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性住房屬于社會保障性質的特殊住房,主要是針對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所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雖然緩解了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但是其也同時存在著較為突出的質量問題,有的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影響住戶的正常使用?;诖耍疚闹饕接懥吮U闲宰》拷ㄔO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問題,希望對解決后期保障性住房建設中的常見質量問題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建設施工;質量管理?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45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由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進行統籌建設,提供給中低收入的人群使用,并且對該類住房的建造標準和銷售價格或租金標準給予限定,起到社會保障作用。為實現“住有所居”的愿望,加快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自200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以來,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入快車道。僅我縣就實施、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28個,總建筑面積34.16萬平方米、7053套。通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建設資金的投入,不僅可以有效解決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同時也拉動了水泥、鋼材等建材產業的消費,對于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保障性住房建設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
工程質量通病也即常見質量問題,是指施工中經常發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對工程的使用功能與使用壽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有的甚至會造成嚴重后果。保障性住房因其特有的保障特性,絕大部分為簡單裝修的成套住房,與普通毛坯商品住房有不同的特點,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也有所不同。
1.1 設計深度不夠導致施工存在質量缺陷
設計質量是保障工程質量前提所在,如果設計質量降低或設計深度不夠,會不同程度影響工程質量。從竣工交付使用的保障性住房來看,設計、施工中常見問題通常有以下幾種:一是標高不統一,不僅在設計圖紙中出現的結構標高與建筑標高不一致,與實際施工有出入,而且對電(樓)梯、進戶入口、廚房、衛生間、陽臺等標高不明確;二是陽臺、欄板、檐口、雨蓬等滴水大樣不詳細;三是衛生潔具、廚房操作臺、用電開關及插座樣式、尺寸、定位不明確,造成施工安裝隨意性大;四是采光、通風考慮不周,造成個別門、窗扇開啟不便;五是施工圖紙對房屋周邊環境考慮不周,交通規劃、綠化配套、排水組織、邊坡防護等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影響了房屋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
1.2項目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較低
建設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是影響質量管理目標是否可以高效實現的關鍵。當前,政府投資項目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還沒有全部實行專業化團隊進行管理,大部分管理人員是由原單位內部轉崗后從事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大多數人員的經驗不足、專業性不強。在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對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就不能進行預判并制定應對措施,對出現的質量問題也不能迅速確定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案,容易出現工程質量水平較低的情況,增加了施工質量管理的難度。
1.3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落實不到位
質量管理體系是施工單位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工程質量管控的有效途徑。一般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規模相對較大,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質量不合格的子項,無論是整改或返工都會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和資源的浪費,影響整個施工工期。同時因保障性住房居住人群的特殊性,極少數住房的質量問題和質量投訴,一旦影響居戶的居住品質和使用,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壞。一般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體系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施工企業沒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沒有履行企業的質量管理措施和手段,質量管控處于無序狀態;二是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不完善,施工現場僅僅依靠項目經理或施工現場負責人對質量進行管控;三是質量管理體系雖然建立,但沒有完全履行質量管控職責,存在中標通知書中的質量管理人員未到崗或與到崗人員不一致、到崗人員未認真履責等現象。
2、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管理的策略
2.1 注重居住品質,提高設計質量
設計環節對于造價和工程質量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保障性住房的規模比市場上普通商品住宅的規模要大很多,并且在設計方面也與普通商品住宅有著較大差異,對于質量的要求更為嚴格。一是要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所在地居民居住習慣,針對保障性住房成品交付的特性,進行科學合理的方案設計;二是確保設計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在方案比選和設計優化中要充分考慮工程成本,把政府投入的有限資金用好用實;三是注重細節,要對材質、樣式、標高、做法等細節和大樣反復推敲,體現居住的方便、舒適;四是必須考慮建筑環境,配套道路、綠化、文體等設施,對山區還要考慮房屋周邊邊坡的穩定等問題,以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和生活水平。
