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琦
南昌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330000)
傳統文化指的是因為文明演化匯集而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發展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總體表現。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則以儒道互補為基本內核,兼有墨、法、名、釋、回、西學格致、近代西方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傳統文化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 其核心和思想深刻融入到了民族發展的歷程中。 在歷代存在的各種物質、制度與精神中都受到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建筑藝術就是體現傳統文化思想的重要題材。在世界風格各異的建筑發展過程中,各地傳統文化在建筑藝術中的體現具有強烈傳統文化特征和鮮明的風格。設計人員要將民族元素合理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從而保證設計的質量和效果,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實際要求。
現代建筑大部分需要依據功能來展開設計,非常的重視實用性。但是,一個優秀建筑,不僅要具備實用性,還應該使人們的心理得到滿足。為此,在開展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時,應該從全面的角度進行分析,既要確保現代建筑的實用性,也要保證建筑能夠呈現出較好的視覺效果,使建筑在滿足人們對于實用性的要求的基礎上,展現出獨特的建筑文化底蘊[1]。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大部分都由人工來進行建筑施工,并沒有考慮到保存原生態,使當地的自然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為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該合理地對當地原生態進行利用,使設計和環境融為一體,為人們提供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效果的建筑物。
現代建筑設計是由傳統建筑設計不斷創新發展形成的,對于現代建筑設計進行創新必須要立足于傳統建筑設計, 應用優秀的建筑設計觀念和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技術。 目前,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一般會選擇使用一些傳統設計元素來增強現代化建筑設計的視覺效果, 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國古代的建筑文化結晶。 為此,在現代建筑設計時,應該合理地應用傳統建筑設計,吸取其中的成功經驗,為現代設計創新提供思路。
在現代建筑設計時, 可以借鑒傳統建筑設計觀念,并將其和設計規劃相結合,從而達成對于優秀建筑文化傳承和發揚的目的, 使現代化的建筑物更具有中國特色,展現出獨特的魅力,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2]。
民族元素主要是指各民族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 形成的能夠彰顯民族特征和氣質的個性化特殊符號。 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沉淀了民族的文化,代表著民族的精神特質,還能夠從中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元素有著豐富的內涵,每一個元素都能夠傳遞一種信息,并且這些元素還能夠加強信息的傳遞速度, 讓人們能夠從中感知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我國有56 個民族, 各個民族之間相互交融,構成了我國統一和諧的良好局面。 在這一過程中,各種社會活動的開展,使得各個民族的特色元素之間能夠實現交流與碰撞, 從而在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民族元素融合性應用的特點,彰顯了我國民族融合的美好愿景與期望,有效促進當代社會中傳統民族元素的繼承與發展,為現代建筑設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傳統元素的傳承多是“思想符號”或“事物符號”的傳承,而傳統符號涉及人文思想、物、人和概念等,其傳承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設計中需要高度重視傳統符號的應用,將其合理應用在建筑設計中。 如民族符號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表現最為突出的有龍、鳳、白虎、長壽龜、仙鶴等,有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還有牡丹、梅花、蘭花、菊花、松柏等。 現代建筑設計中常常會將這些元素簡化,然后運用到設計中,體現特有的中國文化。 西安大雁塔景區中采用的畫有京劇臉譜的圖像,京劇臉譜是中國京劇的象征;還有傳統文化中的燈飾設計圖案,燈飾設計圖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將這些元素用于我國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可以在植物群落中間穿插一些小型建筑物,上面雕刻不同形狀的圖案,讓人們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筑設計中所應用的元素,不但能夠對于設計方法進行表現, 還能夠展現出不同時代建筑文化的魅力。 傳統建筑設計和現代建筑設計之所以存在差異, 主要是由于不同時代的人文風格存在著不同。在傳統建筑設計中人們更加重視建筑物所表現的文化屬性,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則更加關注建筑物所具有的功能是否實用,為了提升建筑物的美觀程度也會應用一些傳統的設計元素。 雖然部分傳統的設計元素已經不再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之中,但是會通過選擇使用全新的材料或技術手段制造出一些替代物使建筑物具有同樣的功能,而本質上基本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用傳統建筑設計元素,能夠為現代建筑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呈現出全新的局面。
在現代建筑設計時,最重要的是要創設并展現出意境,這也是開展建筑設計的原因之一。 為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之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立足于建筑設計的要求,選擇適宜的材料,使建筑整體結構更加科學、合理,為之后創設意境提供支持。 因為現代建筑在設計時更加重視建筑物的功能,為此要從現實需求使意境發生改變,滿足不同類型建筑物的要求,提升建筑物的藝術性,使其更加符合人們對于建筑物的預期,為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 在將民族元素融入現代建筑設計應用的過程中,民族元素所獨有的美感及意境,使整個建筑物的文化內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建筑物設計的美觀要求,提升了其文化價值。
我國地理面積廣大,地方特色比較濃郁,所創建的建筑物能夠展現出地方特色文化。 因為大部分民族都有著自已的語言和文化,所以在現代建筑物設計時,設計師會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的審美出現了變化,建筑中所應用的設計元素更改,但是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是不會改變的, 能夠借助于建筑物進行傳達。為此,在現代建筑設計時,應該對花鳥魚蟲等元素進行雕刻,使建筑物更加傳神,并提高建筑設計的水準。 如廣西傳統的民族元素十分豐富,其具體的內容及形式數不勝數,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俗和傳家寶。 這些傳統民俗經過世代相傳,逐漸被世人發現、欣賞、接受和喜愛,但有的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在廣西的傳統建筑中,建筑設計的裝飾較少提及,人們往往是在基本的干欄式建筑里居住,對居住空間的設計也沒有非常大的需求。 然而,隨著建筑地域化,建筑的文化性逐步增強,當代建筑設計已經越來越偏向于本土化設計,提取本土的文化元素,并將其融入到設計中,是建筑設計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廣西擁有眾多的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擁有其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在深入挖掘和研究文化內容,豐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將廣西各少數民族優秀的文化歷史進行深入的發掘和探究,從中汲取有用的文化價值、文化符號,才能更好地服務到建筑設計當中去。 建筑物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將傳統建筑設計應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能夠使人們更加了解傳統建筑文化,自覺地發揚和傳遞優秀傳統建筑文化,使現代建筑設計實現古今結合[3]。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民族元素及地域文化已作為建筑直接體現的主要內容。 在當今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對傳統民族元素進行充分的理解和運用,為我國建筑文化多樣性保護和發展添磚加瓦,確保現代建筑設計能夠符合新時代人們的需要,推動建筑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