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標,廖 靖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0)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落實全國總工會關于職工素質建設工作的部署,中色大冶公司緊密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通過搭建“互聯網+”新興網絡媒體平臺,打造職工網上練兵系統,優化數據學習環境,滿足廣大職工個性化學習需求,進一步推動職工崗位技能整體提升,培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我們擬采取的做法是:
結合職工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過去課堂上傳統的“填鴨式” 教學方法以及依托職工培訓基地開展的“脫產式”培訓模式已不符合當前的新形勢。鑒于此,我們嘗試依托手機端等移動網絡平臺搭建“網上練兵”系統,通過市場化的推廣手段以及激勵措施,引導職工充分利用工閑以及業余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將理論學習和技能提升的“任務”、“壓力”變為一種“學習模式”、“休閑方式”。
“網上練兵”系統將設立三種獎勵渠道:一是獎品激勵。核心框架在于系統虛擬貨幣與實物的流通兌現機制。在闖關答題中,按照工種及試題難易程度設立難度系數,答對不同難度系數題目可獲得相應積分,積分最后可按照一定比例兌換相應金幣。此外,在答題過程中也將會設計隨機砸金蛋獲取金幣環節,以及參與題庫建立獎勵金幣。每枚金幣對應現金價值1 元人民幣,職工可到指定商店兌換實物商品,也可兌換體檢券、游泳票、電影票、代金券、體育健身卡等。二是政策激勵。核心框架是圍繞答題積分設立從學前班到博士的21 級網絡虛擬級別,對各工種答題闖關的年度積分第一名且達到博士級別者,經書面考核合格,可以破格晉升技術或操作一個技能等級。此外,還將探索建立職工成長積分薪酬激勵制度,對職工每年的答題積分對應培訓學時積分,應用于職稱評定、成長積分評定等方面。三是評先評優激勵。對各工種闖關答題年度積分第一名的職工,優先推薦為公司“銅都明星”人選。在評選推薦公司勞模及其它榮譽稱號時,把學習闖關積分作為評選條件之一。同時將把“職工網上練兵”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各直屬工會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網上練兵系統中,我們將設置21 個虛擬等級,按照職工獲取積分的多少設置從“學前班”到“博士”等級。闖關的職工通過破解題庫中試題的方式獲得相應分值,積分達到一定程度后,自動晉級上一等級。這樣一來,加大職工對于系統使用的粘性,激發職工的學習興趣,使職工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此外,我們還將采取分級管理模式,向公司二級單位開放管理權限。公司層面搭建一級平臺,以通用、主要工種為主;二級單位管理二級平臺,以專用、特殊工種為輔;車間及以下層級,可自行添加工種、設計專屬題庫、設置專門獎勵機制,在本單位開展有特色的闖關比賽。

“網上練兵”系統項目建設主要分前期調研、系統設計、建設運行、拓展推廣四個階段開展,計劃分三年規劃(2018年~2020年)建設,目前已完成前期調研及系統設計80%的工作。
2018年初,大冶有色公司工會結合公司市場化對標工作,先后三次組織專業團隊赴公司主要生產單位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現狀進行調研。針對調研中發現目前產業工人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職工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提升專業技術等級動力不強。二是職工集中脫產培訓成本高,短期培訓不系統、效果不明顯。三是傳統的理論學習存在學用結合和效果實時檢驗的問題等。)
針對調研情況,我們嘗試探索建立“互聯網+ 職工網上練兵”新模式,充分利用職工碎片化業余時間,通過組織職工在手機端進行在線答題,并參與到闖關排名的活動中來,在公司范圍內培育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的文化氛圍。在職工中倡導終身學習、我要學習的學習理念,引導職工強化崗位技能,促進公司技能水平提升。
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大冶有色公司工會起草了《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職工網上練兵”活動方案》及《“職工網上練兵”活動實施細則》。經報公司研究,網上練兵平臺擬納入ERP 系統整體統籌建設,公司網上練兵、考試管理系統進行融合規劃,網上練兵考試管理系統建設方案正在進一步討論完善。
目前,已完成大冶有色公司“職工網上練兵”平臺框架設計、相關資料完善(包括技術交底、組織架構、題庫搭建等),為系統上線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大冶有色公司創新打造的“互聯網+ 職工網上練兵”學習平臺,融合創新了國有大型企業產業工人建設改革實踐,解決了職工工學矛盾,滿足了職工生產生活需求和企業創新發展需要,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8~2019 年,大冶有色公司組隊參加黃石職工職業技能大賽, 公司職工共有6 人分別獲得叉車工、電工、焊工、化學分析工等工種第一名, 8 人分別獲得各工種的前六名;參加中國有色集團第六屆職工技能競賽,公司21 人參賽,11 人獲獎;組隊參加“中銅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班組長綜合管理技能競賽,獲一等獎4 人,二等獎5 人,三等獎1 人。其中囊括了個人總分第一、團體總分第一名。
“互聯網+ 職工網上練兵”平臺充分調動和激發了職工創新改善的活力和熱情。圍繞“全方位市場化對標”的中心工作,各級工會鼓勵職工在生產組織、流程改善、工藝優化等生產過程中開展創新創效活動。近兩年來,公司職工提報的創效超20 萬元以上的成果有115 項,獲得各級獎勵50 多萬元。一線職工的專利擁有量也大幅提升,據統計,僅2018 年,公司職工申請技術創新專利85 項,獲得專利授權41 項,有力助推了企業創新發展。
職工通過手機端學習平臺,能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進行碎片化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習熱情。在公司工會開展的“萬人手機答題”活動中,共有近4000 名職工、共計22080 人次參與。利用“金彩有色”微信公眾號開辟了勞模專欄,通過拍攝勞模微視頻、講述勞模小故事的形式,每周重點推薦宣傳一名公司勞模,兩年來累計推出勞模微視頻21 期,網絡點擊量23279 人次,收到好評或點贊815 條,職工撰寫學習心得70 余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正能量通過網絡得以迅速傳播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