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萌,李 正
(1.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2.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要求也在逐漸提升。印染藝術作為傳遞時尚的特殊媒介已應用于各類服飾設計中,特別是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使得傳統針織產業與現代技術得以改革與進步。在針織服裝設計的發展形式中,多彩斑斕的印染藝術與新穎的設計理念正日益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趣味。目前國內針對印染藝術色彩、圖案、工藝審美特征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尚不夠具體、全面,且缺乏一定的系統性。本文旨在通過梳理與總結印染藝術的歷史革新與發展現狀,分析印染藝術中色彩、圖案及工藝審美特征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創新與應用,探索印染藝術與針織服裝設計的實踐之路,豐富針織服裝設計中印染藝術的多重表達方式,使我國針織服裝設計中印染藝術的發展邁向新高度。
在我國印染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隋唐兩代是我國絲綢之路發展的繁榮時期,不僅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而且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由于絲織品大量生產,染纈技藝也有了空前的發展,中唐以后染纈在社會上流行,其中最為普遍的為夾纈、﨟纈(蠟染)、絞纈、拓印及堿印等[1]。同時,對染料的色彩、圖案、工藝的藝術呈現形式開啟了深入探索,并形成了獨特的印染藝術風格。當下,印染藝術正面臨傳承與創新的重要節點,許多企業對中國傳統印染紡織產品進行開發生產,但在系統開發和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待解決的問題,適時弘揚其印染藝術特色,深入探索印染藝術的創新價值與應用前景是十分迫切的[1]。近年來,許多國內外服裝設計師們將傳統印染藝術色彩、圖案等元素進行提取與分解,結合現代化印染藝術手法,全方位展現出服裝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我國印染藝術色彩不僅具有獨特的審美形式,而且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根據我國諸多學者對印染藝術色彩的復原、提取以及《天工開物》《說文解字》等古籍中對印染藝術色彩的描述,其色彩審美特征不僅局限于色彩本身所呈現出的感官效果,而是透過色彩表象體現出所蘊含的人文藝術魅力,這種色彩審美形式的提煉對印染藝術的傳承與應用具有一定積極的影響[2]。
第一,在印染藝術暖色系類別中,以紅色、絳色、茜色、柘黃、香色等色彩為主。色彩審美風格體現了古代等級制度的森嚴。其中,紅色作為印染藝術色彩中最具代表的色彩之一,有著喜慶、蓬勃、熱烈、恢弘大氣的美好寓意。自古以來,無論帝王將相或是普通百姓,每逢佳節之時總會選用紅色來體現內心的喜悅,如紅色緞繡龍袍,嫁娶服飾等均形象地詮釋了其審美特征。五行之中,黃色屬土,代表著古人對大地的崇敬。先民們將黃土視為生命的起源與天地的饋贈,不僅孕育了中華民族,而且象征著最高權力之所在,如歷代皇室均將黃色作為顯現身份的色彩,平民百姓不可穿戴使用,這也表明了當時的黃色在印染藝術中具有一定局限性,有著較為分明的色彩等級審美特征。此外,不同深淺變化的黃色也有著不同的含義,如金黃色具有宗教意味,橙黃色具有豐收寓意等。褐色作為古代社會平民百姓衣裝代表色,具有低調、樸素、內斂的韻味。印染藝術色彩暖色系代表見圖1。

圖1 印染藝術色彩暖色系代表
第二,在印染藝術冷色系類別中,以蔥綠色、藕荷色、靛藍色、紺色、天青色等色彩為主。《說文解字》中記載:“綠,帛青黃色也[2]。”這種將藍色與黃色進行調和后得出的間色被列為青色系,彰顯了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的生命力。在古代社會中,綠色常被視為一種標記來懲辱犯人,抑或是用于權位低下的官服之中。紫色在古代備受道教尊崇,成為了富貴亨通的代表色,具有神秘的宗教內涵。此外,最為常見的印染色彩莫過于“藍染”,這種具有東方審美特色的印染藝術色彩至今仍活躍于國際舞臺。印染藝術色彩冷色系代表見圖2。

