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童童,王宇陽,楊麗平,冒慧敏,占永立
IgA腎病(IgAN)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也是導致我國終末期腎臟疾病(ESRD)的重要原因,20%~40%的IgAN患者在發病后10~20年內進展為ESRD[1-2]。臨床研究發現,伴有中重度腎臟病理損害,臨床表現為24 h尿蛋白定量≥1 g/d,伴或不伴有高血壓是導致IgAN患者腎功能進行性丟失、病情緩慢進展的高危因素[3],約半數以上的IgAN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腎臟進展性損害[4],因此,對慢性進展性IgAN的早期干預意義重大。2012年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指南指出經充分支持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仍≥1 g/d的IgAN患者,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5]。糖皮質激素對IgAN患者腎功能保護有益已得到循證醫學和臨床研究的驗證[6-7],但糖皮質激素對緩慢進展的IgAN是否有效尚無定論。多數臨床研究發現[8],激素(Pred)聯合免疫抑制劑對進展性IgAN有效,但免疫抑制劑的聯合使用效果差異較大,何種方案為治療進展性IgAN的最佳選擇,尚無一致性結論。因此,本研究基于網狀Meta分析方法,對常用的藥物治療方案干預進展性IgA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客觀的綜合評價,以期為臨床用藥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1.1 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研究類型,使用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干預進展性IgAN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研究對象,年齡≥18歲,且符合進展性IgAN診斷的患者:(1)經病理檢查確診為IgAN,且Lee氏分級≥Ⅲ級,或腎臟病理改變活躍;(2)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30 ml·min-1·(1.73 m2)-1;(3)24 h 尿蛋白定量≥ 1 g/d。干預措施,試驗組:任意一種免疫抑制劑(ISD)、中藥療法(TCM)單用,或聯合激素(Pred);對照組:另一種ISD單用或聯合Pred、TCM單用及支持療法。藥物干預時間≥6個月。結局指標,(1)總有效率:24 h尿蛋白定量<0.4 g/d,或下降水平超過基礎值的50%,腎功能穩定(肌酐升高<基礎值的15%);(2)不良反應發生率:感染、白細胞計數減少、轉氨酶升高等發生情況;(3)24 h尿蛋白定量;(4)肌酐水平。排除標準:(1)非中、英文文獻;(2)重復發表的文獻;(3)無法提取數據或無相關結局指標的文獻;(4)患者合并有其他嚴重慢性心血管疾病、嚴重感染及腫瘤。
1.2 文獻檢索策略 基于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和維普網等數據庫,檢索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干預進展性IgAN的RCTs研究,檢索時限為從建庫至2020-03-31。此外,追溯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以補充獲取相關研究。英文檢索詞包括:“IgA nephropathy”“IgA glomerulonephritides”“Berger's disease”“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 type nephritis”“IgAN”“Nephropathy,IgA”“Progressive”“Advanced”“High risk”“Severe”“Pathological damage”“Renal failure”“Proteinuri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中文檢索詞包括:IgAN、免疫球蛋白A腎病、進展性、中高危、重度、病理損傷、腎功能減退、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隨機對照試驗等。以PubMed為例,其具體檢索策略為:(IgA nephropathy[MeSH Terms] OR IgA glomerulonephritides [Title/Abstract]OR Berger's disease [Title/Abstract] OR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Title/Abstract] OR IgA type nephritis [Title/Abstract] OR IgAN [Title/Abstract] OR Nephropathy,IgA[Title/Abstract])AND(Progressive [MeSH Terms] OR Progressive [Title/Abstract] OR Advanced [Title/Abstract]OR High risk [Title/Abstract] OR Pathological damage [Title/Abstract] OR Renal failure [Title/Abstract] OR Proteinuria[Title/Abstract])A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ublication Type]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ll Fields] OR RCTs [All Fields])。
1.3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交叉核對。如有分歧,則通過與第3名研究者協商解決。文獻篩選時首先閱讀文題,在排除明顯不相關的文獻后,進一步閱讀摘要和全文以確定是否納入。如有需要,通過郵件、電話聯系原始研究作者獲取未確定但對本研究非常重要的信息。對于重復的研究,選取研究人數較多,隨訪時間較長的研究。資料提取內容包括:(1)納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第一作者、發表年份、國家、樣本量、觀察時間、年齡、干預措施等;(2)所關注的結局指標;(3)偏倚風險評價的關鍵要素。
1.4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價 由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手冊5.1.0推薦的RCTs偏倚風險評估工具[9]對納入的RCTs研究的偏倚風險進行評價,并交叉核對結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tata 14.0軟件繪制網狀Meta分析的網絡證據圖,采用節點劈裂法對各結局指標進行非一致性檢驗[10],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則采用一致性模型進行分析并進行結果排序;反之則采用非一致性模型進行分析。基于GeMTC 0.14.3軟件對各結局指標進行網狀Meta分析。利用Stata軟件繪制檢驗發表偏倚的漏斗圖,并根據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對不同藥物干預方案進行聚類分析。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采用危險比(RR)及其95%可信區間(CI)為效應量指標,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水平采用均數差(MD)及其95%CI為效應量指標。采用I2統計量檢驗研究的異質性,當I2≤50%時,認為研究間的異質性較小或不存在,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反之,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通過累積排序概率曲線下面積(SUCRA)預測各藥物干預方案療效的優劣,并繪制各結局指標的SUCRA曲線圖。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文獻檢索結果 初檢共獲得相關文獻7 411篇,經逐層篩選,最終納入38個RCTs研究[11-48],共3 034例患者。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見表1,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較低,具體情況見圖2。

