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三個維度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

2021-01-05 10:20:50王雨辰盧斌典
求是學刊 2021年6期

王雨辰 盧斌典

摘 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在與當代西方生態思潮、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生態運動和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的有機互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同當代生態思潮的關系看,它們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從生產方式出發,還是從生態價值觀出發探討生態危機的根源與解決途徑,如何看待科學技術、生態價值觀與生態危機的關系;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當代生態運動的關系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要求把生態運動引向激進的工人運動,把建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看作解決生態危機的前提,從而與當代生態運動力求在現有資本主義制度框架范圍內解決生態危機和促進資本主義社會的綠色轉型從根本上區別開來;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當代發展的關系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并被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建構以維護中國的生存權、發展權和環境權為目的的中國形態的生態文明理論。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中心論;人類中心論;馬克思主義

作者簡介:王雨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 430073);盧斌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武漢? 430073)

基金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研究”(17AKS01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培育課題(2722021EK00)

DOI編碼: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6.001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析當代生態危機的根源與解決途徑的過程中,產生和形成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新流派,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盡管我國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1但由于我國學術界缺乏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生態思潮、與當代社會主義運動和生態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之間的有機互動的三個維度中展開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很難說真正把握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特質與價值。如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從上述三個維度進一步深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并使之成為建構中國形態的生態文明理論的理論資源,就成為我們理論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在與西方生態思潮的比較研究中把握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在生態危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現實背景下,與西方生態思潮的對話中產生和形成的。這里所說的西方生態思潮,主要是指西方的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對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戴維·佩珀在《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一書中指出:“生態主義(主流以及一個公開無政府主義的版本),被灌輸了大量無政府主義的因素,而后者與后現代主義有著諸多一致,盡管它是一種舊的政治哲學。生態主義的紅色批評是把它推向一個更現代主義視野的嘗試,包括:(1)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形式;(2)生態危機原因的一種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據的分析(物質主義和結構主義);(3)社會變革的一個沖突性和集體的方法;(4)關于一個綠色社會的社會主義處方與視點?!?佩珀還在該書中反復強調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所秉承的人類中心主義與現代人類中心論的本質區別,并凸顯了它們在生態危機的根源、技術與價值觀與生態危機關系等問題看法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凸顯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具體說來:

第一,在生態危機的根源問題上,盡管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具體理論觀點存在著爭論和分歧,但它們的共同點是撇開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僅僅從生態價值觀的維度探尋生態危機的根源,完全忽視對人類與自然實際的物質與能量交換過程的分析,進而把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歸結為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還是踐行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問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批評他們的這種看法“忽視了社會思想與自然-物理環境之間的聯系(或者簡單地采取‘人’將不斷取代自然這種必勝論的觀點),因此,切斷了社會理論與對人類和自然關系的反應之間的真正聯系”2。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由此從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與自然在實踐的基礎上構成一個有機體的生態思維出發,強調由于人類與自然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總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下展開的,這就決定了探討生態危機根源的出發點不應當是抽象的生態價值觀,而應當分析生產方式與生態危機的關系,進而強調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才是生態危機的真正根源。他們由此把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重矛盾”。同時,強調資本主義社會還存在著資本主義生產與其生產條件的矛盾,盡管馬克思、恩格斯把生產條件劃分為工人階級的勞動力的再生產的個人條件、土地等外在物質條件和交通與運輸等公共條件,但他們理論探討的重點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問題,對資本主義生產所需要的自然條件缺乏系統的分析。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強調在自然資源日益稀缺的今天,應當把“生產條件”的分析更多地放在對自然條件的研究和分析上,并把資本主義生產與其自然條件之間的矛盾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二重矛盾”,認為這一矛盾的運動會造成資本主義生產條件的破壞的生態危機。在此基礎上,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資本追求利潤的本性和資本運動的內在邏輯,明確提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在本性上是反生態”的命題??梢钥闯?,從生產方式入手還是從抽象的生態價值觀入手探討生態危機的根源,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生態思潮的根本區別。這種區別意味著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反對資本的生態學,西方生態思潮則是維護資本利益的生態學。它們的這種區別根源于其不同的理論基礎和理論性質。

