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梅 白如江 王 芳
(山東理工大學科技信息管理研究院 山東淄博 255000)
高校學科建設與圖書館學術研究支持服務離不開學科館藏資源的支持。近年來在數字學術環境下,隨著數字學術活動——GIS(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制圖與地理信息服務的廣泛開展,地理館藏建設日益獲得北美高校圖書館的高度重視。地理館藏是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館藏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地理信息服務的核心內容和基礎工作。希臘愛奧尼亞大學檔案與圖書館學系的Ifigenia Vardakosta對圖書館地理館藏(Geographic Collections,GC)介紹稱:地理館藏是由研究人類對地球影響的圖書、期刊、地圖、地圖集(冊)、航空照片、遙感影像、地理空間數據和軟件等。地理館藏旨在支持圖書館所服務機構的教學、娛樂需求、研究等功能[1]。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和訪問北美高校圖書館網站后發現:北美高校圖書館地理館藏資源非常豐富,基于地理館藏開展的地理信息服務頗具特色。因此,文章對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地理館藏建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有助于我們了解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地理館藏建設與服務情況,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地理館藏建設與服務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得益于1992年北美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簡稱ARL)的“地理信息素養計劃”(GIS Literacy Project),ARL大部分成員館都已開展GIS服務,并擁有豐富的地理館藏資源。文章采用網絡調查的方式獲取圖書館地理館藏信息。筆者于2019年5—6月,對ARL的8個成員館網站進行訪問,以獲取其地理館藏建設與服務的信息。8所高校圖書館分別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Libraries)、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圖書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Library)、哈佛大學圖書館(Harward University Libraries)、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ibraries)、愛荷華大學圖書館(The University of Iowa Libraries)、芝加哥大學圖書館(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y)、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另外,ARL于2005年12月開展了面向123個成員館的關于空間數據館藏與服務的調查,并發布了專項調查報告《空間數據館藏與服務》(SPEC Kit 291:Spatial Data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2]。該調查介紹了72個ARL成員館地理空間館藏與服務的現狀,主要揭示了ARL成員館地理館藏建設與服務的部門組織、崗位描述、館藏發展政策、服務與資源描述等內容。因此,筆者在調查時,重點關注了北美高校圖書館網站設置的服務與資源描述、館藏發展政策、數據服務、地圖圖書館、GIS服務、特色館藏等欄目。
北美高校圖書館地理館藏相當豐富,總體來說,其構成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歸類:①從地理館藏的種類來看,主要包括:地理科學相關的圖書、期刊、地圖及地圖冊(包括一般地圖、地形圖、地質圖、主題地圖、國家及城市地圖、歷史地圖等)、航空和衛星影像圖、GIS數據資源、其他參考資源(包括地圖學有關的詞典、字典及相關圖書)等;②從地理館藏的出版年代來看,既有年代較為久遠的古舊地圖、歷史地圖,也有近期拍攝的航空和衛星影像等;③從地理館藏涉及的學科來看,涉及歷史學、農學、地理學、植物學、經濟學、家譜學等多個學科;④從地理館藏的地域來看,既有世界地圖、半球圖、大洲地圖,也有世界各地主要國家、各州(省)、市(縣)地圖的各種類型地圖資源等。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擁有20多萬張紙質地圖、2萬張航空影像、2800冊地圖集,以及其他與地圖/地理學相關的館藏文獻。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擁有科羅拉多州的桑伯恩火災歷史地圖,科羅拉多州歷史航空照片、礦業地圖、歷史地圖、衛星圖像、地形圖CD-ROM和數字地理空間數據。具體涉及如下學科:地理學、地質學、歷史學、建筑/城市規劃、環境研究、家譜學、旅游和娛樂等[3]。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圖書館的地理館藏包括:印刷型和電子地圖、指南、地名錄和地圖冊等,具體涉及如下學科:農學、植物學、歷史、經濟學和環境研究等[4]。由此可知,北美高校圖書館的地理館藏資源不僅是多年積累的結果,也是在3S技術(GPS、GIS、RS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支持下地理數據融合的成果。
