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馳
【摘要】現階段,我國社會正在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展。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必須在確保建筑安全的基礎上完善結構設計,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科學性。基于此,本文對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性進行簡要闡述,從設計理念、勘察結果、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和耐久性幾方面分析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設計策略,以期為該領域的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123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建筑安全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其中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是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部分建筑結構設計方案與建筑實際情況不符,也沒有遵守工程的安全性規定,導致建筑在實際運用時出現安全問題,難以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因此,就需要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采取合理措施提高設計的安全性。
1、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的結構需要。現階段,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要,高層建筑成為主要的建筑類型。在對高層建筑進行結構設計時,想要提升設計質量就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要求,根據具體的結構需要進行設計。在設計之前,還需要綜合考慮到各項設計因素,以高層建筑結構需要為設計準則,確保設計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的結構需要。其次,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的安全需要。不僅僅是高層建筑,所有建筑物的設計都需要保證安全。在建筑層數不斷增高的背景之下,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能夠充分落實安全性指標,滿足建筑的安全需要。最后,提升建筑結構設計質量能夠滿足高層建筑使用性能的發揮。建筑的運行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提升結構設計質量能夠對建筑內部進行合理化設計,使建筑內部空間效果最大化,充分發揮建筑的使用性能,提高人們的體驗感。
2、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
2.1 設計理念不正確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安全性一直都是重點考慮的因素,我國發改委也曾明確指出安全的重要性。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下,建筑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設計人員的理念也開始發生轉變。為了更快地完成設計,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大部分設計人員都減少對安全的關注,轉向提升設計速度和數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受自身理念轉變的影響,就不再重視設計質量,忽視安全的重要性,或只在表面上進行敷衍了事,導致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在后續施工甚至是投入運行時產生問題,引起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始終堅持安全設計的原則,轉變自身的設計理念,滿足建筑的安全性需求。
2.2 勘察結果不準確
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之前,設計人員需要對建筑區域內進行實地勘察,查看區域內的水文地質條件等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結構設計。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勘察結果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降低準確性。設計人員在勘查過程中,沒有對當地情況進行事先了解,所掌握的資料較為陳舊,無法準確反映目標區域的實際情況。此外,設計人員在進行地質勘察時,缺乏對先進儀器設備的有效運用,導致所獲取的數值結果不具備真實性和準確性,難以為后續工作提供充足的參考。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構設計工作的質量會受到阻礙,安全性也會大大降低。
2.3 結構設計缺乏抗震能力
我國疆域遼闊,有多個地震帶貫穿于其中,涵蓋多個省份。因此在我國的建筑結構設計工作中,建筑結構的抗震性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也是確保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幾年,隨著地殼活動的加劇,地震災害出現的頻率逐漸提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備受重視。然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雖然了解地震的危害程度,卻并沒有將抗震理念充分引入設計工作中,部分設計人員抱有僥幸心理,只是注重設計的數量和速度,這不僅違反建筑結構設計的相關要求和標準,還對建筑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即使只是小規模的地震災害,也會造成建筑物倒塌等情況。
2.4 結構設計缺乏耐久性
通常情況下,建筑的使用年限較長,在50年到70年之間,根據建筑的材料、用途等有具體的年限要求。大多數建筑都處于露天環境之中,會受到氣候、溫度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一定變化或受到腐蝕。建筑結構的耐久性越強,安全性就越強,如果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對建筑耐久性進行考量的話,就會使得建筑使用年限大大縮短,降低建筑結構的耐久性,久而久之對安全造成影響。例如,如果建筑結構采用鋼筋材料完成建設,就需要對鋼筋材料進行養護規劃設計。在缺乏養護設計的情況下,建筑在使用過程中,鋼筋表面結構會被碳化現象所影響,使得鋼筋的強度降低,出現腐蝕情況。長此以往,混凝土鋼筋結構就會開裂,甚至保護層脫落,對建筑安全造成影響。
3、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策略
3.1 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
