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謝永勝
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上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是自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來,再次對能源電力發展作出的系統闡述,明確了新型電力系統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基礎地位,為能源電力發展指明了科學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積極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黨中央基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新疆電力)堅決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雙碳”部署,努力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先行示范,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國網新疆電力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領域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立足新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特殊作用,依托新疆能源資源稟賦優勢,牢固樹立“能源轉型、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雙碳”目標深化研究,主動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積極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一是持續推動新疆能源轉型發展。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充分發揮電網核心樞紐作用,全力以赴推動新疆新能源發展。“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電網投資735億元,建成世界首條±1100千伏直流工程,750千伏骨干網架覆蓋全疆所有地州市,形成“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主網架格局,新能源并網消納支撐能力大幅提升。深化新能源云平臺建設應用,全面提升新能源企業并網接入和補貼申報效率,累計接入新能源場站578座。全力做好新能源交易組織,積極拓展自備電廠綠電交易,不斷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服務新疆新能源裝機達到3583萬千瓦,位居全國第四、西北第一,占比超過總裝機的三分之一。“十三五”累計消納新能源電量2303億千瓦時,較“十二五”增長3.35倍,利用率提升28.1個百分點。2021年上半年消納新能源電量3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利用率達到93.7%,有力推動新疆能源轉型發展。
二是全力深化研究服務“雙碳”目標。深入學習領會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刻內涵,立足新疆新能源資源優勢,開展重點問題研究,結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研究制定新疆公司任務清單。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在南疆試點實施“新能源+儲能”發展模式和儲能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推動各方主體共同參與儲能系統建設。積極開展儲能系統布局研究,全力服務自治區打造吐哈、準東、準北、環塔里木等四大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大力推進“電氣化新疆”,主動研究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規模化發展路徑,不斷拓展電能替代深度廣度,充分挖掘需求側響應潛力,提升負荷側服務“雙碳”能力。
三是主動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后,國網新疆電力高度重視、深入學習。緊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南疆列為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的重大機遇,成立領導小組,及時開展研究,圍繞柔性直流輸電、新型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積極與電規總院、中國電科院、華北電力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院所交流研討,認真開展南疆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規劃研究,努力當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試驗田”,為服務“雙碳”目標提出新疆解決方案。
通過前期深入研究,國網新疆電力進一步認識到,新疆能源儲量大、開發條件好、互補優勢強,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優勢顯著。通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賦予新疆電力發展新的生機動力,進一步激活新疆能源資源稟賦優勢,更好地發揮“三基地一通道”作用,服務新疆由能源大區向能源強區轉變。
一是新能源資源儲量大、互補優勢強。新疆太陽能、風能資源儲量大,技術可開發量25.46億千瓦、2.34億千瓦,均位居全國第二。東西部光伏時空互補優勢明顯,新疆與中東部省份光伏發電開始結束時刻、最大發電時刻普遍存在2個小時左右時間差,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可有效實現送受端出力互補。南北疆風光資源在晝夜、季節上的互補優勢顯著,可有效提升電力供應能力,降低系統調峰容量需求。此外,新疆國有未利用土地面積廣袤,地勢平坦,為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是支撐保障電源資源充沛、開發潛力大。新疆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約占全國的40.5%,位居全國首位。新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吐哈盆地等地地質封存條件好,鹽水層、油氣層二氧化碳封存潛力分別達到千億噸級、百億噸級水平,為實現火電+CCUS的清潔低碳支撐能源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疆水電技術可開發量2870萬千瓦,位居全國第四位,抽水蓄能可開發技術條件好,新疆中長期規劃建設抽水蓄能電站2800萬千瓦。隨著氫能技術成熟應用,本地光伏制氫、建設燃氫電站優勢十分明顯。隨著新技術不斷發展,各類新型儲能在新疆應用前景廣闊。這些都將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新疆區位優勢獨特、示范效應好。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是國家能源“三基地一通道”,在國家能源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隨著“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對口援疆等部署深化落地,各項政策持續疊加、紅利加速釋放,疆內經濟發展用電需求和外送規模均將保持高速增長,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有利環境。同時,新型電力系統是對傳統電力系統電源結構、發展方式、科學技術、產業形態、體制機制的全方位變革,新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面臨內供、外送雙重需求,與我國中東部、西北地區均有相似之處,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和借鑒意義,可為全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探索典型經驗、提供新疆解決方案。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極具挑戰性、開創性的戰略性、系統性工程。國網新疆電力將堅決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提高站位、找準定位,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在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展現使命擔當。
一是精心編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疆方案及發展規劃。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施方案是基礎,科學規劃是總綱。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內涵和特征,統籌好清潔與安全、低碳與經濟、近期與遠期,推動新能源向主體電源轉變,突出煤電+CCUS兜底保障作用,加強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和燃氫電站等調節能力建設,注重負荷側協同互動響應能力挖掘,打造堅強智能網架,深入研究新疆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方向,明確發展目標、實施路徑、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保障疆內能源電力可靠供應、擴大疆電外送和北南互濟,加快優化完善疆內各級電網,持續補強、新增疆電外送通道,高質量編制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緊緊圍繞能源智慧服務平臺和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推廣應用“大云物移智鏈”等數字化技術,加快建設在線慣量監測等輔助運營系統,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故障防御體系,加快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
二是高質量推進南疆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對諸多新技術、新設備、新策略、新模式進行集中驗證和經驗積累,示范區建設是載體,試點項目是支撐。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安全第一、確保供電,創新驅動、示范引領,政策配套、機制保障”的原則要求,圍繞“五位一體”南疆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初步思路,聚焦南疆喀克和新能源基地“保內供”、環塔里木南部新能源基地“強外送”,探索推動煤電+CCUS、多元新型儲能組合應用、新能源+儲能+調相機、規模化V2G、電-氫協同、柔性直流組網等試驗示范項目建設,做好技術驗證儲備、商業模式論證和運營經驗總結,形成可推廣的整體模式,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造示范樣板。
三是廣泛合作推進重大研究和科技攻關。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涉及領域多、影響面廣,研究攻關是保障,合作共贏是關鍵。國網新疆電力將積極向自治區黨委政府溝通匯報,高位推進新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強化與內外部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共同圍繞CCUS、新型儲能、可調負荷、柔性直流、大電網運行控制等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聚焦構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價疏導機制、電-碳市場協同發展、更好發揮新疆能源資源優勢等重大問題開展政策研究。主動與發電企業、用電客戶、能源服務商等各類市場主體溝通交流,共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示范項目落地。積極主動對外發聲,發揮示范效應,凝聚發展共識,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