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麒
摘 要: 一個國家的民主化程度和民族的文明水平從本國公民的核心素養狀況就能體現出來。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公民核心素養的高低決定了實現進程的快慢。對于公民核心素養教育來說,思想教育是實施的最佳途徑,要讓公民核心素養得到提高,必須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
關鍵詞: 思想教育 核心素養 素養教育
一國公民的核心素養狀況是本國民主化進程和民族文明水平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公民的核心素養教育問題在各國的教育界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甚至被納入國家大政方針。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公民核心素養的高低決定了實現進程的快慢。
在我國,從小學到大學的各個教育階段,始終都有思想教育相關的課程學習,這無疑彰顯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實施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最佳途徑。中學政治課程建設必須重視核心素養的教育問題,思品老師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努力實現公民核心素養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含義和現狀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范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養指的是以平等為核心的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包括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規范、行為習慣等,公民核心素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后天的學習、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現如今,中國的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有自身的運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國缺少的是一個完整的公民素養教育體系,需要在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養的教育機構與教育進程。為此我國的教育學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著這個目標探索前進。
中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公民素養出現問題將直接導致社會秩序混亂、不良風氣盛行、群體性沖突增多等現象。要使公民核心素養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視域下進行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是比較可取的途徑之一。公民核心素養提高了,各種社會問題也會隨之減少。
二、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是當前時期的熱點。針對當前我國的國情來說,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只有這樣人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實現這些目標的基礎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養是否夠高。應時代之需,社會各界人士開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養進行諸多研究,使之成為一時的熱點。
其次,新課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養。社會在進步,從前的教育模式、內容漸漸地不能滿足時代需求,課改就顯得十分重要。改革、創新后的教育內容是符合當代發展趨勢的,公民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課改十分重視的專題。不論是思想教育學科還是其他學科都希望找到本學科與公民素養教育之間的契合點,作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標是為現代社會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與公民核心素養的關系
(一)思想教育為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提供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如今形成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我國有很多專門從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們推動著思想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基礎與先決條件。
(二)思想教育與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相互促進
思想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讓被培育人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內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響核心素養,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課堂教育、環境教育和實踐教育等,通過這些方式同樣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視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養的途徑
在思想教育視域下進行公民核心素養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傳統教育方式,但是現代社會要求創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針對公民核心素養教育,要學會將二者結合起來。
(一)課堂教育
課堂教學不但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實現教育目標。不僅僅是思想教育課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養培育,其他學科也要重視公民核心素養的培育,不斷完善教育內容、優化教育方法、加強課堂教學互動。
(二)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素質對于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響,高素質的教育者擁有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知識體系,很好地將受教育者根據特點分類并因勢利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公民核心素養。因此作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師,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對于公民核心素養教育采用得較多的是正面的灌輸教育,但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多組織一些專題討論、社會實踐等新的教學方法還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輸教育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加強課堂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效果會得到強化。
(四)環境熏陶法
環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園環境、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園環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感化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校園環境包括物質、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環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養教育中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在生活中家長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相比校園環境和家庭環境來說,社會環境所涉及的面更廣、更復雜,社會環境對公民核心素養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想要營造適合公民核心素養發展的環境,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專業課程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
公民核心素養教育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設置一些專業的課程,這樣更有針對性,教學成果也會更顯著。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校內外的社會實踐教育,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進一步切實體會公民核心素養的本質,實現知行合一。
我國的公民核心素養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二者相輔相成。中學思品老師更應當致力于培育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綜合素養的同時完成公民核心素養教育。
參考文獻:
[1]藍楠.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公民意識教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
[2]肖莉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公民素養教育資源開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3]李寒梅.中學政治課程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培育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報,2015(4):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