第二,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及其運用與生態危機的關系,是當代生態思潮和生態文明理論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生態中心論者強調正是以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為基礎的科學技術的運用,造成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和生態危機。因此,他們強調要解決生態危機就必須放棄科學技術創新和運用,以保護人類實踐之外的“荒野”和“自然”。生態中心論對待科學技術的實質是反對技術理性的濫用,但其理論的后現代性質使得他們走向了否定和反對科學技術本身。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思潮從追求以資本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出發,強調解決生態危機非但不能離開科學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運用,恰恰相反,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在于通過科學技術創新,開發出更好的技術,以代替現有的對環境具有破壞作用的有缺陷的技術。但由于人類中心論者的目的是追求以資本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因而不僅他們秉承的是以資本為基礎的近代機械論的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而且在如何看待科學技術的問題上,他們贊同的是與資本聯系在一起的“技術理性”。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則反復強調科學技術本身的價值屬性取決于承載它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他們由此要求重建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展開科學技術創新和運用。從重建人與人的關系的維度看,他們強調,正是資本追求利潤的本性使得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不是生產使用價值,而是生產交換價值,導致了技術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異化為一種技術理性,從而導致了技術的濫用和生態危機。這就決定了只有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一個能夠合理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才能使科學技術的運用服務于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同發展;從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維度看,必須破除啟蒙理性將自然僅僅看作滿足人的需要的工具的“控制自然”的觀念,由此形成服務于資本追求利潤的、以科學技術進步為基礎的社會進步觀,科學技術因此淪為滿足人們非理性欲望的工具。因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主張一種將“控制自然”的觀念解釋為使人的非理性的欲望置于控制之下的一種“技術倫理”,其目的在于恢復人類對自然的敬畏,避免科學技術成為資本控制自然、進而控制人的工具,實現科學技術進步與社會進步、人的道德完善以及人與自然的共同進步??梢钥闯?,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贊成的是以資本為基礎的技術理性,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和生態中心論的生態思潮都反對技術理性。但是與生態中心論者的生態思潮反對科學技術本身的后現代主義的立場不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反對的是以資本為基礎的技術理性,但他們不僅不反對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的運用,而且強調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的生態化對于解決生態危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并由此既指出了“控制自然”的觀念并不必然造成生態危機,又指出了科學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生態化對于解決生態危機的重要作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既批評了生態中心主義思潮將“控制自然”的觀念和科學技術看作生態危機的根源的看法,強調“控制自然”的觀念之所以帶來生態危機是因為它與資本相結合,是工業主義意識形態追求短期利益的結果。但“控制自然”的觀念本身與生態危機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因為當“控制自然”的觀念是以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有機統一的理性為指導,建立在順應自然規律、利用自然和滿足人們合理的需要的基礎上,“控制自然”的觀念就能夠在滿足人們真實需要的前提下,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與共同協調發展。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也批判了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力求在現有資本主義制度框架范圍內強調科技創新和科技運用的看法,因為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強調的實際上是與資本聯系在一起的技術理性,其目的是實現資本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它只會使資本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剝削進一步升級。“將可持續發展僅局限于我們是否能在現有生產框架內開發出更高效率的技術是毫無意義的,這就好像把我們整個生產體制連同非理性、浪費和剝削進行了‘升級’而已。……能解決問題的不是技術,而是社會經濟制度本身?!?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由此一方面強調將科學技術從受資本所支配的技術理性中解放出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又強調在新的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中,展開技術創新和生態化對于解決生態危機的重要性。他們所說的科學技術創新和生態化主要包含兩重含義:一是他們把服從和服務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技術稱作“壞的技術”,因為這種技術不僅服從于資本追求利潤的需要,并且必然會不斷超出自然的限制而造成生態危機;二是他們服從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需要,使得科學技術的運用違背了“知情同意”的原則,不斷走向高度集中和大規模使用,必然與生態系統之間發生矛盾。由此,他們不僅呼喚建立在合理的人與人之關系的基礎上的“好的技術”,而且強調應當用小規模、人性化和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軟技術”,如太陽能、風能等,代替對生態環境影響和破壞較大的資本主義的“硬技術”。

