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躍平
親愛的小伙伴們,初初知道大家都很了解魯迅先生,因為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那么,你們知道許多人稱魯迅先生為“中國的契訶夫”嗎?魯迅先生與契訶夫生活的年代相近,又恰巧都有棄醫從文的人生經歷,而且他們創作的小說也驚人地相像,因此,法國作家波伏娃對魯迅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更像契訶夫。”契訶夫在俄國文學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他被稱為俄國19世紀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1879年,契訶夫進入莫斯科大學攻讀醫學。1884年畢業后,他開始行醫。因為他的醫術高超,病人一直擠滿門庭,連打下手的妺妹瑪莎后來都成了半個醫生。棄醫從文之后,他用像手術刀一樣鋒利的筆墨,精準地剖析人性,揭露了沙皇黑暗統治下許多俄國人的病態生存狀態——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
為了讓小伙伴們更好地了解契訶夫,今天,初初為大家推薦一部作品——《契訶夫短篇小說選》。通過這部作品,大家不僅可以了解到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小人物的典型性格,還可以了解到當時俄國社會的真實狀況,感受到契訶夫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理解與同情,以及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丑惡社會現象的有力嘲諷與批判。《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精選了23 篇小說,我們如何才能在較短時間內讀懂這些小說,并且把作品中的人物特點、情感態度和藝術特色梳理出來呢?初初的妙計還是繪制思維導圖。
看了思維導圖,大家是不是對這本書非常期待呢?下面,就請大家跟隨初初的腳步,快速進入《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的世界,去感受契訶夫小說的藝術魅力吧!
小伙伴們肯定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吧?《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就像是精致的福建美食“佛跳墻”,色香味俱全,需要我們細細地品味哦!
佛跳墻的原材料不僅多達18 種,而且其中有許多價格不菲的高檔食材。我們一定要先細細地觀察“佛跳墻”的食材,才能了解美味的基礎。包含23篇經典作品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正如材料豐富的“佛跳墻”。我們要想讀出其中的味道,就要先細看其中蘊含了哪些“高檔食材”。下面就是初初專門為大家設計的識“材”妙法:
?
“佛跳墻”美味的原因除了食材豐富之外,其復雜的制作過程也至關重要。如果不是廚藝十分高超的老廚師,根本做不出這道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契訶夫這位技藝高超的“文學大廚”是如何運用“恰當的火候”和正確的做法,讓各種材料散發出超強“美味”的吧!
?
“佛跳墻”濃郁鮮香,美味悠長,令人吃后久久不能忘懷。同時,“佛跳墻”還富含營養,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益。因此,初初建議小伙伴們可以舉行“舌尖上的契訶夫”讀書分享會,同讀佳作,品嘗“美味”,分享體會,互助共進。
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能讓大家在讀書時更加專心致志,更好地掌握書中的內容并鍛煉思維能力,體現自己獨特的眼光和情懷。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也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常用的批注符號有:(1)·生字、難字;(2)_____總括句、重要句;(3)佳妙句;(4)○段序(圈內寫數字,放在句首);(5)△要注意處,發表感想處。下面,初初就以《套中人》的經典段落為例,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批注參考。
套中人(節選)
(眉批:別利科夫不僅有外在的套子,還有內在的思想的套子。他不僅套住了自己,還要套住他人。小說從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狀態、語言習慣、社會影響等各個方面描述了別利科夫的“套子”性格,敘述了他的婚戀悲劇,揭示了其必然失敗和滅亡的命運。小說運用了夸張的漫畫手法和強烈的對比手法,造成了極具幽默諷刺的效果。)
①“柯瓦連科從后面一把揪住他的領子,只一推,別利科夫就滾下樓去,套鞋碰著樓梯啪啪地響。樓梯又高又陡·(旁批:讀dǒu,此處為“坡度很大,近于垂直”的意思),他滾到樓下卻平安無事。他站起來,摸摸鼻子,看眼鏡摔破了沒有。正當他從樓梯上滾下來的時候,瓦蓮卡和兩位太太剛好走進來;她們站在下面看著——對別利科夫來說這比什么都可怕。看來,他寧可摔斷脖子,摔斷兩條腿,也不愿成為別人的笑柄:這下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還會傳到校長和督學那里——哎呀,千萬別惹出麻煩來!——有人會畫一幅新的漫畫,這事鬧到后來,校方會勒令他退職……(旁批:心理描寫生動形象,表現了別利科夫內心的極端恐懼。這段文字與漫畫事件相呼應,暗示人們,同別利科夫這種人進行斗爭的最有效武器,就是把他們的詭詐伎倆和陰暗心理公之于眾,將他們的原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②“他爬起來后,瓦蓮卡才認出他來。她瞧著他那可笑的臉,皺巴巴的大衣和套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還以為他是自己不小心摔下來的。她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笑聲響徹全樓:‘哈哈哈!’
③“這一連串清脆響亮的‘哈哈哈’斷送了一切:斷送了別利科夫的婚事和他的塵世生活。他已經聽不見瓦蓮卡說的話,也看不見眼前的一切。他回到家里,首先收走桌上瓦蓮卡的相片,然后在床上躺下,從此再也沒有起來。”
……
④“一個月后,別利科夫去世了。我們大家,也就是男中、女中和師范專科學校的人,都去為他送葬。當時,他躺在棺木里,面容溫和,愉快,甚至有幾分喜色,仿佛很高興他終于被裝進套子,從此再也不必出來了。是的,他實現了他的理想!
