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雨
(河南省黃泛區鑫欣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6600)
很多人認為育肥豬比較好養,豬大,抵抗力強,不用怎么用心就行。筆者不敢茍同,任何一個階段都有最難把握的事情,下面就育肥豬的飼養作如下分析。
對空圈的清洗消毒要非常嚴格,特別要注意棟舍內的死角,房頂,蜘蛛網,墻壁,料槽以及地面的徹底清洗。豬群出欄之后,上批次豬群殘留的糞便或者雜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菌,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有益于殺滅病菌,凈化豬舍環境,從而提高豬群的健康狀況,達到防病的效果。
眾所周知,圈內豬越多,衛生越差,定位工作越要做細致。轉入后訓練豬群飲水,吃料,排便。這是個耐心的事情,要1 w左右才可穩定,進豬前,首先在圈舍前半部分鋪撒干草,或者鋸末,以便于仔豬玩耍,躺臥,后半部分可以將飲水器打開。豬喜歡躺臥在干燥的地方,并且不斷清掃圈舍,從前往后掃,,即使沒有糞便,也應該經常把豬趕向后方玩耍,第1 天可以不將糞便清出,讓仔豬知道哪里是排糞的地方,如此1 w,即可慢慢地定位,良好的圈舍衛生是豬場育肥舍安全的關鍵。
一般來說,體質量在20~60 kg的育肥豬需要大概1 m2,60 kg以上需要1.4 m2,但往往達不到,各個豬場的占地面積,地區溫度,濕度,以及其他原因可做相應的調整。豬群密度掌握得好,有益于飼料的充分利用、育肥豬的正常生長、疾病的減少。增大育肥豬的活動空間,對肉質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密度適宜,能更好地做到溫度、濕度的控制,提供舒適的環境,加快育肥豬的生長。
每批次的豬群,大小不等,將體型,大小,體質量相差不多的同圈飼養,這樣能更好地改善豬群整齊度,有益于豬群健康生長,減少病弱豬、掉隊豬的數量,從而提高飼養水平。將小豬、弱豬集中到陽光比較好的圈內。
對于重新組合的豬群,打斗是常有的事情。其實豬群里也是要排地位的,通過打斗、較量,分出強弱。但是不斷打斗會影響豬的采食,增大應激,危害豬群健康。所以應在分群后在圈舍內放置一些編織袋、塑料壺等玩具,或者噴灑有氣味的消毒液吸引豬群注意力,減少打斗應激,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育肥豬,喂料是關鍵。喂料的把握直接影響豬的生長。對豬來說,一次喂多了就需要好幾天恢復,影響生長。如果引發其他疾病,就會影響整個豬群健康。喂少了,達不到豬生長的需求量,也會影響豬群正常生長。所以對育肥豬來說,喂料是關鍵,一般來說40 kg 以前,40~60 kg,60 kg以上各個階段的需求不同,根據各階段營養的需求量不同,適時換料,不但適應了各階段的需求,還降低了飼養成本,是豬場降低成本的最佳選擇。
在育肥豬生長階段也需要不斷分群,挑豬,將掉隊的豬挑出放置空圈中,進行精飼,盡快擺脫病弱豬的體況,減少疾病,加快體質恢復,從而提高出欄率。
棟舍門口設置消毒池,定時更換消毒液。對圈舍定期帶豬消毒,1 w不少于3次。圈內糞便的清除,1 d至少要做到2~3次,改善豬群生長環境,糞便如果清除不及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很容易危害豬群健康,特別是夏季,糞便更容易分解,產生氨氣等有害氣體。當這些有害氣體含量超標時就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器官的充血,水腫,嚴重者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引起豬群呼吸道疾病和中樞神經疾病,帶來巨大損失。
在冬天開窗通風往往加速空氣對流,舍內溫度驟降會引起體溫升高;不開窗通風,有害氣體排不出去,氧氣缺乏,也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在育肥舍,豬群龐大,必須做好通風保暖工作,通風可以在高溫環境下緩解熱應激,降低舍內濕度,減少有毒氣體的產生,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增重速度。冬天在保暖的基礎上更應該通風,應打破以往只顧保暖而密閉棟舍的情況。冬天舍內外溫差大,應該調整開窗時間而不是緊閉窗戶,棟舍一旦封閉,空氣不流通,整個空氣質量大大下降,容易引發疾病,并且迅速傳播,以至帶來巨大損失。
對規模化豬場來說,驅蟲保健都可以增快豬群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所謂驅蟲不單單是體內寄生蟲,還有體外寄生蟲的驅除,應采用復方驅蟲劑。除蟲時間要掌握好。根據當地特點做好疫苗預防工作,一般為口蹄疫、豬瘟的預防。為保證免疫質量,必須在豬群健康,采食量正常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如果健康情況不理想可做適當的推遲,但應注意疫苗的間隔時間,一般以1 w為宜。
定期了解豬群抗體水平,提高免疫質量,減少損失.在疫病發生時也可以采血檢測盡快確診病原,對癥治療加快豬群健康恢復,降低死亡
其實養豬,以養為主,防重于治,防治結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養豬行業里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