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常 娥,b△(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b.圖書館)
期刊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對于社會信息快速傳遞和交流的需求。[1]世界上最早的期刊起源于歐洲,至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歷史;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期刊于晚清起源,至今已有約二百年的歷史,[2]目前已經成為人們進行學術研究以及獲取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版本是期刊的重要屬性和特征,是對期刊版本信息的表達、揭示與管理,有助于用戶識別不同版本期刊的價值,從而更好地選擇與利用期刊資源。
當下,學科細分化、讀者需求多樣化、期刊發展產業化等變化[3]催生了期刊多版化現象。期刊版本具有分布廣、出版頻率多變、分版題名改動頻繁、發行渠道復雜等特點,[4]這些特點除了對期刊訂購與管理等工作產生影響外,還對期刊著錄以及讀者檢索產生了不小影響。因此,客觀、準確地著錄期刊版本信息才能使期刊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5]然而,目前無論是在圖書館界,還是在期刊出版界,均鮮有學者從版本角度對期刊進行研究,導致業界對于期刊版本的認識非常模糊。文章在厘清期刊版本、版別及種類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對我國圖書館期刊版本信息著錄情況進行調研,從而發現我國圖書館在期刊版本信息著錄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隨著文獻和同書異本現象的出現,版本研究應運而生。 “版本” 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文獻中,由 “版牘” 之 “版” 與 “書本” 之 “本” 兩字合義而成,其本義指雕版印本,后被引申為泛指圖書的各種本子。[6]隨著版本研究領域的發展,版本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學者們意識到除圖書外的許多類型文獻同樣存在版本問題,版本概念開始涉及到影視、軟件等領域。[7]而期刊版本研究作為版本研究和期刊研究的交叉領域,不僅對于完善版本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人們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期刊。
從版本的角度研究期刊,首先應該正確認識何為期刊版本。2009年版的《辭海》對于 “版本” 的釋義為 “一書經過多次傳寫或印刷而形成的不同本子。其內涵包括書籍制作的各種特征,如書寫或印刻的形式、年代、版次、字體、行款、紙墨、裝訂,內容的增刪修改,以及該文本流傳中所形成的記錄,如藏書印記、題識、批校等” ;[8]百度百科對于 “版本” 的解釋為 “一種書籍經過多次傳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種不同本子” 。[9]期刊是書籍的一種形式,期刊版本的實質與圖書相同,但期刊出版具有連續性,因此可以將期刊中的某一期重印或再版,也可以將某卷或某年各期的若干分冊整合到一起再次出版,還可將已經終刊的一些學術價值較高的期刊文章重新編排后再次出版,這些都是圖書所不具備的版本特點。另外,在期刊的長期連續出版過程中,會出現刊名改變、編輯出版機構變更、刊期改變、改版以及停刊、復刊、分刊、合刊與終刊等變化,這也是圖書版本不具備的特點。綜上,借鑒書籍版本的原始概念,期刊版本可以定義為:同一種期刊由于抽印、匯編、合訂以及印裝方式、發行方式、語言文字和開本等變化而形成的不同期刊本子。其中,同一種期刊指刊號相同,期刊內容的學科屬性、方法、范圍等相同,讀者對象相同,無論其刊期、開本、出版方式如何改變,都屬于同一種期刊。
期刊存在復雜的版本類型:按出版先后可分為初版本和再版本、按出版單元可分為單期本與合訂本、從出版者的角度可分為原版本和翻版本。從制版印刷方式看,又有雕版本、石印本、油印本、鉛印本、影印本等傳統印本以及光盤版、網絡版等新類型;從包裝方式來看,包括古代印本的巾箱包背裝本、線裝本以及近現代印本的平裝本、精裝本、毛邊本、橫/豎排本、不同字體/字號本、普及本和精印本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期刊分為主體內容(正文部分,包括圖片及文字)和輔助內容(期刊自身的出版信息、版本說明文字、封面裝幀、廣告),則同一種期刊不同版本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輔助內容上。[10]
