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水平要相對落后于城市學校,但在多數縣級區域農村學生人數卻往往能夠占一半甚至更多的現狀,如何能夠更好地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特別是實現城市農村初中英語寫作均衡發展,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并剖析農村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本人教學實踐提出了部分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進
【作者簡介】魏小杰,廣饒縣大王鎮實驗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溝通交流的能力。而四種技能中,“寫”是一種較高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相對于聽、說、讀難度更大,所以能否“寫”好英語是衡量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標志。大量學者研究表明,“寫”的能力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發展是不均衡的,以本人所在縣域為例,初中段農村中學學生約占72%,是主要學生群體。作為一名在農村工作了17年的英語教師,通過聽課、與師生交流等方式,發現農村初中英語在寫作教學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甚至可以說農村中學英語寫作問題已成為英語教學中的“老大難”,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因此,不斷探索有效教學方式來改變這一現狀迫在眉睫。
一、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1.問卷調查情況分析。(1)學生。通過對本縣農村八九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到有效答卷3460份。調查發現,在英語寫作認知上,81.18%的學生表示,“喜歡或很喜歡英語寫作”,89.42%的學生認為,“英語寫作水平需要提高”;41.3%的學生認為,“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中最難的部分”。在英語寫作運用上, 52.14%的學生選擇“各種考試”,34.45%的學生選擇“日常布置的練習”;只有13.41%的學生表示,“愿意用英語寫東西”。在英語寫作提升上;61.39%的學生認為,“課堂內老師英語寫作教學不是很充足”;64.42%的學生認為,“老師指導是提升自己英語寫作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2)教師。針對本縣寫作教學現狀向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收到有效答卷164份。調查發現,在英語寫作課堂設置上,只有29.88%的老師表示,“每周有一節以上英語寫作課”;70.12%的老師表示“沒有固定寫作課”;但是99.39%的老師認為,“開設固定英語寫作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生寫作中存在最大問題上,“語法”占53.05%,“詞匯”占20.12%,“篇章結構”占24.39%。在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有效方式上,“加強練筆”占68.29%,“大量閱讀”占13.41%,“寫作方法指導”占12.8%,“背誦默寫范文”占5.49%。
2.問卷調查存在的問題。(1)農村初中英語學習環境較差。由于地域、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基本全靠校內,封閉的學習環境、落后的基礎設施導致農村學生能夠接觸的英語資源相對較少。加上全縣有70%左右的農村教師反映是沒有固定的寫作課,在校內課堂上沒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寫作氛圍,由此學生對英語感知、體驗明顯不足。
(2)英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群體差異化較大,年齡結構整體偏大,礙于經驗主義教學導致教學觀念更新慢。而新生英語教師補充速度相對較慢且數量偏少,又極易受年長教師經驗教學影響,以致英語教學過于關注教學材料中總結的語言點、知識點和語法,而忽視了學生思維、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造成語言技能培養和訓練不足。
(3)學生英語寫作學習興趣低。就學生本身來說,大多是為考而學英語,缺乏學習主動性,有時對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寫作存有畏難情緒,練習數量、質量遠遠達不到課標要求。就教師而言,把講授考試作文當成寫作課唯一形式,認為講作文題就是寫作課,講每單元寫作話題就是寫作課,寫作課范圍極大窄化,這也是學生產生英語寫作就是為了分數,對英語寫作慢慢失去興趣的原因。
(4)寫作訓練形式單一。部分教師在寫作課上把背誦、默寫范文作為教學主要方式,整節課讓學生背誦默寫所謂的范文。結果學生機械地儲存了一部分語言知識,也許能夠實現針對某些話題的公式性回答,但是真正就某一話題展開交流時語言“遷移”能力就是紙上談兵了,并不能有效培養、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3.問卷調查總結評價。(1)學生有提升寫作能力的愿望。學生問卷反映出80%以上學生喜歡英語寫作,89%以上的學生有提高英語寫作的需求,這些都是教師上好寫作課的前提和基礎。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的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有利于補齊學生短板,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自我學習和深度學習創造條件。
(2)教師有開設專門寫作課的愿望。絕大多數教師認為,有開設專門寫作課的必要,這是對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有益探索的關鍵。教師的教學需求往往是推動教學研究、改革的原始動力。
(3)教師做出不少有益的探索。從教師問卷反饋中可以看出,教師為提高英語寫作水平不斷進行探索、實踐,有些嘗試已取得較好的成績,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二、原因分析
一是教學觀念沒有轉變,素養意識沒有樹立。雖然新課程標準已經明確提出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但是仍有部分教師沒有樹立素養意識,不能較好落實學科育人和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沒有把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當作一項為學生終身發展的奠基任務,沒有把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當成學科最基本的教學任務來看待。