北美高校圖書館采用一系列方法來建立地理館藏,主要采用購買、捐贈、為“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簡稱FDLP)存儲地理空間資源、為學校其他機構整合地理館藏等多途徑相結合的方式來收集紙質地理館藏和電子地理空間數據。例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目前擁有大約12萬張地圖,該圖書館擁有的空間館藏資源主要通過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賓夕法尼亞圖書館的捐贈、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的購買這三種方式建設空間館藏。目前,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通過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收到的地圖館藏包括:美國地質調查局各級比例尺的地形圖和所有折疊地圖系列,還包括數字地圖數據,如美國人口普查局提供的拓撲統一地理編碼格式數據庫/線劃(TIGER/Line)文件、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字線圖數據和賓夕法尼亞州數字正射影像四分之一四邊形格網數據[5]。為外界機構存儲文獻是指美國大學圖書館為政府或外界機構存儲文獻,但不具有文獻的所有權,僅可以將這些地理館藏的一部分供讀者使用。“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就是一個由國會批準、聯邦政府支持的政府信息長期保存項目。這個項目有1250所圖書館參加,基本任務是全面收集聯邦政府信息,并對信息載體進行適當轉換,把信息的印刷版或電子版交由成員館進行長期保存并向公眾提供。FDLP無償向分散在全國的寄存圖書館提供政府信息,寄存圖書館再通過專業服務把這些信息免費、公平地提供給公眾。例如,作為寄存圖書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統一存儲了美國政府組織制作的地圖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通過此項目收到的制圖館藏包括:美國地質調查局地形圖和地質圖、美國森林服務地圖、中央情報局地圖和聯邦空間數據集等[6]。另外,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的大部分地理館藏資源都是通過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獲得的。
館藏發展政策是館藏發展人員建立館藏的日常工作指引,圖書館員在館藏政策的協助下可理性且有計劃地選書[7]。創建地理館藏發展政策(Geospatial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GCDPs)時,館員除考慮已有的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GIS用戶的需求、校園GIS服務和圖書館基礎設施等,還應使用網絡資源指南、空間搜索引擎,通過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商業企業以及GIS專業人士來定位、選擇并獲取空間數據集[8]。北美高校圖書館地理館藏建設是在已有的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的,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愛荷華大學圖書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都制定了地理館藏發展政策。
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地圖館藏發展政策主要包括:地圖館藏簡要概述、收集指南、特殊館藏、芝加哥大學相關館藏、合作安排與相關館藏五部分。“地圖館藏簡要概述”部分是對芝加哥大學空間數據館藏的歷史、收集重點、用戶/目的進行說明;“收集指南”部分是對地圖館藏的選擇級別、收集和排除的資料類型、收集和排除的格式、出版日期、語言、地理范圍、按時間順序排序、區域等做出說明[9]。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地圖館藏發展政策主要包括:計劃信息、館藏說明、館藏發展指南、主要來源與主要選擇工具、收集的主題與收集水平、排除對象、合作安排七部分。其中,“館藏說明”對存藏地點、館藏概況進行概述;“館藏發展指南”對空間館藏收集的年代、格式、地理、語言、出版時間等做出規定;“主要來源與主要選擇工具”中指出,該圖書館的大部分地理館藏資源都是通過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獲得的,并指出“通常不會通過商業渠道獲取地圖等地理館藏資源”;“合作安排”指出與其有合作關系的圖書館,包括:費城自由圖書館、社會科學與歷史部門、研究圖書館中心、坦普爾大學佩利圖書館[5]。愛荷華大學圖書館的地圖館藏發展政策于1997年3月制定,2004年1月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07年8月對地圖館藏發展政策再次修訂。地圖館藏發展政策(2007年版本)包括:館藏發展的主要目的、主要地理區域、其他世界地區、年代、其他格式五部分內容[10]。