嚴格來說,期刊版別指同一種期刊的分刊類別,刊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期刊版別與期刊分刊概念一致,而與期刊版本則概念不同。2001年,學者聶家昱曾指出有關文件中 “期刊版本” 概念不明的問題,在運用上容易產生混亂。[11]如,我國《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中規定了多種 “期刊版本” ,包括地區版本、文種版本、時間版本、特殊內容版本、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等,這兩個文件規定的 “期刊版本” 實際上是把期刊版本與期刊版別模糊成同一個概念了。結合我國期刊出版實際情況,文件中規定的大多數期刊版本都是期刊以分刊或主副刊的形式出版的期刊,不能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期刊版本。如《東南大學學報》的哲學社會科學版、醫學版和自然科學版,這些只能稱之為《東南大學學報》的分刊組成部分,這些期刊之間互為并列關系,內容互不相同,與期刊版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12]為了正確區分期刊版本和期刊版別,下文將逐一分析文件中規定的 “期刊版本” 。
(1) “地區版本” 是指面向該地讀者的版本,[13]這些版本有著共同的總題名,以 “某地版” 進行區分,如海外版、國內版、農村版等。由于地區的差異性以及各地讀者的不同特性,它們之間的內容互不相同,應為期刊的不同版別,而不應稱作 “版本” 。
(2) “特殊內容版本” ,指期刊內容的專業或學科范圍,或期刊內容的適用范圍和期刊的重點內容,[14]它們有共同題名,以 “xx版” 表示該刊的幾種分刊或副刊,這些分刊或副刊有各自的內容,[1]因此也應作為不同版別來對待,即 “特殊內容版別” 。
(3) “時間版本” 是指同一出版機構編輯出版的題名相同但出版時間不同的一組期刊,但是并非是同一刊物在不同時間里重印或再版而形成的版本。如,《家庭·上半月版》與《家庭·下半月版》,此類期刊只能構成版別關系,而不是版本關系。
(4) “文種版本” 是指一種期刊出版的除母語以外文種版本。《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規定,文種版本必須是兩種文本題名完全一樣,雖然它們的正題名有不同表現形式,[15]但是只要題名相同且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則不論正題名是否采用同一文種均可將其看作是不同的版本。相反,若是僅題名相同,內容卻差異很大,則不能將其視為同一種期刊的不同版本。因此, “文種版本” 同時包含了版本關系和版別關系。
在文件規定的各種版本中,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符合期刊版本定義。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是指文獻的某種特殊排版式樣或以某種特殊材料制成的版本,即輔助內容有所區別但主體內容不發生變化或極少變化,如盲文版、大字印刷版、縮微印刷版等。例如《讀者·大字版》是在《讀者》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版式,涵蓋了《讀者》當期的全部內容,該版本的字號顯著放大,更便于中老年人閱讀,可保護學生視力,頁碼由64頁增加至96頁,無線平訂。因此,《讀者·大字版》是《讀者》的一種版本形式。
雖然《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對于 “期刊版本” 的概念運用存在模糊性,但作為國內編目領域的指導性文件,必然是國內圖書館界期刊著錄以及管理工作所共同遵守的規則。因此,為了解我國各大圖書館期刊版本信息的實際著錄情況,本研究根據《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規定的 “期刊版本” ,針對國內圖書館館藏中期刊的版本和版別著錄信息進行調查與分析,明晰國內圖書館在期刊編目方面的不足之處,以期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根據《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中規定的地區版本、文種版本、時間版本、特殊內容版本、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分別選取若干期刊進行調查。地區版本選取《中華兒女海外版》《知音海外版》;時間版本選取《知音上/下半月版》《家庭上/下半月版》;特殊內容版本選取《東南大學學報》的3個不同版別和《青年文摘人物版》;文種版本選取《新疆大學學報》的中文版和哈薩克文版,《中國科學·數學》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以及《今日中國》的法語版、西班牙語版和英文版;特殊版式版本選取《讀者》盲文版、《讀者》大字版以及《新華文摘》大字號本。