第三,如何看待價值觀與生態危機之間的關系,是當代生態思潮和生態文明理論爭論的另一個重要的論題。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圍繞著是應當堅持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還是堅持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生態中心論者從生態科學等自然科學所揭示的生態整體性規律出發,認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所秉承的是一種基于人類狹隘的自我利益的一種物種歧視主義和人類沙文主義的“主觀價值論”,否定人類之外的存在物的內在價值,不僅不符合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規律,而且導致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粗暴地對待人類之外的自然,造成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他們由此提出應當摒棄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承認“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倡導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把道德關懷的對象拓展到人類之外的存在物上。人類中心論者批評生態中心論者的失誤在于全盤否定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忽視了生態運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是以人類利益為基礎的。人類中心論者又批評把近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解釋為人類專制主義,必然會造成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他們由此主張將建立在感性偏好基礎上的近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修正為基于責任和義務、理性偏好和人類的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基礎上的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面對西方綠色思潮關于生態價值觀的爭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一方面批評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在理論上無法成立,在實踐中面臨著難以克服的難題,另一方面批評人類中心主義所倡導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并不是真正以人類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基礎的,而是以資本利益為基礎的資本中心主義和階級中心主義,并由此提出了他們的新型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和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不僅在理論上存在著混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難題,沒有認識到所謂生態危機總是指人類的實踐行為產生了不利于人的后果。同時,任何理論建構都離不開人的實踐和歷史經驗,生態中心論者的問題就在于脫離人類的需要和經驗,抽象地談論生態危機和建構生態學理論;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在實踐中的困難主要在于:生態中心主義者所主張的“自然權利論”不僅是以貶損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為代價來維護生態整體的和諧,而且無法處理人類與自然、珍稀動物與一般動物以及生物圈的食物鏈之間的矛盾沖突。同時,“權利”是一個屬人的概念,它要求權利主體具有承擔權利義務的能力,而人類之外的存在物顯然不具有承擔義務的能力,這就決定了自然權利論只能導致自然道德化和自然神秘化的結局。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進一步批評人類中心論并非是以人類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基礎的真正人類中心主義,而是以資本和階級利益為基礎,與古典經濟學聯系在一起的階級中心主義和地方中心主義。在這種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支配下,技術必然異化為資本追求利潤的工具,經濟增長必然會造成兩極分化的格局。資本追求利潤的本性不僅會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和生態危機,而且也必然使得窮人不得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的方式維系生存?;谝陨吓u,以福斯特、佩珀、休斯和奧康納等為代表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提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他們反對把自然道德化和神秘化,強調人類的需要和利益高于自然的需要和利益。這里他們所講的“人類利益”包含三個層面的含義:其一,他們所講的“人類”不是與資本相聯系的那部分人,主要是指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窮人群體;其二,他們所講的“人類利益”不僅僅是指人們的物質需要和對工具利益的追求,而且包含著人們的審美、宗教等精神需要和對終極價值的追求;其三,人類利益不是指與資本和古典經濟學相聯系的短期利益,而是真正的集體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以這種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為基礎的生產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利潤,而是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特別是窮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以科威爾、本頓以及以本頓陣營為代表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提出了一種與西方生態思潮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的新型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在他們看來,所謂生態危機就是人類的實踐活動違背了生態系統的本性,解決生態危機必須以恢復生態系統本性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為指導,這與生態中心論所強調的事物的內在屬性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具有一致性。但生態中心論者所倡導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并不涉及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否正義的問題,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恰恰要求顛倒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將生產的目的定位于使用價值的生產。因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實際上是一個包含著反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概念。這是西方生態思潮所主張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所不具備的內容。

二、在當代社會主義運動和生態運動中把握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展同當代西方社會主義運動和生態運動密切相關,這就意味著只有沿著當代社會主義運動和當代生態運動的邏輯,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論實質與特質。

從西方社會主義運動的維度看,西方共產黨內的理論家如盧卡奇、柯爾施和葛蘭西強調,按照俄國“十月革命”的模式所展開的西方社會主義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社會結構和統治方式不同于俄國,由此他們不僅提出了在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上的“總體革命論”,而且反對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為一種近代哲學形態的知識論哲學,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探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主體實踐論哲學,形成了不同于俄國馬克思主義的西方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說,西方馬克思主義就是在探索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但是,由于受共產國際教條主義的指導思想的影響,西方馬克思主義從產生之時起就在共產國際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受到批評,不得不喪失了與有組織的工人運動的聯系,并逐漸向黨外發展。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探尋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和現實性相統一的學術傳統,注重分析當代西方社會現實條件的變化,探尋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表現的新形式和西方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途徑,并形成了探索作為整體的無產階級的自由解放與探索作為個體的人的自由和解放兩種類型的理論,具體展現為西方的社會主義運動和新社會運動。他們的共同點是注重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價值職能,注重探討培育無產階級成熟的階級意識,力圖探尋一條適合西方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建立適合西方社會歷史條件和文化傳統的社會主義社會。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借用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化意識形態理論、技術理性批判理論、消費主義文化批判理論等,以生態批判為切入點,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展開生態批判、技術批判和價值批判,力圖把生態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將當代西方生態運動引向激進的階級運動,通過制度和價值觀的雙重變革,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

