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王睿佳
媒體融合時代,媒體不僅生產和傳播信息,更極大豐富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媒體融合是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導引下的傳媒業再造過程,催生了諸多新的傳播方式和傳媒形態,使精神文化產品消費更加豐富多樣、便捷高效。新舊媒體迭代交替,融合更新,“融媒體”充分利用媒介載體,將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及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為企業宣傳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更成為各企業爭相搶占的前沿“陣地”,是企業順應新時代的必然選擇。它通過傳達企業聲音、講述企業故事、展示企業發展面貌,為企業締造了一張張通往千家萬戶的“名片”。
宣傳工作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推進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當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媒體傳播的影響力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對企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為終端,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新媒體,在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方面都有著絕對優勢,甚至促進了企業從注重產品到注重服務、技術的重要變革,這就要求企業宣傳要從以往單項的、輸出性的、投放率低的、精準度差的方式轉變為互動性的、對話式的、交流性的方式。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大眾平臺甚至一些新興平臺為企業做好宣傳工作提供了絕佳陣地。
同時,以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等為主的傳統媒體,因其發展悠久,模式成熟,內容質量過硬,用戶群穩定,依然在宣傳工作中不可或缺。媒體融合正是將新舊媒體充分利用整合起來,取其優勢,真正形成多元化、立體式傳播體系,助力企業宣傳工作的高效開展。
要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的傳播效用,先要做好媒體內容。媒體作為傳播信息的媒介,信息是其根本,只有做好信息內容、核心定位,也就是要明確傳播什么、傳播給誰,才能使媒體融合的運作事半功倍。以電力企業為例,在媒體傳播信息方面,突發事件占比較多,如何運用好融媒體在突發事件出現第一時間發出聲音,不僅是講述企業故事的需要,也是防范不實信息引導輿論的需要。
本文列舉安全生產中對于媒體播報內容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將工作的落實點下放到基層,突發事件也往往發生在基層。基層距事發地最近,能夠快速做出反應,獲得一手新聞資源,因此抓好基層媒體工作十分重要。二是要練好內容生產的基本功。媒體傳播作為一門專業,需要的是日積月累和訓練有素。與生活中手機攝影攝像不同,媒體影像對攝影角度的把握、攝影主角的選擇、攝影環境的掌控等方面要求更為專業,因此,對通訊員要注重文字、攝影等基本功底的培訓。三是要把握內容寫作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報道安全生產事故中,要講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損情況、搶救措施,避免透露受害者具體信息、受害者家屬的感受等不必要且不符合人道的內容。
要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的傳播效用,就要做好持續滾動,形成聲勢。對于一件事物的報道,一是從需求的角度抓住受眾,如要滿足用戶對突發事件想要盡早盡快知情的需求,就要做好現場情況的跟蹤報道,盡量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到善后工作結束,做到滾動發布、持續發聲,既展現了當地企業基層與政府參與救災救援的全過程,又宣傳了電力企業積極作為的正面形象,形成了健康有效的輿論引導,體現出媒體傳播的真正價值。
信息的傳播從素材來源到有效出口,每個環節都密不可分,因此做好前后互動、內外互動尤為重要。通常,信息的獲取被看作媒體內容制作的重要環節,但后期的編輯審校工作才更應是重中之重,一味重視前方而忽略后方容易造成與用戶脫節等重大失誤。前方人員取得影像文字等素材后,須第一時間發回后方進行編輯處理、審稿校對,由后方進行質量把關和受眾定位。只有做好前后互動、默契配合,才能確保信息傳播無縫銜接,使媒體發揮最大功效,信息發布的內部平臺可與外部平臺形成互動機制,企業宣傳工作可尋求與外部合作機制,內部平臺發布信息后,外部平臺的轉發、轉載有助于為企業宣傳擴大影響力。同時,還應重視與用戶、粉絲間的互動,從用戶反映和訴求中及時調整信息發布的頻次、方向。
在企業媒體融合建設中,新媒體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新媒體不但讓融媒體在技術上成為可能,而且是融媒體引起受眾興趣、強化受眾記憶的關鍵所在。當前,很多企業在新媒體建設上還處于初始階段,技術開發、功能使用以及與傳統媒體互融等都不是很充分。因此,推進新媒體應用創新,提高新媒體應用水平,關鍵在于技術,如兩微一端(微博、微信與客戶端)等終端開發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數據處理技術,內容策劃和美工編輯等設計技術。要通過推動新媒體技術創新與應用,最大限度釋放融媒體宣傳的“融力”與“張力”,強化企業的宣傳工作格局,不斷提升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促進企業現代化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內容上,要增強信息的新意。新聞的“新”不僅意味著時效性,還應從采編的角度創新,同樣一則消息,各家媒體爭相報道,往往要找到新的角度、新的素材以及更深層次的信息,在此基礎上突出主題,才能脫穎而出,增強宣傳效果。媒體融合時代,需要不斷創新新聞稿件的寫作思維、編輯思維,做到善于吸引讀者。在編輯環節,要善于運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為受眾提供直觀豐富的表達內容,并以創新的排版方式增強版面吸引力。通過不斷改良、優化,引導和改變讀者的閱讀習慣,最終突出新聞事件,使受眾印象深刻,達到宣傳目的。
作為企業宣傳工作者,要對國家、行業相關理論政策和企業年度工作決策部署等進行分析解讀,實現自身在思想認識上的深化和提高。企業要定期舉辦新聞宣傳學習教育培訓、知識競賽等,為宣傳工作者提供充分的學習、交流、實踐平臺。
宣傳工作者通常都是集文字、攝像、攝影于一身,需要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包括怎樣采訪、寫作,如何提煉主題形成觀點,如何拍攝出好的圖片和影像等。針對如何提高宣傳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企業可以積極與各主流媒體開展溝通和交流,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為其進行授課。企業宣傳工作者也應注重自身“內功”修煉,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多學習、多思考,實事求是、嚴謹細致、勇于創新,講好企業故事,讓企業好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
媒體融合時代下,新思維新思想不斷涌現,更要求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在宣傳工作中政治信念不能丟失。如何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的要求,成為企業宣傳工作的新課題。
一是企業宣傳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必須牢牢掌握、毫不動搖。領導干部應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媒體內容要符合政治導向,防止錯誤思潮的傳播。應該幫助宣傳工作從業人員提升全面素質,企業的宣傳工作者應該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時,要努力學習和掌握黨在新的實踐中形成的體現宣傳思想工作規律性的新觀點、新論斷,并在工作中加以堅持。
二是企業宣傳要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提高宣傳工作質量和水平,首先要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上下功夫。這就要求我們的宣傳工作者避免生產脫離生活、不接地氣、同人民群眾不貼近的內容。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想人民之所想,才能產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高質量宣傳作品、做好高質量的思想宣傳工作。
三是企業宣傳必須堅持社會效益第一。應堅決克服市場經濟帶來的文化低俗化現象,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只要聯系人民群眾,堅持問題導向辦刊、辦報、辦平臺,講群眾愛聽的話,寫群眾愛看的文章,才能夠聚民心、接地氣,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宣傳工作才能夠得心應手。
在媒體融合時代下,企業宣傳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的環境中自立自強,樹立企業品牌,提升企業形象,是每個企業宣傳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應勇于傾聽不同的看法和意見,防止閉門造車,廣泛采納具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經驗,充分利用好媒體融合這個強大的傳播工具,宣傳工作將在企業的發展中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