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元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高速公路是運輸行駛的基礎性公共設施,不僅在建設方面要對其加強工程管理,投入使用之后的養護工作同樣是高速公路正常使用的基礎。在新時代中,高速公路的養護設備為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對于養護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高速公路養護的工作效率與安全性,降低能耗,提升基礎設施效能。
信息化管理在當今生產以及工程建設領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技術手段之一,其在公路養護方面的應用,實現了對于養護設備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提升了在養護設備管理方面的整體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信息化管理,通過運用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并通過技術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的結合,采用技術手段進行數據的收集,借助運算技術對于數據進行運算分析,實現養護機械設備在采購、使用、維護等方面全流程的具體化管理,并對機械設備在養護作業中的數據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工作流程,提升高速公路養護的工作效率的同時,為相關部門制定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為高速公路養護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保障。
1.2 信息化管理是機械設備規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證
隨著相關部門以及高速公路使用者對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規范化的公路養護程序是實現現代化作業的制度基礎,尤其在機械設備方面,設備的良性運行為公路養護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了保障。例如:機械設備的規范操作、保養的時效性、修理的及時性、實際使用中的運行情況等方面都需要進行規范化的管理,保證機械設備的使用效能真正在運行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保證機械設備正常工作,機械設備的運行數據是操作人員進行參考的依據,信息化管理正是基于對機械設備運行的數據進行記錄與分析的技術,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設備的運行數據庫,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從中發現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以及運行趨勢,實現對于氧化設備使用全程序的表格化、數據化管理,保證了機械設備的運行資料被規范化運用。
1.3 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發揮機械設備最佳經濟效益
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在信息化養護設備管理中的運用,可以保證機械設備的定期維護與正常運行,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設備使用的科學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了養護設備后期不必要的更換以及維修的成本投入。此外,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實現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管,滿足機械設備的動態化監管需求,對于設備的利用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設備使用中產生的養護成本,信息化養護技術可以利用數據分析為財務部門作出有效的決策,有利于實現成本投入的最小化。
新技術的融合需要相關人員在思想意識方面進行轉變,樹立新的管理理念,強化責任管理意識,以此提升對于養護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強養護機械設備的資產管理,對于養護企業自己出資以及上級撥款要實現精細化記錄,在機械的購置以及保養方面要落實統一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程序,以此來規范資金的使用,提升人員的資金管控意識。此外還要建立關于機械養護設備檔案的規范化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要加強人員考核,以此提升養護人員的技術能力以及機械操作的規范性,并要通過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單機效率核算能力。以此,通過提升機械運行效率,來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首先,在人員建設上要保證每名操作人員的機械使用技術;其次,要實行定崗定編、定員定機,促進機械設備使用的穩定性,以及人員操作的規范性。此外,還要通過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提升操作人員的責任感;最后,通過人員考核上崗來提升行業的準入門檻,進一步提升養護工作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
對于高速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信息化管理,要制定標準化的管理標準,以指標性的管理制度進行機械設備的有序管理。首先,要在設備的采購環節進行制度性管理, 通過信息的匯總, 采購部門要對
于設備作業路段的情況與環境、市面上設備的成本價格等方面有一定的掌握;其次,要在設備的使用中,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以及設備的適應性標準進行設備的操作;最后,要為設備的儲存提供必要的場地,以此減少設備在儲存過程中的損耗。
相關從業人員要在養護工作調查時,利用科學的數據分析,形成設備在購置、使用、維修過程中的全面性的經費數據,以此申請設備經費,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后下達經費指標,以此形成投資人到受益人的全鏈條的設備經費管理模式。
(1)設備基礎管理
設備的基礎性管理主要在設備的檔案管理方面,對于設備的機型、歷史使用數據、維修次數、操作程序等進行檔案式匯總,以此形成對于設備的基礎性管理。
(2)設備運行管理
設備的運行管理主要在于設備的基礎性工作情況以及設備的運行參數方面,利用單機統計核算措施對設備的經濟性,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維護程度與操作便捷度等方面進行匯總,對比各項經濟指標,以此提升設備管理的依據性。
(3)設備維修管理
在設備采購后要依據設備的不同型號以及設備的使用規范對于設備的維修情況進行整合,并對其維護周期進行記錄,保證數據的養護周期以及設備的運轉時長,并根據修理周期的定額進行維修預警,保證設備在投入使用時的正常運轉。
(4)設備備件管理
通過倉庫的備件儲存制定合理的庫存資料,完善設備儲存評價機制,并利用計算機技術分析備件的庫存情況,并以此與設備的維修周期進行融合,制定完善的設備備件使用策略,以此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
(5)數據統計管理
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促進設備信息統計表的進一步完善,以此優化設備明細,管理人員可以利用設備的月度以及年度明細,制定合理的人員排班、設備油耗、配件使用等情況,提升工作的自動化程度,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量。
(6)設備經濟管理
信息化技術可以促進設備的單車單機核算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各種評價指標進行統計,例如:設備的利用情況以及損傷情況等。在設備報廢時,可以利用設備的周期性數據指標,評價設備的經濟性。
(7)操作人員管理
操作人員在進行實際操作之前。相關部門要對于人員的信息進行錄入,以此保證人員流動具有數據上的支持。
(8)設備安全管理
此項管理主要對于設備在運行周期內的故障情況進行記錄,以此完善設備的評價指標。
綜上所述,為發揮高速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應有效能,促進養護設備的應用效率,在高速公路養護設備管理中融合信息化技術,是維護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實效性、安全性的保證,同時提升了高速公路養護的質量,避免了機械設備在作業過程中故障的出現,保證的養護工作的服務性,使養護工作有序開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