從當代生態運動的維度看,當代生態運動與當代生態思潮存在著內在的聯系。當代生態思潮是伴隨著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現實和生態科學等自然科學所揭示的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規律,逐漸形成了以強調生態系統構成要素之間有機聯系、整體性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共同體思維。這種生態共同體思維不再把人類看作生態系統的主宰者,而是強調人類與生態系統其他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在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下,先后產生了生態中心論的生態文明理論和現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思潮。生態中心論的生態文明理論的特點是批評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忽視人類之外的存在物的內在價值和權利,要求把道德關懷的對象從人類逐漸拓展到人類之外的動物、植物等存在物上,樹立“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倡導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由于生態中心論的生態文明理論不僅把人類看作生態系統中普通的一員,而且把自然的價值和權利看作高于人類的價值和權利,反對人類哪怕是為了生存而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行為,認為這種實踐行為必然會破壞生態系統的整體和諧,由此導致了西方否定人類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激進的生態運動,并被人們稱為“生態法西斯主義”;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是在回應生態中心論的批評和質疑,在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辯護的基礎上,修正了近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追求資本主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結果。當代生態運動的產生與興起與兩種生態思潮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則反對這兩種生態思潮,并由此倡導一種新的生態運動。

生態中心論與人類中心論的生態思潮在理論上的根本分歧主要體現在如何認識生態危機的本質和如何解決生態危機的問題上。具體展現為人類中心主義和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分歧,關于科學技術運用、經濟增長與生態危機關系的爭論。在如何解決生態危機的問題上,生態中心論主張在樹立生態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基礎上,限制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并形成了生態自治主義和生態無政府主義兩種類型的生態政治運動,是當代西方綠黨和綠黨政治的指導思想。其核心是反對把人類與自然對立的機械論的哲學世界觀、自然觀,以及以科學進步為基礎的增長主義意識形態和消費主義價值觀,反對現代社會的社會分層及其統治和控制等級;要求樹立生物圈平等主義和尊重自然的思想;主張以“生物區域”和“生態社區”為基礎的地方生態自治,建立一個強調生物圈所有成員平等和諧、直接民主、節儉消費和注重精神生活的具有后現代性質的綠色社會。人類中心論者則認為,解決生態危機的目的和動力是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不可否定和拋棄,解決生態危機不僅不能否定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恰恰相反,應當以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為基礎和前提。與生態中心論者希望通過生態價值觀的變革和生態自治解決生態危機不同,人類中心論者考慮的是如何在當代西方實現綠色生態轉型,實現資本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以科學技術創新為基礎、主張嚴格的預防和懲罰機制的生態治理模式。

可以看出,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要求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來解決生態危機不同,生態中心論者雖然反對資本主義奉行的哲學世界觀、經濟發展觀和消費主義價值觀,但他們的理論重點是要求通過生態價值觀以實現地方生態自治,完全忽視了地方性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和全球化的內在聯系,不僅難以找到解決生態危機的現實途徑,而且陷入把人類的價值和尊嚴屈從于自然之下,把技術進步、經濟增長與解決生態危機對立起來的后現代結局。人類中心論者雖然意識到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也強調人類對自身實踐行為應承擔的對自然的責任和義務,但他們不僅沒有改變資本所信奉的機械論的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而且把解決生態危機歸結為實現資本主義的綠色經濟社會轉型,其目的在于實現資本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他們所謂的解決生態危機的本質是維護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自然條件,其理論本質上是一種綠色資本主義理論。

三、在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之間的有機互動中把握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價值

