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巧,郭慧娟,寧寶英
山西省中醫(yī)院,山西030012
輸 液 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也稱完全置入式靜脈給藥裝置,根據置港部位分為胸壁輸液港和上臂輸液港。輸液港的使用可以提高靜脈治療安全性,減少重復穿刺帶來的疼痛[1]。1982 年Niederhuber 等[2]首次對外科切開式輸液港置入術進行報道,1992 年Morris 等[3]利用經皮穿刺技術在X 線透視引導下完成靜脈輸液港置入,明顯提高了輸液港置入成功率。此后,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輸液港置入術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輸液港相關并發(fā)癥也受到關注,包括血氣胸、心律失常、感染、堵管、注射座翻轉、港體外露、導管破裂等[4]。2010 年,Mcnulty 等[5]對注射座翻轉進行研究,發(fā)現置入術后1~2 周,港體周圍纖維包膜尚未形成,注射座翻轉發(fā)生率為0~1.6%。我科自2015 年以來,置入胸壁輸液港70 例,其中1 例病人胸壁輸液港置入19 周后發(fā)生注射座翻轉,經手術復位后正常使用至今,現報告如下。
病 人,女,65 歲,2020 年2 月4 日 置 入 胸 壁 輸 液 港(廠家:美德康;產品型號:6.6F LP Dignity CT;產品批號:MRCTI66041-C)。2020 年2 月7 日開始采用吡柔比星+多西他賽進行化療,21 d 為1 個周期,共化療8個周期。2020 年6 月17 日第7 周期化療期間行輸液港維護時,觸診發(fā)現輸液港注射座邊界不清,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質地硬,按壓無彈性,檢查發(fā)現常規(guī)操作無損傷、針穿刺注射座時有阻力,立即停止操作,行胸部X 線檢查,注射座標識為“TC”(4 個月前胸部X 線檢查,注射座標識為“CT”),考慮輸液港注射座翻轉,主管醫(yī)生在局部麻醉下行手術復位,用不可吸收線固定注射座,縫合切口、加壓包扎后,采用無損傷針穿刺注射座,回抽有回血,沖管通暢,次日順利完成第7 周期化療。
2.1 溝通宣教不到位 護士僅告知病人及家屬置入輸液港注意事項(如上肢避免進行劇烈外展及打籃球、引體向上、托舉啞鈴等持重鍛煉[6])及維護時間等,未了解病人置入輸液港后的心理狀態(tài),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
2.2 護士經驗不足 輸液港是新型靜脈輸液工具,護士對輸液港的構造、置入過程等知識欠缺,未進行規(guī)范、系統的學習,對其并發(fā)癥掌握不全面,不了解輸液港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及預防措施;胸壁輸液港由醫(yī)生置入,護士僅負責術后維護及健康宣教,醫(yī)護間缺乏有效溝通,護士不了解輸液港置入處囊袋大小;乳腺癌術后化療使病人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的風險增加,營養(yǎng)不良使病人體重下降,胸壁脂肪、肌肉減少,輸液港注射座處皮膚松弛,是造成輸液港翻轉的危險因素[7]。
2.3 缺乏個體化心理護理 病人為老年女性,診斷右側乳腺癌8 年后發(fā)現左側乳腺癌,病人存在焦慮情緒,擔心輸液港維護不當、輸液港導管及注射座與周圍皮膚發(fā)生粘連會影響治療,進而增加治療費用等,故每日自行用手捻摸輸液港導管及注射座。
3.1 了解輸液港材質、特性 本研究中使用的輸液港采用聚氨酯材質制作,與硅膠材質導管相比,外徑相等時內徑更大,順應性較好。輸液港基座底部有“CT”字樣,利于確認位置,當港體翻轉時,輸液港基座底部字樣變?yōu)椤癟C”。
3.2 重視健康宣教的有效性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溝通十分重要,通過有效溝通,護士可幫助病人了解健康和疾病相關知識;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健康指導后,可要求病人復述健康教育內容,根據病人掌握情況繼續(xù)給予補充和加強指導[8];護士行常規(guī)宣教后,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病人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確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對依從性較差的病人,應加強防范意識,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嚴防注射座翻轉等并發(fā)癥發(fā)生[9]。
3.3 提高護士業(yè)務素質,加強臨床觀察能力 注射座多呈圓形或三角形,在皮膚表面可觸及硬幣大小的穿刺隔,形狀多為圓形,中間質地較軟,注射座翻轉后,注射座底部靠近皮膚,觸診時面積增大,質地堅硬,按壓無彈性;無損傷針穿刺后,觸碰到硬物,穿刺有阻力,抽吸無回血[10]。
3.4 醫(yī)護患全員參與,攜手保障輸液港安全 通過電話隨訪和輸液港微信群了解病人靜脈港置入術后不良反應及心理特征,持續(xù)對病人進行評估并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聯合家屬對病人進行日常護理監(jiān)督。
輸液港置入術后注射座翻轉發(fā)生率較低,但翻轉后常無明顯臨床癥狀,多在應用或維護時發(fā)現[11],因此,護士應重視輸液港置入術后并發(fā)癥判斷,做好健康宣教,保證病人安全,提高病人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