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劉學英(通訊作者)
(樂山市人民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臨床留置胃管是護理操作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操作,留置胃管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胃腸的壓力,對于降低患者的胃腸通透性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對保證手術成功具有重要的意義[1]。常規留置胃管方法會讓患者感到不適,患者總會試圖調整胃管固定位置,以減少不適感,造成胃管留置的失敗[2]。如胃管固定不妥當,胃管受負壓瓶的重力作用容易脫落需重復置管,給病人增加軀體痛苦和經濟負擔,對胃癌根治術或食道癌根治術患者甚至可引起吻合口瘺的嚴重后果[3]。同時沒有妥善固定容易脫落引起非計劃拔管,并且可能壓迫患者鼻部皮膚引起壓瘡[4]。我科在胃管留置工作中,關于胃管的固定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胃管固定方法不統一、膠布不規范、鼻部產生壓瘡、患者依從性差等現象。為提升胃管固定質量,我科于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對100 例留置胃管患者采用胃管固定標準作業程序(以下簡稱“胃管固定SOP 流程”)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隨機選擇本院2017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100 例行留置胃管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男54 例,女46 例;年齡42~83 歲,平均年齡(56.8±9.8)歲。隨機選擇開展胃管固定SOP 流程后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的100 例行留置胃管的患者作為實驗組,男52 例,女48 例;年齡39 ~85 歲,平均年齡(54.7±10.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1胃管固定SOP流程制定 參考國內導管護理常規、《外科置管護理操作流程》、SOP 操作規范,先制作流程及程序,然后確定每一個需要做SOP 工作的執行步驟,參考其他醫院制作的SOP 模版,并根據我科實際情況,確定胃管固定方式,采用3M彈力膠帶并確定標準化裁剪尺寸,因3M 彈力膠帶的有固定的彈力方向,SOP 流程中對膠帶裁剪的方向也做出嚴格標示。在SOP中嚴格執行評估、用物準備、清潔、固定、宣教等步驟,從要求明細和操作圖示、注意事項等進行規范。操作步驟及要求明細為:(1)評估:①患者病情、配合程度,②胃管是否通暢,確認胃管在胃內,③固定部位的皮膚,④新置管時評估胃管質量、有效期;(2)用物準備:①3M 加壓固定膠帶,②胃管標識;(3)清潔:①清潔皮膚,②清潔胃管;(4)鼻部固定:①固定鼻部,撫平膠帶,②將膠帶纏繞固定胃管;(5)面部固定:方法一(①將胃管高舉平臺粘貼于膠帶中部,用拇指及食指指腹捏緊底部,成“Ω”形包裹胃管,②將胃管固定于臉頰部)、方法二(①膠帶一端固定于頰部合適位置,②將胃管高舉平臺固定于膠帶中部,用拇指及食指指腹捏緊底部,成“Ω”形包裹胃管,③將胃管固定于臉頰部);(6)標識宣教:①胃管的遠端貼管道標識,注明安置日期,②防脫管知識宣教,③每班觀察膠布固定處及鼻孔內壁皮膚情況。
1.2.2 培訓方法 成立管道質量控制小組,在科室內選取經驗豐富的高資歷護士、護理技能操作能手等組成胃管固定質量控制小組,小組人員由護士長親自培訓并嚴格按標準逐一過關,考核時強調操作裁剪標準化、操作步驟、操作手法特別是高舉平臺法、塑形等關鍵性細節;小組設專人負責對全科護士進行胃管固定SOP 現場培訓,強調嚴格按照流程標準化操作,但若發現胃管留置固定不妥或患者不舒適等現象,因及時處理[5],培訓后逐一考核過關;將胃管固定SOP 的操作細節錄制成視頻,供護士隨時強化學習;質控小組每周對責任護士SOP 執行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發現不規范給予現場指出并再次強化培訓考核;小組每月對質控數據進行分析匯總,與護理績效掛鉤。
記錄并比較培訓開展前、開展后分別的1 年時間內非計劃拔管率、鼻部壓瘡率、患者對胃管留置的依從度。依從度從患者自覺鼻部及面部舒適度、自覺外露胃管美觀度、固定感受方面進行評價,總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依從度越高。
導管護理質量評價:從固定方法、維護方法、觀察頻率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質量越高。
SPSS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表示為[n(%)],計量資料表示為(±s),分別行χ2、t 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依從度、導管護理質量均顯著升高(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胃管固定效果比較(±s,分)
分組n患者依從導管護理質量實驗組1009.02±0.379.07±0.41對照組1007.65±1.307.88±1.06 t-4.85924.6357 P-0.00000.0000
實驗組非計劃拔管率、鼻部壓瘡率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胃管相關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胃管留置是一項基本的護理操作,以往多選擇普通膠布直接進行固定,但部分患者對膠布有過敏反應,或者部分患者鼻部皮脂肪腺出現較為旺盛的分泌,使胃管和膠布分離,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胃管滑脫[6]。如果胃管固定質量無法保證,可能引發患者病情惡化,如果持續沒有得到處理,可能對患者生命安全形成威脅[7]。為了提升胃管固定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臨床進行了不少探索研究,我院參考相關規范并結合我科實際情況,制訂了胃管固定SOP。SOP是質量管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實施SOP培訓有助于培養透明化管理體系,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改進護理質量[8]。SOP 的內容含主旨、目的、用物及設備、操作及耗時標準、質量標準、定期績效考核[9]。制定SOP,將護理人員日常操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對護理質量提高有重要意義。在標準作業程序下,護士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胃管固定,鼻部固定時強調了塑形手法,有效防止因彈力膠帶牽拉造成壓迫患者鼻粘膜,且換班護士能夠清晰觀察黏膜情況,從而有助于減少鼻部壓瘡的發生[10]。本研究開展培訓后沒有患者出現鼻部壓瘡,顯著低于培訓前發生率4%(P <0.05)。另外培訓后無非計劃性拔管出現,顯著低于培訓前5%(P <0.05),分析是因為SOP下面部固定采取高舉平臺、強調無張力粘貼,它能夠在應用過程中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配合相關的針對性護理能夠使得胃管固定的效果加倍[11-13],這不僅能夠提升固定穩固性,避免因為不妥固定脫管,因不會壓迫面部皮膚,患者不適感輕,且SOP 流程中的每一步固定位置還考慮美觀,盡可能減少對患者形象的影響,所以患者對胃管留置能夠保持更高的依從度,因而不會出現患者自發性拔管情況。本研究培訓開展后患者依從度、導管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培訓前(P <0.05)。
綜上所述,胃管固定SOP 流程的制訂與應用能夠明顯提升胃管固定質量,減少胃管留置不良事件,有良好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