隨著生態危機的現實和生態科學等自然科學的興起,形成了兩種生態共同體思維方式:一種是以生態中心主義為代表的抽象倫理話語的生態共同體思維,其理論特點是以“生物圈平等主義”為基礎,強調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有機性規律,要求樹立地球生態系統所有存在物都具有內在價值和平等權利的“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并認為能否樹立“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的生態價值觀是解決生態危機的關鍵。這種生態共同體思維的特點是把自然觀和歷史觀割裂開來,其理論的必然結局是把生態危機的本質歸結為抽象的生態價值觀的危機,而不去考察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實際的物質與能量交換過程。另一種是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學說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話語的生態共同體思維。馬克思、恩格斯把“實踐原則”和“歷史原則”貫徹到底,實現了對近代認識論哲學的超越,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生態共同體思維。其理論特點是堅持實踐基礎上的人類與自然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人與自然關系的性質取決于人與人關系的性質。上述兩種生態共同體思維方式決定了其對生態危機的本質和解決途徑問題的看法具有本質的區別,并對生態文明理論的建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于以抽象的倫理話語為基礎的生態中心論者雖然強調樹立生態世界觀和自然觀的重要性,但他們割裂自然觀與歷史觀的辯證統一關系,因而把生態危機的根源歸結為人類對自然的態度的缺陷。具體說就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缺陷,而不考察人類與自然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實際過程,他們不僅把理論的重點放到對生態價值觀問題的探討上,而且為了維護生態系統的整體和諧而不惜貶損人類的價值、權利和尊嚴,否定科學技術和經濟增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脫離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片面強調自然的權利,強調把自然的價值和權利同人類的價值和權利等同起來的所謂“生態正義”,認為只有實現生態正義才能解決生態危機。其暗含的問題主要在于:其一,脫離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脫離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和全球化考察生態危機的根源,既不能真正揭示生態危機的本質,更無法找到解決生態危機的現實途徑;其二,其理論是將自然的價值和權利置于人類的價值和權利之上,以貶損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為代價維護生態系統的整體和諧;其三,以“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為基礎的“生態正義”在理論上不僅難以成立,而且實際上否定了廣大發展中國家應當具有的發展權和環境權,秉承的是維護中產階級的既得利益和生活質量、否定發展中國家人民群眾求生存和發展的價值立場;其四,資本主義現代化和全球化是當代生態危機的根源,但是以抽象的倫理話語的生態共同體思維為基礎的生態中心論卻要求所有人承擔生態危機的后果,有違“環境正義”的原則,由此引發了20世紀80年代開始于美國有色人種和貧困人群并迅速向世界傳播的“環境正義”運動?!碍h境正義”運動是窮人的環境運動,其核心是把生態問題與貧困、種族問題聯系起來,把實現窮人的生存與發展作為環境運動的目標之一。

以歷史唯物主義生態共同體思維為基礎的生態文明理論不僅堅持人類與自然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統一關系和有機論、整體論的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而且堅持自然觀與歷史觀的辯證統一關系,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性質取決于人與人關系的性質,并總是從分析社會制度與生產方式的性質入手來探討生態危機的根源與解決途徑。馬克思、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的現狀》《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中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城市化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就同時破壞了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并指出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日益擴大,城鄉之間不能實現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和城鄉阻隔,使得農村的土壤肥力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和農村土地的貧瘠,最終造成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在物質和能量交換關系上的裂縫和中斷,不僅造成本國的自然資源的枯竭和生態問題,而且也造成了落后國家的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危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只有在變革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將生產目的置于滿足人的需要之上,才能真正解決生態危機。因為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中,“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1。