圖1 文獻檢索流程圖Figure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enrollment
2.2 收斂性和不一致性檢驗 各結局指標的潛在標尺縮減參數(PSRF)值均接近于1,表示收斂性良好,因此本研究采用一致性模型分析結果可靠。節點劈裂法對各結局指標進行非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結果一致,不存在統計學的不一致性(P>0.05)。
2.3 網狀Meta分析結果
2.3.1 證據網絡圖 共納入38項RCTs研究[11-48],包含10種干預方案:激素(Pred)、霉酚酸酯(MMF)聯合Pred、環磷酰胺(CTX)聯合Pred、來氟米特(LEF)聯合Pred、環孢素(CsA)聯合Pred、中藥療法(TCM)聯合免疫抑制劑(ISD)、單用TCM、單用MMF、單用LEF及支持治療。理論上可形成45種不同的兩兩比較,納入的研究中共存在40種直接比較和5種間接比較。10種干預措施的證據網絡圖見圖3。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信息表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2.3.2 網狀Meta分析結果

圖2 偏倚風險評價圖Figure 2 Bias risk assessment of the included RCTs

圖3 各干預方案的證據網絡圖Figure 3 Network-based evidence of each intervention scheme
2.3.2.1 總有效率 TCM聯合ISD治療進展性IgAN的總有效率高于單用TCM治療〔RR=2.27,95%CI(1.14,4.65)〕、LEF聯 合 Pred〔RR=2.14,95%CI(1.05,4.45)〕、CTX聯合Pred〔RR=3.92,95%CI(2.06,7.37)〕、單用Pred〔RR=3.57,95%CI(2.11,6.32)〕、單用 LEF〔RR=5.88,95%CI(1.03,37.17)〕及支持治療〔RR=6.25,95%CI(2.86,13.8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CsA聯合Pred治療〔RR=5.78,95%CI(1.97,18.86)〕、LEF聯 合 Pred〔RR=2.86,95%CI(1.14,7.46)〕、MMF 聯合 Pred〔RR=3.72,95%CI(1.60,9.66)〕、單用TCM〔RR=2.77,95%CI(1.25,6.03)〕治療進展性IgAN的總有效率均高于支持治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CsA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的總有效率高于CTX聯合Pred〔RR=3.73,95%CI(1.54,9.10)〕及單用Pred治療〔RR=3.37,95%CI(1.52,8.1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MF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的總有效率高于CTX聯合Pred〔RR=2.37,95%CI(1.33,4.44)〕及單用Pred〔RR=2.13,95%CI(1.24,4.1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根據不同藥物治療方案IgAN總有效率的SUCRA曲線圖,10種干預措施總有效率比較的排序結果為:TCM聯合ISD>CsA聯合Pred>MMF聯合Pred>LEF聯合Pred>TCM>MMF>Pred>CTX聯合Pred>LEF>支持治療(見圖4)。
2.3.2.2 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MMF聯合Pred〔RR=0.21,95%CI(0.09,0.49)〕、LEF聯合Pred〔RR=0.16,95%CI(0.08,0.34)〕、TCM聯合ISD〔RR=0.31,95%CI(0.13,0.72)〕、單用TCM〔RR=0.05,95%CI(0.01,0.22)〕、單用Pred〔RR=0.37,95%CI(0.18,0.73)〕及支持治療〔RR=0.24,95%CI(0.06,0.87)〕治療進展性IgAN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CTX聯合Pre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用TCM治療進展性IgAN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TCM聯合ISD〔RR=0.18,95%CI(0.05,0.66)〕、CsA聯合Pred〔RR=0.09,95%CI(0.02,0.50)〕、MMF 聯合 Pred〔RR=0.25,95%CI(0.06,0.99)〕及單用Pred〔RR=0.15,95%CI(0.04,0.5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LEF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CsA聯合Pred〔RR=0.28,95%CI(0.09,0.90)〕及單用Pred〔RR=0.44,95%CI(0.23,0.8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根據不同藥物治療方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SUCRA曲線圖,10種干預措施排序結果為:CTX聯合 Pred>CsA 聯合 Pred>Pred>LEF>TCM 聯合 ISD>支持治療>MMF聯合Pred>LEF聯合Pred>TCM(見圖4)。