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地理館藏建設項目來促進地理館藏的建設工作,主要涉及網絡地圖項目、地理館藏數字化項目、歷史人口統計數據瀏覽器、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項目、GIS數據機構庫建立、地理空間數據信息檢索系統等。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地圖與地理空間中心(Map and Geospatial Hub)網站列出了8個網絡地圖項目:AZ立體正射影像圖索引(AZ Orthophoto Index)、AZ土壤保持服務航空照片索引(AZ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Aerial Photo Index)、ADOT高速公路與州際公路航拍影像索引(ADOT Highways and Interstates Aerial Photo Indices)、費爾柴爾德中央馬里科帕縣航空影像(Fairchild Central Portion Maricopa County Aerials)、美國地質勘探局3D高程計劃鳳凰城激光雷達數據索引(USGS 3DEP Metro Phoenix LiDAR Data Index)、美國農業部亞利桑那州照片鑲嵌指數(USDA Arizona Photo Mosaic Index)網絡地圖、鹽河項目索引地圖(Salt River Project Index Maps)、中央情報局歷史地圖索引圖(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istorical Map Index)。其中,中央情報局歷史地圖索引圖項目是由圖書館地圖與地理空間中心對通過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獲得的1968—2012年間的47份歷史地圖進行數字化并建立的空間索引[11]。
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利用館藏資源——美國《人口和住房普查》的歷史卷宗的數據和術語開發了一個美國歷史人口統計數據瀏覽器(Historical Census Browser),在該網站可查詢1790年至1960年關于美國人口與經濟的統計數據[12]。該網站上的數據非常廣泛,對歷史人口普查研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對于那些對美國各州、縣或國家層面的人口普查數據感興趣的人們來說,也都非常有用。
另外,哈佛大學圖書館將其收藏的50萬張紙質地圖進行了數字化,開發了搜索地理空間數據的信息檢索系統——哈佛地理空間圖書館(The Harvard Geospatial Library,簡稱HGL)。其目錄數據庫收藏約有6814個全球和各地的地理數據層、歷史地圖和相關的描述信息數據,數據按照美國地理數據委員會(ISO TC211)的地理空間元數據標準錄入[13]。該數據庫可為研究人員提供詳盡的地球空間數據信息和必需的工具,方便用戶進行地球空間分析。開展這些地理館藏建設項目,旨在通過對紙質地圖、航空影像等進行數字化,建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網絡地圖、地理信息檢索系統等來擴展空間館藏資源的訪問范圍。
北美高校圖書館在地理館藏建設中注重爭取外界支持與合作,主要包括:爭取外界捐贈、爭取資金支持、爭取人力支持、爭取與外界合作整合地理館藏等。①爭取外界捐贈。北美高校圖書館一直非常重視爭取外界捐贈,哈佛大學圖書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等都在圖書館網站設置了捐贈欄目,公示了獲取地理館藏的意愿。②爭取資金支持。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多種渠道爭取外界資金支持,主要包括:空間館藏建設項目、日常發展爭取資助等。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有兩個地理館藏建設項目——“探索大峽谷地區的制圖歷史”和“瓦薩數字化項目”得到了該校人文研究所(IHR)設立的種子基金(Seed Grant)的資助。人文研究將為所受資助項目提供12個月的研究支持,其中,獲批團體將獲得最高9000美元的資助,個人將獲得最多5000美元的資助[14]。另外,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注重在日常發展中爭取資助,該館在地圖館藏頁面設置了“支持圖書館”(Support the Library)欄目,通過此欄目接受用戶的資金捐贈。捐贈者可以通過填寫在線捐贈表格進行在線捐贈“圖書館年度基金項目”(the Library’s Annual Fund),也可以致電圖書館發展辦公室或郵寄支票的方式進行捐贈。③爭取與外界合作整合地理館藏。