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政治哲學意蘊

2021-01-05 10:20:50李無雙孫壽濤
求是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馬克思

李無雙 孫壽濤

摘 要:在《政治哲學史講義》中,羅爾斯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駁斥為“不充分”(Insufficient)且“多余”(Superfluous)的,反對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中對剝削的定義,主張分配正義優先于生產正義。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理論內涵中有著豐富的政治哲學意蘊,“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是馬克思正義訴求及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理論依據和邏輯起點。羅爾斯未能理解這一理論依據的真正要義所在,從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做出了有失偏頗的批判。

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羅爾斯;正義;《政治哲學史講義》

作者簡介:李無雙,南開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孫壽濤,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 300350)

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內容與體系研究”(2019GH-ZD-GJ-Y-01)

DOI編碼: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6.004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核心內容之一,其有關私有制、異化勞動和剝削的相關理論,對于崇尚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資本主義體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正因如此,勞動價值論一直以來都受到西方學者們的關注和熱烈爭論,尤其遭到自由主義理論家們的質疑和批判。1其中,作為新自由主義思想理論代表的羅爾斯,在其《政治哲學史講義》中反對馬克思對剝削的定性和定義,主張分配正義優先于生產正義,為私有制、剝削和異化勞動辯護。他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駁斥為“不充分”且“多余”的,并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指涉的“不依賴正義感”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是不值得欲求的。學界目前對此問題關注不多,因此缺少具有針對性的回應。本文在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政治哲學意蘊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梳理并回應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批判,并進一步審視當代西方主流學界社會理論的理解模式。

一、分配正義優先于生產正義:羅爾斯對馬克思的批駁

羅爾斯在其《政治哲學史講義》中關于馬克思的部分,拿出了整整一節的內容專門評述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其中,羅爾斯確實準確地指出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核心訴求,即“勞動價值論的真正要義,在于對資本家的生產本質的相關理論的揭示”1,“勞動價值論想要證明……資本主義制度……是一種統治和剝削的不正義的社會制度”2。但他也直截了當地表述了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否定:“我不認為勞動價值論是成功的……有些時候,它是不充分的(Insufficient);而在另一些時候,它就算是充分的,卻也是多余的(Superfluous)。”3關于這一論斷,羅爾斯給出了兩個理由:第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揭示出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剩余勞動的存在不能夠衡量和定義“剝削”;第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要求的生產正義是無法實現的。

就第一點來說,羅爾斯雖然承認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中所說的“剩余勞動”和“剝削”的存在,但他認為,不能因為剩余勞動的存在就斷定資本主義是“剝削”乃至“非正義”的,對待剩余價值及剩余勞動產品的不同做法才是衡量是否存在剝削乃至正義與否的標準。

為此,羅爾斯首先質疑了馬克思對“剝削”的定義,“在其勞動價值論當中,剝削作為一個純粹描述性的概念,是由s/v即剩余勞動與必要勞動之間的比率所決定的,但這并不是剝削概念的全部內容”4,“剝削潛在地訴諸于某種類型的正義原則,是一個道德概念”5。羅爾斯只承認勞動價值論所定義的剝削概念作為“純粹描述性”概念的內涵,而否認由“剩余勞動”的存在所決定的“剝削”內在具有的規范性道德評判的內涵。據此他認為,剩余勞動對必要勞動的比率公式并不能說明資本主義是“剝削”的,或者說,不能以剩余勞動的存在或是剩余勞動對必要勞動的比率去衡量和定義剝削。

就此來看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第二點“批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訴求的生產正義是無法實現的。因為,羅爾斯認為,“社會需要一種社會剩余”6,社會需要“由剩余勞動所生產的全部產品”7,需要剩余價值,更需要生產剩余價值的剩余勞動,剩余價值乃至剩余勞動的存在之于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必然且必要的。于是,為推動社會進步,社會剩余不可避免,剩余勞動也就不可避免。意即,如果為保證生產正義而消滅剩余勞動,便不可能實現社會進步。為了保證社會剩余的存在和社會的進步,只能犧牲掉生產正義。所以,羅爾斯得出結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訴求的生產正義是無法實現的,社會的發展要求剩余勞動必須存在,以剩余勞動的存在為代表和體現的勞動的異化狀態根本無法避免,社會正義的實現必須依靠分配正義。

