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劉文龍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了《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的重要講話,闡述了全媒體時代的機遇挑戰,揭示了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規律。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自2019年9月啟動融媒體建設以來,目前已初步具有融媒體新聞采編、網站運營、新媒體運營、選題策劃、視頻編輯等功能。但受限于營業區域廣、少數民族員工多等原因,需要深入研究融媒體運行機制和績效激勵,加快融媒體進一步發揮作用。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針對新疆特有的地域特色下融媒體中心如何運轉順暢、高效,開展融媒體中心運行機制與激勵機制研究。一方面確定實施“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融媒體工作運行體系,使技術應用、工作組織方式有機融合,提高新聞宣傳質效。另一方面建立側重于激勵導向的融媒體評價機制,保質保量完成新聞宣傳工作,激發隊伍活力。
國網新疆電力于2019年完成了省公司和地州兩級宣傳機構的優化,形成面向省、地(市)、縣三級新聞宣傳隊伍,以省級宣傳隊伍為核心的組織架構與人員配置已建成。這一調整在省公司層面增加了專職融媒體工作人員的數量,凸顯了黨委宣傳部的業務管理職能、融媒體中心的業務支撐作用。“融媒體記者”“融媒體編輯”崗位明確了融媒體這一特性,為工作機制優化、人才隊伍培養指明了方向。在地州公司層面,增加了融媒體工作人員編制,強化了新聞工作的重要地位,便于對省公司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的對應支撐,
聚焦選題策劃、新聞采訪、內容編輯、媒體運營等方面,調整工作機制、業務內容。橫向上優化新聞采編業務流程,打破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為戰的模式,實現人員和業務的初步整合,對現有的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在省公司層面設立策劃組、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四個組,初步實現了一次采集、多媒體呈現、多渠道發布,在疫情期間發揮重大作用。縱向上建立省公司與基層單位之間的工作互動機制,基層單位通過系統上報選題、貢獻度等業務,經過相關審核流程后進行統一策劃,形成策劃會意見,并將策劃結果反饋至對應單位、對應責任人進行采寫工作,并線上完成稿件審核。這一調整與“中央廚房”的指揮、調控模式也更加契合,能夠促進管理與技術的有機融合。
在組織架構、人員配備基本到位、系統機制基本建立的情況下,“硬融合”已經實現,但深度“軟融合”還存在不足,在工作流程上,橫向和縱向的協同還需加強。在工作實踐中還存在指令重復下達,工作成果多次、多頭提交的情況,例如不同上級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未經充分撮合直接下達給其他小組、基層單位就會出現重復工作,這需要加強策劃組內部的協同,優化工作流程。
融媒體平臺運營監測功能上線時間較短,對于抓取和收集匯總行業及社會熱點信息、跟蹤公司新聞內容發布后的傳播力分析的支撐作用發揮不足,目前仍需在以上工作中耗費較大人力。
較為完備的系統功能是運營組發揮作用的基礎,系統功能完善后,人員與系統還需進一步磨合,優化功能和流程才能切實發揮作用。新聞傳播力分析是融媒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信息系統計算和人力計算能力的巨大差異,信息系統的應用能給新聞傳播力分析工作帶來質的飛躍。
做實融媒體中心業務職能,做優黨委宣傳部管理職能,進行“1+3+N”融媒體建設。其中,“1”為策劃組,發揮指揮作用,“3”為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落實策劃組的任務要求,“N”為各基層單位黨委宣傳部和融媒體工作站(班)。
1.以“一體策劃,指揮管控”優化“策劃指揮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突顯策劃指揮組“大腦中樞”指揮管控定位。負責策劃、下發公司重大新聞選題與一般新聞選題,及新聞產品全過程進度督導;向其余組下發臨時性宣傳任務;審核省公司層面或涉及多個單位的新聞產品,向部門主任報審部分重要新聞產品;負責提升、改進新聞產品傳播影響力與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能力提升;開發維護各宣傳媒體。
建立“零重復”運行機制。充分應用融媒體平臺,一是策劃組成員在下達任務時,先檢索與已存在的任務是否有重復或近似,避免重復下達任務;二是一體化選題、策劃并下達任務,避免重復選題、重復采編;三是充分授權各基層單位,對各單位直接承擔的重大新聞產品,如僅報道本單位情況,則由本單位自行負責審核、簽發,不再需要策劃組重復審核。