在合作整合地理館藏方面,北美高校圖書館主要是通過美國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獲取紙質地圖等地理相關資源,以代政府收藏方式來提高這些地理館藏的利用率。④爭取人力支持: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成立圖書館之友(Friends of the Libraries)、圖書館志愿者項目招募志愿者、設立博士后獎學金等方式爭取人力支持。招募志愿者不僅可以讓志愿者近距離地了解地理館藏,還可以起到宣傳推廣地理館藏的作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成立了“圖書館之友”,并設立了志愿者大使,致力于以多種方式協助大學圖書館提供服務。另外,有些大學圖書館通過設置博士后獎學金,用于擴展當前的地理空間數據管理服務,并支持圖書館地理空間研究,對博士后研究人員發揮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為了滿足跨學科的教師和學生當前及不斷發展的地理空間研究需求,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和信息資源委員會(CLIR)設立了地理空間數據服務博士后獎學金(Geospatial Data Services Postdoctoral Fellowship)。該研究支持計劃將有助于規劃、開發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科學學中地理數據的創建、定位、分析和可視化相關的圖書館服務,研究人員也可通過獎學金計劃獲得培訓、教育和職業發展機會[15]。
4.1.1 嵌入課程服務
北美高校圖書館依托豐富的地理館藏資源開展了嵌入課程的服務,主要包括:資源嵌入課堂、館員嵌入課堂、課程儲備服務等形式。一是將地理館藏資源嵌入教師的教學課堂,即課程教師在課程中使用地圖等地理館藏資源。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地圖與地理空間中心致力于將空間館藏資源嵌入該校開設的課程中。比如,面向赫伯格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的“紙上藝術”(Art on Paper)課程,該課程采用的形式為:先由圖書館的地圖專家帶領學生們參觀地圖與地理空間中心、歷史地圖館藏等,學生將從圖書館過量的舊地圖副本中選出部分地圖,運用一種藝術形式,將地圖館藏以創造性和原創的方式重新利用,進行創意制圖并向公眾分享他們的作品[16]。愛荷華大學圖書館設置“將課堂帶到特色館藏”欄目,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可供該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等課程使用。該校圖書館提供“將課堂帶到院系”“為你的課程做準備”等申請上課和使用地圖等特色館藏資源服務[17],教師通過填寫申請表就可以使用這些服務。哈佛大學圖書館提供“與圖書館一起教學”服務,該校師生可利用圖書館地理館藏資源進行特定主題領域研究的會議,還可以在教學中申請使用圖書館的地理館藏資源[18]。二是將地理空間數據館員或GIS館員嵌入課堂,即館員依托地理館藏資源進行輔助教學。愛荷華大學圖書館開展了館員輔助教學服務,課程教師可通過填寫在線教學申請,邀請地圖館員講解和討論制圖資源。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圖館員在拉斐特小學開設的四年級地圖實踐課堂中,為課程提供了歷史地圖資源,并依托空間館藏資源對這門地圖實踐課程進行輔助[19]。三是為課程提供課程儲備服務(Course Reserves),即根據教師和課程需求,整合圖書館以及網絡信息資源提供給該課程的學生使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等都提供“課程儲備”服務,學生可按課程名稱或老師姓名在圖書館自行查閱正在學習的課程中所涉及的地理館藏資源,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書館網站上的“課程儲備”找到它。
4.1.2 嵌入學術研究服務
除了滿足用戶需求外,大學圖書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協助進行學術研究。北美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嵌入學術研究服務主要包括:研究咨詢服務、合作開展研究、為學生提供研究指南與課程指南等形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愛荷華大學圖書館等都開展了地理館藏研究咨詢服務。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采用了三種嵌入學術研究的服務方式,一是提供在線研究咨詢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在線提交的方式對訪問圖書館地理館藏資源、開辦研習班等問題進行咨詢;二是提供一對一的研究咨詢服務;三是合作開展研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希望和用戶合作申請空間分析或制圖項目經費,目前該館已經和與該校的人文研究所、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地理科學與城市規劃學院、空間分析研究中心等建立了合作關系。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為學生開發了GIS、數字地圖、歷史地圖等一系列地球科學和地圖研究指南,并提供ENVD 3003場地規劃、ENVS 3020等課程指南[20]。
