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海
思路是思維的線路或軌跡,寫作思路就是對寫作次序的安排,說白了,就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的預設。思路清晰是寫作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第一步:明主旨。寫作如走路,要想順利到達終點,完成寫作任務,那就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文章的主旨。只有事先明確了文章的主旨,選材才能取舍自如,設計寫作順序才能有的放矢。否則,一旦主旨不明,素材就會零亂,寫作思路就會模糊,行文也會跟著顛三倒四,影響表達效果。
比如寫《語文老師二三事》,如果你事先定好主題:通過幾件典型事例來反映語文老師的敬業、愛生品質,那么選材的指向性就非常明顯,能扣住“敬業、愛生”的材料才是我們需要的。如果事先不確定主題,選材就會“眉毛胡子一把抓”,腦海中就很難形成一個大致的寫作順序,行文時只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文章的思路極有可能亂成一團麻。
第二步:選素材。既然寫作思路就是素材呈現的先后順序,要想讓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恰當選材就很有必要。比如寫《對創業標兵江叔叔的一次訪問》,通過采訪,你搜集到不少素材,既有關于江叔叔艱辛創業的材料,也有江叔叔如何樂于助人的材料,還有關于江叔叔興趣、愛好的一些材料。如果對這些材料不加篩選,拿過來就用,一會兒寫他創業,一會兒寫他助人,一會兒寫他喜歡運動、讀書,思路自然不清晰。只有緊扣“創業”這一關鍵詞,把江叔叔為何要創業、創業過程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等素材挑選出來,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文脈清晰、主題突出。
第三步:定順序。確定寫作順序是做到思路清晰的關鍵一步。記敘類文章,最常用順敘,即按照時間先后寫人記事,先發生的事先寫,后發生的事后寫。比如寫《這天,我回家晚了》,可從放晚學開始寫起,把自己在放學途中遇到的事情記敘清楚,講明回家晚了的原因。當然,也可采用倒敘,開頭先把回家晚了導致的“結果”呈現出來,再回過頭交代回來晚了的原因。
采用空間變換的順序寫人記事也是一種常見的寫作順序。比如寫《表弟二三事》,先寫表弟在家中是如何的任性,再寫在幼兒園中又是如何的聽話。兩個地點,兩段故事,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在對比中展現出表弟多變的個性。
當然,在一篇文章中,也可同時采用幾種順序,但一定要以一種順序為主,其他順序為輔。比如寫《對李老師的一次訪問》,整體上可按時間順序記述訪問的經過;而在寫李老師家的陳設時,又可按照空間順序展開描寫。
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樣的順序,行文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把相應的關鍵詞凸現出來,形成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比如寫《這天,我回家晚了》,就可用“放晚學了”“太陽就要落山了”“天漸漸暗下來”“天黑了”等詞句來暗示時間的變換。
第四步:列提綱。明確了主旨,選好了素材,設計好了行文思路后,為了確保行文過程中構思不走樣、記敘不混亂、過渡不生硬、詳略不失當,最好能再簡要列一下寫作提綱。作文提綱一般包括題目、主題、結構方式和內容安排。其中內容安排是寫作提綱的主要部分。內容安排一般以條文形式,把文中要記敘的主要事情、要刻畫的主要人物簡要列舉出來,有時還可備注一下“過渡”“詳”“略”等安排。考場上,為了節約時間,寫作提綱也可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但一定要自己能看得懂。
做到了以上這幾點,同學們寫出來的作文,基本上就能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了。
【佳作一】
我的同桌二三事
錢 江
我的同桌叫張紫文,是我們的學習班委。她身上的故事特別多。
有一次,我們幾個同學去校園農場觀察蔬菜的長勢。大家在田地里分散開來,有的俯下身子查看番茄的大小,有的蹲著研究黃瓜葉子變黃的原因。一眨眼的工夫,剛才還站在不遠處的張紫文就不見了蹤影。咦,這大白天的,一個大活人怎么說不見就不見了?奇怪!