2.2 增強質量意識,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建設單位是工程建設五方責任主體之一,組建責任心強、工作扎實的項目管理班子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項目管理班子在工程建設中不斷增強質量意識、樹立精品思維、堅持質量標準,才能將質量管理始終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其次是要選擇優秀的施工單位。要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放在首位,考察企業質量管理意識、質量措施和業績,注重管理人員的從業管理經驗、管理能力、業績水平,必要時可進行實地考察。最后是要將質量管理貫穿工程全過程。充分利用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工地例會、工程驗收等時機,經常性對工程參建主體相關管理人員開展以會代訓活動,讓工程參與人員都要充分認識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各方主體尤其是施工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明確質量目標,通過簽訂質量管理責任書、開展質量評比、建立獎懲制度,引導各參建單位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爭取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2.3完善管理體系,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首先要建立由施工企業、項目、班組三級質量管理責任人組成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提高對保障性住房施工質量重要性的認識,明確施工質量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其次在開工之前,要組織相關人員認真仔細的審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避免因為設計問題造成施工進度延誤或者停工等。在驗收環節的質量管控中,嚴格遵守“自檢、互檢、交接檢”原則,確保每個分部分項工程合格。三是堅持例會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定期召開例會,總結分析當前施工中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相應措施,根據工程的進度需求、天氣變化等情況,靈活調整質量管理措施,確保滿足當前施工要求。四是裝修階段推行“樣板先行”。在我縣蓮花公租房小區9至12號樓保障性住房施工管理中,我們在主體結構完成后選定10套住房作為樣板間,完成裝修施工達到竣工驗收標準后,組織施工各班組人員進行觀摩并以此為標準進行其余1014套住房的施工,同時在分戶竣工階段引入物業企業參與驗收。通過交付使用后反饋情況來看,返工返修率大大降低,對確保整個工程竣工質量取得了較好效果。
2.4根治常見問題,落實監理質量責任
組建匹配的項目監理機構,落實總監理工程師的相關責任,配齊相關專業的監理人員,確保能夠將質量管理落實到實處。要針對保障性住房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制定出對應的監理方案;對于關鍵部門、關鍵工序、關鍵節點和特殊時段,采取旁站、不定期巡視等多種形式,確保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強化驗收管理,在審批施工方案和組織驗收時,要嚴格審查施工工序和施工組織是否具有針對性,對驗收過程中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堅決整改或返工達標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嚴禁對未達到合格標準的工程進行驗收簽字。要制定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監理專項方案,加大對常見問題防治實施情況的檢查力度,力爭消除質量常見問題。
2.5強化監督執法,確保工程質量
僅僅依靠各參建主體內控來進行工程質量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包括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監督執法來進一步強化保障性住房的質量管理工作。一是加強監督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力度,適時安排開展保障性住房專項檢查,確保工程參建主體都將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既要對地基、基礎、結構主體等涉及主體結構和建筑周邊環境的內容進行重點管控,確保安全;也要對于使用功能中出現的滲、漏、裂等質量常見問題進行整治,保證工程正常使用功能。要增加抽檢抽測頻率,充分利用科學先進檢測儀器,對現澆板厚、鋼筋等環節進行重點檢查檢測。二是建立誠信激勵機制和懲戒機制,實施“差別化”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和個人誠信檔案作用,對于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質量管理意識淡薄、市場行為不規范的參建主體要記入企業和個人誠信檔案,采取通報批評、限制參與保障性住房項目投標、清除建筑市場等措施,營造良好的建筑市場環境。三是強化質量監督處罰力度。對不認真履行質量管理職責的參建單位,及時提出通報并責令改正;對于存在違法違規和存在工程質量隱患又不及時整改的參建單位要給予相應行政處罰,樹立監督執法的權威性并形成震懾。
結束語:
建設保障性住房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民生問題,同時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參與工程管理的相關部門和各參建主體要充分認識加強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增強質量管理意識,將質量管理始終落實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使每一戶入住保障性住房的家庭,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參考文獻:
[1]王喜雙.淺談保障性住房建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J].居舍,2019(01):188.
[2]杜彩萍.保障性住房建設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分析[J].大眾標準化,2014(05):49-51.
[3]錢鐘.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J].中華建設,2013(09):114-115.
作者簡介:
程欣(1974-),男,漢族,湖北竹山人,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