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敏
【摘要】質量和安全管理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能否順利推進以及效益目標能否實現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是確保項目建設施工管理的重點所在。本文針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安全管理,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特點,以及影響質量和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進而就推動完善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安全管理提出了幾項建議措施。
【關鍵詞】公路項目;質量控制;安全管理?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89
質量和安全管理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公路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加強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由于質量或者安全問題所造成的效益損失。然而,不少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由于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現場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薄弱環節,因而出現了質量不合格以及安全事故問題,嚴重影響了公路工程項目的正常推進,甚至影響了進度目標和造價目標。因此,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來說,應該結合項目建設施工的實際特點,建立系統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階段的現場管控,以確保項目建設施工的順利推進,提升項目整體效益水平。
1、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管理的特點概述
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與其他項目有著較大的區別,尤其是在作業環境、進度管理、造價控制等方面,綜合分析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特點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投資大、造價高。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一般來說投資規模非常大,建設工程合同價額通常在千萬以上,遠超過一般的建筑工程項目,因此,公路工程項目造價控制較為嚴格,需要統籌項目建設質量、施工進度等開展項目管理,增強建設管理的統籌性,以確保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效益。
其次,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要求較高。由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投入巨大,因此公路項目建設施工將會耗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施工完成后短期內將不會重復性投資建設,因而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控制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公路工程項目應該具有一定的耐久性,這需要在項目建設階段強化設計、施工以及監理等單位的密切配合,從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術等多方面來確保項目建設施工質量。
第三,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環境和作業條件較為復雜。在項目建設施工階段存在著較多的危險隱患,既有由于人員和機械設備等帶來的施工安全隱患,也有施工過程中的地質條件、氣候環境等帶來的施工安全隱患,還包括高空作業、物體打擊、車輛傷害等現場突發安全隱患問題,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
2、影響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因素分析
在質量影響因素方面,主要是:第一,缺乏健全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以及制度體系,質量管理工作的職責不夠明晰、落實不夠有力,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現場各方參與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也不夠強,在項目建設施工階段未能嚴格按照質量控制標準進行施工現場的控制管理,影響了項目建設施工質量。第二,對于原材料以及施工機械設備管控不嚴,用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的材料,進場前沒有經過嚴格檢驗,材料指標不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有的項目機械設備型號配置不合理,機械設備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因而直接影響了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質量。第三,施工方案的設計不夠科學合理,一些公路工程項目施工方案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細化完善,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規定也不夠明確,尤其是比如路基路面壓實度的控制、混凝土施工工序的控制等關鍵環節,也沒有制定詳細明確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案,導致項目建設施工存在著較大的質量隱患。第四,質量檢驗不夠規范標準,質量檢驗是確保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質量合格的重要保障,但是當前一些項目的施工檢驗檢測不到位,試驗檢測程序不規范、抽樣不合理,試驗檢測數據及材料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因而造成了一些質量影響因素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
在安全影響因素方面,主要是:一是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主要是在野外開展,在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必然受到各類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季節因素、水文地質條件、氣候天氣因素以及突發自然災害等都有可能帶來安全問題,比如雨季施工容易出現的洪水、泥石流、塌方等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參與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的人員由于缺乏安全意識,或者是安全規程、安全管理機制等執行不到位所出現的安全事故問題,比如違規操作機械、違規用電,以及臨空作業等違反施工安全規定或者操作規程等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三是受到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也沒有建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執行落實不到位,影響施工安全的潛在隱患得不到有效的發現和解決,因而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問題。四是受到外部有關社會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施工方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以及法律因素等各類社會環境的影響,如果各類安全風險因素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
3、加強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管理的對策分析
(1)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管理,首先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尤其是厘清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以及各個承包單位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在質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職責和內容,各司其職做好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并結合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成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小組,嚴格按照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質量和安全管理各項工作。其次,應該針對質量安全管理完善制度機制的建設,嚴格落實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制度,以公路工程有關技術規范和規程、項目設計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等為依據,強化項目建設施工現場的管理以及施工作業的規范化管控,確保公路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嚴格防范控制各類質量安全隱患及問題。
(2)優化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模式。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控制,應該突出施工參與人員、材料、施工機械設備以及施工技術方法等各類質量影響要素,其中,在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方面,關鍵應該發揮監理人員、質控人員、作業人員的質量意識以及管理、作業能力,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以及工程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作業管理;在對材料的控制管理方面,應該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采購材料,確保材料的各項指標符合技術要求,并加強材料采購的抽樣檢測以及用于現場施工階段的性能檢測,確保材料符合施工技術要求;同時,結合項目建設施工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各個階段完善具體質量管理措施。在項目建設施工前的質量控制方面,關鍵應該結合公路工程項目規模、建設標準、設計方案、施工合同等,對公路工程項目整體施工質量目標進行明確,并將質量控制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實行質量責任管理模式。在事中的質量控制管理方面,應該突出加強對施工工藝的現場控制、施工工序交接管理、開工及復工質量審批、設計變更技術審核等多方方面的動態控制管理,確保質量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在事后質量控制管理方面,重點強化竣工質量檢驗以及工程質量評定管理,對于發現的各類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3)強化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安全風險的識別管理。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安全風險的控制方面,應該注重結合不同的施工內容完善安全風險及控制措施:對于路基和路面工程施工,重點應該突出土石方爆破、深路塹開挖、陡坡路基施工、順層路塹作業以及不良地質路基施工等安全風險隱患較多的環節,科學的制定施工安全管控方案,尤其是杜絕爆破傷害、坍塌傷人等安全事故的發生;路面工程施工期間,關鍵應該加強對施工作業期間交通運輸的組織協調,避免出現各類交通安全事故。對于橋梁工程施工,基礎施工應該加強坡面防護、做好排水設施,基坑施工應該確保底部抽排水及時、周邊堆載符合規定、邊坡和支護符合設計要求,墩臺施工應該確保模板以及腳手架安裝拆除過程的安全管理,并突出加強對起吊作業以及預應力施工的安全管控。對于隧道工程施工,重點應該強化開挖和支護管理,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襯砌、通風、防塵、裝渣和運輸管理,對于隧道貫通及爆破施工強化現場安全管控,防范施工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
(4)完善公路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安全風險管控保障工作。確保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應該注重完善各項配套保障措施。首先,應該提高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管理以及作業人員隊伍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明晰對于質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的相關技術規定要求,對施工作業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質量風險以及安全隱患等應該提前明確防控要點,并注重提升項目施工管理以及作業人員對于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設備的應用能力,最大程度的防范和控制質量和安全問題的發生。此外,還應該積極革新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質量控制管理方式,在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和安全管理法方面,積極引入信息化的設備以及智能化的現場管理系統,尤其是加快智慧工地的推廣應用,強化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作業現場規范性以及安全性的監督檢查,改進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促進施工質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
結語:
加強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是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管理的核心內容,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項目施工來說,應該結合項目的實際特點,完善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有針對性地建立落實相應管控措施,突出管控重點,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工程項目按進度如期完工,提高項目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海霞.淺談干線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的質量與安全管理[J].大科技,2020(3):160.
[2]趙虎.公路工程施工的進度、質量和安全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6):150-151.
[3]蔡君嘉良.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設施的施工質量管理分析[J].環球市場,2020(9):315.
[4]章家全.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5):1733.
[5]楊祎.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質量安全監督工作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32):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