隨著圖書館地理信息服務和地理館藏量的增長,館員應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吸引潛在用戶。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舉辦地理館藏展覽、開展地理館藏相關活動、多渠道發布動態信息等多種方式開展地理館藏宣傳推廣服務。
4.2.1 地理館藏展覽
北美高校圖書館不僅在館內開展地理館藏的展覽活動,有的圖書館還將地圖館藏等借給館外機構進行展覽。地理館藏的展覽,可為用戶提供深入了解地理館藏的途徑。大多數大學圖書館都舉辦館內展覽,比如,哈佛大學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等每年會安排幾個地理館藏展覽。哈佛大學圖書館在該館地圖館藏網頁建立了當前館內展覽和在線展覽欄目。其中,當前館內展覽欄目提供在場館進行的地圖館藏展覽活動信息,在線展覽欄目是將數字化的地圖館藏呈現在網站上,如美國農業地圖展覽、手稿地圖展覽、海洋地圖館藏展覽等。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定期在約瑟夫雷根斯坦圖書館特色館藏研究中心舉辦館內展覽,另外,芝加哥大學圖書館也設立了在線展覽欄目[21],將在場館舉辦的展覽活動重現在圖書館網站。在地圖館藏外借展覽方面,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允許地圖館藏外借展覽,可以通過館際互借來申請使用地圖館藏進行展覽,但須遵守館藏外借展覽規定。
4.2.2 開展地理館藏相關活動
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地理館藏相關活動,吸引用戶深入了解地理館藏。芝加哥大學圖書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等都開展了與地理館藏相關的系列活動,主要有地圖比賽、開展研習班、開展GIS日等活動。
(1)地圖比賽活動。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收藏了著名的探險家約翰·威斯利·鮑威爾(John Wesley Powell)探險期間繪制的一系列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圖。作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官方百年活動,2019年春季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舉辦了大峽谷地圖比賽(the Grand Canyon Map Competition)[20],該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可以他們的原創制圖作品參與2019年大峽谷地圖比賽,最后評選出三類最佳地圖:最佳藝術地圖、最佳動態數據驅動地圖、最佳靜態數據驅動地圖。
(2)開辦研習班。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網站公布了2019年以來由地球科學與地圖圖書館所組織開展的6次地球科學和地圖系列研習班,主要包括:Web制圖簡介、ArcGIS簡介、QGIS簡介、查找地理空間數據、地理編碼方法等[23]。研習班面向該校師生和公眾,主要是由該館地球科學與環境館員菲爾·懷特(Phil White)主持。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圖書館數據管理項目與該校空間科學中心合作開辦了戴維斯地圖時間(Maptime Davis)地理空間技能研習班系列,旨在教授繪圖相關技能,并為戴維斯社區提供一個論壇,幫助興趣相似的人們共同學習[24]。該研討會免費面向公眾開放,主要包括:1小時地圖挑戰賽、交互式地圖、空間的網絡、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火災地圖、QGIS和ArcGIS中用于字段計算的Python算法等。該系列研習班于2017年9月開辦,至今已經開辦了兩年的時間,每周三上午10:00—12:00,每次大約2個小時,研習班的相關資料都會上傳到GitHub網站供參與者使用[25]。另外,2019年1月14日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公布了春季的8次GIS研習班,主要包括:ArcGIS Pro簡介、在地圖上獲取街道地址、創建和編輯空間數據、ArcGIS Online簡介、使用ArcGIS Online數據收集工具等[27]。