圖2 印染藝術色彩冷色系代表
第三,在印染藝術黑、白、灰色系類別中,主要以漆黑色、皂色、月白等色彩為代表。縱觀我國印染藝術史,黑、白、灰色系是含義最為多元化的色系之一,常常給人以強烈的哲學印象。
如今,這些印染藝術色彩已應用于現代生活的不同領域中,其色彩審美特征也逐漸轉向多樣化發展。如暖色系中的紅、黃、褐等印染色彩常以積極向上、明朗閑適的審美特征出現;冷色系中的綠、紫、藍等印染色彩以清新治愈、高貴典雅的審美特征被人們所喜愛;黑、白、灰色系中的印染色彩則以深淺不一、調和搭配的印染藝術效果備受追捧。
“重復與統一”是印染藝術圖案中一種規律性較強的審美形式。通常以單一或多組元素符號出現,呈現出規整、系列化的造型特征[3]。這種將圖案內容進行規律性變化的手法常常給人以強烈的視覺美感,使圖案在重復中持有變化,變化中又不乏秩序美感。我國貴州地區布依族印染圖案如圖3所示,以不同大小、粗細的形狀、線條進行變化性排列,突出重復與統一的形式美感,強調整體的協調性[4]。

圖3 貴州地區布依族印染圖案
“對比與調和”是指印染藝術圖案中將形狀大小、色彩明暗等具有差異性風格特征的元素進行組合變化,使其在調和的過程中產生強烈對比,從而突出個性。通常來講,對比與調和審美特征形式下的圖案往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圖案主要以豐富、生動的層次性為主,從而達到彼此映襯、鮮明醒目的藝術效果。如苗族印染藝術圖案中常以面積較大的紋樣為主,周圍輔以較小的紋樣作為裝飾,使圖案比例更加和諧[5]。同時,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與組合間隔,彰顯圖案靈動的內容美與形式美。苗族印染藝術圖案見圖4。
“對稱與均衡”是指印染藝術圖案中以軸心為起始點,使上下、左右的內容形式保持一致。在內容構成與形式組合中,一方面體現其靜穆莊重的對稱美;另一方面表達其協調穩定的均衡美。織金縣大平苗族蠟染衣如圖5所示,不僅在整體色彩、圖案形式上詮釋了對稱美特征,而且通過對圖案題材的變化與重構表現了平穩而生動的均衡之美[6]。在我國印染藝術的歷史長河中,有關對稱與均衡的圖案形式不勝枚舉,其彰顯了中國人民樸實內斂、含蓄穩重的民族精神。

圖5 織金縣大平苗族蠟染衣
近年來,印染工藝審美領域的工藝審美特征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以傳統手工印染為主的個性化審美。我國傳統手工印染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其自然形成的藝術效果已成為傳統印染藝術領域的重要象征,如傳統扎染工藝通常選用棉、麻、絲綢面料作為坯布,其花紋效果與面料薄厚程度相關,并以折疊、褶皺等方式將其變形,具體方法有縫絞法、捆扎法、打結法等。
二是以現代化印染工藝為主的大眾化審美。如數碼印染工藝、三維立體化印染工藝等,其中數碼印染工藝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類別,其打破了傳統手工印染工藝耗時長、成本高的界限,以數字化、科技化的印染工藝模式將各種圖案、紋樣、色彩應用于不同領域。在紡織服裝產業中,數碼印染工藝的身影隨處可見,其層次豐富、細膩動人的工藝審美特征蘊含了強烈的時代感。
三是將傳統印染工藝與現代印染工藝相融合,實現傳承與創新的多元化審美。如將3D造型印染工藝與傳統吊染工藝相結合,既增強了服裝本身的立體效果,又體現了手工印染的匠人精神[7]。3D造型印染工藝與傳統吊染工藝相結合的服裝見圖6。