可以看出,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只有變革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調整了人的社會關系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解決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指出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注意到了資本主義再生產的條件問題,但其理論重點是對勞動力再生產、交通運輸等社會條件的關注,認為應當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上述理論的基礎上,把理論的重點轉向對資本主義再生產與自然條件的矛盾的分析。他們認為,正是資本主義生產和自然條件的“第二重矛盾”,必然導致其生產自然條件的破壞和生態危機,并由此把他們的生態學稱為“反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學”,強調只有建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才能真正解決生態危機。從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入手,探討生態危機的根源和解決途徑正是他們繼承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學說的必然結果。而變革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在生態問題上的核心與實質,就是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于生態資源占有、分配和使用的矛盾利益關系,也正因為如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反復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的不正義性,這種不正義性集中體現為其生產目的是生產交換價值,而不是生產使用價值。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所要求建立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就是要把生產目的定位于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特別是窮人的需要,并把這一變革稱為實現“社會正義”,強調只有實現了社會正義,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共同發展。這也意味著:其一,與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的生態學力圖在資本主義制度框架范圍內解決生態危機,或者捍衛既得利益者利益的生態學不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學既是反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學,又是以人民的需要為基礎的“窮人的生態學”;其二,與生態中心論的生態學以抽象的倫理生態共同體思維為基礎,通過貶損人類的價值與尊嚴,追求人類和自然的價值與權利平等的抽象的生態正義不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則以歷史唯物主義生態共同體思維為基礎,追求的是協調人與人之間在生態利益矛盾基礎上的“環境正義”;其三,生態中心論的生態學否定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認為只有保持人類屈從于自然的狀態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其理論在性質上屬于后現代主義理論譜系,在價值立場上是忽視和否定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對生存權、發展權和環境權的“西方中心主義”的生態學。人類中心論的生態學雖然肯定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其理論性質屬于現代主義的,但又把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目的歸結為實現資本主義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其理論的價值立場本質上是捍衛資本的利益,是一種促進資本主義生態轉型的“綠色資本主義理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從其理論性質上不僅秉承的是肯定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現代主義立場,而且在價值立場上是關注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環境權的“窮人的生態學”和“非西方中心主義”的生態學。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上述理論特質使它成為促進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的重要思想資源。

我國的生態文明理論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對于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引進、評介和借鑒,在借鑒不同類型的環境倫理學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人類中心論和生態中心論為基礎的生態文明理論。隨著我國學術界對西方生態思潮的研究不斷深入,特別是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引進和評介,學術界一方面逐漸認識到西方中心主義的價值立場的局限,由此提出環境倫理學中國化和本土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問題;1另一方面開始借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資源,挖掘整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建構中國形態的生態文明理論的主張,使得我國的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形成了以不同理論為基礎的多種譜系的生態文明理論并存的格局。2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則是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最新形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方位,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和自然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批判地繼承西方生態哲學和中國傳統生態智慧的結果,又是習近平總書記反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吸收包括生態學馬克

思主義在內的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產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生命共同體”概念、“地球生命共同體”概念為生態本體論,強調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共生關系;1主張以“和”的文化價值觀和“珍愛自然”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生態價值觀;強調建立包括硬性規范人們實踐行為和生態補償、生態考核體系在內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德法兼備”的生態治理觀的重要性;強調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生態生產力發展觀和樹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新發展觀,從而順利實現自然財富、生態財富、社會財富和經濟財富的轉換和有機統一;堅持以“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基礎的“環境民生論”的命題,規定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論和價值歸宿;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導,堅持“共同但有差別”的“環境正義”原則的價值取向,把全球生態治理與民族國家消除貧困、全球共同繁榮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的共謀全球生態文明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2,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具體說來:

第一,克服了西方生態思潮割裂人類和自然辯證關系的缺陷,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在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問題上,生態中心論者把自然的價值和權利凌駕于人類的價值和權利之上,以貶損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為代價,把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歸結為人類屈從于自然的生存狀態。人類中心論者則從維系資本的利益出發,依然堅持主、客二分的機械論的哲學世界觀和自然觀,人類和自然在他們那里依然是尖銳對立的。他們所提出的保護生態環境實際上是保護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自然條件,他們所追求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則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在實踐基礎上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關系,并創造性地用“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概念表達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強調只有順應自然和尊重自然,才能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從根本上克服了西方生態思潮割裂人類和自然辯證關系的缺陷。

第二,生態中心論者把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對立起來,主張通過建立經濟零增長的“穩態經濟模式”來保證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實際上剝奪了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發展消除貧困和追求生存的權利。人類中心論者雖然肯定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對于解決生態問題的重要性,但他們一方面把生態文明的本質理解為維系資本主義再生產之自然條件的環境保護,這就決定了他們所說的“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服務于資本的“技術理性”,他們所說的“經濟增長”是滿足資本追求利潤的經濟增長,而不以滿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經濟增長,其結果必然是“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發展結局和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肯定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之間存在一定矛盾的同時,又強調二者是可以實現辯證統一的,而且離開了經濟增長,生態文明建設就必然流于空談。而二者能否實現辯證統一的關鍵在于能否從勞動要素投入型發展方式轉換到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內涵發展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應當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生產力發展觀。

