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
【摘要】生物醫藥園區作為相關產業的集中地,實現了資源集中配置,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當下,很多地區的經濟發展進步不能盲目的依靠產業園配置,尤其是一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產業園的出現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環境污染,產生了嚴重的資源消耗,進而導致了環境問題。為了避免生物醫藥園區出現類似問題,現代管理理念中開始探討在規劃階段進行環評工作,也就是通過規劃的環境評價內容來對產業園區的規劃進行查漏補缺,是一種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诖饲闆r,本次研究中探討了生物醫藥園區的基本現狀,并且探討環評技術對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的幫助,找到環評工作中當下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的改善建議,望促進環評工作的進步,進而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規劃環評;技術改進?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62
產業園區建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重要的經濟舉措,通過產業園區聚集有效的改善了經濟環境,同時引導了產業集合,提高了經濟效率,帶動了我國經濟同一時期的高速騰飛。而伴隨著經濟進取全新常態,政策紅利受到削弱,后續更多的外部限制開始顯露出來,例如土地、資金及環境要素等都成為了現代產業園區進一步發展的制約要素,很多園區當下面臨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面臨經濟與環保的發展矛盾,這種突出的矛盾不能有效的解決,我國政府層面就會開展行政干預來壓制項目的發展及應用,也造成了園區的發展出現困難。從真正的發展角度來看,我國2017年就已經開始出臺各種產業園區改革的相關政策,主要是通過優化分類管理、改革行政審批程序,倒逼園區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退出,為優質先進產能騰出發展空間,大幅壓縮了項目落地時間和落地成本,提升了園區營商環境。而且在對園區的整體評定中主要采用了環評技術,針對園區的項目落實及規劃等就開展評估。這種理念也被稱為規劃環評,具體代表了將環境因素放到宏觀經濟決策的前端,分析環境的承載能力,對一切如重大開發、生產布局和資源配置等活動基于環境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展開。為了更好的推動規劃環評技術的進步及應用,通過有效的調查產業園當前的基本行業特點及產品特點,推進改革措施,才真正的能實現生物醫藥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1、生物醫藥園區現狀分析
生物醫藥園區是以生物工程、生化醫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主,為生物醫藥企業研發、產業增值服務提供“一站式”服務。是園區創業孵化體系建設中 由綜合性孵化器向專業性孵化器轉型的重要標志,聚集生物醫藥企業創業發展有力的政策資源。生物醫藥作為當前的重點產業,是各種產業園區類型中分布最為密集的一個類別,尤其是近兩年新冠疫情席卷全世界,我國的大部分省份都十分關注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發展。在具體的研發歷程中,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生物醫藥研究開發聚集地,能夠推動藥物體系的進步與我國本土藥材的進步。尤其是以我國渤海灣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這三個地區的生物醫藥園區合計占據到我國生物醫藥園區的48%,這種現象一方面代表了生物醫藥園區的進步相對集中,另外一方面也代表這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對有交流便利的沿海地帶更為喜愛。不過從這個形式來看,生物醫藥園區在我國的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因此其分布也會越來越廣泛。這也就帶來了全新的問題,也同樣基于這種原因,開始了本次研究。根據發展的現狀進行統計,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形成了以下特點:
1.1政策支持推動園區形成與發展
政策調控及政策支持是很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進步及發展的前提。這種特點的原因是由于國家在進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構建時會選擇基礎條件更加優越的位置及地方來扶持建立產業園區,而且針對于這種區域來看,各地政府也會通過自我規劃實現產業政策及產業規劃,促進產業聚集,形成產業園區,例如武漢光谷、張江藥谷等區域都是如此。
1.2管理模式上,主要分為政府主導、企業投資開發兩種類型
最開始分為政府主導和企業投資。政府主導主要是由于出資方為政府,通過創新企業孵化、或者重點企業培養形成了產業園區,而且在政策資源上會有一定的傾斜與幫助。而后者可以分為國有企業和民憂企業投資兩種形式,無論資本方是哪一方,都是根據市場運作模式,實現產業的基本布局,這種形式更多是以營利作為主要目的,包括如企業與政府共同設立產業基金,或者是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而這兩種形式是當下我國生物產業園區最為主要的形態。