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本身較為特殊,具有相應的復雜性,同時還要求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適時創新,以滿足時代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為建筑結構設計提供人才保障。第一,相關單位需要為設計人員提供學習的機會,定期組織設計人員參加學習培訓交流會,邀請行業中較有經驗的專家前來,指導設計人員完成工作,在不斷地學習之中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第二,相關單位要做好安全設計的宣傳工作,使設計人員能夠樹立起安全設計的理念,避免急功近利等情況,確保每一項設計都能夠滿足建筑的安全性要求。第三,設計人員自身要秉持不斷進取的精神,不斷學習,吸取他人的設計經驗,對自身設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提升設計質量,并充分重視安全因素。
3.2 優化框架結構設計
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需要根據建筑物的用途進行考量,使設計能夠滿足建筑的實際功能需要。例如,如果是教學樓的建筑結構設計,設計人員一方面需要保證建筑的堅固性和抗震性,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到教學樓的框架結構,細化教室、辦公區、醫務室、衛生間等各個功能區域的布局設計,在確保建筑結構本身安全性的基礎上,滿足建筑的功能需要。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各個功能區域的參數設計,如在設計教室時,需要確保教室的面積能夠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正常教學要求,給予充分的空間。
3.3 強化抗震設計
我國領土區域內有大量地震帶,抗震性設計必須納入建筑結構設計的范圍之內。首先,設計人員要重視抗震設計的重要性,將抗震理念融入到結構設計工作中,采用如圍護墻、天窗架等結構,計算好建筑結構應用的抗震系數,確保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其次,相關單位需要針對抗震設計帶領設計人員開展培訓工作,使設計人員能夠加深對抗震知識的了解,并明確行業內對抗震設計的相關要求。再次,建筑設計單位需要不斷引進新技術,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性進行設計。如采用GIS等技術對建筑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確保該區域內建筑的抗震系數能夠滿足抗震需要。最后,在設計完成之后,設計人員還需要建立虛擬3D模型,仿真模擬不同地震級數情況下的建筑結構情況,確保抗震設計能夠發揮作用。
3.4 提升建筑結構的耐久性
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對于耐久性的設計也同樣重要,耐久性越高,安全性也就越高。設計人員要重視建筑耐久性的重要程度,合理確定設計步驟,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大多數都會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主要的建筑結構,因此,若對該種結構的耐久性進行提升,就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設計人員在對建筑結構耐久性進行提升時,需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要求,并重視對于建筑后期的養護性要求,合理提升建筑結構的耐久性。在確定建筑結構保護層厚度時,需要考慮到該建筑的實際用途和情況,減緩碳化的速度。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其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減少外部因素對建筑耐久性造成的不良影響。第二,針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時,需要對混凝土進行科學配比,采用合理的測算方式進行測算,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水泥、砂石等原料的比例合適。第三,設計人員還需要考慮到混凝土結構所采用的原料,要對原料的相關信息進行把握,并檢測好原料的質量,確保原料符合工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對每個區域和結構中所需的混凝土數量進行明確。第四,設計人員還需要確保周邊環境中沒有腐蝕性氣體,避免對混凝土結構的性能造成影響,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3.5 合理設計地基
在建筑結構之中,地基是非常關鍵的部分,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對地基進行合理設計,就會引起如沉降等問題,難以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結構的設計過程中,必須提高地基設計的合理性。首先,設計人員需要掌握區域內的地質情況,利用探測儀來檢測地底土壤和水流分布情況,充分掌握施工現場的每一項信息并做好記錄,確保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能夠滿足地基建設的要求。其次,為有效提高建筑地基的穩定性和堅固性,可以采用天然地基、防水板以及錨桿組合的方式進行設計,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最后,如果建筑本身包含地下室區域,需要針對地下室區域地基進行重點加強,避免因地基問題造成地下室下陷,進而造成建筑整體的平穩性被破壞。
結論:
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必須在確保建筑安全的基礎上完善結構設計,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科學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幾點建議: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優化框架結構設計、強化抗震設計、提升建筑結構的耐久性和合理設計地基,對于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立勛.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與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21,7(15):111-112.
[2]王鑫.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有效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2021,33(18):129-130.
[3]楊國棟,白惠更.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方法探討[J].居舍,2021,26(16):106-107.
[4]張虎.試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居舍,2021,18(19):91-92.
[5]周儀倩.關于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J].居舍,2021,22(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