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利 徐海斌 張慶林 楊思嘉
中建七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450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工期拖延、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應該積極地推動信息化與建筑工程管理的結合,加強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優化原有的信息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加快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溝通與共享,實現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加。但在這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工程質量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一些管理人員缺乏對工程質量監管的意識,對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管理敷衍了事。一些管理人員則盲目沿用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不愿去學習、嘗試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傳統的監管方法較為落后,缺乏針對性,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管理,因此在施工質量管理中必然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為建筑工程的建設帶來許多安全隱患。
在建筑工程建設竣工投入使用之后,許多工程隊認為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忽視了路橋工程在后續使用中的質量檢查和修繕工作,導致一部分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許多年都沒有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出現了損壞的現象,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事故,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工程的維修沒有做好及時的記錄,沒有建立起信息化的維修記錄檔案,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檢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當年久失修的建筑工程在進行維修時,往往會出現許多連帶的問題,維修難度非常大且維修周期較長,對維修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有著很大的威脅[1]。
建筑工程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項目,不僅工程量大,而且工作內容繁雜,涉及到許多不同的部門,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部門之間信息交流不通暢的情況。建筑工程是一項十分嚴謹的工作,不允許有絲毫的模糊和懈怠,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就會帶來不可避免的信息差,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持續開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就更需要強調建筑工程的管理。為了更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建立起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為不同部門之間提供一個互通信息的場所。一旦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能夠及時解決,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影響[2]。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科研單位和企業研發出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設備,其中許多智能化設備是針對建筑工程的需求而設計的。建筑工程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選擇恰當的智能化設備,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力成本,也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完成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安全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建筑工程的規模在迅速的擴大,施工的復雜的也在持續的增加。工作人員要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合理使用智能化設備輔助建筑工程的開展,縮短建筑工程施工周期,提升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效率[3]。
與其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同,建筑企業需要用的施工人員不僅數量多,而且流動性非常強。一些工作人員可能只負責一小部分的工作,但是干一兩個月就會離開,給建筑工程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建筑企業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應該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利用信息化軟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將工作人員的信息及各自負責的內容錄入到系統之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4]。
在施工開始之前,負責工程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針對本次施工的具體情況,設計出一套關于施工質量的監督審查機制。將施工的整個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又由若干個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需要安排專門的監察人員,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全程監控,實現對建筑工程建設的實時監管。實時監管擁有更好監督視角,比起現場監督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如果在監管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要將這些問題及時記錄和反饋,并迅速地聯系施工現場的負責人員進行核實。當工作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無法處理時,也可以通過信息化設備與負責這一部分的工作人員聯系。這樣不僅能夠高效率地解決問題,還能盡可能地規避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建設的安全性[5]。
負責建筑工程施工設計的工作人員在完成圖紙的繪制之后,應該主動地與施工方進行聯系,做好交底的工作,將施工圖紙掃描到計算機中,就圖紙中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數據進行詳細解釋,并通過計算機軟件對這些部位進行標注,幫助施工人員正確認識施工設計圖,并且能夠對其中一些特點和要點準確掌握,這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整體質量的根本條件。
設計人員應該對設計圖中一些重點、難點部位進行特殊標記,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在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細節錯誤,幫助施工人員提前采取預防措施,設計應急預案,盡最大的可能保障施工的安全,避免出現施工事故,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整體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在施工結束后還可以根據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對比,分析施工的質量和效率,可以為今后建筑工程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一項工程施工全過程所需要用到的建設費用進行細致分析,提前做好預估工作,再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管控。工程造價有利于工程整體質量的全面提升,建設工程的負責人員需要給工程造價足夠的重視度,做好全過程的造價審計工作,有利于對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和不同時期的造價進行更好的掌控和管理,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綜合質量,為建筑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收獲。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建設工程的負責人員首先要對施工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進行嚴格把控,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工程造價的數據匯總到一個表格中,讓工作人員能夠更直觀地看到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的具體信息,保證施工材料采購的過程完全透明,選擇高質量、高性價比的材料。工作人員還要注意隨著施工的進度購買材料,以免造成材料過多堆積導致損壞,增加儲存成本,及時在信息化系統中更新工程造價的變動情況,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并為工程后的造價核對提供依據[6]。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想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就離不開信息化的幫助。工作人員應該正確認識到這個問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積極地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建筑工程的管理,推動建筑工程管理的創新,進而實現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