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寧

?孫偉
?【受訪專家】孫 偉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F任江蘇省醫學會高血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熟練掌握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心臟病介入治療方面主攻結構性心臟病和心衰介入治療。科研方面主要從事高血壓治療新靶點、結構性心臟病和心衰治療新器械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等。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專家門診)

不知大家可否想過,為什么心臟能夠十分神奇地自主搏動?其實這與心臟電傳導有關。心臟的跳動實際上是心肌的收縮、舒張運動,收縮的時候心肌緊張,而舒張的時候心肌放松,這樣在一種“捏擠”的過程中推動血液運行。心肌收縮,和人體其他肌肉的收縮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依靠生物自己產生的微弱電流刺激。其實大部分心臟區域都有產生電信號、電沖動的能力,但是它們都必須服從一個最高“領導”——竇房結。
心臟左上角的竇房結產生和發放沖動的頻率是最快的,為60~100次/分之間,這就能壓制心臟其他區域的沖動,成為整個心臟的起搏點。如果在心電圖上看到“竇性心律”一詞,那說明心律是由竇房結發出,心臟的指揮系統還沒有混亂。
這些信號的傳導依賴于一整套心臟傳導系統,而這個系統中的電路出現了問題,就叫作傳導阻滯。比如竇房傳導阻滯,就是竇房結發出信號后傳導給周圍心房組織的速度變慢了,于是造成長的心跳間隔。而房室傳導阻滯則是心房和心室間存在傳導阻滯,問題可能出在房室結或者房室結向下方心室傳導的電路——左束支、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等。
孫主任告訴我們,心臟傳導阻滯本質上屬于一種工作細胞減少的疾病。竇房結以及其他的傳導組織,都是由一團團的工作細胞組成的,發出、傳導沖動也是依靠這些細胞完成的。當這些細胞因為某些原因死亡、減少了,發出、傳導沖動能力下降,就會造成傳導阻滯。
比較常見的原因有心臟老化,以高齡患者多見?!澳贻p人發生心臟傳導阻滯首先需要考慮有無心肌炎風險”。還有部分腎病、糖尿病的長期患者,他們的心臟微血管發生病變,影響組織供血,也可能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
“總體來說,發生在竇房之間的傳導阻滯通常是良性的,危害不大,猝死風險較小。而如果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猝死的風險相對比較高,需要嚴格關注、積極就醫?!?h3>〇 心電圖——主要的檢查手段
心臟傳導阻滯的發病率并不算高,根據國外的數據,孫主任估計我國傳導阻滯的發病率在3%~5%。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和潛在患者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種疾病較大概率由心臟老化導致,所以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會更高。同時,如果病情不嚴重,常常不會有明顯的癥狀,這樣使得很多人并不會意識到這個疾病的存在。
“相對來說這個病的發現仍然不困難,主要通過單次和動態心電圖就可以發現。”現在心電圖的檢查非常方便,絕大部分體檢都會包括心電圖的項目。但是,如果病情并不嚴重,或是做心電圖時并沒有發作,僅10秒左右的心電圖檢查很可能會漏掉異常的心律表現?!昂芏嗷颊弋惓P穆沙霈F在夜間睡眠時,經常是凌晨2點,這樣單次心電圖肯定是無法發現的,需要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的檢查?!?h3>〇 唯一有效的治療——植入起搏器
對于這種工作細胞減少類疾病來說,目前并無特效藥物可以治療,最有效也是目前臨床唯一的治療方式是安裝心臟起搏器?!澳壳皩τ趪乐氐膫鲗ё铚?,一般是2度及以上,并且出現了臨床癥狀,主要治療方法就是植入起搏器,這也是目前唯一確認有效、對患者長期安全保障性較好的治療方法?!睂O主任介紹道。
起搏器分為臨時和永久兩種。臨時起搏器大家比較少接觸到,主要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孫主任告訴我們,部分患者存在心臟傳導阻滯導致的心動過緩,但是還沒有到達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程度,在患者遇到麻醉、手術等高危場景時會用到臨時起搏器保駕護航。如果手術結束,麻醉狀態解除,會將臨時起搏器取出。
如果患者符合了植入永久起搏器指征,那以后可能就需要與永久起搏器為伴了。永久起搏器分為帶導線和無導線兩種類型。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是帶導線起搏器,技術非常成熟,導線的材質、設備性能非常穩定。但是連通人體內外的導線可能會增加植入后3~6個月內的感染風險。
而無導線起搏器是近5年出現的新品種。最大的優點是沒有那根長長的導線,患者的生活更加方便,感染風險也相對更小。但其也有一定的缺點,“這種起搏器放進去之后很難拿出來,取出必須通過外科手術。同時,使用年限不如有導線的起搏器”。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并不需要擔心生活不便。孫主任告訴我們,植入起搏器后患者生活基本等同于常人,生活起居并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對于所有類型的起搏器來說,都需要避免高強度的電磁干擾。這主要是因為電磁干擾可能會影響起搏器的性能,雖然不至于讓起搏器直接報廢,但是可能會影響其工作狀態,使其逐漸發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孫主任告訴我們,正常人能夠接觸到的強磁環境主要是磁共振檢查,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除非有非常必要的理由,原則上是不能夠接受磁共振檢查的。
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需要避免的是磁鐵和安檢設備?!皺C場、高鐵站以及部分地鐵,所用的金屬檢測門也是具有較高的磁性,對起搏器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會建議患者帶上附有疾病證明的身份卡片,在遇到這類安檢時可以出示,轉為接受人工安檢?!辈糠只颊呖赡苡胁鸾怆娮釉O備、把玩磁體的習慣,如果植入起搏器后也應該避免。
而對于很多患者擔心的生活中的磁場,如微波爐等家用電器,高鐵、飛機的大功率設備,以及手機、通信基站等通信設備設施的磁場,孫主任認為無須擔心。“這些設備的磁力非常微弱,正常使用不會對起搏器造成影響。乘坐高鐵、飛機也無礙?!?h3>〇 運動有益,但對治療無效
我們都知道,運動時可以使得心率上升,那是不是運動可以改善這種以心跳慢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呢?其實不然。孫主任強調,運動本身對于傳導阻滯這種器質性疾病沒有明確的治療作用,相反,過度、大量運動反而會增加患者的危險。
無論有沒有植入起搏器,心臟傳導阻滯患者首先應該避免的是劇烈的運動,可能會增加發生心跳驟停、猝死的危險?!爸饕且驗檫\動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特別是機體缺氧達到峰值以后,心臟需要高強度的劇烈收縮來應對,如果心臟有傳導阻滯的問題,可能便會在這種情況下‘頂不住,就宛如發動機熄火,可能造成猝死。”孫主任介紹道。
但是適度運動對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機體耐缺血缺氧能力有益,可以幫助機體在心率減慢時更好地應對、耐受。推薦進行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散步、慢跑等,須避免劇烈的無氧運動,如高配重的力量訓練。
很多時候,判斷心率并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只需要學會簡單的技能——搭脈即可。最常用的是手腕部的橈動脈和頸動脈。但是老年人不推薦使用頸動脈來判斷脈搏,頸動脈搏動處附近有頸動脈竇,按壓刺激可能造成低血壓,發生暈厥。當患者感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搭脈,數一下自己的脈搏。當然,如果每天用一個心率手環來檢測會更好。摸脈搏一般10~15秒即可,乘以相應的數字就可以得到一分鐘的心跳數。
孫主任認為,對于傳導阻滯患者來說,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要關注自身心跳,如果有不適或心率異常及時就醫。
(編輯? ? 王? ? 崠、車? ?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