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學禹

2019年10月,徐工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助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在沙特圓滿完成海外首吊本文供圖均來自徐工機械
2021年前三季度,徐工機械(000425)盈利超45億元,同比增長逾84%;營收由2018年的444.1億元升至2020年的739.6億元,凈利潤由2018年的20.4億元升至2020年的37.2億元——在經歷工程機械行業5年持續低谷后,徐工機械2018年以來業績持續上揚、尤其是凈利潤大增,實現了高于行業平均增速水平的高質量發展。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成為近年來中國企業共同的大考。1993年成立、1996年上市,徐工機械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是工程機械制造商中產品品種與系列最多元化、最齊全的公司之一。
研究發現,徐工機械2021年半年報“核心競爭力分析”章節中,第六個為徐工人特有的“登頂精神”,稱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成績關鍵在于徐工人特有的‘登頂精神’:一根筋堅守、一種激情創造、一份清醒奮斗,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登頂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珠峰!”將企業精神層面內容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在中國企業不多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中國企業非常獨特。到底,“登頂精神”的具體內容是什么,邏輯何在?對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何特別啟發價值?為此,筆者對徐工機械進行了深度剖析和研究總結。

2020年2月以來,徐工330多臺設備馳援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建設
公司管理層牢牢把握戰略發展方向,帶領全體員工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與競爭挑戰、熬得住行業低谷與風雨艱辛,心無旁騖做好制造業,一根筋地做強工程機械主業,才有了公司今天的美譽口碑、競爭力影響力和全球產業位置——這是徐工機械2021年半年報對“一根筋地堅守主業”的闡釋。
徐工機械的一根筋精神,具體體現在“四個堅持不動搖”。第一,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加大投入。創新是第一動力。工程機械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徐工機械的技術創新能力領跑行業。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建立了以技術創新、標準化、知識產權、質量技術、管理技術五大領域為核心的科技創新系統。近年來,企業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20年的研發投入金額37.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07%。
其二,堅持國際化道路不動搖。國際市場巨大,中國企業還沒有很好的進入發達國家市場、中高端市場,“一帶一路”仍有巨大的需求。國際化道路任重道遠,中國的制造業必須深耕。最新的大動作是,2021年10月,徐工機械董事會通過設立徐工美國公司的議案、擬出資9900萬美元。根據徐工機械“十四五”戰略規劃,國際化已經上升為公司的主戰略,突破歐美市場是公司國際化的重點。美國是工程機械銷售額最大的市場。公司將通過投資在美國建設形成綜合性基地,以此提升綜合競爭能力,實現美國市場的規模性、高質量突破。
其三,堅持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不動搖。人才是第一資源。想實現登頂,必須要有一支世界一流的人才隊伍。秉承“人才是企業中最寶貴財富”的理念,徐工機械2020年報披露,公司管理層擁有平均超過30年、行業內最豐富的管理經驗,對行業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和前瞻性思考。公司整體薪酬水平處于行業中上水平,具有完善的“六險二金”福利體系,通過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機制,集才匯智,凝心聚力,促進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訓培養工作,搭建了分層分類分級的人才培養體系,緊貼“國際化”和“技術創新”兩大戰略重點,堅持打造一流人才隊伍,聚焦關鍵核心人才培養,培養全員工匠精神。
第四,堅持黨的建設,發揮政治優勢不動搖。在中國,黨的領導對企業特別是國企的發展具有獨特價值。徐工機械的實控人徐工集團是國企,起源于抗戰時期八路軍許世友將軍麾下的兵工廠,有紅色基因光榮傳統,這在工程機械領域很獨特。企業從不發達的蘇北成長起來、行業領先,受益于黨的領導。“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的紅色基因與光榮傳統是徐工堅守的最獨特、最重要的核心文化優勢。公司的理念是:未來無論怎樣,公司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紅色基因。

