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恒信銅礦分布于西天山的中段區域上,屬于和靜縣管轄范圍,位于該縣西北部200km 方向上,成礦區為阿吾拉勒金、銅、鉛、鋅、鐵成礦區,智博鐵礦分布于該礦西側7.4km 公里處。該礦在2012 年新疆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在開展異常檢查過程中首次被發現,并開展了相關的地質研究工作,通過研究發現該礦規模屬于小型。為了進一步尋求找礦突破,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對該礦地質特征進行分析探討,研究其礦床成因,并對其成礦規律進行總結,指出找礦方向,希望能為該區同類型礦床的尋找工作,提供一些參考作用[1]。
該礦主要在西天山的中部地區分布,伊利板微板塊分布于該礦東南部區域上,阿吾拉勒金、銅、鉛、鋅、鐵成礦是該礦的主要成礦區帶,該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該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如備戰鐵礦、查崗諾爾鐵礦、敦德鐵鋅礦、諾爾湖鐵礦都分布在該區,火山巖型以及沉積變質型,是重要的成礦類型。該區對斑巖型銅礦以及火山巖型鐵銅多金屬礦尋找十分有利。

圖1 區域地質略圖
元古界是區內主要地層出露,同時還發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以及二三疊系和朱羅系于第四系地層。普遍分布的為。志留系和石炭系地層。
大哈拉軍山組(下石炭統)是該區的主要地層出露,其他的冰水堆積物與冰川堆積物廣泛發育。該組地層是礦區的重要地層,主要發育于礦區的南部以及中部區域上,安山巖是其主要巖性特征,顏色主要為淺灰,綠色以及灰褐色,結構為塊狀和斑狀,基質和斑晶是巖石的重要成分,灰白色長石組成斑晶,斜長石主要為微晶膠結狀,是其主要機制基質,肉眼很難進行辨別,綠簾石化以及陽起石化非常的強烈,總體呈現南部傾斜的地層產狀特點,向北西東南向展布,這套地層中產出礦區的磁鐵礦,總體表現為向南傾斜的礦體產狀特征,具有較大的傾角,通常保持在70°左右[2]。
礦區主要存在巖體有兩種,一類屬于花岡閃長巖,顏色表現為淺肉紅色,同時還有石英閃長巖,顏色為灰褐色以及灰白色。
單斜構造是礦區主要的構造特征,大哈拉軍山組安山巖是礦區當中重要的地層出露,呈現SE110°~210°向整部,處于50°~75°傾角范圍,由于火山機構影響,所以存在非常復雜的構造形跡。該區大斷裂(NW 向)的南部區域是礦區的分布所在,發育節理和劈理巖層。
依照礦體Fe1 深部鉆孔施工進行分析研究,次級小斷裂在深部區域上不很發育,然而卻破壞者深部礦體,小的次級斷層分布于礦體(Fe1 號)東南部區域上,沒有明確其性質,破壞著礦體的側伏形態以及延伸等,總之礦體受構造破壞影響不大。
火山巖是銅礦體和鐵礦體產出的主要部位,鉀長石化、陽起石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蛇紋巖化是礦體兩側主要蝕變類型。
受該區冰川以及明顯的切割地形和終年積雪等影響,主要在Fe1 鐵礦區南部區域上設置磁測區,主要表現為正磁異常,地表磁鐵礦體與磁異常非常吻合,異常有約一千米的東西長度,深部礦體導致礦體東部存在異常,主要表現在2000nT 極值范圍,具有非常大的磁異常規模,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3]。
通過地質草測(1 :10000)以及平面地質草測(1 :2000)和高精度磁測(1 :5000)開展全面的探槽研究,并通過鉆探手段揭露與采樣,分別有一個鐵礦體一個銅礦體被圈定出。
安山巖(灰綠色)是賦存Fe1 號礦體主要部位,探槽工程TC1、TC2、TC3 對其起著明顯的控制作用,鉆探工程ZK0001、ZK0701、ZK0801 控制著礦體深部,地表有100m 的間距,礦體產出特點為似層狀,主要表現為近東西向展布,冰積礫石組成的第四系,覆蓋在東西兩端與南部區域上,礦體產出特點主要為似層狀,有約570m 的出露長度,保持在3m ~10m 的厚度范圍,平均為6.23m。
Cu1 礦 體:該 礦 體 有 約325m 長,保 持 在2m ~3.3m厚 度 范 圍, 平 均 為2.77m 的 厚 度, 礦 體 主 要 保 持 在188°~193°∠69°~72°產狀范圍,孔雀石化發育于礦體表面。
磁鐵礦石是礦區鐵礦石的重要自然類型,由于結構構造的不同,主要有兩類劃分:
(1)浸染狀礦石,是礦區當中重要的鐵礦石類型,礦石結構主要表現為半自形他形粒狀,同時構造特點還具有中- 稠密浸染狀,磁鐵礦是重要的礦石礦物,主要保持在0.02mm ~0.03mm的粒度范圍,磁黃鐵礦以及透輝石和黃鐵礦等是重要的脈石礦物,主要處于20% ~30% 之間的礦石品位,礦石為低品位,在礦區的中斷以及東段進行分布,產出特點主要為薄層狀以及層狀,這種礦石是礦區當中的重要貧礦類型。
