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智
摘 要 在建筑工程領域,深基坑挖掘以及邊坡的支護工作都屬于專業性、復雜性較強且風險度很高的施工項目。而對該類工作的管理效果以及施工控制質量,會對整個項目工程的最終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并且還會影響到建筑企業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因此,當前需要加強對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與施工管理工作,并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前將一些容易出現的隱患進行預防,從而有效提升整個工程的質量。本文通過分析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深基坑 邊坡支護 施工方法 施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2-0021-02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各類高層建筑物得以迅速興起,而現如今,建筑物向地下方面延伸的工作內容也逐漸增多。在這種背景之下,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和施工管理工作的保質保量完成就顯得格外重要。當前,需要有關部門去解決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方面的各項技術難題,并且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
1 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的問題
1.1 相關單位缺乏明確規劃
當前,很多相關施工雖然表面上開展了相關的管理與邊坡防護措施,但實際上其并沒有對于該類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往往只是做出表面形式而沒有進行細致的規劃。有些施工單位往往會將此類工程進行外包,把一些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交付給一些巖土企業,自己只是負責對相關工程進行監督與管理。這種局面下,會造成相關建筑企業與施工方的溝通存在誤區,從而會使整體施工管理方面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影響因素,沒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導致各項工作落實不到位,影響工程質量。
1.2 投標工作不夠完善
現階段,參與深基坑支護施工設計的相關企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較大規模的巖土地質勘察企業;另一種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私人巖土開發企業。隨著近些年人們對于建筑物的要求以及需求度的增加,給一些企業及單位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為了節省時間與財力并且不耽誤拓展業務,多數企業并沒有對于一些項目的實際施工難度以及地質情況進行考察,同時,在進行對于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與施工工程的招標過程中,對于招標的企業也沒有進行認真的資質衡量。各項流程不夠規范,缺乏應有的審核力度,使很多能力不足的單位混入其中,由此導致后續施工面臨很多問題[1]。
2 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分析
2.1 收集有關深基坑邊坡支護施工的各項資料
首先,相關的技術設計人員需要到現場進行實際的勘察與了解,對施工區域周邊建筑的具體布局以及使用年限、建筑類型、地層分布等各類因素進行記錄與整合,并且一定要將施工地區的地下管線分布情況進行詳查明確。以此數據資料作為施工的依據,來對實際的深基坑支護方式、材料選擇、設備選型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2.2 針對施工過程當中的各項內容的相關設計
選擇基坑支護結構時,應綜合考慮基坑周邊環境和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首先應確定基坑安全等級,然后根據等級選用基坑支護結構。其次,根據基坑深度、邊坡土質、地下水位、水文地質條件、施工環境等情況,來選擇和確定圍護結構及邊坡支護方式,邊坡防護通常采用坡面防護、錨噴支護和土釘墻支護,圍護結構形式主要有地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鉆孔咬合樁、人工挖孔樁、鋼板樁、SMW工法樁等,對因工藝限制不能達到封閉防滲的圍護結構,可采用與高壓旋噴樁或水泥土攪拌樁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有效的封閉結構防滲體系,基坑內再根據平面尺寸和深度設置格構支撐,以保證基坑穩定性。圍護墻體外側根據滲水情況還可加設降水井降水,設觀察井以利于基坑安全監測。不論采用哪種圍護結構和支護方式,均本著有利施工、可操作性、經濟性、安全性綜合對比評價后予以確定,一旦決定施工方法,相應的勞動力組織、設備選型、材料選用等也均隨之確定,從而可以編制可行的實施性專項施工方案。對屬于危大工程范疇的深基坑還必需組織專家論證,按程序進行論證,通過和完善審批手續之后,由施工單組組織實施,嚴格按批準的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技術參數、機械、材料等組織生產實施,在確保施工安全的情況下組織生產。各工序完成后,及時按設計和規程規范等要求組織驗收,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2.3 設計施工質量監管方案
相關監督人員一定要對在施工期間產生的沉降現象的深度、地基被移動的尺寸、圍護結構及邊坡的穩定性等情況進行詳細的監督與檢查。倘若施工現場發現有上述的情況在數據方面存在異常,則需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保證深基坑圍護結構及邊坡施工工作可以按照工藝步驟以及具體的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3 深基坑邊坡支護的施工管理分析
3.1 要高度關注支護方案的可行性
