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春林 陳先見
了解基層“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特點,掌握有效方法,進一步增強黨員政治意識,牢記使命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守正創新、抓住機遇,在新的長征路上,對“銳意進取、勇開新局”有著積極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執政黨,是黨員人數眾多、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政黨。數據顯示“80后”“90后”黨員至少占黨員總數的三分之一,這些黨員多是基層主體,他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有的缺少戰爭年代洗禮,有的缺少艱苦歲月的磨煉,有的缺少親身經歷和實踐,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開展和學習認識,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現象。一是對“四史”學習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探真求深之心;二是受物質誘惑,重物質實惠、輕信念追求,缺少精神追求動力;三是傳統學習教育途徑單一,創新教育方式不活,針對性不強,缺乏吸引力和參與度;四是專業教育骨干不足,人才隊伍力量薄弱等。
站在時代新起點,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一是鑒往知今,把握新的歷史方位的迫切要求。鑒往解惑,能更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方位;學史照今,能更清楚前進的方向。二是厘清脈絡,感悟百年奮斗歷程的有效途徑。讓基層黨員干部懂得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三是汲取經驗,提高治國理政的現實需要。可以讓黨員干部從歷史中汲取斗爭經驗、建設經驗,也可以讓黨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得以繼承和弘揚,賡續紅色血脈,筑牢精神之魂。四是踐行初心,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的必然選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五是凝聚力量,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精神動力。把紅色火種播進基層黨員的心中,讓他們感受偉力,汲取力量,在第二個百年啟航之際,成為他們前行的動力,走好新的長征路,早日實現中國夢。
“四史”教育旨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原則上由基層黨組織負責,以單位黨員干部、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體,亦可吸收單位其他職工、群眾、青年、學生等人員列席活動,突出黨史教育的主體性,同時擴大黨史教育的普及性。
加強領導,確保規范性。基層單位黨組織作為“四史”學習教育的主導者,應在上級黨組織的督促、檢查、引導下,根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要求,結合實際,制訂“四史”學習落實的具體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學習內容,突出學習主題,落實好學習教育制度,開展好“座談會、分享會、讀書會、故事會”學習活動,做好教育引導。
培養培訓,增強自主性。基層黨支部書記政治覺悟、理論水平、黨課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基層“四史”教育的效果。應著力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發揮出頭雁效應和班長作用,增強隊伍組織力、動員號召力、學習引領力。同時,針對不同教育對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可邀請“四史”方面的院校教授、專業學者、黨務專家進基層專業輔導,也可組織基層的黨員群眾走出去,與聯建、共建單位的同志溝通交流、共助提升。或可借助本地紅色資源,“走出去”開展現場教學,把“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此外,基層黨務工作者、黨小組長、黨員先鋒隊三支隊伍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不斷吸收人才,充實力量。對基層專兼職黨務工作者通過研討班、理論班、成長班集中開展培訓,提升理論水平和能力;對基層黨小組成員、思想骨干,進行學習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提升輔導,發揮好他們在“四史”教育中“小動員、小講解、小宣傳、小幫助、小提高”作用,提升“四史”教育整體水平。
靈活組織,增強創新性。“四史”內容豐富,應靈活組織,全面掌握。一是讀經典原文悟原理。依托《中國共產黨簡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等經典著作,進行原汁原味學,悟原文精神原理,重個人思想提高。二是進行浸潤式教育、場景式教育學。看經典影視,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游學,追昔蒼黃,感受風雨。三是借助移動網絡媒介,構建學習教育大平臺,提升黨員群眾學習“四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堅持集中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通過“課上、課下,會上、會下”多種學習模式,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五是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嚴格落實活動要求內容,完成規定動作。結合實際,開展講紅色故事,訪英模人物等,完成“自選動作”。
專題研究,加強針對性。結合各史不同內容和特點,采用不同方式進行研究。一是組織專題學習。按史分類,突出重點,專題學習。二是開展專題黨課。嚴格“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落實,抓好“四史”黨課集中學習教育。三是召開專題座談會。組織共產黨員干部、專家學者、基層黨務工作者、普通黨員進行專題座談、專題發言、專題交流,凝聚共識。四是組織專題競賽。開展“四史”重點內容知識競賽,增加知識性,提高參與度,讓教育煥發活力。五是開展專題征文。以建黨百年這一主線,開展“學習百年黨史,感悟初心使命”活動,讓黨員暢談體會、暢敘收獲。
突出特色,活動多樣性。一是突出“黨性”特色,結合主題黨日活動學。把“四史”融入基層黨支部每月“5+N”主題黨日活動中,與學政治、學理論、學政策相結合。二是突出“為民”宗旨,結合“惠民生、辦實事”活動學。在今年河南特大雨災汛災、疫情封控、高招中招期間,電力職工和黨員以“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主體,不顧安危,沖鋒在前,為災區群眾搶險救災保供電,為高考學子供電保駕護航助力,用行動開展“學黨史、守初心、擔使命”“學黨史、辦實事、惠民生”系列實踐,讓“學黨史、踐行動,惠民生、辦實事”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讓群眾享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三是突出“傳承”活力,結合團員青年特點學。團員是黨的預備隊,青年是黨的生力軍。團員青年要堅定“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信念,自覺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社區疫情協防協控,學生安全用電常識宣教,企業關愛光明助力”志愿服務活動;四是突出“電力”特色,開展“黨員責任區”包干學。國網開封供電公司采取“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分區包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收到了扎實有效的學習成果。五是突出“引領”旗幟,“黨建+工程”融合一體學。在工程項目建設上,通過黨建教育,引領工程航程不偏向;在黨建落實上,通過黨員在工程項目中發揮先鋒作用,基層黨建活動、組織保障有了新載體,促進了共同發展。
學用結合,增強實效性。學史目的,在于應用。在新的偉大建設征程中,國網開封供電公司廣大電力職工凝聚“四史”學習教育強大精神力量,他們學習焦裕祿同志“對群眾的親勁”,以“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俯首為民、甘為“孺子牛”,強責任、勇擔當;他們學習焦裕祿“抓工作的韌勁”,以“敢在困難面前逞英雄,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老黃牛精神,破難題、補短板,強基固本、扎實提升電網堅強水平;他們學習焦裕祿“干事業的拼勁”,以“敢教日月換新天”斗志,奮勇爭先,發揚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精神,蹄疾步穩,大力推廣電網綜合服務,積極營造用電優質營商環境,確保電網供電可靠,促進開封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讓群眾“電力獲得感”幸福滿滿,真正實現了“四史”學習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