況。課下,學生及時復習并了解不足與缺陷,查漏補缺。
2.影響意義
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既是一個教學整體,同時每個部分又是獨立自足體。在實際操作中,“六步教學法”并非要求每一步都涉及,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定向屬于建立學生腦海中的學習信息,自學、討論、答疑屬于學生和教師對課堂中信息的處理,自測和自結則是學生對信息的總結反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是主要引導者。魏書生在課堂中說話不多,但課堂依舊井然有序,每個環節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更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活動都是學生在推動進行。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讓學習事半功倍。
(二)“四遍八步法”
“四遍八步法”簡言之,即一篇文章讀四次,完成八項任務。這是魏書生在學生語文課文閱讀時提出的一種閱讀方法,可以是閱讀一篇文章,也可以是閱讀一類文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精髓,一針見血的掌握文章大致內容與主題思想。
第一遍采取跳讀形式,讀書講究有取有舍,不一定要把全篇一字不漏的閱讀,而是選取你自己認為有用的內容然后重點閱讀。只需要記住故事梗概,記住文章中的人、事、物或觀點即可。第二遍采取速讀形式,這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需做到精神集中,一目十行。在跳讀基礎上改變以往逐字逐句的閱讀方法,學生做到可以復述內容、理清結構。第三遍采取細讀方式,學生要深入細致,盡可能的將速度慢下來,逐字逐句地探究作者的意圖,找到文章中沈博絕麗、發人深思的句子。同時學會閱讀標識,更細致的閱讀文本。最后一遍是精讀,熟讀精思,希望學生可以體會作者情感,反復閱讀,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此時要求學生歸納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特點。
四遍八步法在課堂的教學中也許運用的并不多,但是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一旦教授給學生,學生就會形成一套閱讀體系。在今后的閱讀中靈活運用,減少在閱讀中花費的時間,并且可以達到很好的閱讀效果。
四.透過教學,探究實踐
魏書生除了提出民主教育思想以及“六步教學法”、“四遍八步法”,同時也是中國最早運用蘇霍姆林斯教育思想在教學中的教育家,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有著獨一無二的閃光點。
1、注重人文關懷
魏書生在教學的同時,更注重學生人文修養,讓學生在自學中不斷的探索。如果語文教學,只是單純的教授考試知識。不僅失去了文字本身的魅力,而且無法讓學生無法拓展其文學思維。
在魏書生自己教授《人生的境界》這堂課時,他花費了較多時間用于開場白,讓學生商量老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決定課堂的教學活動。此外,課堂中除了對課文文本的解讀,更注重學生在思想上的升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例如,在講述完課文中人生的四種境界之后,引入了《道德經》的內容。并且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感受其情感。其次,在整節課中。魏書生的一舉一動也體現了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回答問題時告訴班級男生謙讓女生,也會去鼓勵那些不善于表達或者學習成績并不優秀的學生積極發言。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課堂,融入課堂。解決了較多課堂上存在的“滿堂灌”現象。也讓他們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多一份感性和善良。
2、注重能力培養
魏書生的民主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課堂的魅力,而且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放在教學課堂中亦如此,比起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應該注重其能力的培養。好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直接灌輸課堂知識,為了完成一套習題或者一場考試。
魏書生提出的“六步教學法”和“四遍八步法”,其共同點都是讓學生自主探究,自我學習。更多的是師生之間課堂教學方法的討論與決策,而不是單純的課本知識或者考試重難點的灌輸。教師應該是整堂課的引導者,負責課堂的秩序和教學程序的進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F如今,較多的課堂都存在著學生參與度不高的現狀,而魏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很好的解決了此類問題。所以,教師應了解魏書生理念精髓并將其運用于教學中,從而使學生從中獲益,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做學習的主人。
魏書生的民主教育思想適用于每個正在發展的學生,并且讓其融入到整個教學環節中,提高參與度,積極發表意見,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魏書生的教育理念也和偉大教育家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謀而合,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知識積累等方面指定計劃。作為未來教師隊伍的一員,我們不僅要學習魏書生的教育教學思想,更要本著學生為本的態度。尊重學生,聆聽學生,民主平等的對待學生。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培養民主科學治教的習慣[J].人民教育,2009(Z2):2-8.
[2]魏書生.堅持民主科學 培養良好習慣[J].人民教育,2008(12):22-23.
[3]羅潔英.魏書生閱讀教學觀探析[J].文學教育(下),2020(07):90-91.
[4]付媛.魏書生的《人生的境界》課堂案例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4):261-262.
[5]李冉.魏書生自我教育思想與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D].上海師范大學,2013.
注 釋
[1]魏書生.堅持民主科學,培養良好習慣[J].人民教育,2008(12):22-23.
[2]魏書生.魏書生與民主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200.
[3]魏書生.魏書生與民主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53.
[4]丁一.魏書生語文教學思想與實踐中的“無為與無不為”[M].《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5]李玉鳳.淺談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培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12(03):40+83.
[6]魏書生.魏書生與民主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179.
[7]張天寶.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魏書生.魏書生與民主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136.
[9]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