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做出的兩點“批駁”,是與其針對資本主義社會正義的建構方案——分配正義方案緊密相關的。他指出,“分配正義……內在包含物質財富的相對份額方面的正義”8,它要求“社會的全部基本善都被平等地分配: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收入和財富被平等地分享”9。這種分配正義作為一種“社會正義原則能夠提供一種在社會基本制度中分配權利和義務的辦法,并適當分配社會合作的利益和負擔”1。

羅爾斯將分配正義作為社會正義的根本原則。因此,當他面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要求的生產正義時,便持否定和質疑的態度,主張分配正義優先于生產正義。他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強調的是生產勞動的重要性和生產正義的優先地位,而在他看來,更重要的在于規定一種分配正義的制度體系以及考察社會及其成員如何對待和運用社會剩余勞動所生產的剩余價值:是在財產權的層面上被作為私人財產而占有,還是被自由聯合的生產者們整體調控以運用于提高勞動者福利,使每個人自由平等地獲取和使用?!拔覀儽仨毧疾焐鐣幕窘Y構,以看清由剩余勞動所生產的物品是怎樣被使用的。如果它被用于滿足諸如工人的公共健康、教育和福利之類的需要,它也就不再被視作為剩余勞動?!?

但如果正確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政治哲學意蘊,就會發現羅爾斯的 “批駁”并不能成立。

首先,關于第一點“批駁”,羅爾斯僅僅指出“是制度促使剩余勞動對必要勞動的比率成為剝削”3,但卻忽略了“剩余勞動”存在本身的非正義性。而剩余勞動的存在背后所隱藏的異化勞動,決定了這種剝削絕不可能僅僅是一種“純粹描述性的概念”,其內在必然包含著關于“正義”價值的道德評判。同時,羅爾斯強調,定義剝削的關鍵在于如何對社會剩余進行分配。他否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以剩余勞動的存在定義剝削的公式,其目的在于掩蓋社會剩余和剩余勞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剝削”的本質。而在馬克思看來,定義剝削的關鍵正在于對剩余勞動存在狀態的考察,即比產品分配更為在先的生產問題。如果作為根源的生產勞動呈現著異化的非正義存在狀態,那么,無論在產品分配上如何進行調整,都無法改變社會本質上的剝削性質。因此,評判社會制度是否存在剝削,絕不能忽略考察剩余勞動的存在狀態。剩余勞動的存在,意味著勞動的異化狀態和生產的非正義。這就是剝削的根源,也必定是衡量和定義剝削的關鍵性因素。剩余勞動的存在必須消除,生產正義必須實現,剝削才能最終被消除。對社會剩余的分配根本無法消除剩余勞動的存在,無法消除勞動的異化狀態,無法消除生產上的非正義,也就無法消除剝削。生產的非正義必須從生產自身解決,剝削的最終消除也必須依靠生產正義的實現才能完成。

其次,關于第二個“批駁”,實際上,羅爾斯眼中生產正義與社會剩余的這種矛盾對立,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當中則內在地蘊含著辯證統一的解決方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指涉的理想勞動狀態在于,異化勞動被消滅,剩余勞動不再作為剩余勞動,而是同必要勞動相一致,作為勞動自身自由自覺的狀態而存在。并且這種存在狀態對應著的是一種自由自覺的勞動價值的生產,以此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價值也必定為生產者自身所用。所以在馬克思看來,共產主義社會中,不存在必要勞動同剩余勞動的分裂和對立,不存在剩余勞動的異化存在狀態,也不存在資本家對剩余勞動和剩余價值的剝削和侵占。