⑤“老實說,埋葬別利科夫這樣的人,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從墓地回來的路上,我們都是一副端莊持重、愁眉不展的面容,誰也不愿意流露出這份喜悅的心情——它很像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還在童年時代體驗過的一種感情:等大人們出了家門,我們就在花園里跑來跑去,玩上一兩個鐘頭,享受一番充分自由的歡樂。啊,自由呀自由!哪怕有它的半點跡象,哪怕有它的一絲希望,它也會給我們的心靈插上翅膀。難道不是這樣嗎?△(旁批:這里運用類比的方法,描寫了埋葬別利科夫時人們愉快的心情。別利科夫反對一切新生事物,扼殺自由與進步。他的死,使人們看到了擺脫沉悶氣氛后即將到來的自由曙光。然而,人們長期處在專制制度的統治之下,恐懼的情緒已經滲透到每一個人的血液中去了,因此,“誰也不愿意”——實際上是誰也不敢“流露出喜悅的心情”。)
⑥“我們從墓地回來,感到心情愉快。可是,不到一個星期,生活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依舊那樣嚴酷,令人厭倦,毫無理性。這是一種雖沒有明令禁止,但也沒有充分開戒的生活。情況不見好轉。的確,我們埋葬了別利科夫,可是還有多少這類套中人留在世上,而且將來還會有多少套中人啊!”(旁批:此句總結上文,含意深刻。它啟示人們,別利科夫現象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一個別利科夫死了,其他的“別利科夫”依然存在。)
(尾批:選文深刻地表現了新生力量與腐朽力量之間的矛盾沖突,暗示了新生必將戰勝腐朽的結局。雖然別利科夫死了,但是束縛人們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阻礙社會進步的專制制度依然存在。只有變革社會,徹底埋葬“套子”賴以生存的土壤,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別利科夫現象,掙脫別利科夫枷鎖。作者在本段結尾含蓄、深刻地展示了小說的主題思想,余味無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伙伴們讀完了《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應該有很多收獲和感想吧!下面,初初推薦給大家一些名家評語,還有其他小伙伴的解讀,看看這些評語和解讀是不是可以幫助你們更好地理解作品。
名家點評
他有一種隨地發現和暴露“庸俗”的技巧……對于“庸俗”,他永遠是一個嚴厲、無情的裁判官。
——高爾基
有許多篇,例如《第六號病房》,是很卓越的。這篇小說敘說一位醫生,憤慨于正常人的愚蠢而卑鄙的世界,非常同意一個有趣的瘋人的看法。結果,這個世界竟宣布醫生精神失常而將他隔離起來。這篇偉大的小說寫于1892 年。它雖然沒有直接控訴什么人,卻可怕地富有象征意義——揭露了那時的俄國在道德上不可救藥的腐化墮落和專制制度末期對人類尊嚴的貶抑屈辱。
——托馬斯·曼
社會學者單單根據契訶夫一個人的著作,也可以繪出(19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生活與背景的一幅大畫面。
——巴金
閱讀心語
閱讀了《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之后,我被書中巧妙的諷刺手法深深吸引。作者描述了許多言行舉止奇怪的人——奴顏婢膝、見風使舵的小官員,庸俗麻木、彷徨搖擺的知識分子,貪婪虛偽、專橫跋扈的貴族官員……展現了19 世紀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社會的眾生相。
——江蘇省南京市科利華中學八(6)班 丁雅琪
讀完《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在沙皇專制統治下,各個階層的人都生活得不幸福。等級森嚴的階層劃分,扭曲了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正常的社會交往:胖子和瘦子兩位老同學相遇,瘦子對自我的定位建立在雙方的職位高低上;小官員之死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噴嚏,只因濺到了一位將軍,就令他焦慮致死……他們的故事,令人感到可笑、可嘆又可悲!
——江蘇省南京市科利華中學八(6)班 王安緹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魯迅的部分作品中可以看到契訶夫的影子。兩個人塑造了不同國家的悲劇人物,且都以冷峻的態度對人物進行了批判。不同的是,魯迅的作品中始終彌漫著淡淡的悲哀與絕望,而契訶夫的作品則是以幽默諷刺的筆法來塑造角色。我感覺契訶夫作品的偉大之處,就在于讓人重新認識了短篇小說。
——江蘇省南京市科利華中學八(6)班 李亦心
思維對對碰
趣繪導圖
一部“笑中有淚,淚中有笑”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就這樣讀完了,大家是不是覺得意猶未盡,也想讓其他人一起來享受這場文學盛宴呢?那就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筆,繪制思維導圖,用簡明直觀的方式介紹這部絕妙的佳作吧!
提示:思維導圖可以對單篇小說進行分析,也可以對多篇小說加以整合;可以對單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也可以對多個人物形象加以歸納;可以挖掘主題思想,也可以總結藝術特色……
片段仿寫
【仿寫范本】
瘦子突然臉色變白,呆若木雞,然而他的臉很快就往四下里扯開,做出頂暢快的笑容,仿佛他臉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來似的。他把身體縮起來,哈著腰,顯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紙盒也都收縮起來,好像現出皺紋來了……
【范本分析】
范本描寫的是瘦子得知胖子已經成了“三品文官”時的反應。本段文字首先運用神態描寫與夸張手法,細膩地表現了瘦子的震驚、尷尬、惶恐與諂媚;然后運用動作描寫,將瘦子面對高官時卑微低下的樣子,表現得惟妙惟肖——一個精妙的“縮”字,不僅表現了瘦子身體上的“縮”,而且表現了其心理上的“縮”;最后運用夸張和擬人的手法,描寫皮箱、包裹和硬紙盒的“變化”,影射了瘦子誠惶誠恐、低三下四的心理。契訶夫善于運用神態和動作描寫,以及漫畫式的夸張手法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仿寫要求】
1.仿照范本,寫一段話;
2.盡量通過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夸張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