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晶 劉玉潔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網頁設計》課程是電子商務本科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對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課程主要描述了商務網站頁面的設計方法,講述Dreamweaver、Photoshop及axcure軟 件 的基本操作。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網頁設計的基本理論、網頁低保真圖設計、網頁高保真圖設計、網頁布局、網頁美化及網頁交互等內容,為學生今后從事網頁設計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網頁設計的基本理論、低保真效果圖的設計和高保真效果圖的設計,使學生能夠設計網頁低保真圖和高保真圖,同時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良好的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2:通過學習網頁布局和美化基本理論,學生能夠完成網頁布局與美化操作,同時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具備堅韌不拔的工作態度和較強的責任心、較強的網頁設計創意思維、藝術設計素質及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3:同學學習JavaScript腳本及對象理論,學生能夠完成網頁交互式效果的制作,同時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具備堅韌不拔的工作態度和較強的責任心及較強的網頁設計創意思維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概念知識與實際設計嚴重脫節,讓學生只能簡單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并不能解決網頁設計的操作問題,并且以往的教學方法沒有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只是簡單地依靠老師的講解完成教學活動,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網頁設計》課程是一項具備極強操作性的課程,只憑借一份期末試卷是不能完全考查出學生對該門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的,況且也不能考核學生的技能點和態度點[1]。過去的教學評價項目中未設計自主學習表現的考核,使得電子商務專業大二學生仍然習慣于傳統的學習習慣,甚至還想僅憑期末做題就能順利通過考試,導致平時對該門課程的自主學習能力欠缺。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忽視了智慧平臺的使用,包括教師點名、提問、布置作業、下發預習任務、檢查作業、測試等工作都是在線下進行,表現出不僅工作效率低下,同時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缺乏課外拓展的學習資源。這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資源欠缺,使學生單獨完成教師課內布置的任務,而且學生需要在老師的監督指導下完成相應任務[2]。
針對《網頁設計》這門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應用智慧平臺,建設課外自主學習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學習通軟件輔助授課、讓學生采取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課程網站中的相應任務、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自覺完成課程學習內容、改變該門課程的考核形式等。
具體做法:結合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特點,教師需要對該門課程的章節內容進行解構和重構,確定該門課程的投入和產出標準,同時教師使用學習通軟件輔助教學,通過學習通軟件創建網絡教學資源、發布章節學習任務點、并通過學習通發布話題討論、提問、搶答及布置作業等相關工作,教師通過學習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對于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習慣進行有效管理,幫助學生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1.教學內容設計
教師將原有教學內容按照網頁設計的工作流程進行內容的重構,以“龍江鑫潤糧食有限公司”為載體,對該公司的網頁設計工作展開研究,設置三大項目,分別是網頁效果圖設計、網頁頁面制作和網頁交互式效果制作。同時教師發放了相關的網頁設計學習電子書、視頻、課件到學習通的資料頻道中,方便學生課外自學(見圖1、圖2)。
2.教學方法設計
教師基于學習通平臺,創建網絡教學資源,在課程章節中發布拓展學習資源,使得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相關任務點,圍繞主題討論反饋學習效果,有利于實現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資源,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主參加線上測試檢驗學習效果等目標。

圖1 《網頁設計》課程設計

圖2 《網頁設計》課程學習產出設計

圖3 學習通材料截圖
同時,教師采取案例教學法完成教學內容,教師選取典型案例,根據該門課程教學目標的特點和要求,教師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使得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激發課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完成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同時,還能不斷地利用學習通課程網站的拓展學習資源,探索學習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學們也在開放的案例學習中收獲了經驗。
1.課前
(1)教師設計課前預習及自學內容,使得學生有抓手
在課前自學部分內容的設計中,教師將預習PPT、拓展案例、教案、評分表和課前制作好的演示案例下發至學習通平臺,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預習任務認真完成預習作業和課前小測驗,對于沒有按照要求完成預習和自學內容的同學,教師會單獨與該學生進行溝通指導并執行扣分處理,一般情況下,學生這種情況不會超過三次,教師對于涉及的學生強調三次后,基本上杜絕了類似事件的發生,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見圖3、圖4)。