在國內10所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深圳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重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和東南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中檢索與分析以上期刊,具體的調查思路為:確定所選期刊的名稱、ISSN號以及責任者是否與初版本相同,若相同,則按照同一種期刊的不同版本來確認其版本信息著錄項目,若不同,則將其視為不同種類的期刊來確認其版本信息著錄項目。
筆者在調查中重點分析了CNMARC中與期刊版本相關的字段,包括題名項(包括分題名項)、版本項、語種項、附注項等,具體調查結果見下表。
(1) “地區版本” 是面向某地讀者而發行的 “版本” ,由于地區差異性及讀者的不同特性,地區版本間的內容互不相同,屬于不同種期刊,應該將其按 “種” 分別著錄,也就是期刊的版本信息需在題名項或分輯題名項著錄清晰。在調查中,這10所圖書館對于地區版本角度的兩個期刊即《中華兒女海外版》和《知音海外版》的版本信息的著錄情況并不樂觀。在被調查的20項中,除去無館藏記錄的4項,僅有6項將版本信息著錄于題名項,剩余10項均為不規范著錄。其中,深圳圖書館收錄的《中華兒女海外版》和上海圖書館收錄的《知音海外版》,根據任何著錄項都無法識別其版本信息,北京大學圖書館收錄的兩刊均有館藏記錄,且根據ISSN號可識別出其所屬版別,但無法通過題名項或者版本項識別其所屬的版別,中國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和南京大學圖書館中收錄的兩刊版本信息均著錄于版本項或者附注項,并未按 “種” 進行著錄,不利于讀者快速準確地識別版別信息。
(2) “時間版本” 是表明期刊不同出版時間的一種 “版本” ,表示的是期刊的同一系列但完全不同的內容,屬于不同種期刊,著錄時應在題名項或分輯題名項將期刊的版本信息體現出來。在對于時間版本的調查中,兩組期刊共40個調查項,無館藏記錄的有17項,無法識別版本信息的有4項。另外,南開大學圖書館收錄的《知音上/下半月》可根據ISSN號或其他著錄項識別出版本信息,但是無法通過題名或者版本項進行識別,南京大學圖書館中ISSN號為 “1000-4157” 的《知音上半月版》和《知音下半月版》的館藏信息在同一條館藏記錄中,南京大學圖書館和東南大學圖書館的《家庭上半月版》的所屬版別僅能通過郵發代號項來識別,未按 “種” 進行著錄,不利于用戶快速準確地識別版別信息。除此之外,僅有13個調查項的版本信息著錄規范。需要注意的是,期刊的不同時間 “版本” (上半月版、下半月版、月末版等)均共享同一個ISSN號,但是只有同一種期刊才能共同使用同一個ISSN號,因此,同一范圍不同內容期刊的時間 “版本” 是否屬于 “種” 與 “種” 的關系還需探討。
(3) “特殊內容的版本” 可說明期刊內容的專業學科范圍及重點內容,表示的是某刊的幾種內容各不相同的分刊或者副刊,應該將其按 “種” 分別著錄,也就是期刊的版本信息需在題名項或分輯題名項著錄清晰。本次調查了5種期刊,共有50個調查項,其中13項無館藏記錄,上海圖書館中收錄的《東南大學學報》的3個版別無法識別版本信息,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青年文摘人物版》著錄于版本項,除此之外的33項版本信息均著錄于題名項,總體著錄效果比較好,檢索時版本信息一目了然,讀者使用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意林》原創版與綜合版等不同版別的ISSN號都相同,但顯然它們是內容完全不同的版別。

表 國內圖書館期刊版本信息著錄情況
(4) “文種版本” 是一種較為復雜的 “版本” ,它是指一種期刊除母語以外文種的版本,但有時不同文種的期刊其內容也會針對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而作出調整,因此只要題名相同、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就可將其看作是不同的版本,在期刊版本項進行說明即可,若是內容差異很大,則應將其作不同版別按 “種” 著錄,在題名項將文種信息著錄清晰。此次調查中,筆者針對文種版本共調查了3組期刊共7個不同版別,共有39項無館藏記錄,另外南開大學圖書館收錄的《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雖有館藏記錄,且可根據ISSN號識別所屬版別,但無法通過題名項或者版本項識別其所屬版別,剩余30項的版本信息均在題名項有著錄,其中12項僅在題名項中著錄,11項在題名項和語種項著錄,1項著錄于題名項和附注項,3項著錄于題名項和版本項。南京圖書館收錄的《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雖然將版本信息著錄于題名項,但是在檢索結果列表中并沒有體現其版本信息,只有進入詳細記錄界面才能看到;東南大學圖書館收錄的《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和《中國科學-數學》有館藏記錄,且根據ISSN號可識別出其所屬版別,但無法僅通過題名項或者版本項識別其文種版本。可見,目前幾乎所有圖書館都將文種版本當作不同版別來對待,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僅是只有語種的變化,內容也互不相同。
