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強,武 捷,吳改紅,陰曉龍,李 甫,張 曼
(太原理工大學 輕紡工程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玄武巖纖維(BF)是以火山噴出巖玄武巖為原料,經高溫熔融拉絲制成的高性能纖維,被譽為21世紀無污染的綠色工業原材料[1-3],具有良好的耐高溫、耐腐蝕等性能,以及極高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可用作增強材料[4-5]與樹脂、混凝土等復合制成復合材料,廣泛用于石油化工、海防工程、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6-8]。
玄武巖纖維表面平整光潔,與基體復合時界面結合力弱,易受到破壞和分離,難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嚴重阻礙了玄武巖纖維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9-11]。為解決以上問題,許多研究者嘗試對玄武巖纖維的表面進行粗糙化處理,方法可歸納為二類。一類為纖維表面刻蝕法:如畢松梅等[12]采用等離子體技術對玄武巖纖維表面進行刻蝕,增加了玄武巖纖維的表面積,增強了纖維與基體的界面結合;Lee等[13]應用酸和堿化學處理使玄武巖纖維表面特性發生較大變化,加強了界面結合,但也使玄武巖纖維表面遭到破壞,使纖維強力降低。另一類為化學分子連接法:如宋秋霞等[14]對玄武巖纖維表面進行偶聯劑改性,通過KH550偶聯劑高分子的橋梁作用改善玄武巖纖維和有機聚合物的界面粘結,但僅依靠這種化學連接作用產生的界面結合力并不高,改善程度非常有限。本文將具有多孔結構和超大比表面積的納米SiO2通過KH550連接到玄武巖纖維表面[15],研究了納米SiO2對玄武巖纖維的表面形貌、化學特性、斷裂強度、摩擦因數及吸濕率的影響,以期提高玄武巖纖維的界面粘結性。
玄武巖纖維(線密度為97 tex,斷裂強度為40.168 cN/tex,山西晉投玄武巖公司);納米SiO2(粒徑為20 nm,江蘇天行新材料公司);硅烷偶聯劑KH550(質量分數為97%,山東優索化工公司);氫氧化鈉(天津市永大公司);無水乙醇(天津基準公司)。
1.2.1 玄武巖纖維預處理
將玄武巖纖維浸泡在質量濃度為15 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30 min;然后取出用無水乙醇清洗去除纖維表面殘余的氫氧化鈉,再用蒸餾水繼續沖洗;最后放入90 ℃的鼓風烘箱中烘干2 h,取出備用。
1.2.2 KH550改性納米SiO2
將135 mL無水乙醇和15 mL蒸餾水混合,再加入3 mL硅烷偶聯劑KH550,然后在恒溫水浴鍋中于65 ℃醇解30 min。將不同質量分數(1%、2%、3%、4%、5%,為納米SiO2占玄武巖纖維的質量分數)的納米SiO2加入到上述醇解溶液中,在50 ℃下攪拌1 h,得到KH550改性納米SiO2(KH550/SiO2)溶液。
1.2.3 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
將預處理后的玄武巖纖維放入KH550改性納米SiO2溶液中,在50 ℃下攪拌1 h;之后將纖維從溶液中取出,置入鼓風烘箱中于120 ℃下烘干2 h,即制得納米SiO2改性的玄武巖(KH550/SiO2/BF)纖維。
1.3.1 表面形貌觀察
首先對樣品進行噴金處理,然后采用JSM-67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株式會社)觀察樣品表面形貌。
1.3.2 化學結構測試
采用TL-8000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美國PE公司)測試樣品的化學結構。采用壓片法制樣,測定波數范圍為4 000~400 cm-1。
1.3.3 力學性能測試
采用YG061FQ型電子強力儀(萊州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測試玄武巖纖維的斷裂強度,拉伸速度為150 mm/min,試樣長度為250 mm。每組樣品測試10次,取平均值。
1.3.4 摩擦因數測試
采用Y151型纖維摩擦系數儀(常州第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測試玄武巖纖維的摩擦因數。每種樣品測試3次,取平均值。
1.3.5 吸濕率測試
將玄武巖纖維放在標準環境(溫度為(20±1) ℃,相對濕度為(65±2)%)中10 h充分吸濕后,稱其濕態質量m1;再將玄武巖纖維放入鼓風烘箱中于110 ℃下烘干12 h,稱其干態質量m0。玄武巖纖維的表面吸濕率(M)計算公式為
圖1示出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的掃描電鏡照片。從圖1(a)可以看出:未經改性的玄武巖纖維表面非常光滑;經質量分數為1%的納米SiO2改性后,玄武巖纖維表面出現了凸起斑點,纖維表面變粗糙;經質量分數為3%的納米SiO2改性后玄武巖纖維表面出現的凸起斑點數量更多,纖維表面更加粗糙,比表面積也明顯增大。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納米SiO2可通過KH550連接到玄武巖纖維的表面,纖維表面會變粗糙,比表面積增大,且納米SiO2質量分數越大纖維表面越粗糙。

