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山
廣東海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0000)
1)降低建筑工程能耗,實現建筑業可持續發展。 研究證實我國目前建筑業節能達到了65%這一標準。 而近零能耗充分對接之前的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建筑標準,將節能標準提升到70%以上甚至于趨近于零。如目前在河北高碑店國家建筑節能創新園當中 “被動式建筑”, 依靠被動房有關技術,就可以剔除傳統采暖體系,室內溫度仍然可以控制在20 ℃以上。
2)減少傳統施工過程能耗和污染,實現綠色施工。 實現綠色建筑,只看最終產品是否是綠色還太過片面,有必要針對施工到成品階段展開全過程綠色評價。 這樣能夠讓綠色施工技術融入到施工環節,減少環境污染、能量損耗。如具體的節水、節電、節能、降塵等新技術[1]。
1)墻體新型綠色節能技術。①新型材料。 目前以空心磚施工技術、稻草板施工技術為代表的墻體新型綠色節能技術不斷出現。其中空心磚具有良好的隔聲、隔熱作用,而且降低了傳統建筑的重量,對地基的壓力降低了1/3 以上,地基工程施工難度降低,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稻草板是經過特殊工藝將農業稻草壓制而成的一種建筑墻體材料,其重量是傳統磚混結構墻體的1/5,而且具有較高的隔熱、防潮、隔聲等作用,經過特殊處理后該類材質還能夠阻燃,且具有釋放氧氣調節室內溫度等作用。 由此可見,在建筑結構施工中綠色節能技術必須以綠色材質作為支撐[2]。 ②新型墻體施工技術。在墻體施工當中,主要重心放在了隔熱、降噪方面, 這樣可以減少室內溫度波動, 降低空調使用頻次,減少電耗。 目前大多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將擠塑板通過特殊工藝粘貼于墻壁外側, 因為其具有輕質、隔熱、降噪作用,能夠有效避免了墻內保溫、夾心層保溫帶來的冷熱橋問題,提高了避免墻體長毛,延長墻體壽命。 集熱墻施工技術, 主要是利用集熱材料將外墻熱量收集起來加以利用。 目前該技術還不太成熟,但隨著不斷調試,其必然也會大放異彩[3]。
2)門窗新型綠色節能技術。 研究證實房屋熱量的60%都是通過門窗散失的,所以融入鋁塑窗施工技術,能夠很好地規避這一問題。 傳統玻璃具有導熱性,為了保證鋁塑窗導熱性處在最低水平,可以融入低輻射玻璃,其能夠有效切斷室內外溫度傳導,減少室內溫度波動。 另外, 窗戶四周的實現高水平封閉,也能夠有效防止熱能散失。 目前因為5G 技術發展,出現了對濕度、熱度具有敏感性的智能窗戶,能夠根據戶外熱度、濕度有效調節窗戶的開啟時間、開啟角度,甚至于連帶晾衣桿,能夠自動收納晾衣桿,避免衣物被淋濕[4]。
3)屋頂新型綠色節能技術。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新型綠色節能技術:①隨著綠色建筑的不斷普及,屋頂綠色退臺施工增多,該種退臺施工工藝結合了防滲、防漏技術,將雨水儲存起來滋養植物,過多的雨水可以順著排水系統進入排水管道。 這樣的新型節能屋頂將建筑和植物有機融合, 發揮了植物對小環境氣候改造作用,有效避免了傳統屋頂導熱影響室溫的問題。 城市中若是能夠普及這樣的綠色建筑,對于熱島現象具有良好的緩沖作用。 ②光伏屋頂技術。 即在建筑物屋頂鋪設光伏, 既能達到保護屋頂又能利用太陽能發電,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 目前光伏技術尚不完善,其產生的電能除了為建筑提供電能之外,剩余電能儲存以及入網存在技術瓶頸,尤其是入網難,還未能實現光伏發電入網,讓多余電能為業務帶來收入。