圖6 3D造型印染工藝與傳統吊染工藝相結合
作為針織服裝設計中最具感染力的特征之一,印染藝術色彩不僅承載著傳遞色彩信息,而且還是表達自我個性的時尚媒介。印染藝術色彩是針織服裝所擁有的獨特優勢,設計師通常將紗線進行印染藝術處理與編織,從而形成具有印染色彩形式美學原理的針織服裝。在印染藝術色彩創新方面,色彩的和諧統一設計是最為關鍵的要點之一。設計師根據針織服裝本身的款式造型來進行色彩設定,通過不同色相、明度、純度等深淺變化來體現印染藝術色彩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靈活多樣與和諧統一,如運用無彩色進行過渡和色彩調和,中明度與中純度色彩相融合的有彩色以及拼接織物中的色彩表現等,這些打破常規印染藝術的創新手法為眾多針織服裝品牌帶來了無限靈感。
針織服裝設計中的印染色彩是基于織物本身屬性而進行綜合考慮的,如針織花型的面積大小、形狀位置、疏密結構等。此外,設計師還需根據穿著對象的年齡、身材、膚色等諸多因素進行搭配。因此,印染藝術色彩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表現具有一定變化性,主要受當下時尚流行趨勢、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多年來,國內外眾多針織品牌相映生輝,如意大利針織服裝品牌MISSONI始終堅持以鮮亮且充滿活力的色彩作為傳遞時尚與品牌形象的重要媒介,其新穎別致的色彩搭配及風格不僅凸顯了針織面料的高級質感,而且造就了其獨一無二的品牌風格。
2020年春夏新品系列中,設計師通過運用紅色、淺粉、中綠、橙色、天藍色等色彩進行強烈對比,營造出春意盎然的時尚針織印象[8]。MISSONI 2020年春夏作品見圖7。

圖7 對比色印染藝術特征(MISSONI 2020年春夏作品)
在JIL SANDER與AGNONA 2020秋冬系列中,設計師為了賦予女性靜謐優雅、干練自如的純粹之美,選用單色印染凸顯針織服裝的肌理感,是單色系印染藝術特征的良好運用[9]。JIL SANDER與AGNONA 2020秋冬作品見圖8。

圖8 單色系印染藝術特征(JIL SANDER與AGNONA 2020秋冬)
在針織服裝設計中,印染藝術圖案通常借由印染藝術色彩變化來表達。作為印染藝術色彩的直觀性表現手法,印染藝術圖案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著印染藝術色彩的輪廓造型,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使其愈加張弛有度,更具特色。印染藝術圖案與印染藝術色彩相輔相成,共同構成針織服裝設計的視覺形式語言。在印染藝術圖案創新方面,針織服裝由于其面料的特殊性具有很大的設計空間。設計師通常會根據針織服裝原有的款式與色彩屬性進行二次加工與設計,如在款式簡潔、色彩單一的針織服裝中融入較為繁復與多變的印染藝術圖案,如幾何印染圖案、自然印染圖案、抽象印染圖案等,以此來增強針織服裝的設計感。印染藝術圖案在針織服裝設計中具有豐富的內涵特征,這種極具生命力與視覺沖擊感的印染藝術圖案是現代消費者對針織服裝審美更高需求的彰顯,更是未來針織印染藝術圖案發展的必經之路。
幾何圖案印染是指由規律或不規律的方格、條紋、棋盤紋等形式組合而成的印染藝術形式。在2020巴黎時裝周春夏新品系列作品中,LOEWE品牌的設計師細致調節針織服裝中條紋圖案的粗細比例,使用鮮明的對比色調體現針織質感[10]。DIOR、BALMAIN、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的設計師們則將復古格紋圖案進行重構,以不同組合形式運用于針織服裝設計中[11]。不僅體現了款式造型的多樣性,而且增添了針織圖案的趣味性。條紋元素印染藝術圖案的運用見圖9。格紋元素印染藝術圖案的運用見圖10。

圖9 條紋元素印染藝術圖案

圖10 格紋元素印染藝術圖案
自然圖案印染是指以動、植物為內容,單一或組合而成的印染藝術形式。近年來,許多品牌紛紛以復古年代為靈感,選擇不同品類的植物花卉或動物形象并將其運用于針織服裝設計中。如將抽象的植物紋樣、花卉紋樣或獸紋進行分解,以多樣化的色彩組合與拼接手法為針織服裝注入活力。在2020年米蘭時裝周春夏新品系列中,MISSONI品牌將多種動植物紋樣進行二次重構,以不同色彩組合的形式體現圖案的魅力;UNITED COLORS品牌則選用不對稱的圖案設計手法,將以動物為原型的卡通形象及豹紋元素運用于設計中,使風格更加俏皮與可愛[12]。自然元素印染藝術圖案的運用見圖11。