表2 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總有效率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RR(95%CI)〕Table 2 The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IgAN
2.3.2.3 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 MMF聯合Pred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優于CTX聯合Pred〔MD=0.55,95%CI(0.25,0.85)〕、LEF聯合Pred〔MD=0.53,95%CI(0.10,0.97)〕、支持治療〔MD=0.72,95%CI(0.24,1.20)〕、單用TCM〔MD=0.66,95%CI(0.16,1.15)〕、單用MMF〔MD=0.62,95%CI(0.02,1.2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TCM聯合ISD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優于CTX聯合Pred〔MD=0.42,95%CI(0.09,0.75)〕、LEF聯合Pred〔MD=0.40,95%CI(0.03,0.79)〕、單用Pred〔MD=0.41,95%CI(0.15,0.67)〕、單用TCM〔MD=0.53,95%CI(0.08,0.98)〕及支持治療〔MD=0.59,95%CI(0.19,0.9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CsA聯合Pred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優于CTX聯合Pred〔MD=0.55,95%CI(0.04,1.06)〕、單用Pred〔MD=0.53,95%CI(0.07,1.01)〕及支持治療〔MD=0.71,95%CI(0.11,1.3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根據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的SUCRA曲線圖,10種干預措施排序結果為:MMF聯合 Pred>CsA 聯合 Pred>TCM 聯合 ISD>LEF>LEF聯合Pred>Pred>CTX 聯合 Pred>MMF>TCM> 支持治療(見圖 4)。
2.3.2.4 改善肌酐效果 TCM聯合ISD治療改善進展性IgAN肌酐效果優于LEF聯合Pred〔MD=19.69,95%CI(0.68,39.49)〕及單用 Pred〔MD=14.50,95%CI(1.49,28.0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MF聯合Pred改善進展性IgAN肌酐效果優于單用MMF〔MD=45.66,95%CI(0.40,91.1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10種干預措施排序結果為:TCM聯合ISD>MMF聯合 Pred>LEF 聯 合 Pred>LEF>CTX 聯合Pred>TCM>CsA 聯 合Pred>Pred>支持治療>MMF(見圖4)。
2.4 聚類分析 基于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的SUCRA值,對10種干預方案進行聚類分析,結果顯示,TCM聯合ISD、MMF聯合Pred、LEF聯合Pred及TCM的療效和安全性均較好,CsA聯合Pred雖然療效較好,但安全性不理想;LEF、CTX聯合Pred、Pred、MMF及支持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均無明顯優勢(見圖5)。
2.5 發表偏倚 所納入的RCTs的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的漏斗圖基本對稱,說明存在發表偏倚的可能性較小(見圖6)。
有研究發現,腎臟病理改變、24 h尿蛋白定量和高血壓等危險導致IgAN患者發展為ESRD的風險增加10~15倍[49-50],因此,對于進展性IgAN的早期干預尤為重要。多項循證醫學證據表明,糖皮質激素或ISD可以使部分進展性IgAN患者在一段時間內獲益,然而,在一項關于Pred治療IgAN全球評估(TESTING)的研究中發現,Pred確實對IgAN患者具有腎臟保護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不良事件的發生[51];另一項關于ISD治療進展性IgAN的大型RCTs研究(STOPIgAN)顯示,在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增加ISD并不能顯著改善IgAN患者的預后[52]。因此,如何權衡進展性IgAN治療的最佳方案一直存在很多爭議。

表3 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RR(95%CI)〕Table 3 The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IgAN