所以馬克思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消滅私有制”4,“應當摒棄‘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資!’這種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革命的口號:‘消滅雇傭勞動制度!’”5換言之,需要徹底將導致生產勞動異化狀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及雇傭體制推翻,將自由自覺之存在重新賦予被異化的勞動,將被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和被剝削的剩余價值從資本家手中重新奪回來歸還給工人,對剩余價值的分配才能因此走上正義之軌。而羅爾斯所謂的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剩余,也不再是由被資本家強迫的剩余勞動所生產出來的,而是由自由自覺的勞動所生產出來的。

總之,與作為產品分配前提的剩余勞動的生產存在狀態相對,羅爾斯給予更多關注的是一種分配的正義制度安排。他對分配正義的強調,其實隱藏了他希望通過對收入、財富和勞動產品分配的制度調控,以使資本主義剩余價值分配的不正義得到些許匡正的意愿,或者說是使社會及其生產的非正義看起來不那么嚴重。但“自由主義正義理論的一個關鍵缺陷就是只關注物資和利益分配的公平過程……羅爾斯代表了自由主義正義理論的焦點”1,他所給出的分配正義方案只是使人們忽略剩余勞動的存在及勞動的異化狀態這一更為根本的前提性問題,從而為資本主義異化勞動存在的合法性做辯護,因此,這種分配正義方案在本質上無法消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揭示的資本主義剩余勞動存在和剩余價值生產的非正義狀態。事實上,剩余勞動的存在始終阻礙著生產正義的實現,生產的非正義也持續不斷地導致剝削。借由社會需要社會剩余的理由而躲到分配正義背后的方案是軟弱、虛偽和形式正義的,根本無法消除剩余勞動的存在,無法消除生產上的非正義,也無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下剩余勞動作為一種異化勞動狀態的本質,更無法在根本上消除剝削。只有在根本上消除生產的非正義,才是實現實質正義的真正途徑。

而更進一步講,羅爾斯是在資本主義法權制度下進行分配制度架構的。但是,資本主義法權制度本質上存在著形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矛盾:在政治上,資本主義似乎實現了形式上的自由、平等、權利等正義價值;但在實質的經濟利益層面,由于其社會成員之間依舊是一種分裂的狀態,依舊有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社會生產依然在形式的法權正義下維持著非正義的異化狀態,真正的實質正義根本就無法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社會條件下得到實現。因此,羅爾斯在這一虛假的、形式正義的法權制度框架內對分配問題的論述也難以越過形式正義的藩籬。他在分配問題上給出的方案也只能是一種溫和的改良,他所堅持的正義價值也是資本主義尚有局限性的法權價值,由其所構成的正義觀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狹隘正義觀,遠未達到一種實質結果的正義。這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要求的全部生產為了工人、全部分配也為了工人的實質正義看來,是不徹底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要破除的正是這種虛偽、狹隘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觀念,而達至超越“資產階級狹隘眼界”的真正正義之境。

羅爾斯輕視了分配正義背后的生產正義問題,這一輕視同時也導致了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片面理解。為了破除這種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質疑甚至是詆毀,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正名,我們有必要站在政治哲學的視角下,全面闡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核,以正面回應并反擊種種有失偏頗的評價和批判。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正義訴求:一種可能的政治哲學闡釋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及其正義訴求,是與其勞動價值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著重要且更深層次的勞動價值論理論根據?;蛘哒f,有關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對生產正義和分配正義的關切,都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有著關鍵的理論依據和邏輯起點——“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2。

在《資本論》中,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考察,馬克思論證了這種生產關系中勞動的重要地位,指出勞動力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獨特屬性”3,是生產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本身就其本質來說則是一切社會關系的起點。而工人作為勞動之主體,應能夠進行為了自身全面發展的自由自覺的生產勞動,也應能夠獲得和自由支配生產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以及工人自身所生產出的剩余價值。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些都無法得到真正實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使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的非正義既表現在資本家私人占有生產資料,也表現在剩余勞動的異化狀態,以及工人勞動剩余價值被侵吞和剝削的非正義分配制度上。因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的關注點,正在于資本家對生產資料的持續私人占有、對雇傭工人勞動的強迫利用,以及對剩余價值的任意剝削,這樣的批判理路要求生產和分配的實質正義。