圖4 學習通預習任務
(2)課前教師設置技能競賽,使學生有種獲得感
教師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設置技能競賽,技能競賽的考查點為當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適當兼有拔高練習,技能競賽主要以實操為主,學生需要在組長的帶領下,課前完成并在教師規定時間內上傳至學習通平臺,同時課前教師及時將小組獲得的分數及問題通過學習通平臺公布,這樣做主要基于以下五點:第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為了獲得競賽佳績主動加強課外學習的深度,提升鍛煉的強度;第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為了團隊榮譽互相激勵,團隊成員共同開展課外自學,使學生的自學成為一種團隊的行為,進而培養樂學、好學的學風;讓表現好的團隊同學幫助表現較差的同學,讓同學在互助中共同進步;第三,教師通過技能競賽,不但實現以賽促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具體問題,為授課提供參考;第四,讓學生在《網頁設計》課程的課外自主學習中有一種成就感,使學生這種課外自學的行為堅持下去,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五,教師及時公布成績及典型問題,有助于學生及時審視自己的學習效果。第六,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課中:利用學習通選人、搶答、主題討論等活動方式開展教學
課上,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利用學習通軟件輔助教學,即通過學習通軟件完成考勤、選人、話題討論及作業布置等相關工作,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采取傳統的線下考勤、指定同學回答問題及線下布置作業等方式完成教學活動。自從采用了學習通考勤、選人、話題討論及作業布置等方式之后,同學們可以自覺地完成作業,教師只需要提前通過學習通發布作業及設置提示、截至時間外,就不需要教師再進行多次強調,同時利用學習通選人、話題討論之后,同學們上課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大部分學生為了課上能完成搶答題目,能在討論中獲得分數,課外增加了自學時間,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得到保持下去。
3.課后:學生利用學習通平臺的網絡資源再次鞏固、提升
課后,教師會讓學生再次復習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發放課后測試題。為了獲得較好的測試成績,學生一般會完成學習通平臺各種資源的學習,然后在參加課后測試題。這使得大部分學生都能形成新課學習之后,還要在上課程網站學習課件、視頻等資源,并在學習通討論區發表學習感想。通過這種方式,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學生通過學習通進行考試,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好處是非常多的。首先,學生提交測試后會及時看到自己的測試成績,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時鞏固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調整自己課外的自主學習安排;其次,教師依據學習通平臺的成績分析功能,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包括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差的同學,課下教師要對成績較差的同學給予重點關注,最后,教師通過學習通下發測試題,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同學之間的抄襲現象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再有,課后教師會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討論話題,不僅每位同學在平臺上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也會看到其他同學的表現,從某種程度上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經過一學期的授課,發現同學們起初可能不適應通過學習通完成一些學習任務、提交作業及成果,例如:起初部分同學都會忘記到學習通平臺簽到,導致當節課不能及時簽到;部分同學錯過了通過學習通提交作業的時間;部分同學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討論話題、任務點學習等內容;部分同學上課不喜歡主動回答問題。但經過幾次之后,教師告知同學們平時成績的獲得需要通過學習通完成,例如作業、課堂參與、自學等內容,從此之后,學生能夠主動登錄學習通平臺完成簽到、自學任務點、上交作業、搶答、話題討論、通過學習通提問等內容,而且從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學生的成績也比較理想,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我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避免了傳統《網頁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以往的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滿足《網頁設計》課程的特點、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及以往的授課忽略了智慧平臺的使用等問題,最終導致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近期對相關理論的不斷學習,可以看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和實施課程,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我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施有了一定的想法,從平時和期末成績來看,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比較顯著,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今后對該門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我會繼續在當前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探索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更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