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祥
踝關節承受人體巨大的重量,是最易骨折的部位之一[1],因其引發踝關節骨折的病因、患病部位以及骨折嚴重程度不同臨床上將其分為多個類型,其中三踝骨折(Cotton骨折)是指患者內踝、外踝以及后踝全部骨折[2],是臨床踝關節骨折中最為嚴重以及患者預后最為不佳的一類嚴重骨折表現,且患者發生骨折后,由于踝關節的特殊性,導致患者若不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針對措施來干預骨折表現[3],將會導致患者踝關節出現異常骨質增生、畸形愈合等病理性改變癥狀,從而導致其穩定性與支持性大大降低,使得患者術后預后無法正常行走導致出現踝關節功能障礙。目前臨床上針對此類骨折表現通常采取微創鋼板內固定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干預[4],取得較為不錯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患者術后預后情況各有不同,部分患者會出現異常病理性改變表現,因此本研究選取60例患者采取2種不同的治療方案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篩選并隨機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由于三踝骨折問題接受診治的60例患者作為本次試驗對象,按照隨機法平均將試驗對象均分2組,其中對照組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20~70歲,年齡均值為(56.85±6.25)歲;病程6~12 d,病程均值為(8.81±1.24)d。試驗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19~71歲,年齡均值為(57.01±5.21)歲;病程6~13 d,病程均值為(9.79±1.25)d。2組患者各項資料比較,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所選試驗對象均在我院骨科接受微創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②患者年齡>18歲;③患者對試驗具有較高服從性;④患者不存在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表現;⑤患者及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本次試驗。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正處于妊娠期患者;③對本次試驗內容存在抗拒的患者;④意識模糊無法對醫護人員問題進行回答;⑤患者對手術麻醉劑存在過敏反應;⑥患者對于手術治療存在嚴重應激創傷反應;⑦患者存在嚴重的肝功能、腎功能障礙表現。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僅采取微創鋼板固定的手術治療,首先主治醫生根據患者骨折部位的骨折情況選取適合患者自身骨折部位的固定鋼板,在患者內踝前側切口皮膚并將固定鋼板的遠端放置于切口的上方,并進行骨膜隧道的開創工作,將選取好相應規格的鋼板放置于此,并在患者踝骨遠端進行相應的固定操作,并在X線機下行牽引復位操作,并保證鋼板完整貼合患者骨折部位并將兩端骨折部位進行充分固定。
1.3.2 試驗組與對照組同樣采取微創固定鋼板的治療操作進行骨折固定。并在患者術后進行續骨湯持續治療,方劑主要組成:骨碎補10 g,續斷10 g,生地黃12 g,乳香8 g,赤芍8 g,白芍8 g,當歸10 g。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分別在早晚餐后進行服用,每次服用約200ml。
1.4 觀察指標2組患者采取不同干預方案干預后進行臨床療效判定,采取本院針對患者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分為4個評價等級,優:患者各種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精神狀態保持穩定狀態,踝關節功能明顯恢復,無不良反應情況發生;良:患者各種臨床癥狀存在改善跡象,精神狀態保持相對穩定,踝關節功能有所恢復,無不良反應情況發生;差:患者各種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不明顯甚至出現病情加重,踝關節功能無明顯恢復。總有效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患者干預后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骨密度、血鈣、血磷水平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各項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骨密度、血鈣、血磷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骨密度、血鈣、血磷比較 (例,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根據對骨折患者的長期跟蹤走訪與調查后發現,生長激素對于骨折患者在術后康復階段抑制骨質異常增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結合以往的臨床研究資料發現,生長激素可以幫助骨折部位的外周骨膜內成骨細胞大量增殖,從而進一步增強氨基酸運轉到細胞中的速率,從而使堿性磷酸酶類物質的生物活性顯著提高后使其逐漸在骨折部位沉降[5],從而形成骨痂。而中醫認為人作為一個整體[6],患者一旦出現骨折表現后,會引起骨折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瘀血,而瘀血在中醫中被認為是氣血瘀滯所導致,瘀血堆積久而不散導致新生血液無法充盈骨折部位,繼而導致骨折部位愈合緩慢,而骨折部位的愈合關鍵是活血化瘀,使不斷新生的血液充盈骨折部位,增加成骨細胞的增殖速度,因此本研究中針對試驗組患者采取續骨湯治療,通過益腎、增生骨髓細胞等,幫助骨折部位加速愈合,從而減少患者長期愈合階段內存在的各類不良反應以及骨折部位異常增生[7]。
試驗組患者干預后臨床療效(93.33%)優于對照組患者干預后臨床療效(76.6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2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三踝骨折患者采取續骨湯聯合微創鋼板固定治療,可以有效減少患者骨折部位瘀血嚴重程度,不斷增加骨折部位的血液流通情況,增加骨折部位的增生速度,減少骨折愈合過程中出現異常病理性改變的情況,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