圖1 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的 掃描電鏡照片(×5 000)Fig.1 SEM images of BF modified by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 nano-SiO2 (×5 000)
為探究納米SiO2改性前后玄武巖纖維的化學結構變化,利用紅外光譜儀對納米SiO2、KH550/SiO2、BF、KH550/SiO2/BF進行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與SiO2相比,KH550/SiO2試樣在約2 860 cm-1處有1個明顯的代表KH550特征峰的C—H伸縮振動吸收峰,且在1 100 cm-1處—Si—O— 拉伸振動峰明顯增大,這均表明KH550已經成功接在納米SiO2上。

圖2 納米SiO2、KH550/SiO2、BF、KH550/SiO2/BF 的紅外光譜圖Fig.2 Infrared spectra of nano-SiO2, KH550/SiO2, BF and KH550/SiO2/BF
KH550/SiO2/BF試樣在2 920 cm-1處出現烷基的C—H基團伸展峰,這是由于偶聯劑KH550對納米SiO2改性形成的;在1 264 cm-1處Si—O—Si的吸收峰增大明顯,這些均表明納米SiO2已經成功連接在玄武巖纖維表面。經納米SiO2表面處理后,KH550/SiO2試樣雖然各基團的特征峰位置沒有發生明顯的移動,但各特征峰的相對強度發生了變化。經對比分析可以看出,KH550/SiO2/BF出現了C—H 與Si—O—Si鍵振動峰強度增強,可見納米SiO2處理玄武巖纖維確實可提高纖維表面的極性,這可使纖維與基體的界面粘結強度提高。
為進一步研究納米SiO2改性對玄武巖纖維力學性能的影響,測試了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后玄武巖纖維的拉伸斷裂強度,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的 拉伸斷裂強度Fig.3 Tensile fracture strength of BF modified by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 Nano-SiO2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加,玄武巖纖維的拉伸斷裂強度大致呈上升趨勢,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3%時,纖維的拉伸斷裂強度達到最大值40 cN/tex。但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超過3%時,玄武巖纖維的斷裂強度開始降低。這是因為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加,使更多的納米SiO2通過KH550接枝到玄武巖纖維表面,玄武巖纖維主要是以Si—O—Si為主構成的三維網絡,且表面存在一定量的硅羥基,改性后玄武巖纖維表面的硅羥基與納米SiO2會形成新的Si—O—Si鍵,使玄武巖纖維表面的三維網絡結構更加完善,使其斷裂強度顯著增大;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3%時,玄武巖纖維的斷裂強度達到最大值。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繼續增大,纖維斷裂強度開始降低,這是因為納米SiO2過量造成的團聚會影響玄武巖纖維的力學改性效果。
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的表面摩擦性能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加,改性玄武巖纖維的摩擦因數逐漸增大;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5%時,玄武巖纖維的表面摩擦因數由未改性時的0.255增加至0.280。這是因為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多,玄武巖纖維的表面越來越粗糙,比表面積也會增大,纖維表面與其他物質間的物理接觸增加,提高了纖維的表面摩擦性能,這有利于玄武巖纖維與基體之間形成更有效的嚙合作用,提高玄武巖纖維與基體的界面結合。

圖4 納米SiO2質量分數對玄武巖纖維摩擦因數的影響Fig.4 Effect of nano-SiO2 mass fraction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basalt fiber
對不同質量分數納米SiO2改性玄武巖纖維的吸濕性能進行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納米SiO2質量分數對玄武巖纖維吸濕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nano-SiO2 mass fraction on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basalt fiber
由圖5可以看出:初始階段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加,玄武巖纖維的吸濕率增長較快;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2%時,玄武巖纖維的吸濕率從0.10%增加至0.55%;在中后期階段,吸濕率增長幅度開始放緩,曲線逐漸趨于平直,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增加至5%時,玄武巖纖維的吸濕率在0.65%上下浮動。其原因是納米SiO2具有多孔結構,且含有一定量易吸濕的羥基,本身易吸濕;隨著納米SiO2連接到玄武巖纖維表面后,纖維的比表面積增大,吸附作用明顯增大。這些原因導致纖維表面的吸濕性能提高,但隨著納米SiO2過量出現團聚現象,使纖維的吸濕率下降,纖維表面吸濕作用變緩。
納米SiO2改性后,玄武巖纖維表面的吸濕性增加,可指導在玄武巖纖維與疏水性樹脂復合實驗之前,需要對纖維進行充分的干燥以去除表面水分,但與水性材料復合時無需對纖維進行干燥處理。
本文首先利用KH550改性納米SiO2,然后對玄武巖纖維進行表面處理使纖維表面變粗糙,比表面積明顯增大;當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5%時,玄武巖纖維摩擦因數由0.255提升至0.280,吸濕率也提高至0.65%。改性后玄武巖纖維的拉伸力學性能隨著納米SiO2質量分數的增加,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納米SiO2質量分數為3%時,玄武巖纖維拉伸斷裂強度提高至40 cN/tex。改性后玄武巖纖維表面的極性增加,改善了纖維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相容性,在復合材料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