(3)開展GIS日活動。GIS日(GIS Day)是一項慶祝GIS技術的全球性活動,定為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旨在普及GIS知識,培養年輕人的地理意識、空間思維能力。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每年一度的GIS日活動,開展空間數據館藏的宣傳推廣服務。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等都開展了一系列GIS日活動。比如,2018年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與該校地理學院、研究數據與數字獎學金中心合作慶祝GIS日,由地理信息科學教師和地球科學與環境館員共同協調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以展示GIS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將GIS用戶與校園社區聯系起來。主題演講將由Carto公司制圖主管馬馬塔·阿克拉(Mamata Akella)主講,所有GIS日活動都將在科羅拉多大學的諾林圖書館舉辦[27]。2018年芝加哥大學圖書館GIS日活動主要包括:瀏覽地圖和地圖集、了解CARTO和ArcGIS工具、使用開放街道地圖(Open Street Map)參與填圖大賽等活動[28]。
4.2.3 多渠道發布動態信息
北美高校圖書館通過多渠道發布動態信息,主要通過地圖圖書館網站、圖書館地理空間數據中心網站、圖書館新聞網站、博客及推特等渠道發布最新消息。發布的信息涉及:新增空間館藏、擬開展活動預告等,從而讓用戶了解地理館藏的最新動態。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地圖與地理空間中心網站右下角設立了“新聞與博客”(News and Blog)欄目,發布了2019年大峽谷地圖比賽、慶祝空間數據分析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與PHXGeo公司團隊會面等信息[29]。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圖圖書館網站設立了地球科學與地圖圖書館(Earth Sciences & Map Library News)欄目,發布了展覽信息、地球科學周活動、年度攝影大賽等信息[30]。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建立了自己的“圖書館新聞”(Library News)欄目,發布了展覽、研習班與活動、新聞等信息[31]。芝加哥大學還在圖書館地圖館藏網站右下角設立了“圖書館社交媒體”(Library Social Media)欄目,并提供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網址鏈接。另外,哈佛大學等都在圖書館地圖館藏網站設立了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由此可知,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是其發布地理館藏信息的重要渠道。
地理相關館藏資源是人類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文獻之一,北美高校圖書館開始收集地理館藏的年代較早,目前已擁有相當豐富的地理館藏。近年來,各大學圖書館更是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增加自身的地理館藏量。鑒于此,筆者建議我國大學圖書館要重視地理館藏的積累與融合。首先,注重某一主題的系列地理館藏的積累,或在日后的館藏建設過程中注重現有主題館藏資源的積累,如某一主題的歷史地圖;其次,大學圖書館應注重多渠道積累地理館藏,爭取接收機構贈送某類地理館藏,或者爭取合作建立地理館藏,例如嘗試為某機構或政府部門存放相關的地理文獻或地圖等。
圖書館通過適當的管理方式既能保存館藏資源,又能符合讀者使用期望。北美高校圖書館制定了地理館藏發展、館藏外借、館藏保護等一系列政策,這對于地理館藏相關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能對館內外讀者說明圖書館地理館藏與閱覽使用的相關規定,筆者建議我國大學圖書館以館藏發展政策為基準,延伸制定地理館藏管理使用要點等相關政策。
北美高校圖書館基于地理館藏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服務工作。目前,我國大學圖書館的地理館藏服務項目相對單一,大多只提供借閱服務。筆者建議可借鑒北美高校圖書館的經驗,對我國大學圖書館地理館藏服務進行創新。首先,讓地理館藏融入課程。圖書館應查找本校與地理館藏相關的課程,明確課程內容,尋找地理館藏融入課程的突破點,邀請課程主講教師利用地理館藏進行課程講授,讓地理館藏成為課程的補充資料;其次,讓地理館藏支持學術研究。一方面建立地理館藏使用指南,并主動介紹給相關研究人員;另一方面,基于地理館藏幫助或和相關研究人員共同申請研究課題。另外,可基于地理館藏開辦專題研習班或培訓班,使讀者對地理館藏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美高校圖書館內容豐富的地理館藏網站、地圖圖書館網站、地理館藏的項目建設、地圖館藏展覽等都反映了北美高校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的推廣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為提高地理館藏資源利用率,筆者建議我國大學圖書館重視地理館藏資源的推廣工作。首先,開展地理館藏展覽活動,讓更多的人通過展覽了解地理館藏;其次,圖書館可以制作介紹地理館藏的小冊子或館藏目錄等送給讀者,從而推廣地理館藏;另外,圖書館也可以網站、博客、微信等多渠道發布地理館藏建設的相關信息,從而推廣地理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