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彥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23)
經濟雙循環指內循環和外循環,內循環指國內循環,產品由生產型企業經過研發設計、原材料采購、加工制造、分銷等環節進入流通領域,產品就是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經過各類消費者購買、消費實現產品的價值。經濟內循環包括消費內循環、制造內循環、投資內循環、金融內循環、服務內循環,是各行各業主要依靠國內市場實現循環發展。通過內循環擴大國內需求,拉動國內消費,激發國內需求,彌補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減輕國際市場需求波動的不利影響,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因此,內循環是經濟增長、國民收入提高的根本動力。外循環是指國際循環,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國際市場消費者需要,在全球競爭中取勝。
近幾年,經濟主體貿易摩擦增加、貿易壁壘增多,全球貿易發展受到阻礙,今年發生的新冠疫情,我國經濟發展環境變得更加復雜,面臨的挑戰隨之增加,從國際上來看,疫情使得很多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通過互聯網能夠進行的經濟活動畢竟有限,這對各國經濟產生強烈沖擊,目前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局部地區部分人員被感染的事件仍存在,受疫情影響,人們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對旅游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的需求量減少,數據顯示,今年世界旅游大概遭遇了800億元的經濟損失,疫情防控可能是一場持久戰,這使得貿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進一步增加了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兼顧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中央提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中,商貿流通產業的地位更加凸顯,突出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商貿流通產業是促進國內經濟循環的重要樞紐。流通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涵蓋了零售、批發、餐飲、物流等行業,對生產具有引導和拉動作用,流通產業和消費者直接接觸,了解和掌握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信息,并將需求信息傳遞給生產企業,引導企業按照消費者需求組織生產。在互聯網時代,雖說一些生產型企業建立了線上銷售平臺,具備和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條件,并且近幾年線上消費額逐年增長,但是實體流通行業仍是消費的主要渠道,在消費方式中占主導地位,流通仍然是生產和消費之間重要的媒介。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從商品到貨幣階段的變化,流通在其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效的流通能在更大范圍內把生產和消費連接起來,擴大交易范圍,提高生產效率,流通順暢才能夠帶動生產的發展,打通流通體系中的“堵點”,才能實現順暢的商品流通、貨幣流通、資本流通。
其次,商貿流通產業在經濟雙循環中發揮重要的基礎作用。流通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流通產業通過商業活動為全社會提供各類實體商品和無形服務,滿足各類消費者的生產和生活所需,在社會再生產中,流通產業貫穿國內市場運行,流通產業是否發達及流通體系健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商品流通的效率,因此,經濟雙循環需要現代化的流通產業作支撐,現代化的流通產業需要建設健全商貿流通體系,即“強大的流通企業、完善的流通網絡體系、規范的市場秩序及良好的市場環境”。流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民經濟大循環的速度和質量,在信息技術推動下,以新經濟、新業態為載體,構建新型產業鏈,打造消費主導的產銷體系,將成為雙循環下流通企業的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