4)建筑工程結構優化技術。 建筑結構不科學必然面臨著多消耗材料的問題。 所以良好的建筑內結構不僅提高了建筑內部合理性、 增加了室內空間,同時也減少了材料浪費。 在內部結構優化方面可以融入BIM 技術,其具有的可視化功能,可以在設計圖紙基礎上形成虛擬建筑,對建筑宏觀結構、微觀結構都能做到如實反饋,讓設計師、施工人員能夠清晰地了解施工部分情況, 避免建筑構件碰撞、建筑構件和電氣碰撞,消除內部管線彼此碰撞,這些碰撞現象的消除,意味著減少了工程量,避免了反復施工,節省了大量的物料、人力。
文章分析了房屋結構施工當中用到的綠色材料以及對應的綠色施工技術,而一個建筑是否達到綠色標準,除了這些內容外,還需要在施工管理過程充分融入系統的管理方法,能夠讓綠色墻體施工等技術的價值得到提升。 這樣的建筑才真正符合了綠色建筑的標準。 所以說綠色施工管理是重中之重, 而綠色施工管理始于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 具體而言,新型綠色節能技術具體融入建筑中需要經歷以下環節。
1)技術研究環節。 即對每一種技術的成本、質量、進度、安全、風險等進行綜合評估,能夠從數種綠色節能技術當中挑選出最佳的綠色施工技術。
2)將各種綠色節能技術例如綠色墻體、綠色門窗、綠色屋頂施工技術進行綜合安排。 保證在主體施工過程里,這些綠色節能技術能夠很好融入。
3)對四節一環保進行綜合安排。①施工中節水技術。 水是寶貴的,而建筑施工當中容易存在浪費水、污染水的問題。 在具體處理當中需要融入沉淀池、過濾池、pH 值調節池等,能夠保證用過的水經過嚴格處理后排放到自然當中。 ②施工中節地技術。 首先,需要對現場用地進行規劃,避免侵占耕地。 其次,土方工程當中需要按照規定避免生土覆蓋草坪、耕地,需要將其及時運走。 再次,要對現場施工場地進行合理設計,在保證各部門減少交叉施工同時,還能夠保證彼此緊密銜接。 合理安排物資、設備,有效區分材料,保證彼此分開擺放,同時做到空間有效利用,避免場地浪費。③施工中節材技術。主要是利用BIM 技術來對工程量、材料數量等進行精細化計算,能夠保證材料利用最大化。 如對施工當中鋼筋進行精確計算,以該結果要求鋼筋工必須制作合理,減少鋼筋浪費。④施工中節能技術。此時需要有效融入墻體、門窗、屋頂、結構的綠色施工技術,需要按照既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展開施工,要注意施工過程存在的施工標準問題,必須保證技術規范落地,減少返工降低材料浪費概率。 ⑤施工中環保技術。 該技術涉及到了光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空氣污染等問題。 光污染主要源自于焊接,在進行該類操作時需要有效遮擋,避免強光對他人眼睛的損害。 水污染問題除了文章所述增設凈水池、pH 值調節池之外,還需要對用水進行計劃,避免水浪費。 固體廢物處理時需要根據施工場地情況合理設置固體廢物回收點,同時對這些點進行固體廢物觀察,若存在材料浪費情況,應對責任主體進行懲罰,以此來敦促全員節材。 對固體廢物需要進行分別處理,需要填埋的廢物應按照標準進行填埋。 空氣污染一般都源自于室外刷漆、施工塵埃等,在應對上需要選擇無味無傷害的漆料,對于施工塵埃則需要通過灑水作業來予以消除,另外來往運輸車輛需要進行清洗作業,或者配置防塵罩,盡一切可能減少灰塵。
隨著我國綠色施工水平不斷提升,新型綠色節能技術融入程度越來越高,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來看,綠色節能技術主要在建筑結構施工、工地現場管理當中得到利用。 未來隨著綠色材料不斷地出現,綠色節能技術也會不斷更新,這對施工人員、管理人員提出了挑戰。 故而在日常針對這些技術進行總結,是確保后續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