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倪慧

【摘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進下,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環境逐步改善。本文主要介紹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并從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信息檢測平臺、健全質量控制體系、提升行業管理力度、加強先進技術支持五個方面,提出建設工程質量控制中工程檢測水平的提升措施,旨在進一步優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有效促進建筑單位實現生產創新和管理創新。
【關鍵詞】建筑行業;戰略管理;工程檢測?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56
當前,我國具有良好的財政政策和更加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全面推進下,建筑行業具有了優良的發展契機,但也面臨著多樣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全面提升對工程檢測重要性的認知,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建筑行業的經濟風險,全面優化工程檢測管理現狀,并從問題導向出發,實施具體改進措施,保證工程檢測質量,進一步降低建筑工程質量風險。
1、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產業鏈日益完善,目前,建筑工程的檢驗檢測已成建筑業行業的下游產業,對于完善建筑業體系具有多樣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深度分析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至關重要,以下對其進行介紹:
第一,就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情況而言,質量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大大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檢測工作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精細化的檢測結果,能夠有效支持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人員對已建成建筑模塊的質量水平進行分析并加以修正,進一步降低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風險。
第二,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要求,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模塊的不斷擴大以及創新性的持續增強,工程的后續施工方案對工程檢測結果的依賴性大大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準確的工程檢測結果和信息能夠引導建筑工程相關管理人員將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理念有效融合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拓寬質量管理工作的覆蓋面。
第三,通過開展實際調研發現,我國建筑行業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管理觀念陳舊、對檢測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等相關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檢測結果和工程檢測信息能夠引導相關人員從問題導向出發,進一步遵循系統化原則,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
2、建筑工程質量控制中工程檢測水平提升措施
2.1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長期以來,我國致力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工程檢測的重要性也逐步突出,為進一步提升工程檢測水平,相關單位應致力于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首先,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具有明顯的復雜化、規范化和創新化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檢測單位應充分認識到專業檢測人才的技術優勢,并從工程檢測需求出發,積極更新現有工程檢測人員的工程檢測理念,融合價值鏈檢測意識,從價值導向出發,全面煥新工程檢測思想,通過開展內部價值鏈分析和內部價值鏈分析,系統進行工程檢測意識教育,有效解決質量控制意識缺失導致的工程檢測信息失真問題。
其次,在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可有效貫徹實施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檢測思想,打破傳統框架限制,以標準檢測理論、目標檢測理論為基礎,支持工程檢測人員不斷優化個人技術體系,實現工程檢測意識的全面強化。
最后,可協同應用全員質量控制思想,在管理層的大力支持下,有效引導工程檢測人員樹立動態工程檢測意識,并通過定期考核,加強工程檢測人員對工程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支持其積極學習先進的工程檢測手段,促進建筑工程檢測工作創新化發展。
2.2建設信息檢測平臺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4年~2020年,我國建筑房屋施工面積分別為124.98億平方米、123.97億平方米、126.42億平方米、131.84億平方米、137.2億平方米、134.15億平方米、149.5億平方米。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見,建筑工程將在同一時間開展多個施工項目,工程檢測壓力持續提高。因此,為提升工程檢測效率,應致力于建設信息檢測平臺。
第一,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以普遍應用,在工程檢測中可以有效融合信息化思想,提高信息技術支撐。例如,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工程檢測流程改革,有效搭建信息化工程檢測系統,同時,還可借助大數據信息優勢,將數據分析技術有效應用于建筑工程信息分析,導出當前建筑施工模塊的質量風險,支持建筑工程相關管理人員完成質量控制和風險治理。
第二,在建設信息檢測平臺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根據我國檢測行業的主要特點以及檢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例如,可將建筑工程檢測模塊劃分為儀器設備管理模塊、檢測管理模塊、報告管理模塊、分析查詢統計模塊、檢測收費管理模塊、檢測監管平臺模塊、系統配置模塊等(如圖1所示),有效實現信息管理能力的分化,滿足不同的信息應用需求。
2.3健全質量控制體系
工程檢測工作貫穿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為進一步提升工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應致力于健全工程檢測質量控制體系,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工程檢測工作貫穿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生命周期中,精細化管理可有效支持功能檢測人員提高工程檢測結果控制意識,充分體現了精益質量管理理念,相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檢測儀器、檢測對象、檢測方法、管理環境對工程質量檢測結果的影響,繼而采用影響因素識別方法及指標評價方法,構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三階段工程檢測質量控制方法,以進一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第二,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工程檢測在建筑工程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性,聯合工程檢測單位完善工程檢測法律法規,積極開展資質審查,并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現場檢測準備情況的監督。檢測機構在工程檢測工作中應積極開展人員管理、合同管理、方案管理,優化形成檢測機構三階段質量控制流程,提高檢測工作的規范化水平。
2.4提升行業管理力度
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2020年,我國建筑資質企業新增數量分別為51474.0家、61253.0家、69013.0家和120312.0家,由此可知,建筑行業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競爭形式,有效保證工程檢測質量是建筑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可通過提升行業管理力度,加強建筑工程質量保障力度。
第一,我國相關部門應致力于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奠定良好的工程檢測發展環境基礎。例如,可對工程質量檢測單位的相應法律責任加以確定,構建建筑工程檢測行業的管理協會組織,進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單位的市場管理體系,有效落實建筑工程檢測單位人員執業注冊管理機制。
第二,可加強檢測機構的內部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力。例如,可推行精細化管理理念,建立科學有效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注重質檢從業人員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企業成本管理。
第三,可科學完善檢測服務管理系統,構建CRM檢測管理系統平臺,提升質檢的信息化程度。除此之外,還可構建社會責任指標體系,以科學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全面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為基本遵循,從政府層面建立社會征信體系,收集并公開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信用信息,開展信用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對工程檢測工作的管理力度。從社會層面出發,應積極加強輿論監督功能,積極開展社會責任認定,構建科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體系,以保障工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5加強先進技術支持
當前,建筑企業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競爭形勢,工程檢測結果直接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方向,可通過加強先進技術支持,進一步提高建筑單位對工程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相關工程檢測人員可將數據挖掘技術與工程檢測系統進行有機結合,對數據挖掘技術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進行突出,并以檢測項目和檢測信息的應用方向為基礎,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工程檢測結果的直接影響,以便做出適應性決策,降低工程質量風險。
第二,信息化是工程質量檢測的主要發展趨勢,工程檢測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有效支持,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檢測人員應充分拓寬技術視野,提升工程檢測效率。例如,可將機器視覺技術應用于工程檢測領域,通過實現主動式三維重建和被動式三維重建,將工程檢測信息有效應用于建筑損傷分析,支持建筑工程管理人員完成工程施工方案的優化和改進。
結論:
總而言之,基于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多樣性影響,相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現有工程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從問題導向出發,全面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信息檢測平臺,建全質量控制體系,提升行業管理力度,加強先進技術支持,深度保障工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高工程檢測效率,推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走向信息化和精細化。
參考文獻:
[1]徐佳麗.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及重要性分析[J].房地產世界,2020(24):79-81.
[2]夏小成.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影響及重要性分析[J].地產,2019(24):83.
[3]蘇上劍.工程檢測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性[J].建材發展導向,2019,17(2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