表4 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效果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MD(95%CI)〕Table 4 The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regime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For reducing 24 h urinary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IgAN

表5 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肌酐效果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MD(95%CI)〕Table 5 The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regimens on improving serum creatinine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IgAN

圖4 各干預方案不同結局指標的累積排序概率曲線圖Figure 4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 of different outcome indicators of each intervention scheme

圖6 各干預方案總有效率(左)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右)的漏斗圖Figure 6 Funnel diagram of overall response rate (Left)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ight)of each intervention scheme

圖5 各干預方案聚類分析樹狀圖Figure 5 Dendrogram of cluster analysis of each intervention scheme
本網狀Meta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TCM聯合ISD和ISD聯合Pred優于Pred和ISD的單獨應用及支持治療;在安全性方面,MMF聯合Pred、LEF聯合Pred和單用TCM的安全性較高;在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MMF聯合Pred、CsA聯合Pred及TCM聯合ISD的療效優于其他方案;在改善血肌酐水平方面,TCM聯合ISD、MMF聯合Pred及LEF聯合Pred的療效顯著優于其他方案。基于4個結局指標的綜合分析,MMF聯合Pred、TCM聯合ISD、LEF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的療效和安全性均較好,對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均有較好的改善作用;CsA聯合Pred雖然療效較好,但安全性欠佳;其他治療方案在療效及安全性方面均無明顯優勢。
IgAN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復合物介導的“多重打擊”導致腎小球的損傷和腎間質的纖維化。因此,ISD可能為IgAN的治療帶來一定益處。CTX是對B淋巴細胞分化和T淋巴細胞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種傳統免疫抑制藥物。多項臨床研究發現,CTX聯合Pred可以改善進展性IgAN患者的 24 h 尿蛋白定量[17,23],但 WOO 等[53]發現,由于 CTX的細胞毒性,CTX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與支持治療相比并無明顯益處。本研究亦發現,CTX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的效果并不優于單用Pred。CsA是一種僅作用于T淋巴細胞的一種強效ISD。有研究發現,CsA可以穩定足細胞的細胞骨架,促進足細胞的修復,以達到減少尿蛋白的作用[54];國內的一項研究發現,CsA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具有較好的遠期療效[14]。然而關于CsA治療進展性IgAN的臨床研究較少,CsA聯合Pred對進展性IgAN預后的療效和安全性尚需更多的RCTs證據才能得出結論。本研究發現,CsA聯合Pred治療進展性IgAN雖療效較好,但在安全性方面并無優勢。LEF是一種具有抑制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增殖活性的免疫調節劑。循證醫學證據表明,與支持治療相比,LEF聯合中小劑量的Pred能夠改善進展性IgAN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eGFR[54],與CTX聯合Pred治療方案的療效相當,但可明顯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55]。MMF是一種新型的ISD,與CTX相比不良反應較小。TANG等[56]經過6年的隨訪研究發現MMF不僅可以改善中國IgAN人口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eGFR下降速率,且具有長期的腎臟保護作用。循證醫學證據顯示,MMF治療IgAN療效較好,不良反應輕微[57],且在亞洲人口中效果更好[58]。中藥聯合ISD治療IgAN正逐漸受到臨床重視。中藥的部分成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且可以減少ISD使用帶來的不良反應。循證證據研究發現中藥治療IgAN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較高的安全性[59-61],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納入研究的樣本量較小,可能使本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受到限制;(2)僅有5個RCTs研究[13,15-16,18,26]報道了干預方案終點事件的發生情況,因此,無法對各治療方案的遠期療效進行評價,其安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評估;(3)除1項[16]研究外,其他研究均來自于亞洲,使本研究的結果無法說明種族差異是否影響各治療方案的療效;(4)本次研究未納入各治療方案中ISD的用量和治療時間,可能會使研究結果產生一定偏差。
綜上所述,對10種藥物治療方案各結局指標的綜合比較,MMF聯合Pred、TCM聯合ISD、LEF聯合Pred治療方案可能是目前治療進展性IgAN的最佳方案。然而,受研究的限制,上述結論仍需進一步的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驗證。對各方案治療進展性IgAN遠期療效的觀察,將更有利于制定進展性IgAN干預的最佳方案。
作者貢獻:劉童童、占永立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以及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并對文章整體負責,監督管理;劉童童、王宇陽進行數據收集、整理,統計學處理,結果的分析與解釋以及撰寫論文;楊麗平、冒慧敏進行論文的修訂;占永立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