2020年上海寶馬展徐工發布中國最大噸位裝載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國家可以生產35噸級裝載機
2011年后國內工程機械市場急劇萎縮,一些企業脫離工程機械主業。徐工堅決不涉足房地產、金融等領域“賺快錢”,如果動搖了,還是徐工嗎?外界曾如此評價:徐工是行業最專一的企業,王民也是行業里最堅守的人。堅守主業契合近年來的政策導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家專注專長領域。2020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指出,上市公司要誠實守信、規范運作,專注主業、穩健經營,不斷提高經營水平和發展質量。堅守主業日益受到政界、商界等的重視。2020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四個敬畏”,其中包括“敬畏專業,突出主業”。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看來,主業是企業最重要的,做企業一定要做好核心業務、核心專長、核心市場、核心客戶,這是企業的看家本領。
一些企業多元化經營出現大問題,反證了堅守主業的價值。在2021年10月的一個演講中,宋志平表示,看到一些出了問題的上市公司,除了違法亂紀的,絕大部分是因為偏離主業、盲目擴張:其中應該包括著名的海航集團。
以地方航空運輸企業起步,海航集團打造了航空、旅游、物流、金融、地產等多個產業鏈,快速做大、資產上萬億元受益于多元化、資本運作。2017年開始,海航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2018年底,集團負債7552.68億元,資產負債率從59.78%升至70.55%;總資產從12319.36億元減少為10705.13億元。2018年,凈利潤-19.38億元。2019年新年獻詞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陳峰表示,近年來集團發展求快求大、偏離主業,導致在發展戰略、思想文化等方面積累的系列問題驟然爆發,千億債務集中到期,流動性困難利劍高懸,P2P平臺兌付泰山壓頂,公司股票市值縮水,重要創始人不幸意外離世,海航風雨飄搖。2021年3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對海航集團等321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9月,陳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采取強制措施。9月,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主持召開例會,表示,海航上下要深刻反思海航民營企業28年的發展,不斷汲取過去盲目擴張、沒有敬畏的教訓。近年來,因多元化而出問題的知名案例還有恒大集團、樂視,國外的如通用電氣。
當然,多元化并非一定不好。只是說,多元化非常考驗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偏離主業、盲目多元化容易大而不強、體質虛弱,難以可持續發展。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聚焦主業的專業化比多元化更有利于高質量發展;多元化經營,往往需要立足于專業化。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商界相當浮躁、急功近利;制造業生存發展相對艱難,企業想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定力、堅守。整體而言,做企業如果想達到行業的最高峰,專注、堅守是必選項。

徐工機械的一種激情地堅定追是指:“過去沒想到的要想到,過去沒做到的要做到,過去沒做好的要做好,過去做好的要做得極致”,這是公司在多年苦干實干、拼搏奮進中所展現出來的創造激情與創新追求,是新時代公司深耕實業、做強做大、做成世界一流企業的堅實支撐。
登頂精神的緣起本身就是激情創造的體現。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處在前所未有的陡降期、冰凍期,一些企業以為走到盡頭沒有希望了。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提出“珠峰登頂”的目標:“我們現在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上到了八千米的高度,還有幾百米就要沖上頂峰了,那是極為艱巨的一個過程,也是需要奮力登攀的一個過程。”
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稱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國王:企業家的創造力何其重要。作為“金圓桌獎”的“企業家精神獎”得主,王民董事長認為,有理想,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創造力,公司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持續不斷的強大的激情,“我理解的企業家還是一種軍人情結,有英雄的情結,就是要永爭第一,永不言敗”。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認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唯有持續創新創造,才可能跟上、引領時代需要。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是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基石;創新創造需要激情。作為一個創新精神突出、富有激情的企業家,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認為,有激情的人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認為,成功的基礎是強烈的激情和愿望,這聽起來很虛,卻是最高的要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指出,弘揚企業家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
做到極致有利于客戶體驗、競爭力,近年來日益為商界推崇。小米公司2010年成立,2018年上市,2019年進入世界五百強,2020年凈利潤130億元,可謂發展迅猛。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雷軍的總結是:專注、極致、口碑、快。他認為,極致的用戶體驗、極致的效率非常重要。
機制優化有助于激發創新創造。2020年,徐工機械的母公司徐工有限實施混改;其中骨干團隊400多人共出資約8.7億元、占股2.7%,為公司登頂珠峰創造了一個空前大的動力。2021年9月,徐工機械吸收合并母公司方案發布。通過改革,徐工機械聚焦主業、聚合資源、聚集人才、聚力凝心;現在的企業和往日相比,從內涵、精神、戰斗力和執行力、創新力上,都大有不同。
很多時候,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企業想高質量發展,必須具有想象力創造力、追求卓越;想登頂行業、成世界一流,必須進一步有持續的激情、做到極致。甘于平庸、缺乏創造力,企業何以做強做優?