相關的施工單位需要先對支護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與調查,對工程實施的質量、安全、進度等進行細致的評估,從而確保相應的施工環節符合相關要求,并以此作為依據指導后續的施工工作。另外,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根據獲批準的施工方案,再結合實際的現場情況組織方案具體實施,當施工過程中發現特殊情況時,應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與設計單位進行探討,從而進一步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對施工方案進行修改與完善,以確保整體方案更科學合理。
3.2 完善深基坑施工檢測管理
當前,為了有效提升深基坑邊坡支護工作的最終質量與穩定性,相關的檢測與管理工作必不可少。這其中,檢測的內容要全面,要對深基坑的沉降情況、土層位移情況、土層因受力而產生應變等情況進行細致的了解與統計。其次,可以應用位移檢測方法和沉降檢測方法,來使檢測的結果真實和精準可靠,從而在提升整體施工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施工質量。相關的數據統計部門,要根據檢測所得的結果,繪制出相對應的關系曲線圖,然后及時上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政府監管單位等相關管理部門。相關部門要結合具體的結果,把握相應的曲線圖走向和數據變化,然后針對比較復雜的現象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2]。
3.3 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項目施工前,必須作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制定施工作業指導書,對全體施工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工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以此來讓現場的施工人員可以進一步了解施工內容,掌握施工技術和關鍵質量控制點,從而避免出現因施工人員的操作不規范影響整個項目工程質量的情況。另外,要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加強材料的采購質量管理,堅持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所有進場材料必須檢驗,依樣品及相關檢測報告進行報驗,平行檢測、見證取樣檢測及時進行,檢測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機械按設備進場計劃進行調配,進場施工機械應經檢測合格,滿足施工要求,并建檔管理。
3.4 提升開挖施工以及防水施工質量
在進行相關的基坑挖掘以及支護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按照相關的施工方案進行,并且依據工藝流程進行標準化作業。另外,在進行深基坑的土方挖掘以及排水工程的施工時,一定要制定安全應急預案,設專職安全員全程跟蹤管理,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當遇到施工區域的土層屬于膨脹性較強的土質時,就盡可能不要在雨季進行挖掘,并做好排水措施,從而避免基坑中存有大量積水,使得土層含水量超標。如果施工區域是軟土地基,施工中就要做好分層施工措施,從而有效保證深基坑區域的土方量符合要求。另外,防水工程一定要打好基礎,施工單位需要提前對于施工區域的地下水情況進行調查與了解,然后針對地下水的滲透能力和流速等方面,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防水措施的制定,使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有效規避,在更大程度上保證基坑圍護結構安全和邊坡穩定。
3.5 做好整體施工過程的安全監管
在具體的施工管理過程中,一定先要將“安全第一”的理念貫徹到全體施工人員及各個施工崗位。其次,相關的安全監測與管理部門一定要做好監督,將工程中的具體工作細節做到全方位監測,以保證工程的安全施工。另外,管理部門要嚴格細致地對于現場的具體操作環節進行監管。相關的監測單位也要依據相關的監測要求,來對操作的具體細節和內容等方面給出檢測報告,隨后根據該報告,對基坑安全等級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和檢測,進而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監測方案。
3.6 做好施工期間的跟蹤調查工作
施工期間,質量安全管理人員以及工程的監理人員需要共同對工程的作業情況加強管理,重點需要管理的內容主要包含是否有支護作業面的開裂、變形情況,是否有結構的變形與沉降情況等。跟蹤調查的具體位置需要技術、質量、安全、監理人員依照施工方案商議后決定,制定跟蹤調查計劃之后,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對相應地區的施工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如果發現施工中的支護結構存在與作業方案不符或者施工不規范的地方,要及時指出,以方便施工單位提前采取措施進行問題的合理預防與控制。
4 結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和施工管理的相關內容對于保障一個建筑工程的最終質量和安全來說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其既是建筑工程里整體建筑穩定性的基礎工程,又是關系到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保障。特別是當對于一些特殊地層進行施工時,隨著施工風險度增加,此時做好深基坑邊坡支護技術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當前相關部門需要在增加建筑性能和質量的同時,做好對于深基坑邊坡支護設計的施工與管理,以此提升整個工程的效益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鄒振民.土木工程施工中邊坡支護技術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8(02):47-48.
[2] 黃峰平.淺談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問題及其質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