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遼
(西平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西平 463900)
近年來,西平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優供給、強安全、保生態”為目標,加快畜禽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步伐,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積極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畜牧業提質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影響的不利情況下,目前西平縣生豬存欄96.5 萬頭,家禽存欄1 167.69 萬只,牛存欄2.85 萬頭,其中奶牛存欄0.95 萬頭,羊存欄13.83 萬只,毛肉兔存欄620.5萬只。預計年底肉產量達15.6萬噸,禽蛋產量達6.5萬噸,畜牧產業產值突破45億元。發展各類畜禽規模養殖場480 多家,生豬、肉牛和蛋雞三大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畜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品牌優勢更加凸顯。培育發展了“豐源農場”生態豬肉、“德青源”無公害雞蛋、“啟慧牌”優質牛肉、“唇享牌”肉食品等品牌產品;壯大了畜禽機械產業,形成了以金鳳牧業、瑞航畜牧機械、萬華牧業、金牧人等為代表的畜牧機械產業園區。全縣畜牧產業各項生產指標一直位居全省先進行列,連續十四年被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是全省畜牧強縣和畜牧業發展重點縣。現將工作中的經驗做法與大家分享。
認真落實養殖用地,按照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養殖用地政策,協調解決養殖企業用地需求。簡化養殖用地備案手續,提供全方位服務。近年來,全縣共協調養殖用地近2萬畝。依法對全縣畜禽養殖禁養區重新劃定,取消超過法律法規規定范圍劃定的禁養區域。禁養區面積由原來的116.32 平方公里調減到69 平方公里,調減了47.32 平方公里,為畜禽生產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用足用好生豬調出大縣資金,落實好生豬保險、貸款貼息、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等各項政策。2020 年投保生豬近80萬頭,無害化處理病死豬15萬頭。銀企對接生豬養殖場20 多家,貸款超過2 億元,享受貸款貼息補貼140萬元。
積極穩妥做好糧改飼試點項目、生豬良種補貼項目、進口種豬項目等各類畜牧項目。全縣去年全株玉米種植面積達1.8 萬畝,專業收貯公司4 家,年收貯量達3 萬噸。發展種畜禽場6家,純種母豬數量達5 000頭,二元母豬數量達60 000頭。河南豐源和普農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3 月份從國外引進純種母豬992 頭,為改善良種母豬品質提供了支撐。
以擴大總量、優化結構、轉變方式、提高質量為重點,推進畜牧業向高質量發展。
引導奧峰農牧、森亞農牧等企業加快發展步伐,壯大生產規模。奧峰農牧2020年新建成年出欄10萬頭的標準化場1座,森亞農牧新建年存欄20萬只蛋雞場1個。
引導河南豐源和普農牧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帶動農戶發展,目前建成年出欄2.4萬頭的標準化養殖小區12 個,在建養殖小區3 個,計劃3~5 年內建成50個標準化養殖小區。
引進西平牧原、裕嘉農業、優然牧業等外資企業來西平投資建場。西平牧原年出欄120 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體系建設項目,目前已建成規模場5個,年產能達80萬頭;裕嘉農業新建年出欄10萬頭生豬養殖場2個。優然牧業2.4 萬頭全群牛養殖示范園區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從國外引進純種荷斯坦奶牛0.95萬頭。
依托海藍牧業年存欄64 萬只蛋雞養殖場,推進海藍牧業產業園項目建設,依托豐源牧業和西平牧原生豬標準化養殖體系建設項目,推進生豬產業園建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縣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10個,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18個,年存欄20 萬只以上的蛋雞場3 個,年存欄40 萬只的蛋鴨場1 個。發展國家級生態示范場1家、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4家,省級生態示范場5家,市級美麗牧場3家。全縣畜禽養殖場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全縣畜牧產業加快發展的同時,推動市場結構發生了變化,促使畜牧機械產業結構培優培強,推動畜牧加工業“強起來”。
2020年,改造屠宰企業2個,新建屠宰企業1個,年生豬屠宰加工能力10 萬噸。指導啟明肉食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牛羊肉食品加工能力。全縣年畜禽屠宰加工能力達12萬噸。
河南長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新建年生產4 萬噸肉制品的食品加工廠1座,河南今三麥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生產線增加2條,年新增加工能力2萬噸。
引導畜禽機械產業園加快發展。全縣畜牧機械制造企業88家,形成了以金鳳牧業、瑞航畜牧、萬華牧業、金牧人牧業為代表的畜牧機械產業集群。集群內畜牧機械設備制造企業45 家,并建成了集產品展示、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安裝于一體的兩個高標準畜牧機械制造專業園區,年產值30 億元,產品銷往全國30 多個省市,出口40 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突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利用,推動養殖環境“綠起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為契機,成立領導組織,制訂工作方案,出臺政策措施,全力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指導全縣368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部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企業新建有機肥加工廠3座,引進外資新建縣級糞污集中處理中心1 座,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引導西平牧原、豐源和普鋪設地下管網,與種植農戶對接,糞水灌溉農田,實行科技引領,發展智慧農業,促進生態循環。
突出科學防控,推動防疫環境“凈起來”。指導畜禽養殖場改善防疫條件,健全防疫制度,完善防疫措施。督促養殖場落實消毒制度,強化消毒滅源。鼓勵大型養殖企業建立洗消中心和非洲豬瘟檢測化驗室,提高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目前,全縣新建洗消中心6 座,新建非洲豬瘟檢測化驗室8座,其中新建生物安全二級動物疫病化驗檢測中心1座,為全縣動物疫病有效防控提供技術支撐。
突出重點環節,推動畜產品質量安全“管出來”。成立了縣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和10 個執法中隊,健全執法體系。充實完善了執法人員、辦公設施和辦公條件,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作中,從投入品、生產過程、運輸環節、屠宰環節等各個環節強化監管。認真開展日常執法監督工作。堅持重拳出擊、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