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燕輝
民貿企業是指民族縣市內經銷(收購)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特需品、必需品,符合國家民族政策,經過省級認定的企業。民品企業是指生產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經國家民委等部委認定的企業。國家歷來重視民貿民品的生產和供應,出臺對民貿民品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給予貼息的優惠政策,幫助解決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特殊商品買難賣難問題。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嚴格落實民貿民品優惠政策,民貿民品企業共享受貸款貼息1.62億元。其中,2016年,全省民貿民品企業貸款貼息5439.97萬元;2017—2018年,由于國家政策調整,貸款貼息資金按均衡性轉移支付,優惠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在多方努力爭取下,2019年中央按貸款貼息引導支持資金切塊下達各省,各地按不高于2.88%給予貸款貼息,湖北2019、2020兩年共爭取中央民貿民品貼息引導支持資金1.08億元。民貿民品優惠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有效落實,壯大了民貿民品企業,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在助力脫貧攻堅、帶動少數民族群眾致富、開展公益事業和增進民族團結進步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并重,嚴格執行國家民委關于民貿民品工作相關管理規定,截至2019年底,確定民貿企業共計305家,“十三五”期間全國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43家。“十三五”期間,全省民貿民品生產企業享受流動資金貸款貼息1.62億元。湖北還有邊銷茶企業13家,屬于民品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政策,2016年至2019年,全省邊銷茶生產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1792萬元。
加強組織領導,持續用力推進。執行民貿民品貸款貼息政策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關心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的具體體現。湖北由省民宗委、省財政廳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聯合成立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定期會商研究民貿民品工作,加強指導和協調,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與問題,為優惠政策的落實提供了組織保障。省民宗委高度重視民貿民品工作,把它作為推動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切入點,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黨組會研究民貿民品相關工作。2020年3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形勢,組織召開了全省貫徹落實民貿民品優惠政策以會代訓視頻會,督導市縣各級用足用活優惠政策,及時把貼息引導資金分配撥付到位,把資金用到企業復工和生產發展上,努力克服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沖擊。
注重宣傳督導,用足用活優惠政策。組織工作專班深入民貿民品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困難,鼓勵基層民族工作部門加大對政策文件的學習宣傳力度。基層民族工作部門通過舉辦民貿民品政策培訓班、企業聯系座談會等形式,宣傳民貿民品相關優惠政策,擴大民貿民品政策的知曉面,加深企業和社會公眾的了解。2020年,根據疫情對民貿民品企業的影響,省民宗委組織6個調研專班,跑遍10個民族縣市與邊銷茶企業較多的咸寧、宜昌,宣傳企業紓困政策,切實解決企業困難與問題。宜昌市堅持每年協調財政、人民銀行和企業主管召開民品企業座談會,加強溝通,保證優惠政策的全程跟蹤、全面落實;舉辦“優惠政策”座談會,對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培訓,詳細講解政策,確保企業依規享受優惠政策。襄陽市要求企業嚴格按照《目錄》生產產品,充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抓好全市清真食品的生產供應和“清真”概念泛化的防范和排查工作,確保企業規范經營。
嚴格認定標準,實施動態跟蹤調整。民貿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動態調整是國家民委相關文件的規定。“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制定了規范民族貿易企業認定的政策文件,通過2016年和2019年重新認定工作,使民貿企業由“十二五”期間的1000多家,調整為964家(2016年)和305家(2019年)。依規將部分破產或倒閉,銀行信譽較低的企業及時調整出列,將有實力、效益好、符合民貿企業認定條件的企業,依程序納入民貿民品企業行列享受民貿民品企業貼息貸款優惠政策,盡力做到重新認定的民貿企業既符合標準,又具有發展潛力。