第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環境正義”的價值取向。由于生態中心論的理論基礎是割裂自然觀與歷史觀關系的抽象的生態共同體,這決定了它必然倡導人類與自然之間抽象的“生態正義”,要求把由資本主義現代化和全球化所造成的生態危機的后果由所有人承擔,不懂得生態危機雖然以人與自然關系的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其本質卻是人與人在生態利益關系上的危機,因而其理論缺乏“環境正義”的價值取向。人類中心論則是肯定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認為只要憑借技術創新和制定嚴格的環境制度,就能保證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自然條件,這就決定了它也必然脫離

人和人的關系抽象地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包括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在內的馬克思主義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始終強調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個有機聯系的生態共同體,人與自然關系的性質取決于人與人關系的性質。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始終強調只有用人與人關系協調的共產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才能真正解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人類與自然物質交換關系的斷裂問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則強調,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生產交換價值,這導致了資本必然不斷向外擴張和技術的異化使用,由此導致生態危機。只有建立一個遵循生態理性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把生產目的定位于生產使用價值,實現社會正義、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共同和諧發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屬于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發展的最新階段,“環境正義”是其始終堅持的價值取向。具體說來,在國內生態治理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應當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制度,保證環境受益人和環境受損人在生態利益上的公平正義;在全球生態治理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要求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導,所有民族國家都應當承擔保護人類唯一地球家園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又應當根據造成全球生態問題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國家發展的現實,厘清不同民族國家應承擔的全球生態治理的責任和義務,在實現環境正義的基礎上,把全球生態治理與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全球共同繁榮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第四,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政治價值取向。如果說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是立足于維系中產階級既有的生活質量和資本的利益展開其理論建構的話,那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則明確地提出了“環境民生論”的命題,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和是否提升人民群眾的民生作為判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得失成敗的唯一標準,要求各級政府既要把生態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看作一個關系到社會穩定的政治問題,又要把生態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看作關系到能否改善民生的重要的社會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國生態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應當放到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這一命題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的具體化和深化,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的政治價值取向。而這也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關于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主張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從我國生態文明理論的研究歷程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特質之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深化生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意義在于以下幾點:其一,必須堅持自然觀和歷史觀辯證統一的歷史唯物主義生態共同體思維,從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入手考察生態危機的根源和解決途徑,而不能僅僅停留于對抽象的生態價值觀的考察,進而把生態問題簡單地歸結為一個價值觀問題。其二,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生態文明的本質,其核心是如何看待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問題。西方生態思潮的失誤在于或者把生態文明的本質理解為人類屈從于自然的生存狀態,進而把技術進步、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對立起來,而滿足于生態價值觀的變革和地方生態自治;或者把生態文明的本質歸結為維系資本主義再生產之自然條件的環境保護,他們所倡導的技術進步、經濟增長不僅不能解決生態危機,而且必然成為資本控制自然、控制人和追求利潤的工具。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則強調生態文明并不是要求人們回到窮鄉僻壤的生存狀態,而是要利用工業文明的技術成就,擺脫消費主義價值觀和生存方式的束縛,使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滿足形式和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其三,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和建設實踐必須堅持“環境正義”的價值取向,而不是西方生態思潮所倡導的抽象的“生態正義”的價值取向?!碍h境正義”的價值取向不僅決定了在當代全球環境治理和生態治理中必須堅持發展中國家的生存權、發展權和環境權,而且也意味著存在著發展中國家的“以生存為導向”和發達國家的“以追求生活質量為導向”的兩種類型的生態文明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區分這兩種類型的生態文明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我們擺脫生態文明理論的西方霸權話語,建構符合中國發展實際的中國形態的生態文明理論,并正確地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和價值歸宿定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91视频| 第一页亚洲| 国产亚洲精| 91亚洲精选|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日韩第一页在线|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91av国产在线|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福利一区三区| 在线国产欧美|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精品国产网|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精品国产99久久|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黄色|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免费在线a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www.91在线播放|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自拍|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AV老司机AV天堂|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色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日韩午夜伦|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天堂首页| 国产麻豆另类AV| 色婷婷狠狠干|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成肉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