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鵬
(河北承德平泉市醫(yī)院,河北 平泉)
前列腺癌(PCa)屬于男性生殖系統(tǒng)中普遍的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多數(shù)發(fā)生在外周帶,極少數(shù)在移行區(qū)域[1]。現(xiàn)今,PCa常用的檢測方法分為影像學檢查、DRE和PSA。其中影響學檢查包含TRUS、CT、MRI以及核素骨掃描。因為MRI的軟組織分辨率能達到較高水平,可以多參數(shù)、多方位成像,所以被公認為診斷PCa最好的影響學檢查方式。尤其是MRI中的T2WI、DWI、MRSI及DCE等掃描方法綜合使用讓MRI在PCa定性與定位診斷、臨床分期和治療方法選擇等均有越加重要的地位[2-4]。本研究將在PI-RADS的基礎上研究Mp-MRI對移行區(qū)PCa診斷與鑒別診斷的價值,及Mp-MRI對于移行區(qū)PCa的診斷效果評價。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經(jīng)過穿刺活檢以及手術(shù)得到病理結(jié)果確診為前列腺癌,并且行前列腺癌MRI掃描的患者納入研究對象,其中包含PCa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將腫瘤體積超過70%以上并且在移行區(qū),將此當作移行區(qū)PCa的標準,經(jīng)過篩選能得到移行區(qū)PCa,對于T2WI,以低或等低混合信號結(jié)節(jié)為標準,選取BPH患者里符合條件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采用GE MR355 1.5T超導磁共振儀,腹部8通道相控前回路。前列腺軸位于矢狀位,脂肪抑制快速旋轉(zhuǎn)序列T2WI,TR4000 ms,TE95 ms,回聲鏈長14,層厚4 mm,層間距0.8 mm,F(xiàn)OV 20×20 cm,激發(fā)次數(shù)4次,基質(zhì)460×512。動態(tài)增強是利用高壓注射器通過肘靜脈注入釓2 mL/s酸葡萄胺至15 mL,然后用10 mL 0.9%氯化鈉溶液進行清洗,使用水平感應增強掃描序列,TR5.8 ms,TE2.7 ms,厚度3.0 mm,層數(shù)28~32,F(xiàn)OV26.3 cm×35 cm,連續(xù)掃描12~15次,單相掃描時間為10 s,3次期間間隔1 min,共掃描約5 min。DWI采用單激發(fā)EPI序列,TR5800 ms,TE90 ms,F(xiàn)OV36 cm×38 cm,矩陣為120×128,層厚4 mm,層間距1 mm,激勵次數(shù)4次。擴散靈敏度系數(shù)(B值)為0.800 s/mm2。
在Siemens Medical Syngo MRI工作站,分別分析T2WI、T2WI+DCE、T2WI+DWI、T2WI+DWI+DCE患者的前列腺圖像。這些圖像分析間隔超過兩周,PI-RADS作為診斷標準。
對于合并圖像,T2WI、DWI、DCE的獨立診斷評分取平均值,整數(shù)作為綜合評分。評價標準為:獨立分為5分,綜合分加1分。在任何情況下1分,綜合分數(shù)將減少1分。1~2分是良性的,3~5分是惡性的。
統(tǒng)計4π-拉德評級的組合圖像實現(xiàn)科恩kappa的測試,當K值<0.4時,一致性差,一致性0.4~0.75中,當0.75或更高版本一致性的增加,其次是計算兩個醫(yī)生在過渡區(qū),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四組合圖像平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平均分數(shù)和案例結(jié)果相互參考,繪制ROC曲線,用Z檢驗對比曲線下面積的差異(Az)。計算各組合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PCa與BPH ADC值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穿刺活檢病理結(jié)果中,觀察組患者Gleason分值為:6分12例,7分39例,8分16例,9分37例,10分6例。110例組織病理學證實為慢性前列炎。前列腺影響報告與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比較結(jié)果為,110例外周帶前列腺癌中,T2WI上,125例呈不均勻低信號,95例患者呈均勻低信號;DWI上,9例為等信號,172為明顯高信號,39例為稍高信號;DCE-MRI上,174例呈速升速降型,40例為呈速升平臺型,6例呈漸進型。對照組患者中,19例呈均勻低信號,87例呈不均勻低信號。
慢性前列腺炎可表現(xiàn)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且常伴有前列腺癌相關血清特異性抗原(Prostate cancer-associated serum specific antigen)增高,因此與前列腺癌的區(qū)別很重要。前列腺癌在過渡帶的發(fā)病率較低,其組織病理和臨床特征與外周區(qū)有顯著差異[5-6]。T2M在過渡區(qū)難以檢測到PCa,一般是因為過渡區(qū)結(jié)構(gòu)復雜,包括大量BPH結(jié)節(jié)。盡管如此,T2WI仍被推薦為診斷過渡帶PCa的重要序列。T2WI通常用于評價腫瘤的解剖特征,關于T2WI影像學特征對過渡帶PCa的診斷價值報道較少。
與T2WI相比,DWI和MRSI有效改善PCa的診斷特異性和DCE PCa檢測高度敏感。在高分辨率下,T2WI和MRSI、DCE、DWI兩個功能序列構(gòu)成多參數(shù)MP-MRI,是一種非常高水平的前列腺MRJ檢測方法,PCa在靶向穿刺、風險分層、陽性檢測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顯著提高周圍型PCa[7]的檢測和診斷準確性。然而,MPMRI對過渡區(qū)PCa的診斷價值尚不明確。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PI-RADS評分系統(tǒng)對主成分分析的檢測準確率很高,但對遷移區(qū)域主成分分析的評價結(jié)果沒有一致的結(jié)論[8]。
綜上所述,對于通過對慢性前列腺炎與前列腺癌患者進行多因素MRI鑒別,能夠精確且檢測慢性前列腺炎與前列腺癌效果顯著,診斷價值極高,值得推廣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