少數民族特需商品——西蘭卡普

民族地區農副產品——茶葉
完善制度保障,強化資金監督管理。“十三五”期間,湖北先后制定出臺《湖北省民族貿易企業網點建設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湖北省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貸款貼息引導支持資金管理辦法》,相關市(州)民宗委結合實際也制定了相應制度措施,為加強和規范資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省級層面,重點對申報貼息資金的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做好資料整理和臺賬建立登記工作。不定期會同財政、銀行等部門對民貿民品企業貸款和貼息資金撥付、使用情況進行及時跟蹤,掌握底數,防止發生多領、冒領貼息資金等違規違紀問題。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省民宗委和省財政廳強化績效目標執行監控并開展資金績效評估,對資金未撥下去、使用不好的地方,按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的要求,在下年度資金分配時減少資金或不再撥付,確保優惠政策的嚴肅性。
爭取配套政策,增添企業發展活力。省民宗委積極爭取、協調省級財政“十三五”期間每年撥付省級民族貿易企業網點建設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195萬元,2016—2019年共計780萬元。以省級民貿民品技改資金為引導,帶動相關地區企業加快科技提升和技術創新步伐,適應市場需求,增強了民品企業市場競爭力。2016年以來,湖北元大生物能量平衡科技有限公司(襄陽市民品企業)先后投入近1000萬元進行了生產線技術改造,由之前的半自動生產線,改造成智能化生產線,由改造前每條生產線需要工人16人、一天生產成品90噸,改造為每條生產線只需5個人、一天生產成品600噸,產品質量也顯著提高。
加快發展步伐,助力脫貧攻堅事業。“十三五”期間,湖北民貿民品企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幫助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宜昌市80家民貿民品企業中,有54家企業是農副產品收購加工企業。宜昌雅佳明妃家具有限公司,幾年來累計捐資20余萬元購買水泥、沙石等材料幫助貧困村加快村級公路硬化建設、資助貧困學生就學,幫助安置解決移民就業。據不完全統計,五峰、長陽兩個自治縣內的民貿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向社會捐款共計389萬元,用于資助貧困戶。宜昌豐潤生物科技公司2019年帶動就業509人。“十三五”期間,恩施州民貿民品企業上繳中央、地方的各種稅額7.09億元,開展公益事業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其中,鶴峰縣湖北鑫農茶業有限公司深化“161+”產業扶貧模式,累計投入97.3萬元,組織員工結對幫扶貧困戶。

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企業——湖北省趙李橋茶廠
落實優惠政策,推動企業更好服務社會。“十三五”期間,湖北省民貿民品企業在國家優惠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迅速,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一方面國家民貿民品企業優惠政策的落實,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支持了各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為民貿縣招商引資增加了優惠條件,吸引了外來投資。此外,民族貿易企業的發展壯大,直接帶動了民族地區就業率,增加了少數民族群眾致富渠道,形成了良性循環。“十三五”期間,恩施州8個民族貿易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880.8億元,其中民族貿易企業零售總額684.3億元。部分民貿民品企業受益于國家優惠利率貼息貸款政策,降低了融資成本,提升了企業盈利的空間、逐步發展為地方龍頭企業。武漢唐古拉漢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在經營同時不忘社會援藏使命,以公司旗下的山南藏禾糧油產業公司為依托,采取“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發展模式,促進乃東農民增產增收,有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維護民族團結,服務邊疆少數民族群眾。民貿民品企業的發展,保證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滿足了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的特殊需要;民貿民品企業發展后,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咸寧市邊銷茶企業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第一要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微薄利潤將磚茶銷往邊疆地區,讓邊疆群眾喝上放心茶、低價茶。趙李橋茶業持續多年開展“健康邊疆行”活動,與邊疆少數民族群眾面對面交流;2019年9月,該公司再次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十堰市堰清食品有限公司自2016年以來,累計慰問少數民族困難職工3萬余元。武漢唐古拉漢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與武漢市青年企業家協會一道,在西藏山南捐資100萬元建設“希望小學”,捐資60萬元建設“藏漢英三語幼兒園”。黨的民族政策惠及了企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廣泛交往,有效推進了民族團結向更深層次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清落實民貿民品政策的重要意義。扶持民貿民品企業的優惠政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持續實行的民族政策之一,是黨和國家保障少數民族民生的一項傳統政策,是黨和國家對民族貿易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群眾的親切關懷。落實好民貿民品優惠政策,不僅保障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等特殊需求,也對實現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統一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意義。要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實現從單純追求民族企業享受優惠政策量的增加到民族企業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質的飛躍,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民族地區影響,不斷開創民貿民品工作新局面。
完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實好優惠政策。近年來,為了充分調動地方主動性積極性,國家對民貿民品企業扶持政策進行了適當調整,改變以前貸款貼息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的做法,由中央拿出一定貼息引導支持資金,地方根據實際財力匹配資金推動落實貼息政策。各級要適應新的政策調整,克服各方面困難,籌措匹配資金,完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好優惠政策,扶持民貿民品發展,發揮民貿民品企業引領作用,帶動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
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服務質量。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引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品升級。要強化服務意識,改善營商環境,認真研究扶持民貿民品企業加快發展的具體措施,為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個體和私營經濟實體在辦證、發照、貸款申請、稅收減免等方面提供幫助。要廣泛利用各種經貿活動,擴大民貿民品企業的市場領域。要建立健全民貿民品溝通協調機制,細化職責分工,明確目標要求。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動態,為民貿民品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實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