1.3 園區產業創新能力驅動因素呈現生態化、網絡化發展趨勢
在整體的發展區間,國家通過各種科技創新品平臺的進步及發展,有效地推動著高端研發平臺,而這些平臺后續也成為了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創新體系??梢哉f在近些年來,生物醫藥園區已經和很多優秀的研發資源整合,建立了全新的合作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而近些年來人才政策的變化,更是推動了本土產業的發展速率。伴隨著前沿生物技術不斷進步與突破,全新的業態內容不斷問世后,也推動了我國生物醫藥業的整體進步。而從規劃的環境變化來看,我國已經開始推動生物醫藥園區的政策及法律環境的變化,以政策引導,以法律扶持,進行了頂層的統籌規劃,改變了過往的很多不足,基于這部分原因,從未來地方發展角度來說,也是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基本導向。
2、生物醫藥園區的環境變化及規劃環評的作用
2.1生物醫藥園區規劃的環境變化
生物醫藥園區的規劃對于其自身的進步及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從自身的發展角度來看,規劃的具體服務內容包括:根據現代化及科學化的要求,充分的保證園區建設分布進行、園區規劃一步到位的局面,通過有序規劃,實現政策與現實工作的接軌,包括人才招聘及技術引進工作的落實。建設現代化及國際化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根據國際標準建立完整的藥品研發。生產及流通的體系,落實土地資金和基礎設施等硬件,同時引進優秀的人才隊伍,可以引入人才、項目和機構等多個具體形式,為生物園區的發展基金部打下軟件基礎。合理引入各項資金,包括政府支持及企業投資,多元化的資金引入可保證醫藥工程資金使用的基本走向。配套政策也是促進園區推動原則發展的重要路徑。從環境變化來說。
2.2生物醫藥園區規劃評價的作用
2.2.1 有利于環境容量整合與優化資源配置
規劃環評工作和傳統項目環評是存在差別的,規劃環評是建立了全面的評價與考量體系,能夠更為全面且綜合的審視項目的運行結構,能夠為園區的構建于社會經濟進步搭建一個交流戶主的平臺,進而促進多方利益實現共贏,有效的緩解了高速經濟騰飛而出現的資源競爭及資源矛盾。最大程度的打破壟斷與壁壘,將所有的資源實現統一搭配,進而有效的改善了資源優化配置。而在規劃建設前進行環評工作,能夠科學的對項目可行性進行有序分析,最大程度的避免污染和后續治理進行的資源浪費。規劃環評工作的積極開展也能夠促使有關部門積極尋求環境保護與規劃設計之間的雙贏道路,從而提升環境保護意識與保護效果。
2.2.2 有利于指導項目環評工作有序開展
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工作是一種從屬關系,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也是先后展開的工作類別,一般來說地區開展都是先進行規劃后進行環評工作,進而通過環評工作找到規劃中存在的不足,確保項目的穩定展開。規劃環評工作能夠切實解決長期以來的具有區域性特點的綜合環境問題,也能夠解決項目環評所不能解決的深層次環境問題。
2.2.3 幫助項目環評克服不足
產業園項目的環境影響是一種基本的資源浪費,如果不能再區域內實現資源的有效優化利用,置環境問題于不顧,長久來看,項目的本來目的也就無法實現,從城市及地區發展的角度來看,產業園是“領頭羊”,如何真正的發揮產業園的作用,環評則必不可少。尤其是規劃環評,可以直接在規劃決策階段就充分考慮到方案可能產生的利弊影響,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更改也不會消耗過多的資源,從根源上避免不可逆的問題出現,最大程度的保證了產業園能夠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我國的法規及政策發展來看,我國已經明確規定:后對未列入專項規劃且規劃未經環境影響評價的項目,原則上不受理項目環評報告;項目在規劃中,但規劃未依法進行環評的,原則上暫緩受理項目環評報告;對于已開展規劃環評的,規劃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以依法在審批程序上和內容上予以簡化。對于依法應當開展環評而未開展的重要專項規劃,環保部門原則上不予受理規劃中所列項目的環評。要開展開發區(園區)環評執法專項檢查,對未依法開展規劃環評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原則上應暫停受理其規劃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環評。而這種方式也是對當前園區建設的有效補充。
2.2.4 為項目環評提供評價依據
規劃環評是一種評價機制,能夠為城市醫藥產業園項目的規劃發展提供環境方面的考慮,而且在一些具體項目的審批中可以作為指導意見的存在而存在,如果具體的審批工作中可以充分考慮環評工作的相關意見,可能會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縮短周期,并且提升項目的整體質量。作為一種有效的評價依據,環評是與時俱進的評價內容,也是現代中最為重要的評價內容之一,作為現代園區來說十分重要。
3、產業園區環評管理改革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現狀來看,規劃環評的改革已經成為了我國一種必然的趨勢,截止到當下,我國已經23個省份及直轄市開展了園區環評改革,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換皮效率。例如北京建立了實施標準配合承諾制的環評審批改革試點后,大大的提高了項目建設效率,也推動了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共同提升。這種改革思路也是一種有效的啟示,帶動了我國環評改革的趨向。而針對生物醫藥園區而言,由于各地生物醫藥園區具體環境及發展水平的條件都會存在一定差異,這也導致了不同區域的生物醫藥園區對于環評改革的探討情況不一,也就產生了環評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后續的進步及發展,經過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整體環評管理改革存在如下問題:
其一就是規劃環評管理路與管理制度的融合問題。在當下,各地區的改革不同存在著銜接不暢的問題,影響了環境準入及園區改革的效能發揮。雖然說我國目前已經開始推出“三線一單”政策來實現二者的銜接,但是具體的銜接內容仍然較為模糊,很多區域存在如要求規劃環評要求與“三線一單”政策護衛基礎的問題,這也可能造成區域重大環境問題的協同治理、綠色發展等成為重大缺失,管理要求不一致與不呼應勢必會影響改革的進步及發展。同樣關系到項目的審批環節及審批標注你等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園區規劃環評所含項目的環評簡化內容、規劃環評審查意見落實與項目環評受理、審批之間的關系仍未明確,需進一步厘清。
其二就是改革措施的落地難。由于很多地區的園區規劃環評改革方式呈現單一化,這種單一模式與產業園區復雜多樣的實際情況不匹配,造成了很多情況下對于產業園區的管理考慮不足,進而出現了改革措施難以落地的問題。而且由于我國當前法律層面對產業園區的規定并不完善,很多產業園區都是根據地方立法或者地方行政規范進行授權的,這也造成了很多法律的空白造成了后續的管理問題。尤其是機制垂直改革的大背景下,園區的職權逐漸剝奪,而園區缺乏足夠的自理能力,這也造成了其手中的權力與肩負的責任不對等的問題。
4、深化產業園區環評管理改革的對策建議
生物制藥產業園區的規劃環評關系到生物制藥園區的自身發展,在全新時期,產業園區更需要肩負自己的改革排頭兵責任,深化制度改革,為后續的發展積累實踐經驗?;谶@種思考,為環評管理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清晰管理中的制度邏輯。區域環評、制度聯動、管理機制等多種制度的邏輯關系直接關系到后續的管理效果,如何在保證各方基本盤的情況下推動環評的落實及應用,這需要真正的做到全系統的有效改革。實踐中,可以建立“內容、形式、程序”簡化為核心的多項環境管理制度聯動機制。以這三個關鍵詞作為管理的關鍵,簡化一切環評所需要的工作內容,利用目前簡化步驟來真正形成完善的評價內容。這三部分的簡化工作也包含了三個不同變化的內容,而具體的也會更好的推動產業園區的基本程序落實。而且在管理中可以建立剛醒的約束機制,將空間布局、污染物等直接作為核心內容建立準入制度,園區各種的管理對象都是按照傳導機制所建立的,逐步落實到技術文件,最后歸類于企業的責任主體,同步建立完善的反饋制度和問責制度,管理嚴格同時有著良好的反饋,可以提高整體評價效果。
其次就是可以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從改革的視角來看,園區質量改革是存在一定短板內容的,精準找到短板內容,找到實施內容中的關鍵環節,進而明確改革重點方向,并且將是否改善作為這評價的重要指標,可以更好的將管理落實到其中。尤其是自我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園區試點的通知》等要求的發布,園區規劃環評有效的尬歌已經得到了政策支持,因此創新內容也是一種必然趨勢。而從法律角度上來砍,地方法律的出臺有效的改變了地方政策執行的局面,推動了法律監管的橋梁,也改善了具體的環評模式。從政策和法律雙角度入手,有效的推動了管理模式的改革,也會在真正應用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經濟的發展不能脫離產業園區的存在,生物醫藥園區作為產業園區的一種,也是我國當下重點的發展對象。因此,有效的規劃環評將會更好的推動園區的整體進步及發展,本次研究就是針對這一點所展開的。但是由于政策引導及法律環境的不足,我國的規劃環評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就是針對這部分問題進行有效的改善,進行了相關研究,望帶來思考的方向,促進行業的進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磊,張敏,韓力強,等.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工作亟須解決的若干問題及對策建議[J].2021(2020-6):47-51.
[2]閆函. 大同市醫藥工業園區規劃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 2021(2013-1):75-77.
[3]強迎春.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環球市場,2019,000(024):218,324.
[4]吳健.生物醫藥產業園環境管理現狀與對策[J].污染防治技術,2019,32(6):3.
[5]姚懿函,趙玉婷,董林艷,等.關于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全鏈條管理的建議[J].環境保護,2020(19).
[6]徐琪.環境影響評價視域的產業園區總體規劃[J].科技經濟導刊,2020,v.28;No.711(13):90-90.
[7]張宇,謝飛,姜磊娜,等.“三線一單”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的應用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9,31(02):12-13.
[8]劉磊,張永,王永紅,等.長三角地區產業園區環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v.42;No.175(02):37-42.
[9]王雪巖.環境影響評價視角下產業園區總體規劃方法研究——以舒蘭市經濟開發區為例[D].大連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