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 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借助生態環境及資源,實現可持續的最終目的。森林資源屬于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于自然氣候的合理調節和社會的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不到位,致使多年來森林亂砍濫伐現象屢禁不止,不利于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分析我國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切實將各類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是當前新時期背景下森林資源管控重點工作內容。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65
森林資源除了有調節氣候的作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然而我國不少地區依舊存在過度開采、亂砍濫伐等不科學利用森林資源問題,導致在森林資源管護中不少工作環節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基于此背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主要是從3方面進行研究:1)對我國當前森林保護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探討,解決森力資源管護中存在的問題;3)推動森林資源管控工作的系統性進行,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 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保護林業資源
保護我國森林資源的發展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在不違背大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在開發的同時也可以培育人工林,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1]。
1.2 有助于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
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例如,森林可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還能作為屏障抵御沙漠的入侵等。在南方部分地區,因為人們過度砍伐、耕作的問題,水土流失嚴重,極有可能引發洪澇等災害。因此不論是對人還是對自然,森林防護都是很重要的。
1.3 改善周圍氣候
保護森林資源有助于改善氣候,因為森林是一個生態系統,里面有眾多的植物還有動物,本身就可以起到氣候調節的作用,而且森林中的植物白天會吸收太陽的光和熱量,起到降溫作用,晚上恒溫,植物本身有蒸騰作用,有利于氣候的改善,這也是很多人在夏季選擇去樹木較多的地方進行避暑的原因。
2 我國森林資源發展的具體現狀
2.1 森林資源產權不明確
當前,在森林保護過程中,還存在森林資源產權不明的問題,保護和管理的體系不完善,很多地區的森林資源都是分轄管理,影響森林資源的合理保護。如果不明確森林資源的產權,就有可能導致森林資源被過度砍伐,這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相悖的,會給森林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難題。
2.2 管理單位欠缺責任意識
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但有些管理單位并沒有深刻意識到保護和管理的意義。1)有些單位為了利益會對部分企業的過度開發行為視而不見,比如說森林別墅群的建設,會造成森林污染的情況。2)森林資源面積太大,且管理部門欠缺對應的專業人員,造成相關工作的開展受到較多阻礙,難以形成有效的保護與管理機制。
2.3 保護與管理的不足
在保護與管理的實踐落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1)地方性法規的出臺與落實不夠完善;2)需加強封山禁牧的力度,有些地方位置比較偏遠,或是居住在附近的農戶森林保護意識較為淡薄,護林員較少,易出現農戶將森林當做放牧區域的情況,而相關責任部門也疏于管理,易導致國家地塊投資造林失敗,抑制森林覆蓋率的增長[2]。
3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機制
在制度的規定和約束下,管理人員和部門能更好地進行管理和保護我國的森林資源。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制度,相關管理部門可在制度的規定和約束下,貫徹和執行國家上級有關部門制定的各種制度和措施。
3.2 大力宣傳森林資源保護
現如今,我國在森林保護方面宣傳不到位,很多人根本沒有這個意識,甚至部分山區的人們還將樹木直接賣給代工廠,不利于可持續發展觀的實現,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的知識宣傳和教育的程度,從人們的意識層面提高重視程度,有利于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使保護工作更加長久健康順利地進行。相關部門也應普及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提高民眾監督管理意識,在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中,形成多層次的監督與管理,提高保護與管理水平。加強保護與管理理念、措施的宣傳,在相關宣傳中,既需做好保護措施宣傳如防火宣傳,也需做好防治宣傳,對破壞森林資源、亂砍濫伐、非法開發森林資源的情況給予嚴厲懲處,從宣傳上加大人們的守法意識,提高人們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與監督的重視[3]。
3.3 加強地方性制度的出臺落實
法律法規是規范人們行為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因此相關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規定規范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健全相關的法律,起到管理和整改的作用,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制定懲罰機制。結合地方林區特點、地勢環境、生態特點等,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制度,約束管理人員、林業主體、相關負責人。為保護與管理工作提供支撐,保證森林資源不受到影響與損失。同時需做好地方監督管理工作,以監督機制形成跟蹤反饋,保證保護與管理工作的穩定落實,形成長效化管理。
3.4 發展林業經濟,開展公益性森林資源保護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全方位對林業進行可持續性保護與發展。對此,需要當地政府與森林經濟管理者共同努力,落實當地相關的森林經濟保護與開發的措施與建設,形成一條適應當地林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情況和趨向的公益性林區保護與經濟發展產業鏈,在達到我國森林生態建設與開發總體目標的同時,支持和促進當地林區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爭取當地居民對公益性林業建設與工程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配合,推進當地的公益性森林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事業和公益性林業的發展與建設等事業。
3.5 引進人才,形成聯動管理
全面統籌,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1)引進高素養專業人才,在保護與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森林的保護和監督技術進行提升,比如設計火警預警裝置并建立防火通信網絡、采用紅外線自動監測系統,預防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情況。2)與消防部門、公安部門形成聯動管理,針對保護與管理工作需求,構建聯動管理模式,提高森林保護管理水平[4-5]。
4 結語
森林資源非常重要,必須要提高認識,運用嚴格的保護和監督方式,保證可持續發展,各部門及林業人員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強化自身水平。積極主動進行相關的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關于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參考文獻:
[1] 于洋.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探討[J].現代園藝,2020,43(7):67-69.
[2] 代麗麗.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資源保護探究[J].現代園藝,2020(6):145-146.
[3] 王敏.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的發展探究[J].農家科技,2020(4):142.
[4] 覃義賢.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探究[J].新商務周刊,2020(1):252.
[5] 張云.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探討[J].花卉,2020(8):202-203.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