2.以“一次采集,多種形式”優化“采訪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明確采訪組“多媒體”采集的功能定位。采訪組負責按分工承接策劃組下發的新聞選題落地任務,按計劃要求采集新聞生產所需的所有形式素材,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滿足“一次采集、多種生成”的需要;負責制作、修改新聞產品,完成新聞制作過程中的各類新聞資料歸檔;負責按策劃組要求提交新聞選題。
建立“項目制”運行機制。以項目負責制實施新聞選題落地,每個新聞選題由一位全媒體記者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組織其他部門、基層單位、外部媒體等相關方有序協同,共同完成新聞制作,提高制作效率。項目負責人在新聞落地進度出現偏差或者環境產生變化的情況下,提出實施方案調整計劃,在融媒體工作例會上提交討論。
3.以“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優化“編輯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明確編輯組“全媒體”編輯的功能定位。編輯組負責編輯修改、校對采訪組提交的新聞內容;負責審核、指導、修改基層單位報送的新聞內容;負責在策劃指揮組審核簽發新聞后,按要求在各種傳統媒體、“兩微一端”、抖音、快手、電網頭條等發布新聞內容。
搭建“一體化”組織架構。選擇組織協調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的編輯作為編輯組組長,負責并組織采訪組完成各類新聞審核、編輯、發布工作。組員為具備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編輯能力的全媒體編輯。通過將傳統媒體編輯與新媒體編輯進行AB角互培,快速成長為全媒體編輯。
4.以“智能統計,定期分析”優化“運營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明確運營組“監測分析”的功能定位。負責基于融媒體平臺的公司新聞內容發布后傳播力分析;負責匯總行業及社會熱點信息;負責定期、不定期抽查各單位網站新聞發布情況。同時搭建“專業化”組織架構,選擇組織協調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的平臺運維專責作為運營組組長,與組員一起分工協同開展部門工作。
建立“智能化”運行機制。基于融媒體平臺,實現新聞傳播力智能監測和基礎數據的智能分析,根據公司新聞宣傳需求及其他組提出的需求,基于智能分析結果,深入做專項分析。分析結果一方面作為績效評價的依據之一,更重要的是應用分析結果更精準的聚焦新聞讀者的興趣點、閱讀偏好,提高新聞傳播效力。
以目標達成為導向,突出評價機制的激勵作用,激發各級融媒體隊伍的活力、創造力,以數量達標為基礎,質量達標為重難點,建立融媒體工作評價機制。
通過量、效、質三個維度的評價,保障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產的有效運行,同時注重對基層單位的指導,加強基層單位宣傳隊伍建設。數量達標是基礎,效率達標是前提,質量達標是重點。
按照分類分級原則評價,進行評價定級、評價方式與程序的設計,以促進融媒體工作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
分類評價定級。對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基層單位按照對應評價標準分類評價。基層單位分為供電單位與支撐單位,由于支撐單位人員相對較少,業務相對較為單一,因此使用同一評價標準,但定級略有差異。根據評價體系得分分為A、B、C、D四級。
評價方式與程序。對各類主體的評價均為年度評價,根據評價標準部分指標月度、季度記錄。具體程序如下:策劃組負責組織考評,統計核算得分,每年修訂考評標準。匯總評價結論,報黨委宣傳部主任審核后,反饋各小組和基層單位。
評價結果應用。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的考評結果,可作為個人績效的一個指標應用。基層單位考評結果可作為年度績效的一個指標應用。另外,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中考評結果為A的員工優先給予外送培訓機會,評優評先予以傾斜,獎勵電子學習卡(如電子書、有道、喜馬拉雅等)。考評結果為A的基層單位,優先給予參與選派人員到采訪組、編輯組、運營組鍛煉學習計劃,以及參與公司重點新聞實施的機會。
融媒體不是簡單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疊加,而是從新聞理念、新聞生產方式以及技術手段上的深刻變革。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計劃通過“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精細管控”,重構傳統的策、采、編、發流程,打造符合當前融媒體工作要求的指揮中心、工作流程和技術平臺。建立高效的融媒體運行機制,使技術應用、工作組織方式有機融合,提高新聞宣傳質效;建立側重于激勵導向的融媒體評價機制,保質保量完成新聞宣傳工作,激發隊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