徐工產品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做貢獻。圖為徐工履帶起重機在西昌衛星基地
所謂一份清醒地堅韌奮斗:因為永保一份清醒,每一名徐工人具有空前的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永保一份清醒,每一名徐工人明晰差距、不斷對標標桿、奮力追趕超越。因為永保一份清醒,無論行業低谷中的磨礪淬煉,還是行業上行時的拼搏奉獻,每一名徐工人都始終胸懷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的產業抱負,排除一切障礙,碾壓一切困難,艱苦奮斗,奮發有為,為全球產業珠峰登頂砥礪奮進。
“做這個行當,不清醒、不謙虛謹慎、不艱苦奮斗、不扎實苦干,是做不上去的。”王民認為,不能關起門來自吹自擂,而要在世界舞臺上對標找差,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謙虛謹慎的學習精神。公司是中國唯一可以做成套礦山機械的企業,一個高管說,他打算用3年時間追上卡特彼勒——行業巨頭的可靠性水平。這種精神在公司受到認可。受美國政府打壓的華為,在一些方面已全球領先,但創始人任正非仍多次呼吁向美國學習,公司踐行長期堅持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保持清醒方能理性、持續進步。

全球最大規模!徐工無人集群閃耀京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危機感很重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出,企業經營成功,要居安思危、不忘初心、謙虛謹慎。很多優秀企業家受益于危機感。商界常青樹、長和董事長李嘉誠往往需要花90%的時間首先考慮失敗:任何事業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風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過去在經營事業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起伏,常常記著世上并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關鍵在于要做足準備工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百度離破產只有30天:百度CEO李彥宏的這番話彰顯危機感。
企業承擔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國企同時肩負政治責任。徐工機械的責任感突出,核心價值觀是: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人物。王民稱,他理解企業家的責任,第一位是把企業做實、做優、做強、做大,多貢獻、快發展。“每一個身在徐工的人,都有對這個老國企錚錚鐵骨的擔當。個人擔風險、遭非議、受委屈都不要緊,徐工的品牌、徐工的地位、企業的榮譽,不能在我們這里被損害,被超越。我們可以不作為,守成也可以履職;但如果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前,不領著企業往前闖,不堅決大膽地干,而瞻前顧后、不敢擔當,就是失職。把徐工打造為國際化品牌,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是干不干的問題,是必須干好的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徐工機械的使命感強烈。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考察徐工集團時指出,“我一直在關注著你們,你們的發展思路很清醒,你們的目標和定位很提氣,是很成功地打造出自己發展道路的國有企業、現代化企業”,特別希望徐工集團在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多做貢獻。工程機械是朝陽產業。王民表示,中國要成為制造強國,工程機械當仁不讓、沖在最前面。
奮斗精神是做強做優企業的必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家保持艱苦奮斗精神風貌,企業發展遇到困難,要堅定信心、迎接挑戰、奮發圖強。
2017年以來,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考題。這個考試會長期存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發布)提出,“十四五”時期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此考試沒有標準、完美答案,有最佳實踐。登頂精神成為徐工機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攀登全球工程機械最高峰的基石。面對如何高質量發展這個中國企業大考,徐工機械給出了獨特的回答:既富有企業經營管理的共性智慧,又彰顯徐工的個性、卓越追求,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非常獨到、有啟發意義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