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丹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0)
目前,各級黨組織加快推進標準化黨組織創建工作,由于思想認識和基礎管理等原因,出現了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一是“三基”建設整體推進不平衡,軟件設施不夠規范,硬件設施投入不足,基層組織建設較為薄弱;二是黨建引領作用不明顯,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需進一步加強;三是服務改革發展和職工群眾的力度還不夠大,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不夠。2019 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提出,“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突出黨支部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建立黨支部工作經常性督查指導機制,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 各級黨組織要以開展中央企業“黨建鞏固深化年”專項行動為契機,從加強“三基”建設入手,以“三個創新”促進“三個轉變”,積極探求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新路子,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加強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標準化的前提。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經驗主義盛行,導致組織建設出現“浮、虛、空”等現象。要從抓基層、打基礎著手,加強“三個基本”管理,穩步推進“標準化黨組織”建設。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圍繞“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管理到位、綜合利用”的標準化要求,充分整合資源,將職工之家、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及黨員之家進行整合,建設規范的活動設施,做到陣地建設“十個有”,即:有標識牌、有黨旗、有入黨誓詞、有會議桌椅、有書柜、有學習讀物、有電教設施、有活動器材、有管理制度、有管理員,使黨員學習有平臺、活動有場所,構筑屬于黨員的“家”。
二是加強教育培訓。針對基層黨員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黨務工作人員應對從嚴治黨本領不足的現象,以《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為遵循,制定《黨員培訓大綱》和黨務人員培訓計劃,堅持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通過觀看專家講座、組織專線聯學、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途徑,分批分期實現培訓全覆蓋。加強機關黨建,優化機關總部黨組織設置,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高兩級機關黨建工作質量,開展“讓黨組織放心、讓職工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創建工作,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三是加快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指導黨建工作的行動指南。健全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機制,嚴格把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事項的前置程序,讓黨組織在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上把得了關、掌得了舵、說得上話。加快制定完善系列制度,對現行標準、制度、流程進行梳理及分析改進,使各級黨務工作人員的問題分析、處置能力得到較好鍛煉,提升開展黨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為促進黨建工作由“經驗型” 向“科學型”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唯有圍繞中心工作,才能體現生命力。針對部分基層黨支部存在就黨建抓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不緊密的“兩張皮”現象,推進黨內主題活動創新,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由“圍繞型”向“融入型”轉變。
一是打造“六型”黨組織。以融入中心、引領發展為切入點,大力加強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活動型、效能型、和諧型的“六型”黨組織建設。圍繞創新創效、安全生產、項目攻關、服務群眾、推進改革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亮點”支部、“亮點”黨小組、項目化黨建、主題+ 等黨內主題實踐活動,倡導黨員爭做崗位“創新、愛崗、服務、奉獻、廉潔”五面旗,形成“創先爭優” 百花齊放的態勢,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打造“六領先”黨員隊伍。圍繞打造政治素養領先、崗位業績領先、創新意識領先、踐行宗旨領先、遵紀守法領先、學習成果領先的“六領先”黨員隊伍,科學設計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創建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通過建崗、諾崗、示崗、履崗、核崗、檢崗、評崗七個步驟,形成黨員人人有崗、崗崗有責,時時亮崗、處處履崗的創先爭優熱潮,在改革發展主戰場中擔重任、挑重擔。
三是打造“一崗雙號”品牌。完善大黨建格局,在開展“黨員先鋒崗”活動基礎上,將“工人先鋒號”和“青年文明號”納入黨內活動范疇,啟動“一崗雙號”創建活動。加強對群團組織的全面領導,支持工會積極開展勞動競賽、巾幗創優、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號召團青組織以展現青年良好的精神風貌、創造一流業績著力點,推進青年創新創效、青年志愿者、青年突擊隊、青安崗、青年崗位能手等一批“青” 字號工程,形成政工聯動助推生產的良好格局。

黨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創新。要以革故鼎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大膽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建立大政工、大宣教工作格局,強化職能發揮,實現與生產經營的同頻共振。
一是抓實“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解決基層黨組織“三會難開、一課難上、組織生活提不起興趣”的問題,把“主題黨日”貫穿于組織生活全過程。圍繞不同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制定活動主題,分別開展學習研討、成果交流、警示教育、民主評議、政治生日、評比表彰、重溫入黨、技術攻關、拓展運動、志愿服務、等活動,做到主題活動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同時不斷在活動載體、活動主題、活動方式上不斷創新,讓黨員喜聞樂見,發揮化學反應。
二是抓好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建立黨群工作聯系點,充分發揮大政工的人力、物力和智力優勢,堅持“信息共享、優勢互補” 的原則,積極開展機關與基層、上道工序與下道工序的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圍繞組織建設、流程梳理、體系建設、結對幫扶、技術攻關、管理提升等進行全方位共建共享共進,在黨委與基層黨組織之間架起一座橋,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上下互動的渠道。
三是抓牢和諧企業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把生產建設與和諧企業結合起來,注重解決好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特困職工檔案和精準幫扶機制,積極為職工家庭在上學、求醫、就業以及因疫致困排憂解難。圍繞工資績效、上下班通勤、文明生產、環境美化等民生問題,多渠道、多途徑“送溫暖、獻愛心”,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是各級黨組織不變的初心和使命。要以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精神為指引,努力探索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使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成為促進國企改革發展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