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
摘 ?要:當前傳統道德工作視為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課程是落實德育的主要途徑。通過深入剖析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發現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道德內容比較豐富,這些都是落實德育工作的重要資源。而要想讓這些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還需要教師能夠更好地去解讀教材,既要確保教學內容的價值,又要迎合小學生的心理,使課程教學既生動活潑,又富有內涵。本文主要圍繞課程教學中的傳統道德滲透,對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思路構建途徑開展討論。
關鍵詞:傳統道德教育;小學思想品德;滲透思路
引言:思想品德設置在小學階段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道德素質教育以及核心素養培養的初始,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傳統道德意識的關鍵。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下,已經不再將學生的專業學科放在重點位置了,更多的是結合各個學科,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基于此,從德潤心靈,育佑成長的角度出發,對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傳統道德教學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利用繪本資源,滲透傳統道德教學
(1)引導學生觀察繪本,增強學生傳統思想感悟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繪本資源豐富多彩,其對課程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發揮繪本資源的優勢,使得一些學生只將這些內容當成簡單的圖畫,表面上看得興致勃勃,實際上并未對相應的繪本內容進行深入思考。這也是影響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從教材中吸收知識,做到感同身受,將理論性知識能夠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指導實踐,教師應當對繪本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例如,教學《為父母分擔》這一單元時,我可以向學生滲透“孝道”這一傳統觀念,這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懂得了一些孝敬長輩、體諒父母辛勞的道理,但是仍然有些學生由于長輩的溺愛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將“孝”體現在生活之中。為此,我可以利用教材以及從網絡上獲取的繪本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內容觀察,說一說其中體現了哪些情感?想一想在家庭中,父母對自己都做了哪些付出,自己又為父母分擔過哪些責任?結合繪本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分享,能夠讓課堂氛圍變得更為活潑、有趣。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之下,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理解力、表達力都可以獲得有效的培養,同時可以讓學生對相應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知,并引導學生更自覺地將這些道德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實踐。
(2)通過講述繪本故事,實現傳統道德滲透
講故事的方法也可以多樣化,可以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們共同跟隨教師的腳步,瀏覽一幅幅繪本圖畫,使故事內容不斷完善。另外,教師也可以點名學生,將自己理解的故事內容按照繪本順序大聲講出來,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互相討論、講述故事。故事中不但要有豐富的情節,還應當蘊含一些道理、內涵。
例如,教學《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我首先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討論一下生活中見到過哪些浪費行為。然后我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繪本,繪本內容為學校餐廳中,很多學生的餐盤中食物沒有吃完,直接倒進了泔水桶。結合這樣的繪本內容,我給學生講一個關于泔水桶中食物哭訴的故事。然后給學生出示問題:泔水桶中哪些食物在哭訴?他們為什么要哭訴?聽完這個故事,你想對繪本中浪費食物的同學們說些什么?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明白浪費糧食可恥的道理,向學生滲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二、適當轉換教學理念,科學引入傳統道德教學
在傳統的教育中,學校對于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視程度比較低,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將專業學科作為重點,忽視了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道德上的普及得不到充分的認識。為此,教師要將以前的教學觀念進行轉換,重視傳統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其內涵和本質,進而有效提高整體的德育水平。
例如,以《班級生活有規則》一課作為例,我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觀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來結合教材內容引入課堂主題。首先可以和學生講述集體生活的重要性,教導學生在班級中的集體與社會中的集體分別是怎樣的,然后再展開來講:在班級中的集體生活學生需要去怎樣遵守規則,去做到哪些行為規范。而后我再與學生一起探討班級中哪些行為是文明、守規則的,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觀察、學生之間相互檢查、以及班級之間相互對比。最后教師可以通過進行課堂游戲、情景教學等來讓學生更清晰地明白班級里需要哪些規則,以此不斷地提高學生對樹立班級規則的意識,明白為什么要有規則,幫助學生逐漸加強規范自身的能力。
三、靈活利用互聯網,提高道德教學效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課本中的知識已經不再是全部,越來越多的信息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傳播。而在思想品德中,許多社會中發生的事情學生們在課本中是無法知悉的,而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的設計和創建,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了解。
例如,以《安全護我成長》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我在“生命最寶貴”以及“心中110”這些課程的教學時,便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來創設真實體驗的思想品德教學。通過視頻來講授生命的來之不易,播放在社會中發生的危害生命的行為,教導學生學會保護自身的安全,以及要顧及他人的生命,為自己負責的同時學會為他人負責。為了讓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學會及時求救或撥打“110”,我可以通過動畫來進行展示,比如在遇到陌生人時,要怎樣做,在遇到火災等自然災害時又是如何做的,最后再利用警察的音頻進行普及,使得德育知識深入學生的認知中,提高他們對自身安全的警惕性,在更好的環境中安全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想品德的課程教學設置在小學階段,對于我國現階段的教育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心靈特點,加上不斷轉化自身的教學觀念,創建更具有創新性的德育課堂,加強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認識的同時,不斷的提升他們傳統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平.淺議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傳統道德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