(5)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是期刊的某種特殊排版式樣或特殊制成的版本,其主體內容不發生變化或極少變化,屬于真正意義上的期刊版本,著錄時在版本項說明即可。此次調查發現,目前各圖書館對于特殊版式期刊的收錄較少,在為數不多的有館藏記錄的項目中僅有一項將其按照不同的版本處理。南開大學圖書館收錄了《新華文摘大字號本》,但以 “1001-6651” 的ISSN號未能檢索出《新華文摘》大字版本,而以此刊號進行檢索可看到載體形態附注 “同時出兩種開本,字體不同,尺寸分別為26cm,29cm” 。其余的項目都將特殊版式的期刊當作不同種期刊來對待,但是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的期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同版本的期刊。
從收錄情況來看,時間版本和特殊內容版本的收錄比例較高,分別為80%和74%,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收錄比最低,僅26.7%;從對版本信息的著錄情況來看,文種版本和特殊內容版本的著錄情況較好,規范著錄的比例分別為96.8%和89.2%,特殊版式或外形版本的著錄情況最差,規范著錄的比例為12.5%;從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角度來看,高校圖書館的期刊版本信息的著錄情況要優于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規范著錄項比例為66.7%,高校圖書館的規范著錄項比例為71.2%。因此,我國期刊版本、版別信息著錄情況不容樂觀,這一定程度上源于國內圖書館界對于期刊版本信息的著錄與管理還比較薄弱,主要原因是對于期刊版本與版別的概念認知不清。雖然多數圖書館將非版本關系的期刊(不同版別的期刊)按照不同 “種” 期刊來處理,對于時間版本、地區版本、內容版本以及不滿足版本關系的文種版本,將版本信息著錄于題名項已成為多數圖書館的共識,但如果僅是由于圖書館界的共識,而不是基于對 “版本” 和 “版別” 的正確認識,則對圖書館的期刊著錄與管理并無益處。
期刊版本信息著錄最大的難點是對于期刊 “版本” “版別” 和 “種類” 的正確認識。期刊版本是同一種期刊由于抽印、匯編、合訂及印裝方式、發行方式、語言文字和開本等變化而形成的不同期刊本子,因此期刊內容的相同或基本相同是形成版本關系的前提條件。期刊版別則是僅共用同一個期刊刊名,卻以不同的刊號和分輯題名進行出版,或是刊號相同但出版時間、讀者對象等不同。期刊種類是相對于期刊版本而言的,本研究認為能夠構成版本關系的期刊應屬于同一種類期刊,而沒有構成版本關系也就是多版別的期刊,則屬于不同種類的期刊。
(1)《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修訂較早,且借鑒了圖書版本來描述期刊版本概念,必然會有不足之處。[16]因此,應修訂《連續出版物著錄規則》中關于期刊版本的定義,正確區分期刊版本與期刊版別,使期刊版本信息著錄規范化、標準化。
(2)期刊著錄要以 “種” 為準,對每種期刊分別著錄,而不僅是在版本項加以說明。對于滿足版本關系的期刊,可將其按照同種期刊不同版本來著錄,僅需在版本項體現該期刊的版本信息;對于不滿足版本關系的期刊,將其視為不同的刊別按 “種” 分別著錄,再通過版本項或附注項將系列期刊的信息匯集起來。
(3)對于不同版本的期刊,無需在題名項著錄其版本信息,僅需在版本項將其所屬版別著錄清楚即可。對于不同版別的期刊,由于它們屬于不同種類的期刊,著錄時應先在題名項將其所屬版別表示清楚,然后再通過版本項或附注項將系列期刊的信息予以集中,必要時可插入館藏鏈接。
(4)期刊之間是否構成版本關系,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在著錄文種版本時,必須先判斷不同的文種版本間的內容是否滿足一致或大體一致的原則,再確定其是否屬于同一期刊的不同版本或其實是不同種的期刊。不能拘泥于現已存在的規則,而應該隨著期刊的發展,靈活地運用規則來應對期刊的新變化。
(5)由專門館員負責期刊版本信息編目與維護。期刊編目人員應該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真正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真正能滿足圖書館期刊用戶需要的規則,在不違背現有規則的前提下,創造性地為期刊版本研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本是期刊的重要屬性和特征,但由于我國圖書館界對于期刊的版本、版別、種類概念的認識含糊不清,造成了國內圖書館界在期刊版本信息著錄與管理方面較為薄弱的情況。因此,本文在重點闡釋期刊版本相關概念基礎上,調查分析了國內圖書館界對于期刊版本信息著錄與管理現狀,建議圖書館應進一步明晰期刊版本項、附注項、題名項等版本、版別信息著錄內容,著錄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由專門館員負責期刊版本信息的編目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