首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通過論證勞動在生產當中的關鍵性作用,強調了生產資料為廣大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必要性,同時揭示出,正是私有制使生產資料等生產要素無法為社會勞動者所平等自由地獲取和使用,使勞動者無法進行自由自覺的勞動。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意在指明,人們在勞動中結成社會關系并將其自身再生產出來,勞動是人之為類存在的本質規定。因此,實現自由平等的“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1,是勞動者進行自由自覺生產的必然要求。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私有制使勞動者同其勞動條件相分離,同時,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看中了勞動力作為商品之能夠創造價值的獨特屬性,從而以雇傭關系為掩蓋將其交換過來,勞動便作為異化勞動而進行著剩余價值的生產,并“再生產出勞動力和勞動條件的分離。這樣,它就再生產出剝削工人的條件,并使之永久化”2,勞動者在這種私有制下總是無法獲得使其自身實現自由自覺的充分發展的條件。

而私有制在資本主義下的合法性,又是與資本主義流行的生產要素價值論緊密相關的。生產要素價值論強調,在生產中資本、土地作為與勞動同等重要的生產要素,也生產商品價值,也應參與到社會分配當中,進而論證了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私人占有資本和土地是正當的,靠其占有市場稀缺資源的特殊身份獲取利潤和地租也是正當的,從而為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私人占有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做了辯護。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家有著行使其作為生產資料所有者的特權,工人無法獲得勞動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只得通過“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交換關系”3,或者說是雇傭關系,靠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而換取對生產資料的使用權,以再生產自身。于是,資本家以“看似”人身獨立的自由競爭市場體系和雇傭勞動制度為中介,可以隨意“從直接生產者即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勞動”4,僅僅因占有工人所沒有的生產資料就可以超強度、超時間地使用工人的勞動,以此獲得付給工人工資之外無償勞動產生的純利潤——剩余勞動所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

就這樣,在資本主義的私有制與雇傭關系下,勞動者同生產資料及勞動條件相分離,資本也總是能夠通過其對生產資料和剩余價值的占有,去進一步換取更多的“活勞動”。雖然伍德(Allen Wood)和塔克爾(Robert C. Tucker)等西方學者主張“資本占有剩余價值不會涉及不平等或不正義的交換”5,但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立場來看,資本家對生產資料和剩余價值的私人占有直接關聯著非正義的生產和交換,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私人占有,并被資本家用于攫取工人的剩余勞動,這是構成資本主義剝削本質特征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必須消滅私有制,消滅資本家對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才能實現自由自覺的勞動,生產正義也才能因此獲得實現。

其次,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通過剩余勞動對必要勞動的比率公式衡量和定義了剝削,以此揭示出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的異化存在狀態和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侵吞。這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指認資本主義非正義的關鍵一環,同馬克思對生產正義和分配正義的訴求緊密相關。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要求的是勞動過程同工人自身的一致性,即勞動從頭至尾都是為了工人自身。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現實當中,由于工人將自身勞動力出賣給了資本家,勞動則供資本家自由支配。于是工人勞動在資本家控制的生產當中被分割為兩部分,即必要勞動與剩余勞動。一方面,資本家通過支付工人工資,抵消了工人進行的必要勞動,以維持工人自身勞動力的再生產。另一方面,工人的剩余勞動被資本家以其生產要素所有者的身份而占有。這部分勞動不是為了工人自身,而是為了資本家,所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也被資本家以未付等價物的方式侵吞了?!百Y本家用他總是不付等價物而占有的別人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一部分,來不斷再換取更大量的別人的活勞動?!?工人無法獲得其勞動所生產出的全部價值,工人的勞動成果被侵占,勞動量與勞動所得不對等。