二是經驗教學思想嚴重,創新意識不足。本縣英語教師平均年齡約38.6歲,多數英語教師已執教多年,總覺得自己和流水線上的工人沒有什么區別,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試、成績分析……失去了應有的創造性,有時產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動而無行動體現。
三是考核評價機制不合理,激勵作用畸形發展。有些初中學校為方便考核教師,學生每年都要重新分班,任課教師也會每年調換任教年級,導致英語寫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任課教師只關心自己在一學年時間里學生能夠考出好成績就行,下一個學年與自己無關。而一個學年寫作話題就是那么多,多準備幾篇范文,背好、默寫好就能得高分,因此教師為了量化考核、學生為了考試得分,學生素養和能力的培養便無從談起了。
四是學生自主意識薄弱,主觀能動性不夠。農村學生因為受家長、社會影響,自身學習意識淡薄,對學習不夠重視,甚至根本不想學習,這也成為學習能力提升的障礙。作業不做,積累、練筆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應對策略
1.轉變教師陳舊觀念,正確認識寫作意義。寫作教學本是一項創造性勞動,教師要從“動身子”轉變為“動腦子”,改變考試定終身的理念,認識提高寫作能力對于英語學科教學的意義,著力放在改變過去那些落后的教學方法、程序、模式和套路等方面,不斷提升獨立思考、批判、質疑等能力,承擔起自身使命、教育任務,樹立為國育才、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進而開創教育教學新局面。
2.健全教育評價機制,激發學校師生活力。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多以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來鼓勵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積極調整教師心態,切忌把自己的功利心態轉移到學生身上,建立標準健全、目標分層、多級評價、多元參與評估體系,增強評價的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
3.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豐富寫作教學內容。結合國家信息化2.0戰略,提高英語學科信息水平。寫作課上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批閱等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使學生自然快捷地融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混合構成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誘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優化寫作教學。此外,寫作內容要緊跟時代潮流,突破時空的限制,可以做美篇、寫微博,也可以發布在QQ空間、朋友圈、公眾號等平臺互動交流,讓學生完全擺脫課堂作文題材的束縛,使寫作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全方位地調動思維。
4.探索“以讀促寫”方式,提高英語寫作層次。筆者通過閱讀相關著作,最終確定以“以讀促寫”為主的方式來改進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借鑒使用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句型,也就是即插即用式以讀促寫,即通過窄式閱讀相關主體或題材的文章,拓寬學生相關話題詞匯、句式的容量,從而實現即時運用的目的;其次,學習借鑒閱讀材料篇章結構,這個層級的寫作前提是深入閱讀的真正發生,只有確實讀懂了,分析透了,才能學習、模仿文章結構,從而在表達時注意利用結構讓自己的作品能夠更清晰、有邏輯;最后,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形成自己的文風和語言習慣,這一點是極少數學生能夠達到的,但可以作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5.深挖教材教學內容,寫作訓練多樣化。教師必須善于挖掘教材和教學內容,采取合理有效的訓練形式。在日常教學中,本人所采取的寫作訓練的形式主要有仿寫、續寫、改寫、縮寫、擴寫、創寫等。比如,故事類文章,多數會采用縮寫、續寫、擴寫等形式,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加工,形成自己的東西。在議論文體學習中,多數會采取仿寫、改寫等形式讓學生學會有邏輯的闡述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對開放性話題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遇到的語言難點可以通過自查資料等方式解決,又反過來促進語言的進一步學習。
6.注重傳授學習方法,重視學生寫作體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語寫作更是如此,語言知識是基本的磚瓦,但是學會原理,能夠獨立設計并建造出漂亮實用的房子更加重要,因此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遠比單純就語言知識積累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日常寫作教學中給學生講“漢堡”作文法,“奧利奧”作文法等等,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同時注意到語言的層次性和邏輯性問題,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并掌握了合適的寫作方法。學生也經常在課下問:“老師,什么時候我們再寫‘漢堡’作文啊?這次肯定能夠加上更多的‘材料’……”
總之,寫作是一個綜合性活動,需要綜合運用語言知識、想象力、創造力和英語思維能力,進而產生量變到質變的變化。另外,寫作者也要充分考慮文章寫作意圖、受眾人群,更好地實現書面化語言所承載的功能。因此,只有綜合性感知語言、體悟語言、運用語言才能更好地理解語言,才能夠真正掌握英語這種交流工具,才能夠發揮出工具為人所用后應有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張麗云.對農村初中生英語寫作需求的調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6):23-25,27.
[2]張健萌.淺談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68,70.
[3]馮武亮.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116.
[4]楊揚.基于核心素養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7(4):27-28.
[5]宋蒙蒙.寫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