(2)致密塊狀礦石,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致密塊狀,他形半自形粒狀結構,有約70% 左右的磁鐵礦,磁黃鐵礦以及黃鐵礦相對較少,磁鐵礦主要保持在0.03mm ~0.1mm 粒度,磁性鐵達到45% ~55% 左右的品位,存在少量的脈石,綠簾石陽起石比較常見,長石等含量較少,銅礦石構造主要表現為細脈浸染狀以及薄膜狀和稀疏浸染狀與星散狀等,是礦石的主要結構特點,交代殘余結構相對次之,細脈浸染狀礦石,有著非常高的品位,而其他構造礦石則比較貧[4]。
3.3.1 礦石自然類型
高硫磁鐵礦石是該礦礦石重要類型。
由于鐵礦物不同礦石,當中除磁鐵礦之外,沒有可以利用的鐵礦物,所以單- 磁鐵礦石是該礦礦石的主要自然類型。由于礦石組成不同,依照含銅礦物進行分析,細脈浸染狀礦石以及稀疏浸染狀礦石和星點狀礦石是該礦的自然銅礦石類型。
3.3.2 礦石工業類型
由于礦石品位的不同,礦區當中不同的鐵礦體TFe 主要處于26.67% ~43.50% 平均水平,mFe 主要保持在21.03% ~37.70%平均水平,貧礦石是礦體的總體特征,依照礦石品位進行劃分,屬于應當選的鐵礦石;考慮磁性鐵(mFe)在全鐵(TFe)的占有率,鐵礦體在礦區當中主要保持在MFe / TFe =77.42% ~96.49%水平范圍,能夠進行磁性鐵礦石與弱磁性鐵礦石劃分。
對于礦區當中各類工程,不同深度礦石物相分析資料進行探討與研究,氧化礦石以及硫化銅礦石是礦床的重要工業類型,然而礦床氧化非常的弱存在極強的特征,很難將氧化礦帶分出,所以硫化銅礦石是該礦床的重要工業類型。
礦石礦物以及脈石礦物是礦區當中的鐵礦石組成,有脈石礦物與礦石礦物之分,磁鐵礦是重要的礦石礦物,褐鐵礦與赤鐵礦還有黃鐵礦相對較少,同時硅鐵礦、硫鐵礦、菱鐵礦也比較少,黃鐵礦偶見,單斜輝石是重要的原生脈石礦物,少量斜長石分布在中等稀疏浸染狀礦石中,綠泥石和綠簾石屬于次生脈石礦物。他形粒狀是磁鐵礦的主要特征,具有自行半自形晶,主要保持在<0.1mm 粒徑范圍,表現為不均勻的分布特征,黃鐵礦主要表現為細脈狀以及幾何體和星散狀產出。
脈石礦物與金屬礦物是銅礦石的主要組成,孔雀石斑銅礦、輝銅礦、黃銅礦以及銅藍等是主要的含銅礦物。主要表現為他形粒狀,時常形成共生集合體,要表現為薄膜狀、細脈浸染狀以及稀疏浸染狀,在礦石礦物顆粒中分布以及充填于裂隙中。
隨著伊利石炭- 二疊紀裂谷在天山西段華力西期火山活動作用下形成,對區內金、銅、鉛鋅礦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重要的控礦因素,中酸性裂隙噴發是早石炭紀火山活動主要特點,同時還有中偏基性中心式噴發活動同時存在。可布臺與查崗諾爾鐵礦床和早中石炭世海底火山噴溢沉積作用非常緊密的聯系,侵入的華力西中晚期花崗巖以及矽卡巖化疊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通過分析地質資料,大哈拉軍山組火山巖是礦體產出的主要部位,綠泥石化以及綠簾石化安山巖主要表現為淺灰綠色,是礦體的頂底板,礦體和圍巖有著非常明顯的界限,接觸狀態為整合接觸,在深度方向上地表礦體呈現穩定的延伸,依照礦體具體產出特征和礦石的質量,將查崗諾爾鐵礦和國內其他礦床進行對比,認為火山巖型鐵礦床是諾來肯尼- 呼提開勒迪鐵礦床主要成因類型[5]。
4.2.1 構造標志
在古火山機構內部產出鐵礦床,古火山機構控制著該礦成礦,在和火山機構中心存在一定環狀裂隙帶是礦體的主要分布地帶,環狀裂隙屬于火山氣液通道,又是該礦的重要容礦構造。
4.2.2 地球化學標志
通過找礦研究以及地球化學特征進行分析,在找礦工作當中,Fe 異常是重要的找礦信息,對尋找找礦靶區非常有利,所以地球找礦標志為Cu、Pb、Zn、Fe 組合異常。
4.2.3 地層標志
該區鐵礦體的尋找重要的地層標志為凝灰巖和安山巖,是尋找礦體的重要圍巖標志層。
4.2.4 圍巖蝕變標志
陽起石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黃鐵礦化是重要的圍巖蝕變,對該區鐵礦床的尋找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4.2.5 礦物標志
褐紅色以及黃褐色疏松狀地表風化物主要出現在礦體地表周圍,屬于磁鐵礦與褐鐵礦殘留坡積物,對找礦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尤其是黃鐵礦,磁鐵礦,是該區重要的礦物找礦標志[6]。
在該區大斷裂的南側部位,石炭系大哈拉軍山組火山巖是該區重要的找礦方向,區內Cu、Pb、Zn、Fe 異常組合比較突出,主要分布在火山巖中,沿鐵的富集區尋找新的鐵礦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