對此,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剩余勞動不僅存在,而且是以一種異化的狀態存在的,它對應著一種被強迫的勞動,進行的也是一種被剝削的剩余價值的生產。以此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剩余價值全部被資本家所占有,而工人則不得分毫?!霸谫Y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

而針對資本家及土地所有者在私有制下的“不勞而獲”,馬克思在分配問題上給出了從“按勞分配”到“按需分配”的正義分配方案。他認為,一個正義的社會最起碼應以按勞分配的原則給予勞動和勞動者以應有的公道。更進一步講,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最終的正義追求在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正義目標在生產上體現為人能夠自由自覺地勞動,而在分配問題上則體現為繼按勞分配之后,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3。也正是在這里,馬克思有關社會政治哲學的正義訴求顯現了出來,同其政治經濟學研究緊密地關聯在了一起,或者說,這種理論上的內在關聯使我們從其政治經濟學研究當中提取出社會政治哲學的意蘊和正義取向成為可能。

基于以上論述,我們實現了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理論內涵中的正義取向及政治哲學意蘊的解讀和分析。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私有制、勞動的異化狀態以及剝削的批判,而對資本主義生產與分配的非正義進行了全面批判。在這一批判過程中,其正義訴求也顯現了出來,即勞動是為了全體勞動者的自由全面發展,人應能夠進行自由自覺的勞動,勞動生產出的產品和剩余價值也應為勞動者共同所有、共同支配。這種正義訴求的勞動價值論理論邏輯起點在于“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4。

三、“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對羅爾斯“批駁”的批駁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使我們看到,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和分配所呈現出一種非正義狀態,這也是資本主義非正義的集中體現。馬克思正是依據其生產正義和分配正義的訴求而對資本主義的這種非正義本質進行批判的。而他有關生產正義和分配正義的訴求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勞動價值論理論依據,即“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5。羅爾斯未能理解馬克思這一勞動價值論理論依據的真正要義所在,所以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做出了有失偏頗的批判。他片面強調分配正義而輕視生產正義,輕視生產勞動之于產品分配的前提性地位,也否認了勞動之于價值創造的唯一性地位。

現在我們需要站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立場上進一步審視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作的理解。在討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時,針對勞動創造價值這一問題,羅爾斯只是通過評價馬克思“使用價值……是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6這句話,得出結論:“馬克思不認為勞動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所有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但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理解勞動創造價值的關鍵在于區分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和抽象勞動生產商品價值。在這一點上,羅爾斯是僅就著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來理解和論述勞動創造價值這一命題的。他在這里沒有區分使用價值和價值,而是將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價值混同起來進行了理解。同時,他也沒有對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做出明確區分,而是將具體勞動、抽象勞動和勞動也混同起來。這種未做細致區分的理解很容易導出這樣一種理論傾向:一方面,未區分使用價值和價值導致他將使用價值的源泉視為價值的源泉,即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是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是價值的源泉,那么勞動就既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也不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了;另一方面,未區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導致他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具體勞動作為勞動的全部意涵去理解,只關注到勞動作為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而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理論關鍵,即,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抽象勞動作為勞動的另一重意涵,其實是作為價值的唯一源泉而進行商品價值的創造。

但我們知道,一方面,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實際上明確區分了使用價值和價值。除使用價值外,商品還有著代表其社會屬性的交換價值,價值又是從交換價值當中抽象出來的,因而也更深刻地體現著商品的社會屬性,作為生產社會關系的勞動才是創造這種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而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只體現人和自然的關系,不生產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也就根本無法構成商品價值的源泉。理解有關創造使用價值的源泉并不適用于理解價值的創造來源。另一方面,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當中,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是具體勞動,生產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勞動作為具體勞動,生產商品作為物質產品的使用價值需要其他生產要素的參與和配合。但勞動生產商品作為商品的價值,即,使勞動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形成交換價值,則無須依賴其他生產要素,純粹靠的是代表人類生產和交換關系的抽象勞動。因此,無差別的抽象人類勞動就確確實實是它所生產的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任何其他生產要素都無法替代的。