圖11 自然元素印染藝術圖案
抽象圖案印染是指以簡約的線條、花型及色彩為內容進行意向組合,呈現出繁復且精簡的印染藝術形式。如KENZO等品牌設計師在針織服裝設計中通過不同色塊的簡約表達,輔以流暢的線條來繪制抽象圖案,增強了針織服裝的視覺造型感。OFF WHITE品牌設計師以不規則的抽象形狀將圖案應用于設計中,通過色彩對比及毛邊處理展現針織物的特殊質感[13]。抽象元素印染藝術圖案的運用見圖12。

圖12 抽象元素印染藝術圖案
多樣化的印染藝術形式為人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空間,也為針織服裝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印染工藝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是提高針織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在印染工藝創新方面,抽絲、立體鏤空、珠片等裝飾的大量運用不僅充分體現了針織面料的特性,而且更好地詮釋了針織服裝與人體之間的造型美感。設計師通常運用一些具廓形感的造型設計突出針織印染工藝的層次感,或是運用拼接的印染工藝手法體現印染藝術色彩、印染藝術圖案與印染藝術工藝的共融性,在個性中突出共性,在共性中彰顯個性。此外,傳統手工扎染與針織肌理的結合是針織服裝設計中最為精彩的方式之一[14]。扎染工藝特征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綜合應用如圖13所示。就2020年春夏男裝針織流行趨勢而言,扎染工藝也開始嶄露頭角,不僅保留了傳統手工扎染的藝術特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時尚潮流元素。這種根據針織肌理走勢與組織結構的印染工藝,一方面增添了針織面料的層次感;另一方面體現了針織藝術所獨具的時尚氣息。此外,在科技化印染藝術的表現過程中對針織面料進行面料重塑,運用先進的智能控制系統提高印染質量并將其色彩、圖案、肌理變化作為重點設計對象。如采用科技感網狀、黏合及不透明結構,以經編針織與網眼相結合的工藝技術營造光學立體效果;采用曲線設計打造針織動感,以大尺寸格紋、V形與方平組織效果呈現出簡潔的絎縫針織結構。當這些經過印染工藝處理的針織服裝被賦予更高的審美價值時,其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也會邁向更高的臺階。

圖13 扎染工藝特征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綜合應用
可持續綠色發展與建設是一項根本性、開創性與長遠性的工作,是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更是我國針織服裝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15]。隨著新型印染藝術的不斷革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可持續再生環保的生活理念,以崇尚自然,提倡穿著綠色環保型服飾為理念。許多品牌為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綠色針織設計戰略,逐漸轉向研究具有舒適、安全、環保特征的印染工藝。不僅可以豐富我國印染藝術形式,而且對打造獨具一格的全新印染藝術視覺形象有著極大的幫助。目前,我國針織服裝產業在生態化印染研究工作方面已經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就,如運用有機棉、亞麻、再生棉混紡,利用再生羊絨、可降解聚酯纖維等材質打造綠色針織設計理念;低溫前處理、針織物平幅加工、采取物理方法減少化學品的應用和回收利用等技術,開展節能降耗技術升級,為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貢獻了力量。
在市場需求多樣化的今天,針織服裝行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雖然科技化印染藝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提升了針織藝術印染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但這種革新技術的應用對傳統印染藝術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針織服裝產業,一方面應以標準兼具個性化、物質兼具精神性的要求來展現印染藝術特色,形成印染藝術創新實踐體系。不僅可以保護、傳承、發掘我國印染藝術文化底蘊與內涵特質,而且能夠極大地提升針織服裝產業的審美特質,逐步走向國際化;另一方面則應樹立智能科技化創新理念,全面帶動針織印染藝術行業的健康發展。運用先進的智能控制系統提高印染質量,將色彩、圖案、肌理變化作為重點設計對象,賦予針織服裝更高的審美價值[16]。
在針織服飾呈同質化現象發展的趨勢下,針織服裝市場產品大都常規且單一,而印染藝術與針織服裝設計相結合的設計思維給針織服裝的設計觀念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對針織服裝設計中印染藝術的創新與應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加強傳承與創新印染藝術,提升針織服裝產業價值研究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