正在我們無比詫異時,一只手從胡椒地里豎了起來,還輕輕招了幾下。大家嚇出一身冷汗,立即沖了過去。好家伙!張紫文正躺在胡椒地里,嘴里含著一片葉子,得意地看著我們。問她這是在干什么,她居然說:“我在體驗一只大青蟲在地上仰望胡椒時的感覺!”如此童心,真讓人哭笑不得。
還有一次,班上要排練一個話劇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劇中有一個貪玩、自私、還經常欺負其他同學的丑角“二毛”,大家怕演不好,都不愿意演。“我來!”張紫文見狀,毛遂自薦扮演這個丑角。為了演好劇中人物,她不僅認真研讀劇本,還向當過演員的外婆請教,并“自毀”形象,穿上了“奇裝異服”,說起了“粗話”。最終,演出取得圓滿成功,我們班的節目獲得了一等獎。不過,“張二毛”從此也就成了她的代名詞了。
最讓我難忘的一件事是,有一回,我們幾個同學和張紫文一起去動物園游玩,她隨身帶了垃圾袋和手套,見到垃圾就撿起來放到袋中。一圈玩下來,她撿了小半袋垃圾,有面巾紙、果皮、 煙頭等。那一次,我們才知道,張紫文一家都是公益組織“環保衛士”的成員。
我的同桌張紫文,真的太有意思了。
·點評·
這篇作文開篇點題,交代人物身份。接著講述了主人公的三個故事,借助于典型事例,以及生動的語言、動作描寫,把一個充滿童心、樂于接受挑戰、熱愛環保事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最后以“真的太有意思”進行總結,順利結束全文。行文過程中,作者以“有一次”“還有一次”“最讓我難忘”串聯三件事,思路清晰,結構緊湊,渾然一體。
【佳作二】
這天,我回家晚了
孫程宇
這天,我回家晚了,整整晚了一個小時。
從學校到家,也就2千米多一點距離,而且天氣好好的,既不刮風,也不下雨,回家怎么就晚了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放學后,我把自行車推出校門,然后飛身上車,趕緊往家的方向騎去,今天的作業有點多,我得抓緊時間。在通泉路的拐彎處,我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個紅色的東西,近了,才發現是一部智能手機。拾起手機一看,是五六成新的小米,背后粘著一個“小蝴蝶”。一摁按鈕,屏幕亮了,提示需要輸入密碼。看來,這是一部正在使用的手機。現在的手機,裝著許多軟件,購物、聯絡全靠它,丟了手機的人一定會急得團團轉。要不,就在這兒等一等失主?可是,我的作業怎么辦?再說,回去晚了,家里人會著急的。那么,是把手機扔在這兒,還是帶回去,明天交給老師……
算了,還是在這兒等一會兒吧,說不定失主馬上會找回來的。作業嘛,大不了晚睡一會兒。對了,先把手機藏起來,站到遠處去偷偷觀察,別被不懷好意的人把手機給騙走。
等呀,等呀,太陽就要落山了,我幾乎要放棄等待了。這時,我看到一個女子推著一輛電瓶車從遠處走來,一邊走一邊不時低頭尋找著什么。我迎上去,問她在找什么。她說她手機丟了,并說出了手機型號,還特別提到手機背后貼了一只花蝴蝶標志。
我拿出手機,讓女子輸入密碼,手機打開了。女子連連道謝。我擺擺手便急忙騎上自行車往家趕。
到家時,爸爸等得著急,正準備聯系班主任呢。我把經過告訴了爸爸,爸爸的臉色瞬間陰轉晴。
·點評·
本文按時間順序,記敘了“我”晚上放學回家時拾到手機,然后等待失主,將手機交還給失主的經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文章開篇點題,接著以“回家怎么就晚了呢”設疑激趣,引發下文;隨后對拾到手機后的心理活動進行重點描寫,突出了人物的品質;最后略寫回到家,用爸爸的臉色“瞬間陰轉晴”暗示了他對“我”的贊揚。曲折的情節,生動的描寫,引人入勝。
【佳作三】
對女創業者的一次訪問
程 瀚
星期天下午,我們在學校的組織下,來到一家名叫“姹紫嫣紅”的花卉農場進行參觀。這家農場擁有仙客來、鳳梨、常春藤等高檔花卉品種30多個,是集生產銷售、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省示范性家庭農場。農場的主人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女強人——陳曉芳。
我利用中途休息的時間,對陳曉芳阿姨進行了一次短暫的采訪。
陳阿姨告訴我,她大學學的是園藝,畢業后在杭州一家園林企業上班,學到了許多知識。后來,她和丈夫一起出來創業,為蘇、滬、杭一帶的客戶提供各種花卉產品定制,生意一片紅火。2018年,她應邀回鄉參觀,被家鄉的投資環境所吸引,于是在老家投資1000多萬元興辦了“姹紫嫣紅”花卉農場,帶動鄉鄰致富。目前在她的企業打工的村民有20多人,人均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
我問陳阿姨對創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說,創業后的成功令人羨慕,可創業過程中的艱辛卻很少有人知道。她告訴我,當初和丈夫剛創業時,由于對市場需求把握不準,第一年把手中的所有積蓄,還有向銀行借的錢虧得一干二凈。那些日子,他們夫婦可謂度日如年,幾乎就要放棄。好在咬牙堅持了下來,企業逐步扭虧為贏,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陳阿姨感慨地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敗面前,失去了站起來的勇氣!”
望著陳阿姨堅定的目光,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點評·
本文緊扣“訪問”,記寫自己利用參觀花卉農場的機會,對農場主人陳曉芳進行采訪的經過。通過兩人之間的問答,不僅讓讀者了解到這位女強人的創業經過以及創業過程中的艱辛,還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對待失敗,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文章短小精悍,思路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