從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解中可見,他仍然潛在地受著西方經濟學理論模式的深刻影響,這種理論模式的邏輯根源仍舊在于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要素價值論。而在分配問題上,資本主義生產要素價值論又銜接著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但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乃至其剩余價值理論看來,這些理論往往依靠法權的形式正義,掩蓋了現實市民社會層面的對立和分裂,即非勞動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不僅僅依靠其私有者的身份獲得了相應的利潤和地租,同時還通過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繼而將全部社會剩余價值據為己有,這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及其剩余價值理論進行資本主義批判的關鍵所在。

綜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既具有豐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意義,同時還內含著深刻的政治哲學理論意蘊。勞動價值論本身連同由其引出的剩余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特征及運行機制的揭示,以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譴責與批判,都在人類社會制度應然性層面給出了理論闡釋和實踐方案。其中所蘊含的一種“正義觀念的預設”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指涉的正義取向引到了社會政治哲學研究的重要理論陣地,這也是羅爾斯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哲學家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予以如此關注的根本原因所在。但由于受到西方經濟理論模式的深刻影響,羅爾斯無法全面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蘊含的豐富意涵。他陷于片面的理解視域,以至于沒有找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當中蘊含著的解讀和攻破資本主義弊病的良方,從而無法真正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乃至馬克思整個社會理論的精髓所在。

總之,雖然羅爾斯從正義的角度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進行了政治哲學層面的思考,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社會正義訴求總結為“人人平等地擁有獲取和使用社會生產資料的權利,人人平等地擁有與他人合作制定公開民主的經濟計劃的權利,人人平等地分擔社會工作”1,這對我們用現代視角去豐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解有著諸多益處。但羅爾斯在指出以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正義訴求后,轉而又認為這種訴求所指涉的“完全共產主義社會是不值得欲求的”2,因為他認為“這樣的社會不依賴人們的正義感”1,這在他看來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從而他將社會正義的期望又寄托在人們的“正義感”這種典型的主觀道德的說教上,得出與馬克思唯物史觀理論整體大相徑庭的結論。正像尼爾森(Kai Nielsen)所說的那樣,“道德化的方式不具有真正的解放力量”2。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立場來看,失去了社會歷史客觀立場基礎的社會理論才是讓人難以想象和接受的。社會正義的實現,或社會非正義的消除,不在于強調主觀上虛無縹緲的正義感,而在于不斷發展人類生產力,使現實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不斷發生的利益沖突和對立等一定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下的局限性問題,能隨著“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3,即共產主義的最終實現而得到解決和克服。

結? ? 語

不得不說,資本主義世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研究,以及據此提出的社會制度正義方案對我們有著諸多啟示意義。其中,羅爾斯在學理上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之資本主義批判觀點的吸收和借鑒,以及在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回應當中給出的富有現實意義的正義理論,都是值得我們仔細審視的優秀范本。但本質上,羅爾斯所依據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立場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立場本身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羅爾斯正義理論之形式正義的理論內核,也決定了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質疑和否定,是不能為我們所接受的。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并非是“多余”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為科學的、實踐的理論,最終要求和指向的是破除虛假的形式正義,達至真正的實質正義,它為我們確立了有關社會生產和分配的正義追求,是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重要理論支撐。研究羅爾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闡釋與批判,回應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模式的挑戰,在理論交鋒中吸收和借鑒西方有益成果,不僅對我們堅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立場,并進一步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詮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我國當下的社會發展和正義制度建構也具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時代意義。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找国产毛片看| 亚洲国产清纯| 亚洲另类色|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鬼|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网站| 久久视精品|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66|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伊人网址在线|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在线播放91|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午夜小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色首页AV在线| 日本午夜三级|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porny|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jizz| 97se亚洲| 日本a级免费| 成人中文在线|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黄| 国产91小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免费在线成人网|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无码福利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在线国产你懂的|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