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晨
(平輿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河南 平輿 463400)
種羊對羊群的繁殖至關重要,在進行飼養時,養殖者要重視對種羊的科學養殖和疫病防控,促進養殖場的內部繁殖,提升羊群規模,但種羊容易受到疫病的影響,為此,筆者從及時隔離、合理用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種羊疫病防控對策。
種羊飼養環境應該干凈、衛生,要進行合理通風,假如飼養環境不能滿足飼養標準,便會導致種羊各種疾病,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種羊常見疾病可以分成傳染類疾病和寄生蟲類疾病。種羊所面臨的傳染性疾病較為多樣,最為常見的包括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以及真菌性疾病三種類型。種羊交配過程是傳染性疾病的感染高發期,為此相關種羊養殖戶應該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傳染病防控意識,如果重視程度不足,便會引發大批種羊患病,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寄生蟲類疾病主要是依靠草料作為介質傳播疾病的。假如種羊進食過程中攝入存在寄生蟲的草料,則會導致種羊體內大量繁殖寄生蟲。種羊在感染寄生蟲類型的疾病后主要會出現腹瀉狀況、體質量突然降低以及種羊的生長速度變慢等。寄生蟲類疾病會嚴重威脅種羊的成長,同時還會形成較高的致死率。為了加強對于寄生蟲類疾病的防控措施,相關養殖人員應該面向種羊做好除蟲工作。
針對患病種羊實施有效隔離是預防種羊疾病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借助隔離措施,能夠將患病種羊和健康種羊有效分離開來,控制種羊群體中的疾病傳染率。而養殖戶在隔離患病種羊后,應該針對患病種羊進行檢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對隔離種羊所處環境實施全面消毒處理,為患病種羊提供良好休養空間,提升患病種羊的康復速度。針對健康羊群,應該做好預防管理,保證種羊生存環境的良好衛生狀態,維持羊舍的清潔和通風,為種羊及時更換飲水,保障種羊健康。
若是一些病毒或細菌性傳染性疾病,種羊可以通過定期接種疫苗的方式,提升其自身的免疫力,起到對常見疫病的預防作用,例如口蹄疫、羊痘等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的疫病都可以進行疫苗防治。但也有疫苗不能顧及的羊病,需要對種羊實施隔離防護,通過藥物控制傳染性疾病,準確把握種羊病癥,對癥下藥。如果種羊患上寄生蟲類疾病,應該對飼料進行全面檢查,采取有效藥物治療。種羊治療中,應該針對藥物和療效進行全面分析,合理選擇治療藥物,預防藥物不當造成的種羊病情惡化問題發生。在對種羊治療過程中,要合理控制藥量,避免藥量過重或用藥不當,增加羊群死亡率。為了預防各種疾病,還可以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預防藥物,確保種羊在一定時間內免受疾病威脅。
羊群所處的圈舍環境會直接影響種羊的健康狀態,假如圈舍環境較差,便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同時還會加快疾病的傳播速度,為此在種羊養殖中,應該對圈舍進行全面消毒處理,保證圈舍良好的衛生狀態。在患病種羊的隔離治療過程中,做好消毒處理,不論健康種羊或是患病種羊,都需對其所處環境實施全面消毒。特別是在交配階段中,應該加強傳染病防控措施。全面驅蟲,草料內的蟲卵是導致種羊患病的主要原因,為此需要結合種羊數量合理確定草料比例,并針對材料進行噴藥處理,全面驅蟲,藥物發揮作用后,才能對種羊喂料。驅蟲中,合理選擇藥物,保證驅蟲質量。避免用藥不良,影響羊群健康,使種羊繁殖受到較大損失。
加強環境污染監測,可以借助物理技術、化學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等,針對養殖場周邊環境實施全面監測,包括種羊排泄物、周圍空氣、土壤、飲用水和材料的質量檢測,分析其中是否存在寄生蟲和細菌等,進一步提高種羊疾病防控效率。隨著污染監測技術發展,其在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場中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能夠幫助養殖人員準確尋找疾病來源,實施針對性控制,降低寄生蟲病和其他傳染疾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