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核心素養下的單元整體教學為背景,筆者結合自身在上海版小學牛津英語教材教學時的課堂教學案例,淺談小學低年級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和感想。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朱藝哲,蘇州市實驗小學校。
一、單元整體教學解讀
英語教學的具體目標是什么?筆者認為是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逐步幫助學生形成的,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實施的,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那什么是單元整體教學呢?“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實施方法和技巧。教師依據單元內容設計相關主題,學生通過具體的主題引領,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語篇等為依托,運用各種學習策略,讓學生探討單元的主題意義,逐步發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最終達到學科育人、知行合一的目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將有限的課內時間進行整合,把課堂的效率發揮最大化;能將單一的知識點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合理認知知識的構建,促進和培養學習能力。
單元整體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有助于知識的整合,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來提升教學效能。當前的小學英語教材多為以單元來為基本單位對內容進行劃分,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每個主題結合相應的話題來開展教學,呈現了“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這一框架模式。以上海小學牛津英語2B為例,Module 1的主題的是“Using my five senses”,在這個模塊中有三個單元,分別是Unit1 “What can you see?” Unit2 “Touch and feel.” Unit3 “What can you hear? ”雖然三個unit的形式各異,但是通過see、hear、touch and feel這些不同的感官話題來契合five senses這一模塊主題。在進行單元整體設計時,教師應圍繞這些話題來展開設計,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應注意的是,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打破課時知識點的做法,更應該關注的是單元內容或學科內容知識的整合。教師首先應研讀課標、分析教材和學情,從而確定模塊單元教學目標,再進而劃分單元課時,最后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在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找準“單元主線”。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教師要抓住這條清晰的教學主線,深入地挖掘出教材中有聯系的內容,并將它們進行整合,開展多樣化、多層次性的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整體建構本單元的語言知識,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困境
單元整體教學不失為一種高效整合的教學方法,但在傳統教學的環境下其應用并不樂觀,原因如下:
1.重視教學內容,忽略教學整體。當前,學校多以課時計劃為單位實施課堂教學,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單一知識點的教學,在課堂中呈現了教學內容碎片化、知識運用模式化、教學操練單一化這一現狀。所以,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內容,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固化了學生的能力和思維,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將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直接轉化為素質和能力,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產生阻礙。
2.重視教學形式,忽略教學內涵。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低年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興趣度,課堂活動豐富多樣,課堂氣氛熱鬧非凡。但是,有些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只考慮到了活動的趣味性和熱鬧性,而忽視了活動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我們所設計的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所設計的活動是為了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這些問題是教師忽略和欠缺思考的。
三、單元整體教學實施
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就是依據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為他們設置的最近發展區,而每一個具體課時的目標是它的框架。教師必須研讀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從而來確定模塊單元教學目標、劃分單元課時,最后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形式。下面,筆者將以上海版小學牛津英語2B M2U1“Things I like doing”一課為例,談談對小學低年級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1.分析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基礎,是教學內容的依據,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標尺,也左右著課堂教學過程的航向,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教學。上海版小學牛津英語教材的編寫特點是以模塊為單位,模塊螺旋上升,知識內容復現率高。每個單元以話題為主線,每個課時都是圍繞單元話題展開教學。
2B M2U1 “Things I like doing”這一單元,以“我喜愛的運動或活動”為單元功能話題,共有六個板塊組成:Look and learn、Look and say、Say and act、Do a survey、Listen and enjoy、Learn the sounds。筆者在設計該單元教學時,確立了如下單元目標:
(1)To use verbs and verb phrases to indicate actions.
(2)To use the key pattern to describe one's likes. (eg. I like doing...)
(3)To use yes/no questions to ask about people's likes (eg. Do you like doing?)
(4)To use modelled sentenc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eg. Yes./No. I like doing...)
(5)To learn and distinguish the sounds.(eg. K, G)
(6)To help Ss learn and sing the song.
(7)To help Ss know how to introduce their interests and share with others.
(8)To let Ss know the benefits of sports or activities.
從以上單元目標中可以發現,筆者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理念,以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2.結合課時主題,設計教學過程。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材特征,關注主題意義,將完整的單元整體目標進行整合落實到每一個課時中,使每課時的教學內容和任務既各有側重,又相互兼顧。通過整合各課時的教學目標來實現單元目標的全面達成。
筆者針對單元總目標,將2BM2U1劃分了四個課時,為每一個課時制訂了一個副標題(sub-topic)。
第一課時:Things I can do。在這個單元中的核心詞匯是關于體育活動和運動的。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新單詞之外,也希望學生能將之前所學過的相關動詞進行復習鞏固。所以,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筆者運用了學生已學過的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來貫穿整節課,通過舊句型來帶動新單詞的學習。
第二課時:Things I like doing...。 通過第一課時新舊單詞的復習和學習,然后出示第二課時的新句型I like...為了讓學生很好地區分can和like后面所跟動詞的不同形式,筆者通過對比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來進行區分和辨別。動名詞的轉換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動詞后面直接加ing。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直觀感受,筆者首先在課堂上通過舉例的方式來進行講解(圖1所示)。學生了解這個規律后,出示其他學過的并且有相同規律的單詞(圖2所示)。動名詞的第二種和第三種轉換形式使用同樣方法,首先通過舉例的方法讓學生有所概念,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說說相同規律的單詞有哪些,最后通過筆者歸納總結來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圖3-4所示)。
第三課時:Things my friends like doing。學生通過前兩課時的學習后,學生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喜愛的活動后。第三課時就是對之前所學內容的衍生和拓展,學生通過學習句型“Do you like...? Yes, I like.../No.I like...”來對同學和朋友進行詢問,通過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同學或朋友的喜好。
第四課時:Things we can do & Things we like doing。最后一課時,通過復習和鞏固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讓學生通過對比后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的重難點。
單元的主題是多樣化的,主題的設計大多也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感興趣的話題、社會熱點等方面進行選擇。總而言之,選擇適合學生學習能力和符合學生興趣的才是最為契合的。
3.整合單元內容,形成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師應基于學科標準,處理好教學、學習、評價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較為客觀的評價呢?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針對2BM2U1“Things I like doing”設計了相應的project讓學生完成。這份project分別針對語音、語法和語篇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在完成project后,通過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來得到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讓教師知道教學中需要完善的內容。在設計project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或制訂出有針對性、趣味性、多維度的評價方式,使得教學評價更具有多樣性和激勵性,最終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增進學生的學業成果的目的。
四、結語
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是社會發展對英語教學的需要。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變教育教學方式,優化教育教學內容,使教學變得更加高效,使課堂變得更加智慧,使學生變得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周詩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英語教師,2018(15):156-159.
[2]郭瑞.淺談《牛津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8):87.
[3]錢希潔.如何抓住語篇教學的切入點[J].江蘇教育,2010(16):54-56.
[4]沈國鋒.例談小學低年級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遼寧教育,2013 (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